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题精练01运动的描述 力学单位制 物理学史
公式、知识点回顾(时间:5分钟)
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1)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
2.瞬时速度
(1)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失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3)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v=
(3)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
(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2.速度变化量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2)定义式:Δv=v-v0.
(3)决定因素:Δv由v与v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
(4)方向:由Δv或a的方向决定.
3.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a==
(3)决定因素:a不是由v、Δt、Δv来决定,而是由来决定.
(4)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
四、单位制的应用
1、推导物理量的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2、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
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五、物理学史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伽利略 意大利 1638年,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17 世纪); 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牛顿 英国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 德国 17世纪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卡文迪什 英国 1798年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布朗 英国 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库仑 法国 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密立根 美国 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e=1.6×10-19C
欧姆 德国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奥斯特 丹麦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安培 法国 分子环形电流假说(原子内部有环形电流)
法拉第 英国 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
楞次 俄国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楞次定律)
麦克斯韦 英国 总结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同时指出光就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
赫兹 德国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托马斯 杨 英国 在实验室用小孔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泊松 法国 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泊松亮斑从反面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汤姆孙 英国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葡萄干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
卢瑟福 英国 进行了 α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查德威克 英国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居里夫妇 法国 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
难度:★(易错) 建议时间:10分钟 正确率: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D B B A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C D B A B C A
1.(2024 嘉兴一模)20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采用实验方法产生阿秒脉冲光的技术”,阿秒脉冲光是一种非常短的光脉冲,其持续时间在阿秒的量级,即10﹣18s,则( )
A.阿秒是导出单位
B.阿秒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C.阿秒对应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量
D.阿秒对应的物理量是矢量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阿秒是10﹣18s,即阿秒是时间的一个单位,根据单位制的基本内容可知,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但阿秒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024 浙江)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
A.s B.N C.F D.T
【解答】解: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分别是: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m;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符号K;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符号mol;发光强度的单位是坎德拉,符号cd,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2023 浙江二模)下列属于能量单位的是( )
A.N s B.eV C.J/kg D.u
【解答】解:A.N s是物理量F t的单位,所以应是冲量(或动量)的单位,故A错误;
B.电场中的电荷,电势能为EP=qφ,电势的单位为V,eV为能量单位,e表示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故B正确;
C.J/kg是热值的单位,故C错误;
D.u是原子质量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4.(2023 杭州二模)关于物理量的正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月某日,杭州气温为+3℃,沈阳气温为﹣7℃,杭州的气温比沈阳低
B.物体在第一段时间内发生位移为﹣7m,第二段时间内发生位移为+4m,则该物体在第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小于第二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C.运动员掷垒球时,对全球做功+20J,坐滑滑梯时摩擦力对小朋友做功﹣40J,则摩擦力对小朋友做功小于运动员对垒球做功
D.线圈在位置一的磁通量为+5Wb,该线圈在位置二的磁通量为﹣20Wb,则线圈在位置一的磁通量小于线圈在位置二的磁通量
【解答】解:A、温度的正负表示温度为零上或零下,则+3℃一定高于﹣7℃,杭州的气温比沈阳高,故A错误;
B、位移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则该物体在第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大于第二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故B错误;
C、功为标量,正负号表示做正功或负功,绝对值表示大小,则摩擦力对小朋友做功大于运动员对垒球做功,故C错误;
D、磁通量是标量,磁通量的正负表示磁感线的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则线圈在位置一的磁通量小于线圈在位置二的磁通量,故D正确。
故选:D。
5.(2023 丽水二模)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
A.V B.A C.Ω D.C
【解答】解:国际单位制中有七个基本物理量,七个基本物理量与其基本单位分别是: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和发光强度(坎德拉—cd)。
可知,电压单位V,电阻单位Ω,电量单位C,都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电流单位A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2023 浙江模拟)下列单位及符号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伏特V B.厘米cm C.库仑C D.焦耳J
【解答】解:际单位制中有七个基本物理量,七个基本物理量与其国际单位分别是:
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A),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和发光强度(坎德拉—cd)。
故可知伏特、库仑、焦耳均是导出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导出单位;
厘米是基本物理量长度的单位,属于基本单位,而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2023 绍兴二模)在力学范围内,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所对应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符号是( )
A.m、kg、s B.km、g、h C.cm、kg、s D.mm、g、h
【解答】解:已知国际单位制有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光照强度,对应的基本单位为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对应的符号为m、kg、s、A、K、mol、cd。在力学范围内,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所对应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符号分别为m、kg、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2023 浙江模拟)2021年12月9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课。航天员叶光富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中做了“转身动作”的实验,该实验与物理概念“角动量”有关,在物理学中角动量是和物体到原点的位移及动量相关的物理量,其大小可以表达为mvr,其中m、v、r分别对应质量、速率、半径。由此可以看出角动量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示为( )
A.kg m/s B.kg m2/s C.N m/s D.N m s
【解答】解:在物理学中角动量是和物体到原点的位移及动量相关的物理量,其大小可以表达为mvr,其中m、v、r分别对应质量、速率、半径。
质量m的国际单位是kg,速率v的国际单位是m/s,半径r的国际单位是m,所以角动量mvr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示为kg m2/s,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2023 宁波二模)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电流 B.加速度
C.电场强度 D.磁感应强度
【解答】解:A.电流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表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遵循代数运算法则,为标量,故A正确;
BCD、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都是矢量,均遵循矢量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故BCD错误。
故选:A。
10.(2023 宁波二模)近几年我国多次在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锂电池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的优点,若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符号来表示能量密度的单位J/kg,正确的是( )
A.m/s2 B.m2/s2 C.kg m/s2 D.N m/kg
【解答】解:根据公式W=Fs可知,J=N m,根据F=ma可知,N=kg m/s2,所以J/kg=m2/s2,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2023 金华一模)下列关于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度的单位m、cm、mm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千克米每二次方秒”被定义为“牛顿”,“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根据单位制运算,ωv(ω指角速度、v指线速度)的单位是rad/s2
D.若各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制单位,则通过物理公式得出的最后结果一定也是国际制单位
【解答】解:A、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m,故A错误;
B、千克米每二次方秒”被定义为“牛顿”,“牛顿”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B错误;
C、角速度的单位为rad/s,线速度的单位为m/s,ωv的单位为rad m/s2,故C错误;
D、若各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制单位,则通过物理公式得出的最后结果一定也是国际制单位,故D正确。
故选:D。
12.(2023 金华模拟)伽利略是公认的第一个采用理想实验进行研究的物理学家,这里所说的“理想实验”是指( )
A.一种实验器材 B.一种实验现象
C.一种思维方法 D.一种物理规律
【解答】解: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推理得出的结论,这种依据逻辑推理把实际实验理想化的思想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这里所说的“理想实验”是指一种思维方法。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2023 浙江模拟)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N/C B.电场强度kg m/A s3
C.电势V D.电势kg m2/A s3
【解答】解:AB.电场强度,N/C是电场强度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根据转化关系
但电场强度是电场力性质的物理量,故AB错误;
CD.电势是描述电场能性质物理量,根据电势定义:
V是电势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根据转化关系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2023 浙江模拟)下列关于物理研究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质点、合力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速度定义式,当Δt足够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微元法
C.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结论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即从已知的某些一般原理、定理、法则、公理或科学概念出发,推出新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比如,动能定理的得出用的就是演绎推理的方法
D.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
【解答】解:A.质点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思想,合力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二者所用方法不同,故A错误;
B.速度定义式,当Δt足够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法,利用微元法的概念有功和冲量等概念,故B错误;
C.从一般性结论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叫演绎推理,即从已知的某些一般原理、定理、法则、公理或科学概念出发,推出新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比如,动能定理、冲量定理的得出用的就是演绎推理的方法,故C正确;
D.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采用了比值定义式,采用了比值定义式,仅仅针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才成立,对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不成立,因此没有采用比值定义式,故D错误。
故选:C。
15.(2022 杭州一模)静电力常量k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根据库仑定律F=k可得:k
根据F=ma,质量m、加速度a的单位分别为kg、m/s2 可得1N=1kg m/s2,
根据q=It,电流I、时间t的单位分别为A、s 可得1C=1A s,则k,1k=11,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6.(2023 温州模拟)由单位N、m、Ω和s组合成的单位对应的基本物理量是( )
A.功率 B.电流强度 C.磁通量 D.物质的量
【解答】解:单位对应的基本物理量可表示为
I
可知是电流强度的单位,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2023 浙江二模)以下不是电场强度E的单位的是( )
A.J/s B.kg m/As3 C.V/m D.N/C
【解答】解:A、根据电势差的公式U,功的单位为J,电量的单位为C,J/C是电势差的单位,不是电场强度的单位,故A正确;
B、根据F=m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以及流的定义I可知,1N=kg m/s2,1C=1A s,而N/C是电场强度的单位,联立可得kg m/As3也是场强度的单位,故B错误;
C、根据电场强度的公式E可知,电势差的单位为V,距离的单位为m,所以V/m是电场强度的单位,故C错误;
D、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可知,力的单位是N,电量的单位是C,所以N/C是场强度的单位,故D错误。
本题选不是电场强度的,
故选:A。
18.(2023 浙江二模)下列有关科学史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估算出原子核半径数量级约为10﹣15m
B.普朗克提出物体所带的电荷量是量子化的,首先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
C.荷兰物理学家斯涅尔研究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定量关系,得到了折射定律
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后来安培总结了判断电流与磁场的方向关系的规律
【解答】解:A、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估算出原子核半径数量级约为10﹣15m,故A正确;
B、密立根提出物体所带的电荷量是量子化的,普朗克首次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故B错误;
C、荷兰物理学家斯涅尔研究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定量关系,得到了折射定律,故C正确;
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后来安培总结了判断电流与磁场的方向关系的规律,故D正确。
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
故选:B。
19.(2023 浙江二模)下列物理量是矢量且单位正确的是( )
A.电流A B.磁通量T m2
C.电场强度V/m D.磁感应强度Wb
【解答】解:A、电流虽有方向,但电流运算时不遵守矢量的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电流是标量,单位为安培,符号为A,故A错误;
B、磁通量是标量,单位是Wb,故B错误;
C、电场强度是矢量,单位是N/C或者V/m,故C正确;
D、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单位为特斯拉,符号为T,故D错误;
故选:C。
20.(2023 浙江模拟)“另类加速度A”的定义为A,其中v0和v1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则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符号来表示A的单位,正确的是( )
A.s﹣1 B.Hz C.m/s2 D.m2/s
【解答】解:速度的单位是m/s,位移的单位是m,由A的表达式A可知,A的单位是s﹣1,是国际制中的基本单位,Hz是国际制中的导出单位,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题精练01运动的描述 力学单位制 物理学史
公式、知识点回顾(时间:5分钟)
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1)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
2.瞬时速度
(1)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失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3)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v=
(3)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
(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2.速度变化量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2)定义式:Δv=v-v0.
(3)决定因素:Δv由v与v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
(4)方向:由Δv或a的方向决定.
3.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a==
(3)决定因素:a不是由v、Δt、Δv来决定,而是由来决定.
(4)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
四、单位制的应用
1、推导物理量的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2、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
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五、物理学史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伽利略 意大利 1638年,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17 世纪); 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牛顿 英国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 德国 17世纪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卡文迪什 英国 1798年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布朗 英国 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库仑 法国 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密立根 美国 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e=1.6×10-19C
欧姆 德国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奥斯特 丹麦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安培 法国 分子环形电流假说(原子内部有环形电流)
法拉第 英国 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
楞次 俄国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楞次定律)
麦克斯韦 英国 总结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同时指出光就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
赫兹 德国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托马斯 杨 英国 在实验室用小孔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泊松 法国 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泊松亮斑从反面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汤姆孙 英国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葡萄干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
卢瑟福 英国 进行了 α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查德威克 英国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居里夫妇 法国 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
难度:★(易错) 建议时间:10分钟 正确率: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024 嘉兴一模)20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采用实验方法产生阿秒脉冲光的技术”,阿秒脉冲光是一种非常短的光脉冲,其持续时间在阿秒的量级,即10﹣18s,则( )
A.阿秒是导出单位
B.阿秒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C.阿秒对应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量
D.阿秒对应的物理量是矢量
2.(2024 浙江)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
A.s B.N C.F D.T
3.(2023 浙江二模)下列属于能量单位的是( )
A.N s B.eV C.J/kg D.u
4.(2023 杭州二模)关于物理量的正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月某日,杭州气温为+3℃,沈阳气温为﹣7℃,杭州的气温比沈阳低
B.物体在第一段时间内发生位移为﹣7m,第二段时间内发生位移为+4m,则该物体在第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小于第二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C.运动员掷垒球时,对全球做功+20J,坐滑滑梯时摩擦力对小朋友做功﹣40J,则摩擦力对小朋友做功小于运动员对垒球做功
D.线圈在位置一的磁通量为+5Wb,该线圈在位置二的磁通量为﹣20Wb,则线圈在位置一的磁通量小于线圈在位置二的磁通量
5.(2023 丽水二模)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
A.V B.A C.Ω D.C
6.(2023 浙江模拟)下列单位及符号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伏特V B.厘米cm C.库仑C D.焦耳J
7.(2023 绍兴二模)在力学范围内,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所对应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符号是( )
A.m、kg、s B.km、g、h C.cm、kg、s D.mm、g、h
8.(2023 浙江模拟)2021年12月9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课。航天员叶光富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中做了“转身动作”的实验,该实验与物理概念“角动量”有关,在物理学中角动量是和物体到原点的位移及动量相关的物理量,其大小可以表达为mvr,其中m、v、r分别对应质量、速率、半径。由此可以看出角动量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示为( )
A.kg m/s B.kg m2/s C.N m/s D.N m s
9.(2023 宁波二模)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电流 B.加速度
C.电场强度 D.磁感应强度
10.(2023 宁波二模)近几年我国多次在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锂电池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的优点,若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符号来表示能量密度的单位J/kg,正确的是( )
A.m/s2 B.m2/s2 C.kg m/s2 D.N m/kg
11.(2023 金华一模)下列关于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度的单位m、cm、mm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千克米每二次方秒”被定义为“牛顿”,“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根据单位制运算,ωv(ω指角速度、v指线速度)的单位是rad/s2
D.若各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制单位,则通过物理公式得出的最后结果一定也是国际制单位
12.(2023 金华模拟)伽利略是公认的第一个采用理想实验进行研究的物理学家,这里所说的“理想实验”是指( )
A.一种实验器材 B.一种实验现象
C.一种思维方法 D.一种物理规律
13.(2023 浙江模拟)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N/C B.电场强度kg m/A s3
C.电势V D.电势kg m2/A s3
14.(2023 浙江模拟)下列关于物理研究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质点、合力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速度定义式,当Δt足够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微元法
C.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结论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即从已知的某些一般原理、定理、法则、公理或科学概念出发,推出新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比如,动能定理的得出用的就是演绎推理的方法
D.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
15.(2022 杭州一模)静电力常量k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6.(2023 温州模拟)由单位N、m、Ω和s组合成的单位对应的基本物理量是( )
A.功率 B.电流强度 C.磁通量 D.物质的量
17.(2023 浙江二模)以下不是电场强度E的单位的是( )
A.J/s B.kg m/As3 C.V/m D.N/C
18.(2023 浙江二模)下列有关科学史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估算出原子核半径数量级约为10﹣15m
B.普朗克提出物体所带的电荷量是量子化的,首先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
C.荷兰物理学家斯涅尔研究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定量关系,得到了折射定律
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后来安培总结了判断电流与磁场的方向关系的规律
19.(2023 浙江二模)下列物理量是矢量且单位正确的是( )
A.电流A B.磁通量T m2
C.电场强度V/m D.磁感应强度Wb
20.(2023 浙江模拟)“另类加速度A”的定义为A,其中v0和v1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则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符号来表示A的单位,正确的是( )
A.s﹣1 B.Hz C.m/s2 D.m2/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