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学案 (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学案 (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8 15:20:18

文档简介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绘制示意图,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特点,解释主要水体水源的补给方式。(地理实践力) 2.结合示意图,分析河流补给的特点。(综合思维)
学习任务
目标一:阅读教材,掌握陆地水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相互联系,并了解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特点。 [情境1] 阅读教材P.64—P.67图文内容及“水体的相互联系示意”图。 任务1:人类可以大量直接利用的水资源来自哪些水体? 参考答案:主要来自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任务2:参考水体的相互联系示意图,绘制一幅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的示意简图,并利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联系。 参考答案: 任务3:根据教材P.65—P.67“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内容,完成下表。 参考答案: 。 任务4:下图是我国几条典型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示意图,分别判断四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河流A:降水补给;该地区的河流流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内降水量及其变化关系十分密切,主要受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影响。 河流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4—5月因气温回升出现春汛。 河流C: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其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河流D:地下水补给或湖泊水补给;径流量较稳定。 一、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 2.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3.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 4.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一般具有互补关系。 二、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方式 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来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列各图)。 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见下图) 三、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看法” 一看图例、坐标轴。图例中和坐标轴上往往标注有温度、降水量等字样,尤其要注意降水绝对数量的大小,不能只看高低趋势。 二看是否有断流。冬季有断流,汛期在夏季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三看流量高峰期。 ①汛期在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②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断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③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为主。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气态水数量较少但分布最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外流区域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过程 【答案】C 【解析】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的冰川存在;我国外流区域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井水不犯河水是正确的。( ) 【答案】× 【解析】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因此井水与河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2)黄河下游河段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 【答案】√ 【解析】黄河中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河道中的泥沙淤积,形成典型的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因此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3)我国冬季有降雪的地方都会出现春汛。( ) 【答案】× 【解析】我国冬季有降雪的地域很广,但只有冬季存在大量积雪的地方才会出现春汛。 (4)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 【答案】× 【解析】以我国为代表的夏雨型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目标二:结合实例,分析河流补给的类型及其特点。 [情境1] 汨(mì)罗江流经湘东北,长250千米,向西注入洞庭湖。相传战国时楚诗人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殉国。汨罗江由此声名远播。汨罗江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于山区,水文变化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 任务1:端午节前后,汨罗江的水位往往会暴涨,当地称之为“端午水”。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分析汨罗江“端午水”现象的成因。 参考答案:端午节前后,我国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附近,同时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故汨罗江的水位会上升,形成“端午水”。 任务2:汨罗江流域在雨季结束后,常出现夏旱、秋旱或夏秋连旱天气,但河流不会断流。从河流补给角度对此种现象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汨罗江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山区,受山区地下水补给影响河流不会断流。 [情境2] 教材P.67活动材料。 任务1: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补给的主要补给类型。 参考答案:该河流发源于科罗拉多州中北部落基山脉,上游山区降水较多,可以补给河流,同时河流还有冰雪融水补给,因此上游水量比较丰富。下游多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流域多为荒漠景观,因此河流补给较少,同时蒸发、渗漏、灌溉用水等因素造成河流水量锐减。 任务2: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 参考答案:科罗拉多河的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径流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夏季气温较高,上游山区冰雪融水量大,河流获得的补给量也较大,因此夏季径流量大。 任务3:比较胡佛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参考答案:水库一般具有拦蓄洪水、拾高水位、调节径流等功能。受水库的调节作用,大坝下游的径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相比筑坝之前变得平缓。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的河流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B.②受气温影响大 C.③水量变化大 D.地下水补给是主要的补给方式 【答案】A 【解析】①在4、5月份补给量最大,即春季补给量大,应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②补给量大,且主要在夏季,应是雨水补给,它受降水影响大;③补给较稳定,应是地下水补给;从补给量上来看,地下水补给不是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 2.由统计资料可知(  ) A.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B.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C.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 D.曲线a是表示修坝前的径流量年变化 【答案】B 【解析】在我国河流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雨水补给的地区是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该河流第一次汛期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大,第二次汛期是因为夏季降水多;曲线a反映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应表示建坝后的径流量年变化。 下图为鄂毕河与叶尼塞河的位置示意及多年月平均入海径流量统计。据此完成3~4题。 3.6月,两条大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大气降水 B.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答案】B 【解析】两条大河所处的纬度较高,冬季降雪较多,六月气温回升时,多为积雪融水补给,故B项正确;读图可知,两条大河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显著,大气降水较少,故A项错误;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气温最高的7月最显著,故C项错误;地下水的补给的季节变化较小,故D项错误。 4.与叶尼塞河相比,鄂毕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 A.降水季节变化小 B.气温年较差小 C.沼泽洼地面积大 D.植被覆盖率高 【答案】C 【解析】鄂毕河的沼泽面积大,沼泽具有水分调节功能,能够减少河流的季节变化量,故C项正确;两条大河都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气候、降水和植被覆盖率的差别小,故A项、B项、D项均错误。
【学习总结】 回顾本课时及教材内容,用思维导图或知识树等形式建立本课时知识结构。
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绘制示意图,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特点,解释主要水体水源的补给方式。(地理实践力) 2.结合示意图,分析河流补给的特点。(综合思维)
学习任务
目标一:阅读教材,掌握陆地水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相互联系,并了解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特点。 [情境1] 阅读教材P.64—P.67图文内容及“水体的相互联系示意”图。 任务1:人类可以大量直接利用的水资源来自哪些水体? 任务2:参考水体的相互联系示意图,绘制一幅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的示意简图,并利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联系。 任务3:根据教材P.65—P.67“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内容,完成下表。 任务4:下图是我国几条典型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示意图,分别判断四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理由。 一、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 2.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3.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 4.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一般具有互补关系。 二、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方式 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来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列各图)。 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见下图) 三、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看法” 一看图例、坐标轴。图例中和坐标轴上往往标注有温度、降水量等字样,尤其要注意降水绝对数量的大小,不能只看高低趋势。 二看是否有断流。冬季有断流,汛期在夏季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三看流量高峰期。 ①汛期在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②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断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③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为主。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外流区域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过程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井水不犯河水是正确的。( ) (2)黄河下游河段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 (3)我国冬季有降雪的地方都会出现春汛。( ) (4)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
目标二:结合实例,分析河流补给的类型及其特点。 [情境1] 汨(mì)罗江流经湘东北,长250千米,向西注入洞庭湖。相传战国时楚诗人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殉国。汨罗江由此声名远播。汨罗江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于山区,水文变化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 任务1:端午节前后,汨罗江的水位往往会暴涨,当地称之为“端午水”。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分析汨罗江“端午水”现象的成因。 任务2:汨罗江流域在雨季结束后,常出现夏旱、秋旱或夏秋连旱天气,但河流不会断流。从河流补给角度对此种现象进行解释。 [情境2] 教材P.67活动材料。 任务1: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补给的主要补给类型。 任务2: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 任务3:比较胡佛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的河流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B.②受气温影响大 C.③水量变化大 D.地下水补给是主要的补给方式 2.由统计资料可知(  ) A.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B.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C.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 D.曲线a是表示修坝前的径流量年变化 下图为鄂毕河与叶尼塞河的位置示意及多年月平均入海径流量统计。据此完成3~4题。 3.6月,两条大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大气降水 B.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4.与叶尼塞河相比,鄂毕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 A.降水季节变化小 B.气温年较差小 C.沼泽洼地面积大 D.植被覆盖率高
【学习总结】 回顾本课时及教材内容,用思维导图或知识树等形式建立本课时知识结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