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科学教案-做一个生态瓶(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科学教案-做一个生态瓶(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0-15 10:4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做一个生态瓶
学情分析:在此,学生已经对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食物链与食物网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认识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和植物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动物或是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本节课将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研究生态群落。
做一个生态瓶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给生物营造一个家。有可能学生能够构建一个完整长久的家,也许会有不适的条件影响生物群落的生存。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干净的沙子和小石子、各种生物如:鱼、虾、水草、螺丝等)、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开场白:我想我们班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家,那谁来说说你家里有什么呢?
生:……
师:家人,家具,电器等等,那在这里爸爸妈妈,自己还有养的一些小植物,小宠物,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把他们称为生物;而电器家具没有生命的我们把他们称为非生物。那请大家翻开书本第14页,看看这个小池塘,它就相当于一个家。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你看到池塘里有哪些东西呢?
(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泥、沙石、水、阳光、空气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水、空气、阳光、泥沙、养料等)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氧气、食物、栖息场所、躲避的场所。)
(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粪便提供养料、二氧化碳、除去天敌……)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这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空气提供呼吸、水提供栖息场所、泥土、岩石栖息场所,植物生长所需等)
师:那像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生: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板书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学生齐读)
二、设计生态瓶:
1、板书:我们把这个家用科学术语来说,就是生态系统!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设计一个小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请小组讨论把作业本完成作业。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
组织汇报结果,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
(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适宜的量
4、给每个小组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几块小石子。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生植物。
(4)等到植物成活后,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成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播放视频总结
板书设计: 6、做个生态瓶
家→
教学后记:
学生积极性比较高,相对来说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哪些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在判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还存在疑惑,或是作业时没有认真看题目,在第一题的生物与非生物分类时有很多学生会把水草、浮萍分在非生物中。上课期间我也强调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的,然而还是存在错误,或许我没有用对方法!
学生虽然对生态系统的概念读了一次,但是以现在五年级学生的水平,他们对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我应该花点时间整理下!在生态系统的事例中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判断生态系统!给更多的事例让学生感性的认识。注意重要知识的掌握,好好利用上课前的20分钟!花哨的课不算是好课!
有个班级是事先布置作业准备生态瓶的材料,在上课时,发现不是很多的学生做生态瓶,我纳闷为什么呢?后来得知许多学生时间不够,来不及买,有个班级居然是让爸爸帮忙做的,很漂亮!看见很开心,便让他在班级简要的介绍他的过程和感受!
还有个班级有3组做了,也纷纷让他们解说了一翻!发现类似长时间的课程还需要学生做好准备,不然课就没有那么多的实战经历,这不就是在完成任务或是说作秀吗?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作业方面,我还得想个办法,或许当堂完成,当场批改更加有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