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共41张PPT)——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共41张PPT)——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8 19: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导入新课
越南
阿拉伯帝国
笈多帝国
德里苏丹
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
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表明在多极化格局形成之前有个过渡期
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概念阐释:多极化
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就是相互制约的力量不再是两个超级大国,而是多种政治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在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将是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即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及第三世界。届时,他们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略结构。但当今世界,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导入新课
越南
阿拉伯帝国
笈多帝国
德里苏丹
二战后初期: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国
苏联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新兴独立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出现多极化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
美国
苏联
中国
日本
西欧
第三世界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日本
欧盟
第三世界
1991年——现在:
两极格局瓦解、美国一超独大,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01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02
03
04
巩固练习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PART 01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越南
阿拉伯帝国
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1991年12月下旬苏联的骤然消失,终于导致支配战后世界关系40多年的世界格局最后崩溃……这一事件造成的冲击波不仅震撼着欧洲,而且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如今人类生活在单极世界,占有统治地位的是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它除了拥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之外,还拥有为了一己之利企图按自己模式改造世界所有国家的疯狂愿望。
——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背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越南
阿拉伯帝国
伊拉克战争:在历时8年的伊拉克战争中,据统计,有9000多名士兵死亡,56000人受伤。截至2013年,美军就为伊拉克战争花费2.2亿美元。
——《纲要下册教师用书》344页
表现:①“9 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展开反恐行动。
②2001年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③2003年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西方国家未经安理会明确授权对一些主权国家发动的战争
时间 战争 发动国家 发动理由
1999年 科索沃战争 美国等北约19个国家 民主、人权
2001年 阿富汗战争 美国等北约部分国家 “反恐”
2003年 伊拉克战争 美英联军 伊有杀伤性武器和践踏人权
2011年 利比亚战争 美国等北约部分国家 “人道主义”救援
2001年10月发动阿富汗战争
①造成地区局势的进一步动荡;
②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美国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
本质: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企图建立由它控制的单极世界
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越南
阿拉伯帝国
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1)欧洲联盟:
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7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7年)
欧洲共同体(经济实体)(1967年)
欧洲联盟(经济政治实体)(1993年)
欧元正式流通(2002年)
①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
②2013年,欧盟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③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2)俄罗斯联邦:
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
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
②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③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独立之初:向西方“一边倒”
1993年:强化“东方外交”
1996年:全方位外交
积极介入科索沃问题的解决;
重返中东政治舞台;
与中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2000年:
普京任总统,继续“多极化外交
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3)日本:
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冷战结束后,日本重新将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根据日本政府提出的有关政策目标和外交活动,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的标志,一是取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另一个是取得对亚太事务的主导权。为实现上述目标,日本积极展开了立足于亚太的地缘外交。
——马玉安《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地缘外交战略》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日本新型运载火箭
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4)中国:
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
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1992年邓小平
“南方谈话”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5)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不结盟运动发起人
1961,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七十七国集团(G77)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影响
在多种力量相互制衡下的世界,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比起为所欲为的单极世界或剧烈对抗的两极世界,将会大大降低。
——郭宪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当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走向多极化时,意味着世界一切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社会主义、第三世界以及一切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和平等的力量在进一步壮大,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霸权主义的扩张势头。而多极格局的发展恰恰又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同步,这就不可避免地为根本改变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齐世荣 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①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
PART 02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指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贸易自由化
生产国际化
资本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
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后
国际组织相继建立,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战后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20世纪
90年代
21世纪
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从分散到整体;从无序到有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1)历程: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有哪些?
以电子技术为主导、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空前地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被普遍地接受,促进了世界统一的市场经济的最后形成,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之间通过所有权、经营管理、技术转移以及利润分配等方式建立起各种联系,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体化程度。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相继开放,国界正在逐步地消失,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摘编自孔淑红、郑芬《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根本动力: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主要力量:跨国公司与国际组织的推动
制度保障: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催化剂:国际金融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
(2)原因:
据调查,华为架构由欧美顶尖专家设计,硬件由华为中国团队完成,软件主要由印度科技人才承担,制造主要由富士康公司完成,在全球市场网络销售。一台P30 Pro手机当中,美国的零件为15个,比例为16.3%;中国大陆的零件为80个,占比38.1%;日本的零件为869个,占比23.0%;中国台湾地区的零件为83个,占比7.9%;韩国零件为562个,占比7.7%。
经济全球化
(3)表现:
生产全球化促进了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空前加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财富的增长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
——摘编自李志军《人类历史发展大势不可阻挡》
积极: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促进商品在全世界的流动,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人类社会联系加强,促进文化交流
经济全球化
(4)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斯密克《世界是弯的》
消极:
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大部分利润流入了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
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
实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经济全球化
(4)影响:
经济全球化
(5)逆全球化:
英国脱欧
2017年1月,美国退出TPP协议
2017年6月,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2017年10月,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8年5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2018年6月,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8年10月,美国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的程序
2018年10月,美国拟退出美俄《中导条约》
美墨边境墙
美国“退群”
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
——习近平,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习近平,2016年9月3日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要加强服务贸易发展对接,创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领域,不断做大“蛋糕”。中国将支持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不断形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使各国人民共同享有服务贸易增长成果。
——习近平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
应对: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
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趋利避害,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既要保卫自身经济安全,又要抓住机会发展自己
经济全球化
(6)应对:
区域经济集团化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地理上相近的几个国家,为了获得区域内的经济聚集效应和互补效应,为促进生产要素和商品在一定区域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互补为宗旨而建立的跨国性的区域经济集团。
建立时间:1993
成员国:法、德等27国
合作领域:政治、经济、外交等
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建立时间:1994
成员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合作领域:经济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但由大国主导
建立时间:1967
成员国:菲、马等10国
合作领域:政治、经济、安全
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建立时间:1989
成员国:中、美等21国
合作领域:经济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区域经济集团化
区域经济集团化出现原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
(2)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3)国家间的经济互补性增强,加强合作、谋求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
(4)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实际上,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地区化,并由地区化所带动。
(3)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以促进为主。
PART 03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社会信息化
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1)含义:
一部手机走天下
(2)特点: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积极: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便利人们生活……
消极:个人隐私;生命财产安全;网络暴力;沉迷游戏……
(3)评价:
社会信息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
时间 始于18世纪中叶 始于19世纪中叶 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 始于21世纪初
本质 机械化 电气化 信息化 智能化
核心技术 蒸汽机 电力技术和各种电器制造技术 ICT技术 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
主要驱动源 煤炭 电力 信息 数据
主导国 英国 美国、英国、苏联 美国、日本、欧洲、苏联 美国、中国
生产模式的重组 农业为主的产业转向工业制造业为主,机械生产替代了手工劳动 以电力为主要动力的大规模、批量化的工业生产 工业日益自动化,信息经济兴起,全球互联网兴起 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体系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
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上。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含义:
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世界上每个民族、地区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文化多样性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不同文明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了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习近平(2017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习近平
应对:
①策略: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②中国方案: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PART 04
巩固练习
解析:面对西方国家的掠夺,产油国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正当利益,进而冲击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故C项正确;这一组织的影响力不足以主导多极化的进程,A项排除;万隆会议以及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B项排除;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来自于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属于世界性经济合作组织,不能体现“区域集团化趋势”,D项排除。
1.1959-1960年,西方石油公司两次降低中东和其他地区的石油标价。对此,1960年9月,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宣布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随后,阿尔及利亚等九国也加入该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和发展( )
A.主导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B.推动亚非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C.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 D.体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C
2.20世纪后期,集装箱运输革命大大降低了海运成本,人们盘子任何季节都能装满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农产品;更大、更高效的飞机可以进行长途飞行,大大增加了前往遥远地方的度假者数量。这些现象( )
A.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B.增加了金融风险
C.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D.缓和了全球局势
A
解析:根据材料“人们的盘子任何季节都能装满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农产品;更大、更高效的飞机可以进行长途飞行,大大增加了前往遥远地方的度假者数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向纵深方向发展,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全球联系的加强,并未涉及到金融风险,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当前世界格局正往多极化发展,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排除D项。故选:A。
3.1995年,亚太经合报告中指出,亚太经合区域的地区间贸易正从一种反映生产阶段的纵向分工体系发展为一种反映因行业间贸易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水平分工体系;区域内地区间的国外直接投资率与本区域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相比大大提高。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 )
A.贸易自由延伸到区域外 B.成员经济发展均衡化
C.内部的经济矛盾已消除 D.成员经济依存度增强
解析:依据材料“正从一种反映生产阶段的纵向分工体系发展为一种反映因行业间贸易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水平分工体系”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依存度增强,故D正确。依据材料“域内地区间的国外直接投资率与本区域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相比大大提高”可知A说法片面,排除A。B项不合实际情况,排除。C项说法绝对,排除。故选:D。
D
4.美国在1998年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美国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日益以美国的商业利益为中心,经济外交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的关键”,要“调动和开发全世界的资源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继续保持美国的领导和领先地位”。美国此举( )
A.造成战后经济体系崩溃 B.表明外交方式发生改变
C.意在保持经济主导地位 D.导致亚太资源竞争失衡
C
解析:1998年的美国。材料表明美国的国家利益以商业利益为中心,而且要调动和开发全世界的资源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可知美国想要保持经济在全世界的主导地位,C项正确;根据所学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了经济外交,没有涉及到之前的外交方式,得不出外交方式发生改变,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调动和开发全世界的资源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不涉及亚太资源竞争失衡,排除D项。故选C项。
5.自关贸总协定成立以来,美日贸易旷日持久,美欧农产品之争相持不下,而总协定对此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这说明( )
A.美国挑起各国的经济矛盾 B.总协定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
C.总协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D.规范化法制化的世贸体系建立
C
解析:关贸总协定无法解决美日贸易和美欧农产品争端的问题,说明关贸总协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C正确;根据材料内容无法证明各国的经济矛盾是美国挑起的,排除A;BD项说法无法体现,排除。故选:C。
6.2022年斯里兰卡经济不断恶化并引发危机,由于经济造血能力不足,能否渡过危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力量的经济援助。为了解决经济危机,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向东盟寻求资金援助 B.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贷款
C.借助世界银行的支持 D.积极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
B
解析:东盟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提供资金援助,排除A项;根据“由于经济造血能力不足,能否度过危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力量的经济援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斯里兰卡需要外部援助才能渡过经济危机。结合所学可知,斯里兰卡可以寻求的国际组织应该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斯里兰卡可以向该组织寻求贷款,获得资金注入,B项正确;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主要是用于成员国发展国内经济,与斯里兰卡的情况不符,斯里兰卡更应该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排除C项;斯里兰卡遭遇了经济危机,这种情况下,它不可能有能力与周边国家扩大贸易往来,排除D项。故选:B。
7.经济全球化“使企业家能够利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他希望的任何地方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 )
A.完全突破了国家界限 B.对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
C.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D.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家利用各地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世界各地进行生产,并将产品销售到各个地区,由此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故C项正确。A项中的“完全”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故选:C。
8.“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物联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手段,使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据此推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应是( )
A.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B.机械化、智能化、电气化
C.工业化、网络化、电气化 D.信息化、技术化、智能化
A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主要是机器的大量发明和使用,完成的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的生产力标志是电,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实现了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包括计算机的研制和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故选:A。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但这决不意味着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事实上,对于大多数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来说,源于美国的大众消费文化在全球扩散过程中正在日益失去美国的印痕而成为一种普世性的东西。牛仔裤、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等大众文化产品,一旦为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所接受,它们似乎就与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失去了联系,成为一种不带有任何特殊文化标记的人类共同产品。
——摘编自刘小英《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答:看法:经济全球化对于文化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
评析: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使一国能够接受更多的外来文化。一方面外来文化冲击了本国的固有文化,加速了本国固有文化的改造和衰亡,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也因本国固有文化的“过滤”作用,而日益本土化,从而使本土文化更加多元化;如材料中美国的牛仔裤、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大众文化产品,在传入世界其他国家后,无不脱离了美国精神文化的内涵而日益本土化。总之,经济全球化对于本国固有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本土文化多元化的作用,也有加速本土文化衰落的冲击力。(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是开放型试题。首先,从材料“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但这决不意味着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中提取出一个能够详细说明的看法,如“经济全球化对于文化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其次,依据材料和所学得出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以及如何看待外来文化本土化的问题;最后从经济全球化对于本国固有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的角度进行总结性的评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