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蚯蚓的选择
学情分析:
备教材:本课简单地引用蚯蚓环境事例,再延伸到其他动物与环境,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21cnjy.com
备学生: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已经掌握相关方法,学生要经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半边明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那边爬。第二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总结,学生可以发现蚯蚓需要黑暗、潮湿的环境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照)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观察发现 的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本次教学没有准备任何教具,只是让学生设计实验带回家做。)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蚯蚓的生活习性。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提问:
1、见过蚯蚓吗?
大家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
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举手发言,教师板书,让学生把重要的词写在作业本空白处。 21世纪教育网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学生说实验,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绘制实验方法。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为什么实验要做2次?
学生: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1世纪教育网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教师简画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注意提示干燥与湿润的程度:干燥最好在太阳底下晒下,湿润不能加入太多的水不然就没有空气了。
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学生归纳: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展示图片,或是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21世纪教育网
学生看到图片便会很吃惊的样子,很兴奋!但是最后总结的时候必须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最后注意课堂的安静,让学生停止讨论老师才讲课,这样才有效果!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分了两个教学计划,一次是以学生自己为主,让学生讲,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讨论,最后总结。发现在讲述蚯蚓的习性、用途、实验设计的时候学生都能够回答的比较完美。
此次我选择了我引导,蚯蚓的习性、用途只是一说而过,让学生作为了解,在设计实验方面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学生能够很有思想的设计,有个班级能够说出3个方案,通过老师的引导,最后能够在方案三的时候完整的说好实验计划,教师我没有评价哪个方案最好,只是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方案现象最明显,然后就是方案所用的时间哪个最短,最后在实验相对的注意点加以指出,补充实验的不足。21教育网
亮点,在上课之前,突然因为多媒体没有调整好,延误了教学时间。我随口安排学生把准备的科学本子拿出来,先让学生按照前几节课学的实验计划模式写有关蚯蚓喜欢阴暗还是潮湿的环境下?最后先让学生讲讲各自的设计,最后发现学生的思想比较发散,有学生能够想到在树荫底下放蚯蚓,在阳光下放蚯蚓,看蚯蚓往那边爬,我的建议是可以实施,有没有其他的方案,学生讲了3个方案,最后第三个方案和书本有些类似,但是不近相同。非常值得表扬!21·cn·jy·com
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也可以创造教学的亮点,似乎那就是所谓的教学生成!
糟糕的地方,学生在后面看到图片后会随口发出不必要的声音,似乎很不尊重课堂,而我没有很好的指正。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