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结合图文材料,掌握由气压带、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综合思维) 2.结合资料,理解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观察自然景观,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学习任务
目标一:阅读教材和示意图,掌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自然景观的影响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情境] 阅读教材P.54—P.58图文内容。 任务1:下图为北半球气候类型与自然景观的理想分布模式图,根据教材图3.20及已学知识,填写图中字母代号、序号及甲的内容。 参考答案: 任务2:读图3.20,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参考答案:热带气候有四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气候有五种: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在热带、温带都有存在。 寒带气候:冰原气候、苔原气候统称为寒带气候。 任务3:以北半球为例,自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参考答案: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 大陆西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 任务4: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参考答案:自南向北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第二,降水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任务5:下面三幅图为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至内部的植被景观,比较它们的差异,并说说气候对其植被景观形成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植被类型自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森林以树木为主,最为高大茂盛,植物量大;草原以草类植物为主;荒漠植被稀疏矮小,甚至呈现大面积几乎没有植物的沙漠,植物量最少。三幅植被景观特征的差异主要因降水量不同。 任务6: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的位置、范围的差异。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欧洲大陆西部以平原为主,大陆支离破碎,且山脉(主要是安第斯山脉)走向是东西走向,使从海洋而来的暖湿气流能够深入大陆。强势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所以海洋性强且分布广泛。 而在北美洲大陆,由于西部有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的阻挡(落基山脉逼近沿海地区),以及阿拉斯加暖流,太平洋暖流的弱势,只分布在北美洲中西部沿岸地区,狭长分布。 1.气压带或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1)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湿润(多雨)。 (2)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干燥(少雨)。 (3)西风带控制→低纬吹向高纬→降温→水汽易凝结→湿润(多雨),但西风带背风坡→干燥少雨。 (4)信风、极地东风控制→高纬吹向低纬→增温→水汽不易凝结→比较干燥(一般而言,信风带控制的地区比较干燥,但来自海洋的信风,遇到地形阻挡,易形成丰富的降水;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植被与气候 植被类型对应气候景观特征森林热带 雨林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景观常绿 阔叶林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落叶 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亚寒带 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植被以松、杉为主,叶片呈针叶状,以抗寒抗旱草原热带草原热带草原气候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温带草原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荒漠热带荒漠热带沙漠气候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忍耐干旱的形态与结构温带荒漠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某假想区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季节的盛行风向),回答1~2题。 1.该季节( ) A.e、f两地所在位置为赤道低气压带 B.为北半球的冬季 C.a地和c地全年都能受到西风带影响 D.b、d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都不同 【答案】B 【解析】根据西风带在图中的分布可推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应是北半球的冬季。也可根据大陆东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推知内陆地区气温低、气压高,是北半球的冬季。 2.c处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答案】B 【解析】c处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应是地中海气候。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B 【解析】甲地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且最湿月降水丰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全年高温,位于热带,且年降水量丰富,最湿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3左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丙地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位于亚热带,且最湿月降水量较小,属于地中海气候;丁地最热月气温不太高,最冷月气温也不太低,再加上其最湿月降水量并不是太丰富,应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项正确。故选B。 4.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 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 B.西南季风—盛行西风 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极地东风 【答案】C 【解析】甲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由夏季盛行的东南季风带来;丁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主要是由盛行西风带来,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图2为图1中甲地的自然景观,高大的树木是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据此完成5~6题。 5.生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图2中的猴面包树能体现出图1中甲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干旱少雨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C.全年高温多雨 D.干湿季节明显 【答案】D 【解析】从图2中景观可知,甲地植被丰富,因此判断其气候不具有全年干旱少雨的特征,A项错误。图1中甲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气候,没有明显的夏季和冬季,B项错误。如果甲地全年高温多雨,则树木就不需要能大量储存水分的粗大树干,C项错误。当地有丰富的植被,说明当地有降水丰富的季节;当地树木能储存大量水分,说明当地有降水稀少的季节,干湿季节明显,D正确。故选D项。 6.下列关于甲地气候类型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终年受信风带控制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答案】D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为南半球干湿季节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正确,A、B、C错误。故选D项。
目标二:结合资料,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及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情境1] 甲图为葡萄牙位置示意图,乙图为里斯本和北京的典型植被景观图。 任务1:结合教材图3-2-5,比较里斯本降水特征与北京主要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并说出其成因。 参考答案:里斯本属于地中海气候,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两地的降水都明显季节分配不均;但里斯本是冬季湿润(或多雨)夏季少雨。里斯本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和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 任务2:分别说出里斯本和北京的典型植被类型,两地植被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里斯本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北京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原因:里斯本为地中海气候,最低月均温在10℃以上,树木全年常绿;夏季高温(炎热)少雨,叶片小、坚硬;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秋冬季气温较低,树木落叶;夏季高温多雨,植物叶片宽阔。 [情境2] 东非草原主要由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组成,其自然景观独具特色,那里每年上演着震撼人心的旅程,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和羚羊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每年在两地之间如约的进行着陆地上最大规模的野生动物大迁徙。下图分别为大迁徙景观图和路线示意图。 任务1:这里动物为什么会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 参考答案:这里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草原上湿季水草丰美,干季草类枯黄。 任务2:在大迁徙路线示意图中的曲线上画上箭头,以正确表示迁徙路径,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略(顺时针方向);赤道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东非草原上的野生动物随赤道低气压带的南北移动而南北迁徙。 读沿32°纬线某大陆1月和7月不同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大陆可能是( ) A.澳大利亚大陆 B.南极大陆 C.亚欧大陆 D.南美大陆 【答案】C 【解析】读图分析,根据1、7月份气温进行判断,该纬线上7月份平均气温高于1月,判断该大陆位于北半球,对比四个选项,只有亚欧大陆符合,C正确,澳大利亚大陆、南美大陆32°所在区域位于南半球,A、D错误,32°纬线不经过南极大陆,B错误。故选C。 2.甲地气候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A 【解析】由上题可知,甲地位于32°大陆西岸,再结合甲地的气温和降水曲线,可知甲地7月份气温高,降水少,1月份气温较低,但降水多,说明该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A正确;温带海洋气候位于40°-60°大陆西岸,B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少,冬夏温差大,C错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冬季寒冷,D错误,故选A。 南美洲“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期则通过落叶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图1为“瓶子树”景观图,图2为南美洲区域图。读图,完成3~5题。 图1 图2 3.“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B 【解析】由“瓶子树”的生长习性可知,其生长的环境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该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可知,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4.“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 A.4~9月 B.6~9月 C.7~8月 D.10月~次年3月 【答案】D 【解析】热带草原气候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为湿季;受信风控制时,为干季。北半球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为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0月~次年3月),为“瓶子树”的储水期。 5.影响“瓶子树”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洋流 D.海陆位置 【答案】B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瓶子树”是在热带草原气候影响下形成的。
【学习总结】 回顾本课时及教材内容,用思维导图或知识树等形式建立本课时知识结构。
2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结合图文材料,掌握由气压带、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综合思维) 2.结合资料,理解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观察自然景观,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学习任务
目标一:阅读教材和示意图,掌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自然景观的影响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情境] 阅读教材P.54—P.58图文内容。 任务1:下图为北半球气候类型与自然景观的理想分布模式图,根据教材图3.20及已学知识,填写图中字母代号、序号及甲的内容。 任务2:读图3.20,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任务3:以北半球为例,自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任务4: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任务5:下面三幅图为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至内部的植被景观,比较它们的差异,并说说气候对其植被景观形成的重要意义。 任务6: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的位置、范围的差异。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1.气压带或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1)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湿润(多雨)。 (2)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干燥(少雨)。 (3)西风带控制→低纬吹向高纬→降温→水汽易凝结→湿润(多雨),但西风带背风坡→干燥少雨。 (4)信风、极地东风控制→高纬吹向低纬→增温→水汽不易凝结→比较干燥(一般而言,信风带控制的地区比较干燥,但来自海洋的信风,遇到地形阻挡,易形成丰富的降水;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植被与气候 植被类型对应气候景观特征森林热带 雨林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景观常绿 阔叶林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落叶 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亚寒带 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植被以松、杉为主,叶片呈针叶状,以抗寒抗旱草原热带草原热带草原气候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温带草原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荒漠热带荒漠热带沙漠气候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忍耐干旱的形态与结构温带荒漠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某假想区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季节的盛行风向),回答1~2题。 1.该季节( ) A.e、f两地所在位置为赤道低气压带 B.为北半球的冬季 C.a地和c地全年都能受到西风带影响 D.b、d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都不同 2.c处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4.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 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 B.西南季风—盛行西风 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极地东风 图2为图1中甲地的自然景观,高大的树木是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据此完成5~6题。 5.生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图2中的猴面包树能体现出图1中甲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干旱少雨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C.全年高温多雨 D.干湿季节明显 6.下列关于甲地气候类型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终年受信风带控制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目标二:结合资料,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及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情境1] 甲图为葡萄牙位置示意图,乙图为里斯本和北京的典型植被景观图。 任务1:结合教材图3-2-5,比较里斯本降水特征与北京主要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并说出其成因。 任务2:分别说出里斯本和北京的典型植被类型,两地植被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情境2] 东非草原主要由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组成,其自然景观独具特色,那里每年上演着震撼人心的旅程,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和羚羊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每年在两地之间如约的进行着陆地上最大规模的野生动物大迁徙。下图分别为大迁徙景观图和路线示意图。 任务1:这里动物为什么会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 任务2:在大迁徙路线示意图中的曲线上画上箭头,以正确表示迁徙路径,并说明理由。 读沿32°纬线某大陆1月和7月不同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大陆可能是( ) A.澳大利亚大陆 B.南极大陆 C.亚欧大陆 D.南美大陆 2.甲地气候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南美洲“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期则通过落叶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图1为“瓶子树”景观图,图2为南美洲区域图。读图,完成3~5题。 图1 图2 3.“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 A.4~9月 B.6~9月 C.7~8月 D.10月~次年3月 5.影响“瓶子树”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洋流 D.海陆位置
【学习总结】 回顾本课时及教材内容,用思维导图或知识树等形式建立本课时知识结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