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择专项提升卷02(浙江卷)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8年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采用物理常数重新定义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和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以F表示力,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x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m表示质量,借助单位制可知下列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 )
A.x B.t C.v D.a
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院里“CT”机使用的电磁波是γ射线,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B.紫外线常用于卫星通信、电视等信号的传输,它还可用于消毒
C.“浴霸”的取暖灯泡能发出较强的红外线,它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D.X射线可以摧毁病变的细胞,常用于治疗各种癌症
台州轻轨S1线开启运行,小明在假期出行,于早上10:15出发,乘轻轨列车经过20分钟到达温岭火车站,小明从出发点到火车站的路程约为16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中的10:15指时间间隔
B.题中的20分钟指时刻
C.轻轨列车进站停车过程中不可以看成质点
D.小明从出发点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约为48km/h
粗糙水平面上有三个通过不计质量的卡扣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货箱A、B、C,质量分别为m、2m、3m,每个货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取重力加速度为g。现在两人合作搬运货箱,一人用水平力F向右拉C,另一人同时也用力F向右推A,使货箱向右运动,则B、C间的卡扣对C的作用力大小为( )
A.0 B.F﹣3μmg C.F D.F+3μmg
如图所示,是一种被称为“移动摆”的装置,即将单摆悬挂于一辆可以移动的车上。假设单摆在重力作用下做机械振动,且车和摆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运动。若忽略所有摩擦和阻力,以车和摆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则( )
A.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B.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C.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D.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不守恒
如图所示为射线测厚装置示意图,它的放射源为铯﹣137,已知铯﹣137的衰变方程为Cs→7Bae,半衰期约为3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年后Cs全部衰变完
B.金属板厚度越薄探测器接收到的辐射强度越小
C.B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比Cs原子核的大
D.该反应为β衰变,β射线即为核外电子的逸出
如图为某人设计的电吹风电路图,a、b、c、d为四个固定触点。可动的扇形金属触片P可同时接触两个触点。触片P处于不同位置时,电吹风可处于停机、吹热风和吹冷风三种工作状态。n1和n2分别是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该电吹风的各项参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热风时输入功率 460W
冷风时输入功率 60W
小风扇额定电压 60V
正常工作时小风扇输出功率 52W
A.小风扇的内阻为8Ω
B.吹热风时流经电热丝的电流约为2.1A
C.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为3:11
D.吹冷风时P的c触点与a接触、P的d触点与b接触
如图所示,某种均匀介质中有两个频率和相位均相同的波源S1和S2,两波源振动方向均与纸面垂直,产生的简谐波沿两波源连线传播。已知两波源相距13m,波长为4m,则在两波源之间的连线上振动加强点的个数为( )
A.4 B.5 C.6 D.7
如图所示,a、b为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入射点分别为A、B.经玻璃砖上表面折射后两束光相交于P点,已知AP>B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
C.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D.b光在玻璃砖下表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a光
如图,螺线管内有平行于轴线的外加磁场,以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其正方向。螺线管与导线框abcd相连,导线框内有一固定的闭合小金属圆环,圆环与导线框在同一平面内。当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按图所示规律变化时( )
A.在0~t1时间内,金属圆环中有恒定的电流
B.在t1~t2时间内,金属环先有扩张的趋势再有收缩的趋势
C.在t1~t2时间内,金属环内一直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D.在t2~t3时间内,金属环内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2022年2月15日,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夺得冠军,成为首位赢得冬奥会单板滑雪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大跳台主要由助滑道,起跳台和着陆坡组成,如图所示,运动员在助滑道下滑后在起跳台起跳,在空中做抛体运动后落在着陆坡上。某次比赛苏翊鸣在距离起跳点34m高处从静止下滑,在空中最高点时距起跳点12.8m,在空中飞跃的总时间为4s,已知起跳台斜面倾角为37°,苏翊鸣的质量为70kg,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跳速度为16m/s
B.在最高点速度为0
C.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
D.从下滑到着陆重力做功35000J
如图所示,无限长直导线A、B和以点p为圆心的圆形导线C、D固定在xy平面内。导线C、D有强度相同的恒定电流,导线B中有强度为I0、方向为+x的电流。导线C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0。当导线A中的电流改变时,导线A~D的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导线A的电流 导线A~D的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强度 方向
0 无 0
I0 +y ?
I0 ﹣y B0
A.表格中的“?”应填入2B0
B.导线B中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
C.导线D中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比导线B产生的要小
D.导线C中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是垂直xy平面向内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16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在此期间神舟16号经历了5次自主变轨,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径向对接,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了航天大国。天和核心舱的轨道参数为:远地点距地面高度约394.9千米;近地点距地面高度约384千米;可把天和核心舱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周轨道。已知同步卫星距地球表面高度约为36000km。结合材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B.天和核心舱在轨道上运行时,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C.天和核心舱里的宇航员绕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要比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线速度大
D.神舟16号飞船在变轨到更高轨道过程中,需要点火减速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多选)光学现象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论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水中的气泡看上去特别明亮,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B.图乙是利用偏振眼镜观看立体电影,说明光是纵波
C.丙图所示“泊松亮斑”是光通过小圆板衍射形成的
D.图丁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凹下的
(多选)水平地面上方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带负电且电荷量为q的小球A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地面上的O点射入匀强电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恰好沿v0方向离开地面在竖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则( )
A.电场方向水平向右且电场力大小为mg
B.从地面到最高点,克服重力做功为
C.从地面到最高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0.18
D.从地面出发再回到地面用时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择专项提升卷02(浙江卷)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8年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采用物理常数重新定义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和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以F表示力,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x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m表示质量,借助单位制可知下列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 )
A.x B.t C.v D.a
【解答】解:A、的单位是,而位移x的单位是m,故A错误;
B、的单位是,与时间t的单位相同,该表达式可能正确,故B正确;
C、的单位是,而速度v的单位是m/s,故C错误;
D、的单位是,而加速度a的单位是m s2,故D错误。
故选:B。
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院里“CT”机使用的电磁波是γ射线,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B.紫外线常用于卫星通信、电视等信号的传输,它还可用于消毒
C.“浴霸”的取暖灯泡能发出较强的红外线,它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D.X射线可以摧毁病变的细胞,常用于治疗各种癌症
【解答】解:A.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X射线的穿透力足够穿透人体器官;而且,X射线的激发需要高电压,关掉电压之后,X射线没有辐射,比较安全;γ射线随时随地都在辐射,不安全;故医院里“CT”机使用的电磁波是X射线,利用X射线能够穿透物质,来检查人体的内部器官,故A错误;
B.微波常用于卫星通信、电视等信号的传输,紫外线用于消毒,故B错误;
C.“浴霸”的取暖灯泡能发出较强的红外线,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进行取暖,故C正确;
D.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故在医学上,使用γ射线摧毁病变的细胞,常用于治疗各种癌症,故D错误。
故选:C。
台州轻轨S1线开启运行,小明在假期出行,于早上10:15出发,乘轻轨列车经过20分钟到达温岭火车站,小明从出发点到火车站的路程约为16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中的10:15指时间间隔
B.题中的20分钟指时刻
C.轻轨列车进站停车过程中不可以看成质点
D.小明从出发点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约为48km/h
【解答】解:AB、题中的10:15指的是时间点,是指时刻,题中的20分钟指时间间隔,故AB错误;
C、轻轨列车进站停车过程中与列车长度有关,列车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
D、路程对应平均速率,小明从出发点到火车站的平均速率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粗糙水平面上有三个通过不计质量的卡扣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货箱A、B、C,质量分别为m、2m、3m,每个货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取重力加速度为g。现在两人合作搬运货箱,一人用水平力F向右拉C,另一人同时也用力F向右推A,使货箱向右运动,则B、C间的卡扣对C的作用力大小为( )
A.0 B.F﹣3μmg C.F D.F+3μmg
【解答】解:将卡扣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货箱A、B、C看作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F﹣6μmg=6ma ①
C货箱的加速度等于整体的加速度,单独对C研究:
设卡扣对C的作用力大小为N,则有
F+N﹣3μmg=3ma ②
联立①②解得:N=0,故卡扣对C的作用力大小为0。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如图所示,是一种被称为“移动摆”的装置,即将单摆悬挂于一辆可以移动的车上。假设单摆在重力作用下做机械振动,且车和摆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运动。若忽略所有摩擦和阻力,以车和摆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则( )
A.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B.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C.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D.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不守恒
【解答】解:忽略所有摩擦和阻力,以车和摆的整体为系统,只有单摆的重力对系统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所以机械能守恒。
直接分析系统所受合力是否为零,不好分析,可用假设法处理。
假设车和摆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由动量守恒条件可知,系统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应始终为零。但是当摆运动到最低点时,系统所受合力为单摆的向心力、不等于零,故假设不成立,故系统动量不守恒。
但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如图所示为射线测厚装置示意图,它的放射源为铯﹣137,已知铯﹣137的衰变方程为Cs→7Bae,半衰期约为3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年后Cs全部衰变完
B.金属板厚度越薄探测器接收到的辐射强度越小
C.B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比Cs原子核的大
D.该反应为β衰变,β射线即为核外电子的逸出
【解答】解:A.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可知,经过两个半衰期后,铯剩余原来的四分之一,故A错误;
B.金属板厚度越薄探测器接收到的辐射强度越大,故B错误;
C.因为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所以B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比Cs原子核的大,故C正确;
D.β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内部的一个中子放出一个电子,最终中子变为质子,故D错误。
故选:C。
如图为某人设计的电吹风电路图,a、b、c、d为四个固定触点。可动的扇形金属触片P可同时接触两个触点。触片P处于不同位置时,电吹风可处于停机、吹热风和吹冷风三种工作状态。n1和n2分别是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该电吹风的各项参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热风时输入功率 460W
冷风时输入功率 60W
小风扇额定电压 60V
正常工作时小风扇输出功率 52W
A.小风扇的内阻为8Ω
B.吹热风时流经电热丝的电流约为2.1A
C.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为3:11
D.吹冷风时P的c触点与a接触、P的d触点与b接触
【解答】解:D、当电吹风送出来的是冷风时,电路中只有电动机工作,触片P应与触点b、c接触,故D错误;
A、由表格数据得,冷风时输入功率为60W,正常工作时小风扇输出功率为52W,说明小风扇内阻消耗的功率为8W,则有
联立解得:r=8Ω
故A正确;
B、吹热风时,电热丝的热功率为P=460W﹣60W=400W
流经电热丝的电流为
故B错误;
C、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电压比,有
故C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某种均匀介质中有两个频率和相位均相同的波源S1和S2,两波源振动方向均与纸面垂直,产生的简谐波沿两波源连线传播。已知两波源相距13m,波长为4m,则在两波源之间的连线上振动加强点的个数为( )
A.4 B.5 C.6 D.7
【解答】解:振动加强点应满足到两波源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而波长λ=4m,两波源的距离为s=13m=3λλ
两波源的两线中点A1,波程差为Δs=0=0
为振动加强点;
每间隔的距离m=2m的点也为振动加强点;而由对称性可取的点有7个,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如图所示,a、b为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入射点分别为A、B.经玻璃砖上表面折射后两束光相交于P点,已知AP>B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
C.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D.b光在玻璃砖下表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a光
【解答】A、所有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都相同,都是c=3×108m/s,故A错误;
B、由图看出a的折射角大,入射角相等,由折射定律n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故B错误;
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a光频率小,故C正确;
D、根据折射定律n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a光的全反射角大,故D错误;
故选:C。
如图,螺线管内有平行于轴线的外加磁场,以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其正方向。螺线管与导线框abcd相连,导线框内有一固定的闭合小金属圆环,圆环与导线框在同一平面内。当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按图所示规律变化时( )
A.在0~t1时间内,金属圆环中有恒定的电流
B.在t1~t2时间内,金属环先有扩张的趋势再有收缩的趋势
C.在t1~t2时间内,金属环内一直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D.在t2~t3时间内,金属环内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解答】解:A、在0~t1时间内,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可知螺线管产生恒定的电动势,闭合线框中产生恒定的电流,所以金属圆环内的磁场稳定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
B、在t1~t2时间内,减小,所以电动势减小,通过闭合线框的电流减小,所以金属环内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为了阻碍环内磁通量的减小,金属环应具有扩张的趋势,故B错误;
C、在t1~t2时间内,根据楞次定律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线框内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且一直减小,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穿过金属圆环的磁场垂直纸面向外且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金属圆环内的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故C正确;
D、在t2~t3时间内,(即图象的斜率)的方向与t1~t2时间内的方向相反,所以线框产生的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且一直减小,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穿过金属圆环的磁场垂直纸面向内且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金属圆环内的感应电流应为顺时针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2022年2月15日,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夺得冠军,成为首位赢得冬奥会单板滑雪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大跳台主要由助滑道,起跳台和着陆坡组成,如图所示,运动员在助滑道下滑后在起跳台起跳,在空中做抛体运动后落在着陆坡上。某次比赛苏翊鸣在距离起跳点34m高处从静止下滑,在空中最高点时距起跳点12.8m,在空中飞跃的总时间为4s,已知起跳台斜面倾角为37°,苏翊鸣的质量为70kg,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跳速度为16m/s
B.在最高点速度为0
C.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
D.从下滑到着陆重力做功35000J
【解答】解:AB、运动员从起跳台跳出后做斜上抛运动,有,,解得vy=16m/s,,所以运动员在最高点的速度为m/s;
运动员的起跳速度为,代入数据解得v,故AB错误;
C、下滑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
D、运动员从起跳台起跳到着陆竖直方向的位移为,代入数据解得h2=16m
所以从下滑到着陆重力做功为W=mg(h0+h2)=70×10×(34+16)J=35000J,故D正确。
故选:D。
如图所示,无限长直导线A、B和以点p为圆心的圆形导线C、D固定在xy平面内。导线C、D有强度相同的恒定电流,导线B中有强度为I0、方向为+x的电流。导线C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0。当导线A中的电流改变时,导线A~D的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导线A的电流 导线A~D的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强度 方向
0 无 0
I0 +y ?
I0 ﹣y B0
A.表格中的“?”应填入2B0
B.导线B中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
C.导线D中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比导线B产生的要小
D.导线C中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是垂直xy平面向内
【解答】解:A.导线A中的电流为0时,p点合磁感应强度为零,即B、C、D三条导线产生合磁场为零,当A中电流为﹣I0时,p点合磁感应强度为B0,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故当A中的电流为I0时,p点合磁感应强度仍为B0,方向应垂直纸面向里,故A错误;
B.由于A、B导线到p点距离相等,根据对称性,B中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故B正确;
C.导线D中电流大小及方向不确定,不能比较其在p点产生磁感应强度与导线B产生磁感应强度,故C错误;
D.导线C中电流方向未知,导线C中电流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16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在此期间神舟16号经历了5次自主变轨,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径向对接,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了航天大国。天和核心舱的轨道参数为:远地点距地面高度约394.9千米;近地点距地面高度约384千米;可把天和核心舱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周轨道。已知同步卫星距地球表面高度约为36000km。结合材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B.天和核心舱在轨道上运行时,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C.天和核心舱里的宇航员绕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要比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线速度大
D.神舟16号飞船在变轨到更高轨道过程中,需要点火减速
【解答】解:A.飞船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做加速上升运动,加速度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
B.天和核心舱在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天和核心舱与地球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但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不相等的,故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
天和核心舱的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根据
v=ωr
可知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线速度;则天和核心舱里的宇航员绕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要比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线速度大,故C正确;
D.根据变轨知识,变轨到更高轨道,需要点火加速做离心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多选)光学现象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论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水中的气泡看上去特别明亮,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B.图乙是利用偏振眼镜观看立体电影,说明光是纵波
C.丙图所示“泊松亮斑”是光通过小圆板衍射形成的
D.图丁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凹下的
【解答】解:A.甲图水中的气泡看上去特别光亮,是光从水射向气泡时发生了全反射造成的,故A错误;
B.偏振是横波的特点,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故B错误;
C.丙图“泊松亮斑”是光通过小圆板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丁图中,干涉条纹弯曲位置是空气膜层厚度较小的区域提前出现了空气膜层厚度较厚区域的条纹,可知,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凹下的,故D正确.
故选:CD。
(多选)水平地面上方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带负电且电荷量为q的小球A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地面上的O点射入匀强电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恰好沿v0方向离开地面在竖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则( )
A.电场方向水平向右且电场力大小为mg
B.从地面到最高点,克服重力做功为
C.从地面到最高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0.18
D.从地面出发再回到地面用时为
【解答】解:A.小球恰好沿方向离开地面在竖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可知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方向刚好与v0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可知电场力大小为Eqmg,由于小球带负电,可知电场方向水平向右,故A正确;
BCD.小球受到的合力为Fmg,小球的加速度为:a,根据对称性可知,从地面出发再回到地面用时为:t=2t1=2,从地面到最高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s,则从地面到最高点,克服重力做功为WG=mgh=mgs sin53°m,从地面到最高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W电=qEs cos53°,解得W电=0.18m,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A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