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2张PPT)
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的光环,就叫极光。
极光出现的时间有时极短,犹如节日的烟火在空中闪过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却可以在苍穹之中辉映几个小时;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团火焰,有时像一张五光十色的巨大的荧幕,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学习目标
1
2
3
描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特点。
(区域认知)
学会在极地俯视图中判别方向,认识极地在空中交通中的重要意义。(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4
说出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的现状,说明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5
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冰雪世界...
探究活动
1
方法:运用地图描述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极地区-位置和范围
任务1:描出北极圈
位置
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高纬度、北寒带
范围
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三洲一洋”主体:北冰洋
北美洲
欧洲
亚洲
北冰洋
北极地区-北冰洋
任务2:找出北冰洋跨经度多少度?
特征
跨经度最广
纬度最高
面积最小
水深最浅
气候最为寒冷的大洋
360°
北冰洋
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夏季,北冰洋上到处可见漂动的冰山。
粗矮的身材可以抵御寒冷,而细小的眼睛可以防止极地冰雪反射的强光对眼睛的刺激。黄色人种。
因纽特人
北极地区考察-现代的因纽特人生活
北欧民族之一,白色人种。
拉普人
北极地区-笔记
“三洲一洋”主体:北冰洋
课本P60做笔记
高纬度、北寒带
北极地区-笔记
课本P61做笔记
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南极地区-位置和范围
任务3:描出南极圈
位置
南极地区指南极圈以南的区域
高纬度、南寒带
范围
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三洋一洲”主体:南极洲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南极洲
南极地区-南极洲
特征
360°
任务4:找出南极洲跨经度多少度?
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平均海拔最高
冰雪高原
因自然环境恶劣,没有定居人口
南极冰盖
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约60米,将会给世界上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灾难。
南极地区-笔记
课本P61做笔记
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
“三洋一洲”主体:南极洲
高纬度、南寒带
两极地区-气候
北极地区
苔原气候
南极地区
冰原气候
南极地区-气候
“寒极”
“风库”
“白色荒漠”
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酷寒、降水稀少(干燥)、多狂风(烈风)
课本P63活动2做笔记
40
20
0
-20
-40
-60
-80
人体温度(37℃)
水的冰点(0℃)
北极地区平均气温(-18℃)
南极地区平均气温(-50℃)
北极地区最低气温(-66.7℃)
南极地区最低气温(-88.3℃)
单位/℃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为什么?
南极气温远低于北极的原因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放热速度比海洋快,降温幅度比海洋大。
南极地区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冰雪具有强烈反射阳光作用,太阳给予南极大陆光热的75%-90%被反射而损失掉,这更加剧南极气候的寒冷
南极气温远低于北极的原因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放热速度比海洋快,降温幅度比海洋大。
南极地区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南极地表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对太阳光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课本P62做笔记
南极的美称
白色荒漠、白色大陆、世界寒极
风库
冰雪高原
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淡水资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南极冰盖
北冰洋
浮冰
俄罗斯
北冰洋
美国
加拿大
格陵兰岛
煤
0
西经
东经
90
180
西经
东经
90
石油
天然气
铁
锰
铜
铀
石油、天然气
煤、铁、
石油、天然气
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极 地 植 被
苔藓
海藻
地衣
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南极洲很久以前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当时气候湿热,森林茂密,由于地质作用,树木被埋藏在地下形成煤。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才漂到今天的位置。
课本P63活动1做笔记
两极地区-笔记
课本P62做笔记
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
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
两极地区-笔记
课本P63做笔记
南极地区美称:
冰雪高原、世界寒极、白色荒漠、风库、白色大陆
独特的野生动物
探究活动
2
方法:运用地图描述极地地区的海洋生物状况...
南极地区动物
南极的主人 — 企鹅 - 南极绅士
北极地区动物
北极的主人 — 北极熊- 冰海霸王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过去
现在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北极熊母子被困浮冰在海上漂流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过度捕杀
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对鲸的捕杀。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海洋污染
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图为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
环境保护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 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1959年
《南极条约》
1991年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1983年
中国正式加入
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探究活动
3
方法:运用地图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重要性...
科学考察用品选择
破冰船
急救包
定位仪
衣服
食物
科学考察-“天然的实验室”
冰芯研究
气象观测
水下采集
科学考察
许多国家到极地进行科学考察
中国南极昆仑站
英国
法国和意大利
美国
南非
德国
韩国
巴西
中国南极科考
雪龙号
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北极科考 — 黄河站
雪龙号北极科考
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 长城站。
我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努力,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
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 — 黄河站。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 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南极考察站 — 泰山站。
1985年2月14日
1989年2月26日
2009年2月2日
2004年7月28日
2014年2月8日
南极考察站 — 罗斯海新站封顶。
2024年1月13日
长城站
昆仑站
泰山站
中山站
罗斯海新建站
中国南极科考站
罗斯海新建站
罗斯海新建站
考察时间:去两极地区分别什么时候最合适?
北半球的冬季,即每年11月~次年3月,
南半球的夏半年,极昼期,暖季
南极
北半球的夏季,即每年6月~8月份最合适
极昼期、暖季
北极
课本P67做笔记
南极地区考察
罗斯海新建站
(建设中)
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这种设计与当地的气候有何关系?
南极地区考察-南极气候特点
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这种设计与当地的气候有何关系?
防寒保温
减少风阻,避免飞雪掩埋
课本P63活动1做笔记
北极地区考察-科考日志
7月17日 出海天数18
能见度2-7,气温0.3-4.1,风向东南,风力4-6级。
记事:
05:45,视觉变好,周围大部分是被冰雪覆盖的陆地;
13:45,到站作业;
16:46,发现两只企鹅并与它们留影;
18:45,漂泊正常;
23:45,在黄河站看到美丽的极光。
火眼金睛
海洋
北极熊
南极地区考察-记者采访
南极地区考察接近尾声,随行记者对南极科考队员进行了采访提问,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呢?( )
队员A:在南极点上可以建造一间窗户四面都是朝北的房子
队员B: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为南美洲
队员C:我国南极四大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队员D: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昆仑站
队员E: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南极地区考察-记者采访
长城站1985年
中山站1989年
泰山站2014年
昆仑站2009年
无极昼极夜
纬度最高
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先定南北,后定东西)
两极地区-笔记
课本P67做笔记
无极昼极夜、西半球
纬度最高
有极昼极夜
思考???
我国每次向极地考察站派去的补给船,去时装的满满的,回时也不轻松,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回来装满了垃圾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保护极地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极地地区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过去
现在
极地地区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过去
现在
2020年
极地地区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过去
现在
2020年
课堂小结
冰雪世界-两极地区
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保护极地环境
自然资源丰富
多样的生物
天然实验室
课堂练习
关于极地地区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1
B
A.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C.两极地区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两极地区存在环境问题
B.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课堂练习
南极洲科学考察最好的时间是( )
2
C
A. 每年夏季7、8月份
B. 每年秋季9、10月份
C. 每年1、2月份的暖季
D. 什么时间都可以
C. 每年1、2月份的暖季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在整个南极洲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救援
⑤随时会遭熊的袭击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在整个南极洲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救援
⑤随时会遭熊的袭击
课堂练习
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
3
D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课堂练习
南极地区的特征与称谓搭配正确的是( )
4
B
A.干旱——自然资源“大仓库”
B.大风——“风库”
C.矿产丰富——“冰雪高原”
D.寒冷——“白色荒漠”
B.大风——“风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