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9 10: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山(yàn)    郑燮(xiè)
B.娱乐(wú) 侦探(zhēn)
C.鸿毛(hónɡ) 李鼎铭(mínɡ)
D.收敛(liǎn) 抽噎(yè)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躲避 偏辟 抽屉 瞅见
B.幼稚 批评 革命 哀思
C.目标 牺生 炊事员 占据
D.搀扶 铁绣 鱼饵 寄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这句诗中没有错别字。
B.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中的“浑”指的是“全,全然”。
C.“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缩句后为“我看到了他的脸”。
D.“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我”看到当时情景难受的程度。
4.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  )
A.大漠沙如雪。
B.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C.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世界充满生机。
D.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5.下面这段话,刻画人物的方法不包括( )
班长心想:这是什么河,好深!就勒转马头,退到岸上,沿着河朝上走,要找个浅一些的地方过河。上流的水更急,总过不去。他们便顺着另一条路,跑到半夜,不见人家,最后爬上一个山头。在山顶上,他们全惊住了。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星星。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6.下列名句与其出处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增广贤文》
B.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诗经》
7.根据语境,写词语。
我躲在pì jìnɡ( )的小屋里,看见闯进门来的mó ɡuǐ( )似的宪兵和受过kǔ xínɡ( )的工友阎振三。在法庭上,我们看到了仍旧穿着旧mián páo( )的父亲。后来,我们从报纸上得知父亲被zhí xínɡ( )了绞刑。
8.写近义词。
兴旺——( ) 追悼——( ) 解放——( )
批评——( ) 寄托——( ) 采用——( )
9.根据要求填空。
“凿”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凿”在字典里有这几种解释:A.凿子;B.打孔,挖掘;C.明确,真实。“凿”在下面词语中应取哪种解释?(填序号)
凿井( ) 确凿( )
10.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石灰吟》中“吟”的意思是 ,作者是 代的 。
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这首诗借 来表现诗人 的精神。
(2)《马诗》的作者是 朝的 。本诗写马,也是写人,通过感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 的感慨。诗中反映马儿意气高昂与欢乐情绪的两句诗是“ ”。全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为人民服务》片段。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我们共同的革命目标”指的是:
2.选段中作者指出的正确面对困难的观点是什么?
3.“我们”正确对待“牺牲”的态度和做法是什么?用文中的关键语句来回答。
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 (节选)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②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 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③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④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⑤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 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 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1.“那年春天”是指 的春天。这年春天父亲的行为比 较异常,体现在哪儿?用“横线”在选文中画出来。
2.“含糊”的意思是 ,文中指
3.选文中的第⑤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第②④自然段通过对父亲 和 的描写,表现了父亲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安全和生命更重要,体现了一个革命者 的精神。
三、书面表达
1.习作。
题目:我喜欢这门课
要求:我们的课表上排了很多课,除语文、数学、英语外,你比较喜欢哪门课 把这门课的名称填到题目的横线上,并根据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选取真实的事例,道出内心的喜欢,传递真挚的情感。
友情提醒: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D
6.D
7. 僻静 魔鬼
苦刑 棉袍 执行
8. 兴盛 悼念 解救 谴责 托付 采取
9. Z zao B C
10. 吟诵、赞颂 明 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 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诚卓绝 唐 李贺 有雄心壮志却怀才不遇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盼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1.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 2.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3.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1927年4月28日 2. 模糊不清楚 父亲没有十分明确地回答“我”。 3.文中的第五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写出了当时局势的严重。不是几句话可以讲清楚的,也不是和孩子谈心的时候。写出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4. 动作 语言 坚定和无私无畏
1.例文:
我最喜欢语文课
在所有的课程当中,我最喜欢语文课。
那你们就一定会问我:“你为什么喜欢语文课?语文课不是很枯燥吗?”对!我原来是怕上语文课,我不喜欢背那长长的课文,觉得它没劲、枯燥。但是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就是这位新的语文老师改变了我的想法。
我们的新语文老师姓崔,他年纪很轻,中等身材,圆脸,宽宽的眼镜后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崔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语文课是学习著名作家阎肃老师创作的诗歌《故乡是北京》。望着这位新老师,想到又要背那长长的课文,同学们个个无精打采,课堂上一片沉寂。崔老师好像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他大声说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篇课文还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呢,你们想听吗?”被老师这么一问,大家先是愣住了,既而是异口同声的回答:“想!”看大家来了精神,崔老师竟然把电脑和音响搬到了教室。随着美妙的音乐想起,崔老师也哼唱了起来。顿时教室里充满了生机。见同学们来了精神,崔老师又用优美的语调,抑扬顿挫的为我们朗读了起来。渐渐的美丽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慢慢的几十双眼睛与老师连成了一片。
崔老师上的每一节语文课都非常的丰富多彩,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现在我知道了,语文课可以像音乐课一样唱出优美的乐曲,可以像美术课一样画出缤纷的色彩。
同学们,你们一定也和我一样喜欢上语文课了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