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课件(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修二《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课件(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5 08:4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文艺全才
散文——欧苏(欧阳修)
诗歌——苏黄(黄庭坚)
词 ——苏辛(辛弃疾)
书法——宋四家

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七集》,著名散文有《前赤壁赋》,学过的散文有《石钟山记》
思想——儒道佛思想
一门三父子,皆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作者介绍(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其他:唐宋八大家、三苏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写作背景解题①念奴娇 ②赤壁怀古
词牌名标题,蕴含写作内容③怀古咏史怀古,借对史事的评论,
对古迹的观赏来抒发自己的抱负怀古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正音
公瑾(jǐn)
羽扇纶(guān)巾
樯橹(qiáng lǔ)
早生华(huā)发
还酹(huán lèi) 大 江 东 去浪 淘 尽千 古 风 流 人 物,故 垒 西 边人 道 是,三 国 周 郎 赤 壁乱 石 穿 空,惊 涛 拍 案卷 起 千 堆 雪江 山 如 画一 时 多 少 豪 杰遥 想 公 瑾 当 年,小 乔 出 嫁 了雄姿英发 ,羽 扇 纶 巾谈 笑 间樯 橹 灰 飞 烟 灭故 国 神 游,多 情 应 笑 我早 生 华 发人 生 如 梦,一 尊 还 酹 江 月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长江,喻指时间的流逝。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风流——1.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人
2.指有才学而不知礼法 (风流才子 风流倜傥)
3.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事情(风流韵事)
4 .轻浮放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①作者由“大江东去”想到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手法?分析鉴赏A 作者想到了: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古以来众多的英雄人物淘尽在这汹涌波涛之中)。
B 起兴手法,引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向往,起笔豪放中略见苍凉。上片主要内容是什么?上片主要写景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思考:这几句点明了什么?地点:故垒、赤壁时间:三国人物:周瑜事件:赤壁之战照应上文“千古”A照应上文“风流人物”B为后面写周瑜埋下伏笔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清)朱日浚“人道是”是什么意思?观眼前之景如画江山意象故垒(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大江(东去)豪迈奔腾的
赤壁古战场千堆雪(卷起) 赤壁美景的特点是:“壮美”。乱:穿:惊:拍:卷:渲染磅礴
宏伟的气势你是否能抓住最关键(最富有表现力)的几个字来分析赤壁之景?并用一个词形象地概括它的特点。岩石山崖险怪山崖陡峭高峻江水之汹涌惊涛力度之大波涛气势之大赤壁古战场
雄伟的景象向上看——乱石穿空(姿 态)向下看——惊涛拍岸(声音)由远而近——卷起千堆雪(色彩)衬托历史上风流
人物的光辉业绩②赏析这几句诗。串大意析手法明情感 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激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这几句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穿”,形容山崖高耸入云,“雪”写出白色浪花的壮美,这几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 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之情。
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如画的江山”是一个舞台,是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如画的江山蕴育、塑造了风流人物。“一时”,指的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中笔墨描绘周瑜。上片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下片主要塑造的是周瑜这个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人道是 三国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写赤壁借他人之口,绕过疑点。勾起人们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的回顾。赤壁何须问出处,
东坡本是借山川。
(清)朱日浚 苏轼只不过是借题发挥,“以茶当酒”,借景凭吊古代英雄人物及其功绩,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因此,以上因素丝毫没有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成就,并且成就了苏轼以及这篇旷世之作。下阕哪一个词与上文相呼应?“遥想”一词与上文相呼应。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直接写周瑜的是哪几句?下片主要写人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职衔,同他一起攻取皖城.胜利后,分别娶大乔小乔.十年后周瑜指挥了赤壁之战. 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以美女衬托英雄;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大将风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一层层缩小范围,从多到少,从概括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于是周瑜作为一个典型的“风流人物”和“豪杰”登场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肖像描写
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 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羽扇纶巾”,这个打扮在当时是儒雅的表现。汉代的服饰规则里,贵族和官员要戴冠,峨冠博带,是所谓汉官威仪。但是到了东汉末年,贵族和官员开始时髦穿戴平民的服饰,这就是戴头巾。如果是军事将领,而一身平民的服饰,羽扇纶巾,那就是儒将风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谈笑间,就把曹操的舰队一把火烧的精光。
不仅写出了周瑜辉煌的战功,而且写出了他潇洒的风度,沉着的性格。小乔初嫁年轻得意雄姿英发人才出众羽扇纶巾风流潇洒谈笑间指挥若定强虏灰飞烟灭从容破敌苏东坡笔下的周瑜的形象风流儒将
英雄周瑜三国时期有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等众多英雄人物,为什么作者选取一个出场率并不高的周瑜来作为主要描写对象?
项目 周 瑜 苏 轼
婚姻
外貌
职位
际遇
基调幸福美满三十丧妻英俊儒雅早生华发东吴都督团练副使功成名就功业未就 奋 进 感 伤思瑜叹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思瑜叹己叹自己多情神游
华发早生
人生如梦感伤人生,壮志未酬
豪放中略见苍凉(对比)豪壮之情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对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对现今壮志难酬的感慨 艺术特点 这首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
语言简洁生动,
意境壮阔博大,
有着动人的艺术魅 力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