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汉字“马”字体演变过程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e
A.abcde B.cdabe C.dcabe D.cdaeb
2.下列不属于“楷书”特点的一项是( )
A.图画性强 B.笔画规整
C.便于书写和认读 D.字形方正
3.上联:凌云劲力真君子,下面哪句做下联最恰当?( )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纸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远走他乡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故乡的居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C.“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夫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D.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5.下列不是书写格式要求的一项是( )
A.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B.段落要分明,每一段的首行都要空两个字。
C.标点符号宜小,要写在字的右下方,点号不顶格书写。
D.无论是纵写还是横写,字序都是从左到右。
6.关于甲骨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春秋时期使用。
B.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C.甲骨文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
D.甲骨文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字形线条比较纤细。
7.“门”“口”内加字我会变。
例:门→(阔)→(广阔)→(宽阔)
门→( )→( )→( ) 门→( )→( )→( )
门→( )→( )→( ) 门→( )→( )→( )
例:囗→(因)→(公园)→(花国)
囗→( )→( )→( ) 囗→( )→( )→( )
囗→( )→( )→( ) 囗→( )→( )→( )
8.猜字谜。
(1)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谜底:( )
(2)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谜底:( )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谜底:( )
(4)三口来重叠,莫把品字猜。谜底:( )
(5)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谜底:( )
9.歇后语谐音字填空。
(1)隔着门缝吹喇叭—— (鸣)声在外。
(2)小葱拌豆腐——一 (青)二白
(3)打破砂锅—— (纹)到底
(4)孔夫子搬家——净是 (书 )
(5)小和尚打伞——无 (发)无天
(6)外甥打灯笼——照 (舅)
10.欣赏书法作品,做题。
(1)上面的三幅图作品的字体分别是: 、 、 。
(2)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幅作品字形略长而整齐,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
B.第二幅作品笔势豪放,只有线条的表现力,书写技巧最难。
C.第三幅作品字形丰厚饱满,阔大端正,规矩整齐,一直沿用至今。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有趣的形声字》片段。
天上三光日月星,在甲骨文里,日和月都只用一个形体来表示,星星的特点是数量多,所以一开始用三个相同的形体来表示,以便跟日月相区别。但问题是,这些简单的形体能表示的事物太多了,三块石头、三个拳头……谁说一定就是星星呢?于是,古人就在原来的字形上加了一个声符“生”。强化了字音,就能把“星”和其他事物区分开了。
1.读完语段后,我们知道了象形字的缺点是( )
A.不便于区分事物 B.形态不好看
2.这段话主要为我们介绍了 。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
B.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符合成体,有表示意义范畴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旁而成。
C.我们所认识的汉字都是形声字。
D.形声字在汉字的发展中不断变化。
阅读理解。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1.根据下列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 )
(2)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
2.下列各项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几种文字之一。
B.我国在语音学上无法统一的方言,在文字使用上却是基本统一的
C.文中所举“日”“月”是汉字“六书”中的象形字,“休”是会意字,“盲”是形声字。
D.科学地学习汉字的方法是将汉字的“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学。
3.“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从这一句中提炼一个短语填在横线上。完成2013年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标语:“书写的 ,民族的未雨绸缪。”
4.选文第二自然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
5.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请说明理由。
6.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根据你的想象和联想把下列几个字分类。
鸟 固 虎 采 转 看
象形字: 会意字:
形声字:
三、书面表达
1.习作展示。
我们是中国人,从小学习汉字,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有趣的事,令人难忘。现在请把你和汉字的故事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D
6.A
7. 问 问答 问题 间 中间 房间 闷 闷气 烦闷 闪 闪亮 闪电 回 回家 回来 国 国家 中国 团 团圆 画团 圈 圆圈 画圈
8. 春 拿 立 目 奇
9. 名
清
问 输 法 旧
10. 行书 草书 楷书 A
1.A 2.汉字“星”的演变过程 3.C
1. 经久不息 独一无二 2.A 3.文明传承 4.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5.不适合;西方学者的主张是针对“单脑文字”提出来的,而汉字是“复脑文字”,已经具有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6. 鸟 虎 采 看 固 转
·.例文:
我爱汉字
中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是炎黄子孙,我爱汉字。
在我眼中,汉字不是僵硬而无生命的符号。汉字有感情,有色彩,有气味。它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含有丰富的文化。每一个汉字都蕴藏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观察、再现、描摹着这个世界;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一对大大的耳朵,它能倾听、接纳、记录这一个美丽的世界;汉字还有铜牙利齿,向我们诉说着许许多多美丽而遥远的故事……
是啊,学习汉字,实际上就是在走近中华民源运流长的历史,在触摸着两千多年前那跳动的脉搏。是汉字教会了我们学习,把我们引进了一个由神奇汉字创造的美丽境界中;是汉字让我们能够走近鲁迅、冰心、朱自清、毛泽东,与他们对话,交谈;是汉字让我们知道王二小的勇敢,红军的长征艰难,黄继光用胸挡枪的无谓……
正是有了方块字的诞生,这一切看似不能发生的事,但都成为了现实。只要你翻开书,过去的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故事中,不都展现你面前了吗?是啊,汉字是会说话地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难道不是汉字的魅力吗?
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我是炎黄子孙,我爱汉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