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题精练02 动力学与能量综合问题
公式、知识点回顾(时间:5分钟)
一、考向分析
1.本专题是力学两大观点在多运动过程问题、传送带问题和滑块一木板问题三类问题中的综合应用,高考常以计算题压轴题的形式命题。
2.用到的知识有:动力学方法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二、动力学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合 = ma 或或者 Fx = m ax Fy = m ay
向心力
牛顿第三定律
三、运动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Vt/ 2 ==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抛体运动 (注意:时间和速度的对称性)
四、功和能
动能
重力势能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弹性势能
功 W = Fs cos (恒力做功) W=Pt(拉力功率不变) W=f S相对路程 (阻力大小不变)
功率 平均功率: 即时功率: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或者Ep= Ek
难度:★★★★★ 建议时间:60分钟
1.(2023 台州模拟)如图所示为处于竖直平面内的一实验探究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由长L1=3m、速度可调的固定水平传送带,圆心分别在O1和O2,圆心角θ=120°、半径R=0.4m的光滑圆弧轨道BCD和光滑细圆管EFG组成,其中B点和G点分别为两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点在传送带右端转轴的正上方。在细圆管EFG的右侧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紧挨着一块与管口下端等高、长L2=2.2m、质量M=0.4kg木板(与轨道不粘连)。现将一块质量m=0.2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A点,物块由传送带自左向右传动,在B处的开口和E、D处的开口正好可容物块通过。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g取10m/s2。
(1)若物块进入圆弧轨道BCD后恰好不脱轨,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2)若传送带的速度3m/s,求物块经过圆弧轨道BCD最低D点时,轨道对物块的作用力大小;
(3)若传送带的最大速度4m/s,在不脱轨的情况下,求滑块在木板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与传送带速度v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1)物块进入圆弧轨道BCD后恰好不脱轨,则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vB=2m/s
若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由
解得:
由此可知物块应该是先加速后匀速
代入数据解得:t=2s
(2)若传送带的速度3m/s,则物体先加速后匀速,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
vB1=3m/s
从B到D,由动能定理得
经过D点时
解得:FD=11.5N
(3)从B到G,由动能定理得
若在木板上恰好不分离,则系统的动量守恒,选择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mvG=(m+M)v1
得:vB2=3m/s
当2m/s≤v≤3m/s时
当3m/s≤v≤4m/s时
Q=μ2mgL2
代入数据解得:Q=2.2J
答:(1)若物块进入圆弧轨道BCD后恰好不脱轨,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2s;
(2)若传送带的速度3m/s,物块经过圆弧轨道BCD最低D点时,轨道对物块的作用力大小为11.5N;
(3)见解析。
2.(2022春 杭州期末)算盘是我国古老的计算工具,中心带孔的相同算珠可在算盘的固定导杆上滑动,使用前算珠需要归零。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算盘中有甲、乙两颗算珠未在归零位置,甲靠边框b,甲、乙相隔x1=3.5×10﹣2m,乙与边框a相隔x2=2.0×10﹣2m,每颗算珠的质量均为20g,算珠与导杆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现将甲以初速度v0=0.4m/s水平拨出,甲、乙碰撞后甲的速度大小v2=0.1m/s,方向不变,乙算珠刚好能滑动到边框a,碰撞时间极短且不计。求:
(1)甲算珠的初动能Ek甲;
(2)甲乙碰撞前瞬间,甲的速度大小v1;
(3)甲乙在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ΔE。
【解答】解:算珠的质量m=20g=0.020kg
(1)甲算珠的初动能为:,
代入数据解得:
(2)对算珠,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设碰撞前甲的速度为v1,则:,
代入数据解得:v1=0.3m/s
(3)设碰后乙的速度为v3,则:,
代入数据解得:v3=0.2m/s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ΔE()
代入数据解得:ΔE=4×10﹣4J
答:(1)甲算珠的初动能是1.6×10﹣3J。
(2)甲乙碰撞前瞬间,甲的速度大小v1是0.3m/s。
(3)甲乙在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是4×10﹣4J。
3.(2022春 绍兴期末)质量均匀分布,长为l的矩形毛巾挂在水平细杆上,处于静止状态,其底边AA'平行于杆,杆两侧的毛巾长度比为1:3,AA'与地面的距离为h(h>l),如图a所示.毛巾质量为m,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将杆两侧的毛巾长度比改变为1:1,如图b所示,毛巾的重力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2)求出毛巾从图a到图b,重力所做的功;
(3)若毛巾从图a状态由静止开始下滑,且下滑过程中AA'始终保持水平,毛巾从离开杆到刚接触地面所需时间为t,求毛巾离开横杆时的速度v0大小以及摩擦力做的功(做功计算结果可用v0表示).
【解答】解:(1)毛巾的重心上升,重力势能1.增加
(2)由图a位置变到图b位置,相当于上部四分之三块毛巾位置不动,下面的四分之一块毛巾移升,所以重力做功为
(3)毛巾从离开杆到刚接触地面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设毛巾离开横杆时的速度大小为v0,有
所以
从图a状态由静止开始下滑至毛巾离开横杆时,上部四分之一毛巾下落,重力做功为
根据动能定理,有
即,解得:
答:(1)如图b所示,毛巾的重力势能增加。
(2)毛巾从图a到图b,重力所做的功为mgl;
(3)毛巾离开横杆时的速度v0大小为gt,摩擦力做的功为mgl。
4.(2023 嘉兴一模)如图所示,某游乐场游乐装置由竖直面内轨道BCDE组成,左侧为半径R=0.8m的光滑圆弧轨道BC,轨道上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下端点C与粗糙水平轨道CD相切,DE为倾角θ=37°的粗糙倾斜轨道,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E点处的挡板上。现有质量为m=0.1kg的小滑块P(视为质点)从空中的A点以v0=2m/s的初速度水平向左抛出,经过s后恰好从B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沿着圆弧轨道运动到C点之后继续沿水平轨道CD滑动,经过D点后沿倾斜轨道向上运动至F点(图中未标出),弹簧恰好压缩至最短,已知CD=DF=1m,滑块与轨道CD、DE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各轨道均平滑连接,不计其余阻力,sin37°=0.6。求:
(1)BO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大小;
(2)小滑块P到达与O点等高的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4)试判断滑块返回时能否从B点离开,若能,求出飞出时对B点的压力大小;若不能,判断滑块最后位于何处。
【解答】解:(1)滑块从A到B做平抛运动,滑块经过B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vy=gt=10m/s=2m/s
滑块恰好从B点进入轨道,如图所示,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v0=vBsinα=vytanα
解得:α=30°,vB=4m/s
(2)由B→O',由动能定理可知
mgRsin30°
解得
滑块经过O'点时受轨道的支持力大小F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FN=5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滑块在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压=5N,方向向左。
(3)设CD=DF=L,从B到F,由动能定理及功能关系有
mg(R+Rsinα﹣Lsinθ)﹣μmgL﹣μmgLcosθ﹣Ep=0
代入数据可解得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p=2.02J
(4)设滑块返回时能上升的高度为h,由功能关系有
mgLsinθ+Ep=μmgLcosθ+μmgL+mgh
解得h=2.44m>1.2m
则滑块返回时能从B点离开。
运动到B点时,有:,
在B点,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FN=2.6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B点的压力为F'N=2.6N
答:(1)BO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大小为30°;
(2)小滑块P到达与O点等高的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5N,方向向左;
(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2.02J;
(4)能,飞出时对B点的压力大小为2.6N。
5.(2023春 宁波期末)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有半径为R=1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AB、水平直轨道BC、DO以及以速度v=3m/s逆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CD,OD上有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自然伸长于E点,各轨道平滑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AB上高为h处由静止下滑,已知LBC=0.2m,LCD=0.4m,LDE=0.3m,滑块与BC、DE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3,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E点右侧平面光滑,整个过程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若h=0.2m,求滑块运动至B处时对轨道的作用力FN;
(2)若要使滑块能到达D点,且不再离开DE,求滑块下落高度满足的条件;
(3)若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速度恰为0,求这一过程滑块通过传送带产生的内能。
【解答】解:(1)滑块由静止滑到B点处,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vB=2m/s
滑块滑动到B处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
代入数据解得:FN′=28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运动至B处时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FN=FN′=28N,方向竖直向下。
(2)若要使滑块能到达D点,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速度是零,下滑高度有最小值,由动能定理得
mgh1﹣μ1mgLBC﹣μ2mgLCD=0
代入数据解得:h1=0.26m
滑块到达DE后且不再离开DE,可知又返回的D点速度恰好是零,下滑高度有最大值,由动能定理得
mgh2﹣μ1mgLBC﹣μ2mgLCD﹣2μ1mgLDE=0
解得:h2=0.44m
则滑块下落高度满足的条件为:0.26m≤h≤0.44m
(3)从若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速度恰是0,设滑块从C到D的时间为t,由逆向思维有:
LCD
可得:t=0.4s
滑块在传送带上产生的内能:Q=μ2mg(LCD+vt)
解得:Q=16J
答:(1)滑块运动至B处时对轨道的作用力FN为28N,方向竖直向下;
(2)滑块下落高度满足的条件为0.26m≤h≤0.44m;
(3)这一过程滑块通过传送带产生的内能为16J。
6.(2021 浙江模拟)简谐运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运动形式。它是质量为m的物体在受到形如F=﹣kx的回复力作用下,物体的位移x与时间t遵循x=Asinωt变化规律的运动,其中角频率ω(k为常数,A为振幅,T为周期)。弹簧振子的运动就是其典型代表。
如图所示,一竖直光滑的管内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A相连,小球A静止时所在位置为O,另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B从距A为H的P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与A发生瞬间碰撞后一起开始向下做简谐运动。两球均可视为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当其形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为Epkx2,已知H,重力加速度为g。求:
(1)B与A碰撞后瞬间一起向下运动的速度;
(2)小球A被碰后向下运动离O点的最大距离。
(3)小球A从O点开始向下运动到第一次返回O点所用的时间。
【解答】解:(1)小球B自由下落H的速度为vB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小球B与小球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取向下为正,则有:
mvB+0=(m+m)v1
解得:;
(2)小球A在O位置,弹簧被压缩x0,则
小球A与小球B共同体继续向下运动离O点的最大距离为xm,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由mg=kx0
整理得:
解得:xm=3x0,xm=﹣x0(舍去)
即:;
(3)由题意振动周期:,又振幅
所以平衡位置在弹簧压缩2x0处,从碰撞后开始到再次回到O点的振动图象如图:
从O点开始到平衡位置经过的时间t1T
所求时间t=2t1
解得:t。
答:(1)小球B与小球A碰撞后瞬间一起向下运动的速度为;
(2)小球A被碰后向下运动离O点的最大距离;
(3)小球A从O点开始向下运动到第一次返回O点所用的时间。
7.科技馆有一套儿童喜爱的机械装置,其结构简图如下:传动带AB部分水平,其长度L1=1.344m传送带以v1=1.2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大皮带轮半径r=6.4cm,其下端C点与圆弧轨道DEF的D点在同一水平线上,E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EF对应的圆心角θ=37°且圆弧的半径R=0.5m,F点和倾斜传送带GH的下端G点平滑连接,倾斜传送带GH长为L2=0.4m,其倾角θ=37°。某同学将一质量为0.5kg且可以视为质点的物块静止放在水平传送带左端A处,物块经过B点后恰能无碰撞地从D点进入圆弧轨道部分,随即进入圆弧轨道,当经过F点时,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6W,然后物块滑上倾斜传送带GH。已知物块与两段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由A到B所经历的时间;
(2)物块在D点对圆弧的压力大小;
(3)若要物块能被送到H端,倾斜传动带GH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解答】解:(1)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ma1,所以a1=5m/s2
物体加速到v1=1.2m/s的时间为:t1s=0.24s
在加速阶段的位移:x1m=0.144m<L1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2s=1s
物块由A到B所经历的时间为t=t1+t2=0.24s+1s=1.24s;
(2)若物体能在B点恰好离开传送带做平抛运动,则满足mg=m,
解得v0=0.8m/s<1.2m/s
物体在B点离开传送带做平抛运动,平抛的时间t3s=0.16s
到达D点时物体沿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gt3=10×0.16m/s=1.6m/s
D点速度:vDm/s=2m/s
到达D点时物体的速度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tanα,所以α=53°
在D点有:FN﹣mgcosα=m,
解得:FN=7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块在D点对圆弧的压力大小为7N;
(3)当经过F点时,重力功率为P=mgvFsinθ,由题目条件计算得vF=2m/s
设传送带速度至少为v2,则物体先向上以a2减速,有mgsinθ+μmgcosθ=ma2,
解得a2=10m/s2
减速到v2后因为μ<tanθ,将继续以a3减速,有mgsinθ﹣μmgcosθ=ma3,解得a3=2m/s2
则物体恰好到达顶端有:L2
解得:v2=1m/s
所以传送带满足的条件为v≥1m/s。
答:(1)物块由A到B所经历的时间为1.24s;
(2)物块在D点对圆弧的压力大小为7N;
(3)若要物块能被送到H端,倾斜传动带GH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为v≥1m/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题精练02 动力学与能量综合问题
公式、知识点回顾(时间:5分钟)
一、考向分析
1.本专题是力学两大观点在多运动过程问题、传送带问题和滑块一木板问题三类问题中的综合应用,高考常以计算题压轴题的形式命题。
2.用到的知识有:动力学方法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二、动力学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合 = ma 或或者 Fx = m ax Fy = m ay
向心力
牛顿第三定律
三、运动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Vt/ 2 ==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抛体运动 (注意:时间和速度的对称性)
四、功和能
动能
重力势能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弹性势能
功 W = Fs cos (恒力做功) W=Pt(拉力功率不变) W=f S相对路程 (阻力大小不变)
功率 平均功率: 即时功率: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或者Ep= Ek
难度:★★★★★ 建议时间:60分钟
1.(2023 台州模拟)如图所示为处于竖直平面内的一实验探究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由长L1=3m、速度可调的固定水平传送带,圆心分别在O1和O2,圆心角θ=120°、半径R=0.4m的光滑圆弧轨道BCD和光滑细圆管EFG组成,其中B点和G点分别为两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点在传送带右端转轴的正上方。在细圆管EFG的右侧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紧挨着一块与管口下端等高、长L2=2.2m、质量M=0.4kg木板(与轨道不粘连)。现将一块质量m=0.2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A点,物块由传送带自左向右传动,在B处的开口和E、D处的开口正好可容物块通过。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g取10m/s2。
(1)若物块进入圆弧轨道BCD后恰好不脱轨,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2)若传送带的速度3m/s,求物块经过圆弧轨道BCD最低D点时,轨道对物块的作用力大小;
(3)若传送带的最大速度4m/s,在不脱轨的情况下,求滑块在木板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与传送带速度v之间的关系。
2.(2022春 杭州期末)算盘是我国古老的计算工具,中心带孔的相同算珠可在算盘的固定导杆上滑动,使用前算珠需要归零。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算盘中有甲、乙两颗算珠未在归零位置,甲靠边框b,甲、乙相隔x1=3.5×10﹣2m,乙与边框a相隔x2=2.0×10﹣2m,每颗算珠的质量均为20g,算珠与导杆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现将甲以初速度v0=0.4m/s水平拨出,甲、乙碰撞后甲的速度大小v2=0.1m/s,方向不变,乙算珠刚好能滑动到边框a,碰撞时间极短且不计。求:
(1)甲算珠的初动能Ek甲;
(2)甲乙碰撞前瞬间,甲的速度大小v1;
(3)甲乙在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ΔE。
3.(2022春 绍兴期末)质量均匀分布,长为l的矩形毛巾挂在水平细杆上,处于静止状态,其底边AA'平行于杆,杆两侧的毛巾长度比为1:3,AA'与地面的距离为h(h>l),如图a所示.毛巾质量为m,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将杆两侧的毛巾长度比改变为1:1,如图b所示,毛巾的重力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2)求出毛巾从图a到图b,重力所做的功;
(3)若毛巾从图a状态由静止开始下滑,且下滑过程中AA'始终保持水平,毛巾从离开杆到刚接触地面所需时间为t,求毛巾离开横杆时的速度v0大小以及摩擦力做的功(做功计算结果可用v0表示).
4.(2023 嘉兴一模)如图所示,某游乐场游乐装置由竖直面内轨道BCDE组成,左侧为半径R=0.8m的光滑圆弧轨道BC,轨道上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下端点C与粗糙水平轨道CD相切,DE为倾角θ=37°的粗糙倾斜轨道,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E点处的挡板上。现有质量为m=0.1kg的小滑块P(视为质点)从空中的A点以v0=2m/s的初速度水平向左抛出,经过s后恰好从B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沿着圆弧轨道运动到C点之后继续沿水平轨道CD滑动,经过D点后沿倾斜轨道向上运动至F点(图中未标出),弹簧恰好压缩至最短,已知CD=DF=1m,滑块与轨道CD、DE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各轨道均平滑连接,不计其余阻力,sin37°=0.6。求:
(1)BO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大小;
(2)小滑块P到达与O点等高的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4)试判断滑块返回时能否从B点离开,若能,求出飞出时对B点的压力大小;若不能,判断滑块最后位于何处。
5.(2023春 宁波期末)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有半径为R=1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AB、水平直轨道BC、DO以及以速度v=3m/s逆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CD,OD上有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自然伸长于E点,各轨道平滑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AB上高为h处由静止下滑,已知LBC=0.2m,LCD=0.4m,LDE=0.3m,滑块与BC、DE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3,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E点右侧平面光滑,整个过程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若h=0.2m,求滑块运动至B处时对轨道的作用力FN;
(2)若要使滑块能到达D点,且不再离开DE,求滑块下落高度满足的条件;
(3)若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速度恰为0,求这一过程滑块通过传送带产生的内能。
6.(2021 浙江模拟)简谐运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运动形式。它是质量为m的物体在受到形如F=﹣kx的回复力作用下,物体的位移x与时间t遵循x=Asinωt变化规律的运动,其中角频率ω(k为常数,A为振幅,T为周期)。弹簧振子的运动就是其典型代表。
如图所示,一竖直光滑的管内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A相连,小球A静止时所在位置为O,另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B从距A为H的P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与A发生瞬间碰撞后一起开始向下做简谐运动。两球均可视为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当其形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为Epkx2,已知H,重力加速度为g。求:
(1)B与A碰撞后瞬间一起向下运动的速度;
(2)小球A被碰后向下运动离O点的最大距离。
(3)小球A从O点开始向下运动到第一次返回O点所用的时间。
7.科技馆有一套儿童喜爱的机械装置,其结构简图如下:传动带AB部分水平,其长度L1=1.344m传送带以v1=1.2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大皮带轮半径r=6.4cm,其下端C点与圆弧轨道DEF的D点在同一水平线上,E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EF对应的圆心角θ=37°且圆弧的半径R=0.5m,F点和倾斜传送带GH的下端G点平滑连接,倾斜传送带GH长为L2=0.4m,其倾角θ=37°。某同学将一质量为0.5kg且可以视为质点的物块静止放在水平传送带左端A处,物块经过B点后恰能无碰撞地从D点进入圆弧轨道部分,随即进入圆弧轨道,当经过F点时,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6W,然后物块滑上倾斜传送带GH。已知物块与两段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由A到B所经历的时间;
(2)物块在D点对圆弧的压力大小;
(3)若要物块能被送到H端,倾斜传动带GH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