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五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1.了解海洋空间资源类型,提出可行性对策(地理实践力)
2.了解海域上空、海面、水体、海底空间和海岸带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3.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海洋空间利用方式(综合思维)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
作用:
种类:
生产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分布:
大陆架为主
海洋矿产资源
石油:
主要分布在大陆架上
可燃冰:
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锰结核:
滨海砂矿:
分布在深海
海洋空间资源
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带四个部分
概念:
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分布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
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1.海洋空间资源概念 :
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理区域,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带四个部分。
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传统方式:
海洋沿岸及近海浅水区:海上运输、海港建设、围海造陆等:
现代新型方式:
海面及水体:跨海大桥、人工岛、海上石油平台等
海域上空:航空航线等
海底:海底隧道、海底城市等
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空间饱和
环境恶化
资源枯竭
人口爆炸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原因
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①海面上活动要抵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
②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
③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3.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缺点
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①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②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
③扩展人类生存空间
4.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意义
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P77阅读双鱼岛
二、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一)海域上空
海空一般是指沿海国管辖海域(包括内水、领海及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上空的空域空间,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
海域上空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我国沿海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漫长,海洋空间资源丰富
阅读P79—防空识别区
2013年11月23日,我国根据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5年10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2001年7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思考
1、我们能不能击落没有经过报备的相关飞行器?
2、我们可不可以警告驱离接近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飞行器?
3、卫星飞越需要向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报备吗?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可以识别查证,监视,伴飞
没有经过报备的相关飞行器
(
(二)海面及水体
海面及水体:是重要的海洋空间资源。从渔业捕捞和养殖、港口航运、填海造陆,到海岛开发、海上城市,人类不断从海洋获取生存空间。海上通道和海岛对国家安全的意义尤为突出。
海上通道:是大量物流经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也是国际交流和商业贸易的纽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7年海岛统计调查公报》,我国共有海岛11000余个,有居民海岛452个。海岛总面积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0.8%。岛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无人居住、条件异常恶劣的孤岛,对人类实在没有太多的意义。
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即使是孤岛,也是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二)海面及水体
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西北连安达曼海,东南经新加坡海峡通南海。
区位优势:①马六甲海峡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宽37千米,最窄处5.4千米,一般水深25-27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增,最深200米②海峡中有珊瑚礁和小岛,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力微弱,风平浪静的日子居多,海峡底质较为平坦,多泥沙质,水流平缓,便于通航。
航运地位: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通航历史悠久,是亚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国家从海外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由于繁忙的海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P80阅读马六甲海峡
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散布在22000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上。岛屿总面积1440 平方千米,其中最大的舟山岛面积469.3 平方千米为我国第四大岛。舟山群岛与上海、宁波唇齿相依,是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门户,长期作为保护东经12长江口和杭州湾的战略要地。
嵊泗列岛
舟山群岛海运条件优越宁波-舟山港 2022年完成年货物吞吐量超12.5 亿吨,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2009年12月,舟山跨海大桥通车,标志着舟山与国家高速公路网连成整体。2011年6月,国家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P81阅读舟山群岛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二)海底空间
海底空间:开发现已引起世界主要国家的广泛关注。海底隧道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海底光缆则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管辖的外海底及其自然资源,属于人类共同继承的财。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深海采矿及其规则制定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二)海岸带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人类开发利用强度较大。我国海岸线漫长,拥有广阔的海岸带,这里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然而随着开发强度的加大,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缺乏统一规则、陆海统筹,开发过度,生态破坏,等等。
A
B
C
D
E
F
G
H
I
J
图2-71 世界地图简图
马六甲海峡
白令海峡
德雷克海峡
麦哲伦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曼德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英吉利海峡
土耳其海峡
马六甲海峡
英吉利海峡
土耳其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曼德海峡
白令海峡
麦哲伦海峡
德雷克海峡
(1)海盐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盐量之间的关系
海盐生产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其中地理位置、降水量和蒸发量及海水的盐度等是影响产盐量的重要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2)盐场区位分析
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海盐晒制。
②气候: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③土壤:淤泥质海岸有利于提高产量。
拓展滩涂盐场形成条件分析
拓展滩涂盐场形成条件分析
开发类型 选址要求(海岸带环境特征)
海水制盐 滩面宽阔,坡度小;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强,平均风速大;附近无大河注入,海水盐度较高
砂矿开采 资源蕴藏量大,品位高;水深较小或矿床埋藏深度浅,开发限制条件少,距离后方基地近
海水养殖 水质好,含沙量小,营养盐丰富;水体交换畅通且波浪较小
滨海工业 适宜发展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化工、海洋医药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用水量大的滨海电力和钢铁工业等
海港 地质构造稳定,底质坚硬;潮差较小,含沙量小;水深适宜,能满足港池及航道需要;风小或避风条件好;雾少;冬季结冰期短;陆域较宽阔,交通便利
不同海洋开发类型的选址要求
开发类型 选址要求(海岸带环境特征)
海洋油气田 区位条件好,陆域面积大;水深适宜,距离开采区近
旅游区 区位条件好,交通方便,客源丰富,环境容量大;地质地貌类型齐全,自然景观奇异多姿;人文旅游资源内涵丰富,资源组合优良
港口城 市建设 有深水港;淡水资源丰富;尽可能靠近大型矿区;拥有发达的沿海工业、旅游业和便利的交通
不同海洋开发类型的选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