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世纪40年代末,法国一些经济学家推崇友邻互惠的自由贸易。而法国一些学者则借助德国主流经济学家李斯特的著作,认为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应保护本国产业实属必要,法国必须在此前提下与英国通商,并获得了政界的认可。这反映了( )
A.德法两国的经济竞争力存在不足 B.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欧洲垄断资本利益冲突日益严重 D.欧洲大国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2.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工人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3.如表反映了当时德国( )
1882-1907年德国工农业生产领域的劳动力统计
领域 统计项目 1882年 1907年
农业生产 就业人数(万人) 823.7 988.3
男女就业比重(%) 79.7:20.3 77.8:22.2
工业生产 就业人数(万人) 639.6 1125.6
男女就业比重(%) 69.2:30.8 53.5:46.5
A.工业革命推动工农业均衡发展 B.工业化进程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C.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D.男女的就业比例分布相对均衡
4.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教育的影响处于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之中;以追求高深、普遍学问的高等教育在这个阶段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疏远;工业革命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初等教育阶段,而且需要以家庭为媒介发生作用。这一观点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工业革命阻碍了教育的深入发展 B.家庭对社会的影响力提升
C.政府教育政策不符合社会的需要 D.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5.据统计,英国工业产品出口总额从19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增加了约5倍,但包括棉织品在内的纤维制品所占比例则从72%减少到44%。纤维制品的主要出口地方面,19世纪20年代欧洲地区占5成以上,但到19世纪中叶欧洲所占比例锐减。这一现象可以用来实证( )
A.欧洲国家发展的不均衡 B.欧洲国家出现衰退
C.世界经济中心发生转移 D.世界市场不断拓展
6.为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2012年6月2日,英国议会通过将大本钟“钟楼”改成“伊丽莎白塔”的议案。“大本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起到了准确报时的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大本钟”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说明( )
A.伊丽莎白二世位高权重 B.工业革命增强人们时间观念
C.议会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D.工厂制度催生了“大本钟”
7.19世纪中期,英国食品掺假十分严重。1860年,英国通过了《食品掺假法》。该法令第一次确立了“保护消费者免遭钱财损失和身体伤害是政府应尽的职责”的思想。这反映了( )
A.经济发展促进政府职能的完善 B.英国注重立法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C.经济发展促进了民主法治建设 D.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产生
8.1696年英国开征窗户税。为了避税,封住窗户乃至通风口成为一种普遍行为。19世纪40年代,人们认识到疾病、瘟疫和早夭同被剥夺了光和空气密切相关,要求废除窗户税的呼声日渐高涨。最终,这项税收于1851年被废除。窗户税的废除说明( )
A.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B.工业化进程引发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思考
C.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弊病日益显现
D.医学的进步推动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
9.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学者们,在鞭挞和诅咒人类的污浊时,都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傲讽这个世界,并且毫不怀疑人类会有一个美好的“彼岸”。而到19世纪中期,一位法国作家却“如实地把自己看作一条蛆虫,坦率地承认自己恋着世界的腐恶”。这反映了欧洲( )
A.工业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异化 B.文学创作内容发生变化
C.革命斗争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D.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
10.研究英国妇女状况的权威人士艾维·平奇贝克认为19世纪英国北方地区的妇女,“在40年代与别处同一阶级的女性相比,要聪明敏锐得多。”这主要说明英国( )
A.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了妇女地位 B.妇女阶层出现了严重的阶级分化
C.工厂劳动丰富了妇女的人生体验 D.北方的妇女学历水平远高于别处
11.英国贵族妇女长期热衷于紧身胸衣和巨型裙撑(如图所示),但将其穿上犹如套上枷锁,以致被称为“时尚的奴隶”。19世纪后期,女性主义者、卫生健康专家及工艺美术家倡导改革,强调女性着装的舒适、健康与理性。这一改革源于( )
A.审美标准发生变化 B.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C.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D.理性主义广泛传播
12.下图所示为1720—182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令的数量情况。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英国( )
A.民主体制进一步完善 B.城乡矛盾日趋尖锐
C.社会近代化特征增强 D.内阁地位逐步下降
1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德国运输、石油开采、化工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
A.发生范围广进展迅速 B.取得成果更多且更加丰富
C.推动工业结构的变化 D.技术进步受科学理论指导
14.根据调查,英国妇女的初婚平均年龄从1740—1790年的25.3岁下降到1780—1820年的24.2岁。1800年,在棉纺织工业集中的地区和矿区,妇女结婚年龄低至大约20岁,其他地区约为23—24岁。由此推知,与英国妇女结婚年龄下降相关的是( )
A.代议制度的完善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启蒙运动的传播 D.自由主义的盛行
15.据统计,1819年苏格兰因刑事罪被捕的只有89件,1837年已有3176件,1842年增加到4189件。19世纪中叶工人平均寿命仅为22岁,普遍低于农民阶级。19世纪末,曼彻斯特市内有2万人住在地下室里,占工人数的12%。在利物浦,每6人中有1人住在地窖里。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英国( )
A.工业化进程中城市社会问题突出 B.城市化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治理不断改善 D.社会基层自治制度问题众多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工业革命的影响”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甲: 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乙: 1.实行男子普选权;2.每年举行一次议会选举;3.实行平均的选区每个选区选民数应该相等;4.议员领取薪金;5.取消议员的财产资格限制;6.实行无记名投票。 ——宪章运动的纲领《人民宪章》(1838年)
——宪章运动的纲领《人民宪章》(1838年)材料二 下图为19世纪初英国的一幅漫画:科学家法拉第捏住鼻息,神情无奈地递给“泰晤士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河水中漂浮着各种牲畜的尸体。
(1)根据材料一、该兴趣小组会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从什么角度拓展了我们对工业革命的认识?这类材料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如果要全面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还需要补充哪方面的材料?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溃败之后,西欧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处于万流归宗的教会所垄断。但随着中世纪城市的崛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全新的世俗文化正在孕育。随着11、12世纪城市化运动的兴起,原有的教会学校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教育需求,新的教育机构悄然而生。从12世纪起,世俗学校在城市中兴起。
——摘编自石广盛《欧洲中世纪大学研究》
材料二 到了13、14世纪,中世纪大学已遍布欧洲各地。政府和教会认可现存大学,或则设立新的大学。到文艺复兴之初,欧洲的大学已达80所。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作了准备,对欧洲社会的前进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对当时和后来的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代欧美的大学多受其影响,有的则是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
——摘编自方勇《论11—15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材料三 在工业革命刺激下,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欧洲占据首位,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城市人的需要,工业革命带动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因素。由于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使城市逐步产生了吸收大量劳动力的能力,交通运输方面的巨大变化,加强城市和城乡之间的联系,并使处于交通枢纽的城市和城镇能够迅速成长。
——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三、指出推动英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因素。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有关英国17-19世纪人口变化的统计情况(单位:万人)。
——根据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制图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1600一1800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动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总人口 城市人口 乡村人口 乡村农业人口 乡村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占乡村人口比例
1600年 411 34 377 287 90 76%
1700年 506 85 421 278 143 66%
1800年 866 238 628 314 314 50%
——据成德宁(英国前工业化时期的农业革命及其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制表材料三 明清之际,人口大幅度下……顺治八年(1651)约1400万,康熙五十年(1711)增至2460万。实际上所谓丁数主要是虚拟的纳税单位,远不能反映实际的人丁(成年男子)数额。……据估计康、班之际全国人口应已过亿。乾隆六年(1741),经过正式的人口调查,得数1.4亿有余。此后人口数字直线上升,乾隆二十七年(1762)超过2亿,五十五年(1790)突破3亿,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时,已达4.1亿。人口压力成为一个新出现但却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改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绘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较于中国,17一19世纪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7-19世纪50年代中英两国人口变化的共同趋势。
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19世纪初英国巡回法庭所审判罪犯人数。
年份 犯人数量
1805—1809年 23462
1810—1814年 30613
1815—1819年 58662
1820—1824年 65227
——Michael Ignatieff, A Just Measure of Pain,p.154.数据仅限英格兰与威尔士材料二 时任内政本臣皮尔在议会下院指出,盗窃犯构成了犯罪阶层的主体。……其二,从地域分布来看。英国工业区或城市郊区的治安形势明显要比乡村地区更为严峻。 因为与乡村相比,城市中的传统礼俗和道德规范在急剧的社会转型中受到更大冲击。其三,19世纪英国诉讼费用的降低、新警察制度的建立、执法效率的提高都会使起诉案件的数量比18世纪有大量增加。
注:法院判决定罪才能称之为罪犯。
——许志强《英国工业化时期的犯罪问题及其社会成因》
材料三 (英国)各地监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但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不分原则的混合羁押是 18 世纪英国监狱遭受普遍诟病的突出问题之一(不分罪行轻重、不分性别、不分年龄)。 第二,物资匮乏导致狱犯生存境况堪忧。 第三,缺乏监管使得监狱秩序混乱不堪。因财力所限,许多监狱都缺乏专业的管理者,地方监狱尤其如此。在此种情况下,狱监只好从犯人中选出“监管者”,让罪犯自行管理。第四,环境恶劣、疾病蔓延也是英国监狱的严重积弊之一。
19 世纪初,英国的刑罚体系遭遇了一场空前危机。 “刑罚危机”促使英国政府不得不思考代替传统刑罚的新机制。19 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监狱状况已在整体上大为改观。 首先,新式监狱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效抑制了流行病的传播。其次,新式监狱不仅受到内政部的统一监督,也享受统一补贴。 狱警开始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担任,并纳入带薪公务人员行列。再者,犯人的基本食宿条件有了保证。 最后,监狱管理……不再过分强调惩罚,管理中加入了更多的激励、奖励措施,教育感化逐渐成为新的规训手段。
英国政府何以对监狱改革报以如此高昂的热情,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监狱问题和刑罚危机之外,通过监狱改良来提升国家威望已成为政府的重要考量。当时的一位监狱改革者亦道出了这一归旨:纠正罪犯的恶习,使之改邪归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不仅标志着人性的胜利,也标志着一个国家在文明世界中的崛起。
——许志强《英国工业化时期的监狱改革论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上半叶英国犯罪问题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英国的监狱制度的变迁。 (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40年代末(欧洲)。根据材料可知,法德两国都主张保护本国产业,反对自由贸易,这主要是工业革命扩大了法德两国与英国的生产力差距,德法两国的经济竞争力不强,A项正确;当时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确实有所壮大,但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垄断资本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欧洲大国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30年和1880年(英国)。据材料可知,铁路的出现促进了标准时间的出现,进而又加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体现技术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A项正确;人们依据工人的时钟生活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生活节奏,加重了工人负担,不是或不完全是生活质量提高的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技术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而非“精确时间”“统一时间”的原因,排除C项、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882年到1907年,工业生产领域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农业生产领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上升;男女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表明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动,B项正确;题干信息只有工农业的就业人数变化,无法得出工农业均衡发展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显示妇女参与社会劳动的人数与比例显著增加,但无法推导其社会地位一定显著提高,排除C项;农业生产领域男女就业比例差异较大,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根据材料中“以追求高深、普遍学问的高等教育在这个阶段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疏远”及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主要依靠工匠的经验积累,并未过多涉及科学,因此工业革命并未直接推动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工业革命阻碍了教育的深入发展,反而提到了工业革命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排除A项; “工业革命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初等教育阶段,而且需要以家庭为媒介发生作用”并不能说明家庭对社会的影响力就提升了,因为家庭此前对社会的影响力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政府教育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世纪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材料“英国工业产品出口总额从19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增加了约5倍”及说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生产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据材料“纤维制品的主要出口地方面,19世纪20年代欧洲地区占5成以上,但到19世纪中叶欧洲所占比例锐减”可知,英国出口商品的出口地上欧洲所占的比例锐减,说明英国出口其他地区的产品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产品出口到其殖民地,增强了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不断拓展,D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英国的情况,不能得知整体欧洲国家发展是否均衡,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国家整体发展,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世界经济重心仍旧在欧洲,没有发生转移,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大本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说明工业革命加快了生活节奏,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B项正确;伊丽莎白二世作为英国女王,在《权利法案》颁布以后,权力受到限制,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排除A项;材料与“改善统治”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工厂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英国)。据材料中“186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食品掺假法》”、“保护消费者免遭钱财损失和身体伤害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可知,英国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重视和保障食品安全,体现了政府职能的完善,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食品掺假十分严重”的背景下,政府注重立法保护食品安全,不仅是要免遭钱财损失,更重要的是免遭身体伤害,因此英国立法不仅仅是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安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主政治建设,而是体现了英国政府的食物立法,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法律颁布引发两大对立阶级产生,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696年至1851年(英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由此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说明工业化进程引发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思考,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英国议会改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税收的变化,选项描述的是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关系,排除C项;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医学进步推动税收的变革,与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欧洲)。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坦率地承认自己恋着世界的腐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人性发生了一定异化,A项正确;仅从一位作家的话语,无法断定整个欧洲文学创作内容发生变化,排除B项;这一时期开展的主要是工业革命,排除C项;材料与环境污染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由材料可以看出,19世纪40年代的时候英国北方地区的妇女比别处同一阶级的女性要聪明敏锐得多,这是因为英国北方地区是工业区,这一地区的女性更多的参加了工厂劳动,扩大了她们社交的圈子,锻炼了她们的能力,增加了她们的人生阅历,使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工厂劳动丰富了妇女的人生体验,这也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C项正确;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是全国性的,并不会只提高北方妇女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是把英国北方地区妇女和其他地区同一阶级的女性作比较,并不能看出妇女阶层出现了严重的阶级分化,排除B项;当时英国北方地区的妇女更加聪明敏锐,主要是因为更多参加工作和社会生活,“学历水平远高于别处”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材料“英国贵族妇女长期热衷于紧身胸衣和巨型裙撑(如图所示),但将其穿上犹如套上枷锁”可知,19世纪后期之前,英国贵族流行的服饰对女性是一种束缚,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服饰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强调“女性着装的舒适、健康与理性”,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19世纪女性着装的变化体现了审美标准的变化,A项不是女性着装变化的原因,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19世纪后期之前,社会地位较高的“英国贵族妇女”的服饰“犹如套上枷锁”,所以服饰的变化与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没有关系,排除A项;理性主义指的敬畏真实、尊重科学,强调人的思考和判断,与材料信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20-1829年(英国)。由材料可知,圈地法令的大量颁布,反映了圈地运动的迅速发展,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加速了英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英国议会通过法令,不能体现民主体制进一步完善,排除A项;圈地运动为城市工业化开展创造条件,密切了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内阁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据材料“促进了德国运输、石油开采、化工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重工业快速发展,推动工业结构的变化,C项正确;A项是指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多,材料涉及科技发明与重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强调重工业的发展,未涉及成果丰富,排除B项;材料强调科技发明推动重工业的发展,而不是强调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到19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原来,机器生产对体力要求放宽,童工也能胜任,工人阶级为维持生存而早婚早育和多育,B项正确;代议制度完善与结婚年龄降低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启蒙运动推崇自由平等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自由主义主要影响的是经济层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世纪(英国)。根据材料“1819年苏格兰因刑事罪被捕的只有89件,1837年已有3176件,1842年增加到4189件”“工人平均寿命仅为22岁”“曼彻斯特市内有2万人住在地下室里,占工人数的12%”“在利物浦,每6人中有1人住在地窖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英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这主要说明英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相对滞后,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城市化加剧了社会贫富的分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城市化中的出现的问题,未涉及治理改善,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城市生存环境,并未反映社会基层自治制度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6.(1)结论:工业革命推动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2)角度:对环境污染的角度;问题:漫画一定程度上是对当时事物的描绘,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但漫画是经过作者创作的,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辨别,与其他史料相印证。
(3)补充:①生产力方面,如蒸汽机的使用;蒸气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补充这方面的材料可以证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新式交通工具,如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改革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与生活方式。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的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据图片中的数据比例可得出工业革命推动了人口结构的变化;从图片乙的内容可得出,工业革命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2)本题是特点类和认识类的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后(英国)。第一小问角度,根据“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河水中漂浮着各种牲畜的尸体。”可得出,对环境污染的角度;第二小问问题,结合所学可得出,漫画一定程度上是对当时事物的描绘,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但漫画是经过作者创作的,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辨别,与其他史料相印证。
(3)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的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根据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从生产力、交通工具的角度补充相应的材料,如①生产力方面,如蒸汽机的使用;结合所学可得出蒸气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补充这方面的材料可以证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再如②新式交通工具,如火车。结合新式交通工具的影响可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改革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与生活方式。
17.(1)原因:教会与世俗政权的矛盾,为大学兴起提供了空间;西欧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物质保障;城市化的兴起为大学兴起提供了社会支持。影响:改变了教会垄断教育的状况;推动了知识的世俗化;促进了学术自由和思想解放;促进了西欧社会文化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2)因素:工业革命推动农业的发展;工业生产向城市集中;产业结构的变化;交通运输的进步;城乡之间存在差距,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政府和教会认可现存大学,或则设立新的大学”,得出教会与世俗政权的矛盾,为大学兴起提供了空间;据材料一“但随着中世纪城市的崛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全新的世俗文化正在孕育”,得出西欧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物质保障;据材料一“随着11、12世纪城市化运动的兴起,原有的教会学校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教育需求”,得出城市化的兴起为大学兴起提供了社会支持。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从12世纪起,世俗学校在城市中兴起。”可知,推动了知识的世俗化;根据材料一“随着11、12世纪城市化运动的兴起,原有的教会学校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教育需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变了教会垄断教育的状况;根据材料二“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作了准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学术自由和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二“近代欧美的大学多受其影响,有的则是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西欧社会文化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三“在工业革命刺激下,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欧洲占据首位,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城市人的需要”可知,英国农业的发展满足了城市人口的需要,可以养活更多的城市人口;根据材料三“工业革命带动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因素”可知,产业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三“使城市逐步产生了吸收大量劳动力的能力,交通运输方面的巨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生产向城市集中与交通运输的进步;根据材料三“加强城市和城乡之间的联系,并使处于交通枢纽的城市和城镇能够迅速成长。”可知,城乡之间存在差距,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18.(1)新特点:人口分布向东南、西北两个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乡村非农业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农村人口向城市(镇)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原因:新航路开辟以后,随着商业中心的转移和海外贸易、殖民扩张的开展,人口向东南和西北转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农村扩展(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等开展)。(言之成理,即可)
(2)共同趋势:中英两国人口总数迅速增加。
评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大大提高,人口总量快速增加。随着战争的结束,明清易代,小农经济发展,康乾盛世出现;特别是“摊丁入亩”和“地丁银”等赋税制度的改革,隐匿人口现象消失;高产农作物的引种,向山要田、周湖造田等开展,导致清代中国人口快速增加。(任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推动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口压力加剧矛盾;适度的人口增长率既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新特点:从材料中英国的人口分布比重变化来看,人口分布向东南、西北两个地区集中;从材料中的城乡人口比重变化来看,农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乡村非农业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农村人口向城市(镇)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原因:根据材料“1600一1800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动情况”和所学可知,可从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贸中心转移、殖民扩张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农村的扩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英。根据材料一中英国的人口变化及材料二“此后人口数字直线上升,乾隆二十七年(1762)超过2亿,五十五年(1790)突破3亿,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时,已达4.1亿”可知,中英两国人口总数迅速增加。关于阐释可从中英两国人口增加的原因(如英国可从工业革命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可从小农经济发展、赋税制度变革、高产作物引入等角度进行分析)、人口增加产生的影响(如英国可从助推工业革命发展和人口压力出现等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可从助推经济发展和人地矛盾尖锐等角度进行分析)等角度进行解读。
19.(1)特点:犯罪率高;盗窃罪为主要犯罪问题;城市犯罪问题比乡村地区更为严峻。(任答两点)
原因:社会大转型,处于新旧道德过渡时期;国家治安体制的完善;工业革命进行,贫富分化加重,贫困问题较为严重;人口数量增加与城市规模扩大;圈地运动。(任答三点)
(2)示例:近代英国的监狱制度随时代发展更加人性化和理性化(或者现代化)。
18世纪英国的监狱制度十分混乱,存在不分原则的混合羁押、物资匮乏、缺乏专业管理以及环境恶劣、疾病蔓延等问题,较之现代意义的监狱还相距甚远。受启蒙思想影响,人权更受重视,加之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提供物质条件,19世纪英国监狱环境更整洁,管理更科学,基本食宿条件得到保证,管理机制更具弹性,朝着人性化和理性化发展。这一变化有利于提升英国政府威望,完善政府治理,使英国进一步向现代化国家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和借鉴。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处置罪犯的措施日趋文明,人类文明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特点:根据19世纪初英国巡回法庭所审判罪犯人数得出犯罪率高;据材料“盗窃犯构成了犯罪阶层的主体”得出盗窃罪为主要犯罪问题;据材料“英国工业区或城市郊区的治安形势明显要比乡村地区更为严峻”得出城市犯罪问题比乡村地区更为严峻。原因:据材料“城市中的传统礼俗和道德规范在急剧的社会转型中受到更大冲击”得出社会大转型,处于新旧道德过渡时期;据材料“19世纪英国诉讼费用的降低、新警察制度的建立、执法效率的提高”得出国家治安体制的完善;据材料“工业区”并结合所学得出工业革命进行;结合所学,圈地运动造成大批农民失业,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贫富分化加重,造成社会矛盾加剧,影响社会稳定;结合所学,城市犯罪问题严重与人口数量增加与城市规模扩大有关。
(2)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英国。从英国监狱制度变迁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论述。首先介绍18世纪英国监狱的情况:据材料“不分原则的混合羁押”“物资匮乏导致狱犯生存境况堪忧”“缺乏监管使得监狱秩序混乱不堪”“环境恶劣、疾病蔓延”得出18世纪英国的监狱制度十分混乱,存在不分原则的混合羁押、物资匮乏、缺乏专业管理以及环境恶劣、疾病蔓延等问题,较之现代意义的监狱还相距甚远。接着论述19世纪英国监狱制度变革的背景和过程:结合所学,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受启蒙思想影响,人权更受重视,推动了监狱制度的变革。据材料“19 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监狱状况已在整体上大为改观。 首先,新式监狱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效抑制了流行病的传播。其次,新式监狱不仅受到内政部的统一监督,也享受统一补贴。 狱警开始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担任,并纳入带薪公务人员行列。再者,犯人的基本食宿条件有了保证。 最后,监狱管理……不再过分强调惩罚,管理中加入了更多的激励、奖励措施,教育感化逐渐成为新的规训手段”得出19世纪英国监狱环境更整洁,管理更科学,基本食宿条件得到保证,管理机制更具弹性,朝着人性化和理性化发展。接着评析19世纪英国监狱制度变革的影响:这一变化有利于提升英国政府威望,完善政府治理,使英国进一步向现代化国家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和借鉴。最后作总结升华: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处置罪犯的措施日趋文明,人类文明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