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素养练习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一、读句子,结合拼音写词语。(12分)
(1)当jú shì( )变得yán jùn( )的时候,共产党员为了bì miǎn( )党组织被破坏,就把一些重要文件藏到了piān pì( )的地方。
(2)父亲穿着灰布旧mián páo( ),被zhí xíng( )了绞刑。
二、单选题(8分)
1.【识字】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鸿毛(hóng) B.铭记(míng) C.兴旺(xìng) D.追悼会(dào)
2.【多音字】下列词语中的“劲”字的读音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劲草 B.劲旅 C.劲头 D.劲敌
3.【字义】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固有一死:本来 哀思:悲伤 B.寄托:托付 鸿毛:鸿雁
C.死得其所:处所 精兵简政:简单 D.追悼:回溯 利益:好处
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何当金络脑(何时将要) B.立根原在破岩中(原本)
C.烈火焚烧若等闲(等着空闲) D.粉骨碎身浑不怕(全,全然)
三、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6分)
1.毛泽东为追悼 同志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文中引用西汉文学家 的话:“人固有一死, , ”,说明了人死的意义有不同。
2.我们经常用“书到用时方恨少, ”强调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用“ , ”来说明中肯的劝告听起来让人不舒服,却有利于成长和进步。
3.人们常用“ , ”来劝诫年轻人:父母健在的时候,要好好孝顺双亲。
4.“托物言志”就是诗人借描写某种“物”来表达某种“志”。如《马诗》中的“ , ”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石灰吟》中的“ , ”表现了诗人坚守高洁的情操;《竹石》中的“ ,任尔东西南北风”则写出了郑燮刚毅顽强的品格。请你再写两句自己积累的“托物言志”的诗句: , 。
四、句子表达(12分)
1.请围绕“珍惜时间”这个中心,写一个片段。
【写句】仿照例句,用名人名言来说明自己的某个观点。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句子训练。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学习例句写写老师的外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学习例句用名人名言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五、阅读下面选段,完成练习。(10分)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选段的第一句和第二、三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
A.前因后果关系 B.并列关系 C.先概括后具体 D.递进关系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或者死得如鸿雁的毛一样轻
B.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有的人死得如鸿雁的毛一样轻
C.人总是要死的,他或者死得像泰山,或者死得像鸿雁的毛
D.人总是要死的,他死的不是像泰山一样重,就是像鸿雁的毛一样轻
3.人死的意义有不同,原因在于 。
4.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重的原因是什么?
5.历史上死得“重于泰山”的英雄有哪些?(至少写2个)
七、阅读材料,完成练习。(12分)
【材料一】6月28日,电影《革命者》河北首映式在河北会堂成功举行。“你们要相信,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之中。”影片中李大钊铿锵有力的话语,回荡在河北会堂。
电影大胆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以李大钊执行绞刑前的最后38小时为主线,在1912—1927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选取了他在不同革命阶段的数个时刻:1919年的《北京市民宣言》、1924年的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的“五卅(sà)”大罢工、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1927年4月28日的英勇就义……影片以多视角的叙事结构,从与李大钊有过不同交集的数位人物入手,以出身不同阶层、持有不同理念、身处不同群体的多层次视角,对李大钊进行立体、鲜活、多样、全面的解读。
【材料二】电影《革命者》呈现的李大钊的革命故事和爱国精神深深地感染着现场的观众。
观众张女士说:“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者们,当时是在黑暗中寻找着中国未来的方向,他们就是时代的一束光。”
影评人:《觉醒年代》刚结束播出,又一部讲述唤醒旧中国的影视作品《革命者》来了。近日《革命者》发布了“我看见”版预告: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怀揣“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的赤诚之心,以信念和实践,铸就起中国革命征途中一面不朽的旗帜,感召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共同踏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探索救国救民之道。之所以叫“我看见”,就是百年前青年的革命理想,不到40岁便牺牲的“李大钊们”看不见了,而百年后的当今青年替他们“看见”了。
1.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影《革命者》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B.《觉醒年代》和《革命者》两部影视作品的主题不同
C.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执行绞刑,英勇就义
D.电影《革命者》对李大钊进行了立体、鲜活、多样、全面的解读
2.下列与“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表达的情感不同的是哪一项?(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电影《革命者》发布的“我看见”版预告中,“我看见”指的是( )。
A.李大钊看见了青年人的革命理想
B.百年前的革命者看见了自己的革命理想
C.当今青年看到了百年前革命志士的革命理想实现了
D.百年前的革命者看到了当今青年的革命理想
4.结合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和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读完材料,你想对百年前那些革命先烈说些什么?
6.你认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还需要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理想吗?说说你的理由。
应用文写作(30分)
例文引路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心愿。毛主席在演讲稿中,把如何对待实现心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阐述得清楚具体。
练笔要求
通过演讲可以把心愿传达给听众。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出自己的心愿,如希望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希望人与人之间充满友爱,希望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关怀等。
参考答案
一【答案】1.局势;严峻;避免;偏僻
2.棉袍;执行
二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三
【答案】1.张思德;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事非经过不知难;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四
1.【答案】示例:事实证明,真正的成功者都是时间的主人,他们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握好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古人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告诫我们:必须惜时如金,切莫把宝贵光阴虚度。我国著名的书画家齐白石,非常珍惜时间,从不浪费时间,一直用“不教一日闲过”这句话来勉励自己……珍惜时间,从点滴开始,从现在开始。
2.【答案】示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和立场,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
3.【答案】(1)孙老师中等身材,他有一张和蔼可亲的脸。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温和。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和立场,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
五
【答案】(1)C (2)B
(3)为了什么而死
(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5)示例:董存瑞 刘胡兰
六
【答案】1.B 2.C 3.C
4.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怀揣“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的赤诚之心,以信念和实践,铸就起中国革命征途中一面不朽的旗帜,感召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共同踏上马克思主义道路,探索救国救民之道。他一心考虑革命工作需要,不顾自身安危,具有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即使被捕后也保持沉着镇定,显示了中国革命者的浩然正气。
5.示例:现在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平等,你们的革命理想实现了。为了人民的幸福,你们奋不顾身;为了国家的安定,你们为国捐躯。在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你们是英雄;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你们仍然是英雄!
6.示例:和平时代的我们,仍需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理想。战火硝烟的年代,革命先烈为国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同样肩负国家复兴、国泰民安的使命,同样有无数的“革命者”在为这一使命无私奉献着。我们青少年,也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革命先烈的革命理想和精神,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
【答案】 空气和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地球上的生物离不开它们。可工厂排出的浓烟大大污染了空气,有的人呼吸了被污染的空气以后,时常咳嗽,嗓子发痒、发痛,甚至引发咽炎。所以,我们应自觉抵制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很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因此我们不应该往河里扔拉圾、排污水。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让空气和水越来越干净,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