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酌(zhuó) 修润(rùn) 譬如(pì) 朦胧(lóng)
B.累赘(zhuì) 妥帖(tuǒ) 竹蔑(miè) 修葺(qì)
C.陡峭(qiào) 露宿(lòu) 简陋(lòu) 契约(qì)
D.循环(xún) 监督(dū) 揽责(lǎn) 折损(sh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恩慧 悠久 晶莹 以身做则
B.竹篾 瑶家 陡峭 悲天悯人
C.迷茫 幕色 生疏 忧国忧民
D.赔偿 循环 公寓 如失重负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困难终于解决了,我如释重负。
B.张老师在学校诲人不倦,受到了所有师生的好评。
C.同学们要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
C.近日,我市电视台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再就是虚荣心,在文学青年身上尤其突出。
②到了真正饱经沧桑之后,我们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是不值得说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说的。
③年少之时,我们往往容易无病呻吟,夸大自己的痛苦,甚至夸耀自己的痛苦。
④把痛苦当作装饰和品位,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⑤究其原因是对人生的无知,没有经历过大痛苦,就把一点儿小烦恼当成了大痛苦。
②③⑤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④①②
7.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
C.《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说是一种文体,写法自由,大多是借一事一物抒发作者的感想。
8、填空
①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阅读。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会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
(2)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
10、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1.下列关于本诗主题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门关屹立。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第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第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第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12.下列关于本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B.前两句的环境描写,对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起烘托作用。
C.本诗的结尾句融情于景,气象浑茫、含蓄丰富地展现边塞战士的豪情壮志。
D.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将之组合在一起,显得大气磅礴。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多)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C.不蔓不枝(横生藤蔓)
D.亭亭净植(种植)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曲肱而枕之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无丝竹之乱耳
D.可爱者甚蕃 卿今者才略
15.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三)阅读《驿路梨花》(节选),回答问题。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③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④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⑤“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⑥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⑦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7.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18.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19.揣摩下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20.选文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抒发思古之幽情,缅怀宋将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功绩。
这“驿路梨花”是边境盛开的洁白梨花,是哈尼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
C.照应标题,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D.含蓄而又形象地写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深刻含义,升华了中心思想。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
声音里的爱
古保祥
加拿大渥太华市,年仅14岁的少年麦克在地铁站孤独地拉着小提琴。他自幼喜欢音乐,一只手却意外受伤,根本无法进入正规的音乐学校深造。他喜欢地铁站,因此每天去那儿排遣心中的郁闷。
麦克的曲风十分复杂,时而柔和,时而狂欢,他自己常常沉浸在如泣如诉的音乐声中不能自拔。有时候,想到自己可怜的身世与怀才不遇,禁不住热泪盈眶。
一个乞丐接近了麦克,他可能被乐声吸引,更大的可能性是惺惺相惜。
更多时候,乞丐成了他唯一的听众。由于音乐的吸引,乞丐竟然开了张,他兴奋地买了两个面包,将一个塞进麦克的手里。
谁都没有想到,麦克不但没有驱赶乞丐,居然还与他成了好朋友。
每天与乞丐的约定,成了他的必修课,两人并不说话,只是默契地配合着。父亲得知此事后,劝告麦克换个地方,但麦克却告诉父亲:乞丐冲着我的音乐而来,如果没有音乐,我一样一文不值。
半个月后,在地铁站地下通道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十几个乞丐围着一个少年,少年演奏,乞丐聆听。路人停下脚步,将钱放在他们面前。
“他是在帮助我们,本来我们讨不到钱,是他的音乐吸引了无数人。”乞丐们的一句话,惊动了路人。之后媒体报道:“一个音乐少年,一年多来,无私帮助乞丐们乞讨。他的小提琴悠扬无比,宛如天籁。”
一位老者站在地铁口,静静地听着少年的音乐,听到动心处,禁不住鼓掌叫绝。一周后,麦克走进了渥太华音乐学院,他的导师叫唐德,正是那位看到报道后闻风而来的老者。
唐德告诉麦克:声音能够表达爱,如果想打动人,你的音乐,一定要有爱。
每周去一次地铁站寻找灵感,仍然是麦克的必修课程,他坚持了三年多。38岁那年,美国著名导演乔·舒马赫偶遇麦克,被他的音乐灵气所感染,尝试着将自己的电影《8毫米》交给他配乐,麦克一举成名,诡异奇绝、超越非凡是他的音乐风格。
2012年,李安的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全球上映,既有西方音乐,又有印度等东方元素,麦克创作的感情敏锐、动人的原声音乐与影片纯净壮观的画面,以及美妙而又耐人寻味的寓意相得益彰,彰显了电影独特的魅力。由此,他一举获得第70届金球奖与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两项最佳配乐奖。
一个人的激情与理想越多,便越有可能获得幸福。麦克·唐纳,这位加拿大籍的著名音乐大师,有一句名言:最成功的声音,一定要表达爱。
2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声音里的爱”的理解。
2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由于音乐的吸引,乞丐竟然开了张,他兴奋地买了两个面包,将一个塞进麦克的手里。
23.下面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位老者站在地铁口,静静地听着少年的音乐,听到动心处,禁不住鼓掌叫绝。
24.有人说,爱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用你的笔,描绘一下你身边的感人瞬间吧。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伞铺街
李汉荣
①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常常是记不起伞的。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咛:饱带干粮晴带雨伞。这句朴素的老话,被一辈辈人们重复着。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②就这样,叮嘱带伞的爹娘走远了,记着带伞的儿女也走远了,一代代的人都打着伞走远了。
③只有上苍把下不完的雨,藏在江里海里,存在云里雾里,准备在每一个人的路上,随时泼下来。
④所以,当我每一次走过伞铺街,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视力,我从临街的门里看到了更多的门,从院子里看到了更深的院子,从人群里看见了更多的人群,从已没有伞的门面上看见了很多的伞,很多年代的伞,很多样式的伞。我看见木伞、荷叶伞、棕皮伞、布伞、油布伞、尼龙伞;我看见了唐朝制伞的人,宋朝卖伞的人,清朝修伞的人,民国打伞的人。我还看见不知哪个朝代的粗心后生,可能是唐朝吧,那是个气魄宏大、情思奔放的年代。这后生有点大大咧咧,出门忘了带伞,走到半路下雨了,他衣衫都湿了,路途遥远,雨还在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他在雨地里跑着,差点撞着了一个挑着一筐韭菜叫卖的老汉,他慌忙道歉,他终于找到了伞铺街。他走进了卖伞的铺子,当他谢过店家,打着伞上路,那雨点儿打在伞上,就有点平平仄仄的韵味了,一首唐诗,而且是一首意境温润、对仗工稳的律诗,就在伞下问世了。我还看见,那是民国,新式的“洋伞”刚刚流行,伞铺街也突然洋气起来了。那一对年轻人紧挨着走在一个伞下,男的举着伞,女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雨点儿的掩护下,他们说着生活的烦恼和打算,倾诉着细微的情感。时大时小的雨落在伞上,时而砰砰飒飒,时而滴滴答答,有时,哗啦啦,一下子就把伞上的积雨洒下来,好像把青春的苦闷都洒下来了——这变化着的雨声,恰到好处地掩护了他们一路的交谈和小小的秘密,他们就在那雨声里渐渐走远,走远。
⑤就这样,走在伞铺街上,我总是遇见世世代代在雨里打着伞走过去的人,我总是听见伞下的低语、细碎的脚步和小小的秘密,那遥远的过去年代的雨,斜斜地飘过来,一次次把我的心悄悄打湿。而更多的伞刚刚举过来,又匆匆走过去,就随着一个朝代走进了历史的深夜。
⑥我真想,让时光回流一小会儿,我要走进那个穿着一袭青衫的古代书生的伞下,与他交流对雨的看法和对时间的理解,然后,一起去赶考,去漫游,去登高望远,在高高的山顶,在雨后的白云上,写一卷新诗。
⑦可是,当我把心里的羽毛收拢,安静地站在如今已没有伞铺的伞铺街上,安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安静地听着起起伏伏的市声,我听见的却不是高亢的浩歌,也不是豪华的话题,我听见的却是世世代代说了千百年的那些朴素的老话,从时光的门后,从历史的院落,从深深的天井,清晰地、恳切地、潮润地传过来: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25.用一个成语概括“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的含义。
26.第④段运用了点面结合、详略有别的写法,请具体分析说明。
27.第④段结尾有人续写了下面一段文字,恰当与否,请分析说明。
那是当年的母亲,擎一把油纸伞,站在有些许凉意的风里。古寺檐角的铁马挑出三两句轻叹,一丛野菊在细雨中露出数点浅笑。“当当”的钟声在校园的寂静里惊起几只鸽子,孩子们从门口飞出来,飞到母亲的伞下,飞进温暖的怀里。母亲轻轻拭去孩子额头的雨丝,他们渐行渐远,淡出这深红老绿的秋天……
28.有一种写作方法叫“以实写虚”,如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本文也有几处运用了这种写法,试举一例分析说明。
29.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两次出现,请从结构、情感和主旨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三、写作题
30、美德,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见义勇为是美德,慷慨解囊是美德,惜老怜贫是美德,尊老爱幼是美德;然而,讲卫生,爱劳动,扶老携幼也同样是美德。爱护环境,低碳生活,绿化祖国,也是良好的生活态度。不要追求一举成名天下知,不要想象有朝一日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请以“美德,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
A 2.B 3.C 4.A 5.B 6.B 7.D
8、(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莲;花之君子者也;(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1)《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 (2)因为它不怕炮弹,不知疲倦,其实,它是一艘不为人所知的潜水艇。
10、示例一:我认为不必苛求于此。并不是所有的嘉宾都是播音员或者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一篇文章最能打动听众的是真挚的情感,如果朗读者通过深情演绎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我觉得读音不准、吐字不清都可以忽略不计。示例二:我认为嘉宾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读,既能体现文章的美感,还能推广普通话。
11、A 12、C 13.D 14.C
15.(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6.D
17.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18.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道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19.(1)“深深”表现了老人行礼的动作的真诚,写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2)“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20.A
21.麦克用自己的音乐帮助乞丐们乞讨,他用充满爱的声音打动了别人。
22.“兴奋”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乞丐因麦克的音乐声讨到钱时内心的激动。
23.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老者对麦克音乐的欣赏,从侧面表现了麦克的音乐声的魅力之大。
24.提示:能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即可,答案不唯一。
25. 示例:有备无患(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26. 示例:历朝历代各式各样的伞和跟伞有关的形形色色的人是面的略写,唐朝写诗的书生和民国伞下的情侣是点的详写。
27.示例:恰当。当年的母亲与前文中唐朝的书生、民国的情侣形成时间上的自然延续。也分别代表了美好人生的三个方面:个人追求、爱情温暖、家庭幸福。文笔与原作也基本—致,贴切顺畅。(不好。本段点面结合,点的角度已有了唐朝的书生和民国的情侣,再写就画蛇添足了。语言风格与全文也略有差池。)
28.示例:第⑤段中的“打湿”一句,作者赋予心灵以实体,被雨打湿,写出了曾经在伞铺街发生的种种往事,让人回味,让人感慨万端,语言新颖别致,意趣深长。
29. 示例:结构上,开篇引入写作对象,结尾形成照应,回环完整;情感上,一唱三叹,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主旨上,深化主题、回味无穷。
3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