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05 散文阅读:赏析语言(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通用】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05 散文阅读:赏析语言(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1970-01-01 08:00: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思维导图
常考题型
赏析语言的角度
用词(动词、形容词、叠词...)
句式特点(陈述句、反问句、长短句...)
修辞手法
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表达方式
语言风格
标点符号
解题思路
用词(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①动词:运用一系列××动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
②形容词:运用一系列××形容词,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
③叠词:运用××(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语句朗 朗上口,富于音韵美;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语言具有绘画美;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 ④拟声词: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 地描写了××的 ,流露出……的情感。
句子的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反问等。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又生动有力。
一般先指出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分析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句子的描写手法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目的是突出人物性格、心理和形象特点。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是通过环境交代背景和环境,侧面反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及揭示主题主旨。
句子的表达方式
记叙,就分析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议论,就分析其蕴含的哲理和人物观点;抒情,分析其抒发的感情;是描写,就分析其描绘的意境等。
句子的句式特点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 陈述句语气平缓;疑问句制造悬念;设问句提醒读者注意;反问句加强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长短句结合,行文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语言风格
从语言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生活特色等角度考虑。
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练、柔婉、含蓄、细腻、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诙谐等。
标点符号
破折号:表示突然转变话题;突出语意转折;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解释说明;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表示递进;表示说话的中断或间隔。
省略号: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表静默或思考;表说话断断续续;表语言的中断;表话未说完或表语意未尽;表声音持续。
答题格式
1.“××”(等词),写出了(强调了)……的特点或内容,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性格特点、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2.本文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画面。突出表现了……
3.本文句式灵活多变,运用了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等,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
4.本文语言……,写出了……。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五、课堂练习
1.(23-24九年级下·辽宁沈阳·开学考试)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①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公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蜿蜒的土路泥泞……
②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是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是别家的石墙。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刚沐浴过的婀娜女子。
③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他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④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男人语调不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他含笑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⑥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⑦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⑧ 。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常夜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人。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善良和执著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⑨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然而,作为世间众生,我们却可以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以热爱和执著等,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让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让作者深有感触的三件事。
(2)选文第②段对五彩缤纷的花篱笆的描写,有什么用意?
(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
(4)请在选文第⑧段的空白横线上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
(5)选文第⑨段有什么作用?
(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梨树,甜了一方山水
①梨树下乘凉是夏日里一件畅快事。茂密的梨树叶子遮盖着阳光,坐在阴凉里,看阳光在梨树叶子上流光溢彩,听一树蝉鸣时高时低。从幽幽的青石板小路走进小院,白墙青瓦的小木楼,青瓦上覆盖了一房顶郁郁葱葱的爬山虎。青石板院坝里一棵老梨树,主干粗壮,树身上的纹路如沟壑、如断壁。正值盛夏,酷暑难熬,走进小院,浓荫密密,绿风荡漾。老陈坐在梨树下,眯着眼睛,哼着小曲儿。见有人进了院子,赶快让座。快来,快来,这梨树下有细风,凉快呢。
②没等我们坐下来,老陈伸手摘了梨树上一颗梨子递过来。一尝,入口化渣,满口汁水,一行人连口称赞:好吃,好吃。老陈笑说:老梨树结的。
③坐在梨树下,老陈兴奋地对我们说:这梨树是爷爷栽下的,院子改造了好几回,可这梨树一直长在这里。只要说,陈家梨树那户人家,村里无人不知。地里干活累了,回到院子里,梨树下一坐,微风吹来,劳累顿时消了一截。人越活越老,这梨树却精神得很,越活越挺拔。一次,见老树干上抽出一股新枝来,这新枝开花、结果,结了好大一颗梨子呢。你看,梨子多美,多像一盏盏灯!
④我们抬头一看,树枝上一颗颗梨子在阳光里晃动,仿佛有光在摇曳。小院子周围全是挂满“灯”的梨树,收梨子的车子就停在树下,人们咧着嘴笑,摘满一篮子梨子,就递给车上的人。树枝摇晃拍打着车子,有梨子掉在人们头上,惊起一片爽朗的笑声。整个村庄弥漫着一阵阵梨香。
⑤老陈笑着说:村子里上千亩的梨树,都快四五十年了。想想,那时候自己三十多岁,栽梨树还真是不容易,每一棵梨树都有一个故事。
⑥先说这棵栽在田坎上的梨树吧。顺着老陈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棵老梨树树皮开裂纵横,树枝沧桑蜿蜒。这棵老梨树不言不语,站在高高的田坎上守着这一园子的梨树。这是最早栽下的梨树了。那时候,村里人还喊我小陈。大家说,小陈,梨树能当饭吃?我不服那口气,不在大田大地里栽,就把梨树栽在田坎上。第二年开始挂果,第三年这棵树上的梨就卖了近百元。当时,村里传开了:多栽苍溪雪梨树,不到几年就致富,要是栽上百十株,保你当上万元户。一下子,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在田坎上栽梨树,有的甚至在大田大地里也栽上梨树。记得1984年,雪梨大户卢履清去北京参会,还把这梨子带到北京呢!老陈笑呵呵地说:我把这棵梨树命名为致富一号树。
⑦一号树,就是示范树,就是带头树。这一园子的梨树,这一半坡的梨树,春天,满树白雪;初秋,果实摇曳。让人一看,心里总是满满当当的激动。
⑧致富奔小康,这雪梨树是立了大功的。这一村子的人,都靠雪梨致富了。
⑨说着,老陈带我们来到梨园山腰一老井处,见一股细水从一岩石缝流出,水光闪烁。侧耳细听,似有轻轻的水流声。令人惊奇的是岩石上有一老树,数丈之高,树身需两人合抱,树根却把这岩石团团抱住。岩石多洞,每个洞里都是老树的根须。老陈笑笑说:村里人看重这树呢。啥子树,大家猜猜吧。冬青树?香樟树?老陈摇摇头,又笑笑说:梨树,野砂梨树。一行人一脸迷惑,异口同声地重复道:野砂梨树?
⑩老陈接着说:我们村开始发展梨树,就是先育这种野砂梨树,再在上面嫁接雪梨树呢,多艰辛的过程啊。
野砂梨,果皮褐色,拳头大小,汁多,酸甜。而清朝的《苍溪县志》载雪梨:“肉白如雪,味甘于蜜,清香无渣,入口即化……”由酸到甜,由砂梨到雪梨,梨子相伴人类走过了多么漫长的路程。到如今,有了早熟翠冠梨、中熟黄金梨,以及晚熟雪梨。不过,大家念念不忘的还是那肉白如雪、入口即化的雪梨。
老陈乐呵呵地说:人一辈子要干很多事,我老陈就干了一件事,种了一辈子的梨树。
梨园小路上走来一行人,有人高喊:老陈,老陈,出来领奖了!
七十多岁的老陈,几步跨出梨园,激动地说:吼这么大声干啥?啥子奖,我一个老头子还有奖吗?
原来,是乡党委王书记带着几个同志,来给老陈送“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金灿灿的纪念章挂在老陈脖子上,老陈一个劲摸着纪念章,激动得泪眼汪汪。
王书记也激动地说:这一园子的梨树见证,你老陈千值万值。
看看一行人,看看满山坡的梨树,老陈深深鞠躬。满目青山,其实,老陈也是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梨树了,他甜了这里的一方山水,甜了这一村的乡亲。
2.阅读选文,将下面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
对 象 外 形 特 点
青山板院坝里一棵老梨树 ①
② 树皮开裂纵横,树枝沧桑蜿蜒
3.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这棵老梨树不言不语,站在高高的田坎上守着这一园子的梨树。
5.结合选文,说说你对标题“梨树,甜了一方山水”的理解。
6.茅盾在《白杨礼赞》中写到:“我赞美白杨树,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本文作者为什么说“老陈也是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梨树”?
(2024·湖北襄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不褪色
钱春华
①坐火车、转汽车、走山路,德福老汉凌晨五点出发,走到月亮升起,终于赶到了儿子大兴所在的炮兵部队。
②德福老汉一直觉得,他的大兴和大炮最相配——大兴帅气,大炮威风。一想起大兴与大炮站一块的画面,他就一身豪气,感觉不到疲惫。
③爬到山坡上,他便能看到儿子部队所在的营地了。德福老汉坐下来,打算吃一个馒头再走。朦胧月色下,有人嘴里“啰啰”地唤着,赶着一头猪出现在山坡上。
④只听那赶猪的人说:“黑花呀,你就待在这山林里,自己找草药吃,过上十天半月,我来看你。”虽然听着声音有点耳熟,德福老汉也没多想,只看了看那头猪,形销骨立的,看样子没几天活头了。不过德福老汉喂猪二十多年,经验丰富,他冲着赶猪人说:“这猪有病,但还可以救活。”
⑤赶猪人明显一顿,赶着猪快步来到德福老汉跟前,叫了一声:“阿爸!”
⑥德福老汉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这不是儿子大兴吗?他疑惑地说:“儿子啊,你怎么跟猪打上了交道呢?”
⑦大兴有点小得意地说:“我们部队离城里太远,不好买菜,部队农场就养了二十多头猪。现在全由我照看着。”
⑧德福老汉却大声嚷嚷着:“你喂猪有什么出息?那不跟我一样吗?”
⑨大兴说:“阿爸,革命工作不分贵贱,养猪也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啊!”
⑩他们的大声嚷嚷,惊动了营队里的人,连长和司务长跑了过来。连长说:“大兴,你不是赶猪上山了吗?怎么在这里跟人家吵上了?你们在说啥?我一句都听不懂。”
大兴忙敬了个礼,说:“报告连长,这是我阿爸,他从厦门老家来看我。”
德福老汉自然通晓人情世故,他迅速换了语气,热情地说:“连长好,我们正在讨论治猪病的方法。你们看,这山上的泥土和杂草都有利于猪的康复。大兴说得对,把病猪丢到山上,让它自己吃草药和野菜,就能恢复健康。”
大兴瞥了一眼阿爸,明白阿爸还是支持自己的工作的。
德福老汉在连队里住了两天,教了儿子不少养猪的技巧,部队领导都很感谢他,最后他开开心心地回了老家。过了半个月,那只病猪真的养好了病,自动回营了,后来还被养成了“年猪”。大兴因为养猪任务完成得好,被提拔当了班长,还评上了先进个人。
第二年,大兴开始自学养猪和兽医技能,还发明了一个让猪长得快的办法,他养的猪,只只能在一年里就长到180斤以上。到了年底,因为养猪的表现突出,大兴又立了一个三等功。
大兴复员后,回老家承包了他家附近的三座山头,种果树的同时,还进行山猪养殖。一到傍晚,三座山头的几百头猪就嗷嗷叫,等待全天最后一餐的投喂。时间久了,人们风趣地将这个情景称为“三猪鼎立”。受此启发,大兴便给自己的养殖场更名为“三猪鼎立”生猪养殖公司。
他的养猪事业红红火火,引起了市里领导的高度重视,附近各村都闻风前去观摩取经。因为富有养猪经验,又擅长给猪治病,大兴先被调到镇上的畜牧所上班,又被调到县里畜牧公司,三年以后,进了市畜牧局,十年后甚至当上了副局长。
退伍二十年时,大兴邀请当年的几位战友来厦门做客。回忆起当时大兴赶病猪上山的事,连长说:“大兴啊,其实我外婆也是厦门人,我八岁前都跟着外婆住,所以我听得懂你们的话。那时你阿爸明明在责备你养猪没有出息,看到我和司务长来了,却说是在教你怎么给猪治病。你有一个好阿爸。”
大兴微笑道:“我知道您当时装作听不懂,是不想让我们尴尬。我当时也是立了志,非要在养猪这个事情上,干出名堂来。”
连长和战友们看着大兴家门上方挂着的军烈属光荣牌,问起他家有几个人参过军?
大兴说:“我祖父是红军,烈士。我阿爸因为视力不好,没能参军。但他把我送进了军营。我的女儿、儿子都参过军,退伍后,接手了我的‘三猪鼎立’生猪养殖公司。他们现在除了帮助乡亲们致富,还定期联合‘爱国拥军促进会’开展公益活动,以粮食和猪肉慰问军烈属和孤寡重病老人。我觉得通过养猪,实现了我此生最大的社会价值。阿爸过世时,也特别肯定了我的选择。”
连长说:“退伍不褪色,你做得很好。”
此时,附近那三座山头的猪又嗷嗷叫了起来,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选自“金羊网”2023年11月1日,有删改)
7.父母总是用他们最朴素的观念看待儿女的职业选择。文中德福老汉是如何看待儿子大兴的职业选择的呢?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8.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任选一句作答)
(1)大兴有点小得意地说:“我们部队离城里太远,不好买菜,部队农场就养了二十多头猪。现在全由我照看着。”(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2)德福老汉自然通晓人情世故,他迅速换了语气,热情地说。(赏析加点词)
9.文中的大兴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0.文章第 段补充交代连长“听得懂厦门话”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11.读完本文后,同学们就文章的标题展开了讨论,请你替小优阐述理由。
小翼:我认为可以将文章标题改为《大兴养猪记》,朴质而简明,写出了大兴在部队时负责养猪并学习养猪技能,在退伍后兴办养猪事业,以此回馈社会,实现了社会价值。
小优:我觉得《不褪色》作为标题更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4九年级上·广西河池·期末)
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①我之所以热爱回故乡,就是由于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②从我的居室到达我所描述的风景点,只需三五分钟。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漫步。去时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河岸。假设在堤坝上行走,就会遇见赶着羊群归家的老汉。那些羊在堤坝的慢坡上边走边啃噬青草,仍是不忍归栏的样子。还常看见一个放鸭归来的老婆婆。她那一群黑鸭子是由两只大白鹅领路的。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散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
③在书房写作累了,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的白山也是悦目的。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察飞来飞去的云。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它飘着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
④无论冬夏,假设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头,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确定是不得见了。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猛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浩瀚云层越过银河,绝大片面消散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这样一轮体验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
⑤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围着小城步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是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利的,可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心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由于天与地都在示意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围着!
⑥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所以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散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我不惧怕苍老,由于我容许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月光会与我的发丝相融为一体。让月光分不清它是月光呢还是白发;让我分不清生长在我头上的,是白发呢还是月光。
⑦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自身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清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管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围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哀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伸手去开床头的灯,没有打亮它,想必夜晚时停电了;我便开启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续我的梦。
⑧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⑨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12.通读选文,补写生活片段或心绪感受。
生活片段 河岸漫步 床上观月 (1) 梦中见雪
心绪感受 欢喜、陶醉 欣喜、惬意 美好、伤感 (2)
13.请说说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14.揣摩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回答问题。
(1)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与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15.有人认为在这篇作品中“雪”是阴冷的,也有人认为“雪”还是温暖、明亮的,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闪烁的星光
①车辆段没搬时,还在车站的后身。出了站,沿着旋转楼梯上去,顺着桥走,下了桥往左手边一拐就到了。
②车辆段空间不大,有点憋闷。我每次去办完事,就一刻不停地往回赶。我去段里的任务就是写写新闻稿。我笔下的职工不都是劳模,更多的是平凡而普通的人。写新闻我不在行,毕竟本来是学铁道车辆的。但当我在身前挂个大相机,穿一身藏蓝色工服,戴上安全帽,走进车辆段检修大库时,似乎也能找到些感觉。
③我从气割岗位路过,看见火花四溅,想着拍出来的效果肯定不错。于是我就站在挺远的安全地带,靠着长焦镜头能拍到气割师傅。夏天实在太闷热,我蹲在不通风的角落里出了一身的汗。
④气割师傅更是辛苦。除了要面对枪焰这个近在眼前的高温热源,他还得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袖口、领口都扎得牢牢的,不透气。胸前的纽扣,也都要如数扣好。再热的天,再闷的天,气割岗位的师傅们穿戴都是规规矩矩的。他们还要戴上安全帽,穿上又长又厚的过肘皮手套,特别笨重,且热。
⑤我用镜头盯着师傅的一举一动,直到他停下来,走到逆光处的水池边,水哗哗地冲出水龙头。他解开了衣襟,我忽然看见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在衣襟上动。衣服上有什么吗?我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水池边,装作洗手的样子。可是,我什么都没看见,那些星星点点的光亮消失了。我赶紧又回到刚才的位置,用镜头再次拉近,那些光亮再次出现。真是奇怪了,这些小光点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⑥我站在那里,忽然对师傅说:“别动,感觉你工作服上有光点,怎么靠近了就没了?”那位师傅看我这身行头,真就定在那里一动不动,挺配合我。我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他却好像明白了,敞开衣襟让我看个清楚。我再次回到刚才的位置,顺着小小的光亮一点一点靠近,发现他衣襟上竟然有许多小小的孔洞。原来那些亮光是太阳的光芒,因为逆光,那个深蓝近乎黑黢黢的衣襟,透出的点点光亮竟然格外显眼。
⑦我兴奋起来,感觉灵感来了。那天整整一个下午,我就看他切割。
⑧大热天难熬。眼见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开出一朵朵盐碱花,盛开又消失,消失又盛开,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⑨气割师傅被工友们称作“火枪手”。我很怕那个火枪,“呼呼呼”的声音像凛冽的风、咆哮的风,要撕开阻挡它的一切,飞溅出的火花更是让我心生畏惧。这之前我只接触过电焊,那时我还在学校实习,电焊产生的火花把我的袜子烫出了窟窿眼儿,尽管捂得很严实,又在脚面上挡了一个帆布垫,也无济于事,以至于我现在都惧怕。
⑩此刻,我眼前的气割师傅全神贯注地盯着切割的部件,但面对火花又十分气定神闲,没有一丝一毫要躲避的意思。其实,即便真的被烫到了,他也不会改变切割的姿势,除非切割结束。后来我知道了,所有的“气定神闲”都是在无数次烫伤中练就的。因为他知道他手上那把火枪的厉害程度,也知道车辆的零部件很多、很复杂,人一躲,火枪一歪,就可能会对零件造成损害。即便要调整切割角度,也要先调节火焰或者关火,然后才收回专注力,再找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切割。这一串稳定连贯的手法,没有几年时间是练不出来的。
这位气割师傅姓陈。下班跟他一起洗澡的时候,我才真正见识到了那些貌似绚烂璀璨的火花,会给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老陈的胳膊上、肩膀上、肚皮上,都留下了许多深色的细小瘢痕。穿衣服的时候,我仔细看了他的工作服,两只袖子,两片衣襟,到处都是细细密密的孔洞,让人有些心疼。
铁路事业发展的脚步不停。新建设的车辆段,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有图书馆、足球场、室内篮球馆、羽毛球馆、棋牌室、健身房,还有职工宿舍。检修大库不再是黑黢黢的旧厂房,新的大库宽敞又亮堂,猛地走进去,感觉仿佛不是厂房变好了,而是眼睛忽然明亮了。走进车辆段,映入眼帘的是用转向架、轮对、制动梁等报废部件焊接成的工艺品。那时我还去看望过老陈,他自豪地说,他赶上了新段的建设,满院这些“大部头”都是他一手切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他还说他把我之前发表的那篇“豆腐块”——《“火枪手”老陈》一直留着,他要做个纪念。
后来几年,我没再去车辆段。知道老陈退休了,偶尔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他爱上了甩铁鞭运动。我会给他甩铁鞭的视频点个赞,聊上几句。我发表文章,写了工友之间的事儿,他看到后也点个赞,除此之外再无更多往来。直到有一天,我从同事那里惊闻:老陈“走”了。我不愿相信,更不愿接受这一事实。
此后,不知为什么,老陈经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尤其是和同事聊到气割或者电焊岗位时,抑或是谁谁退休了,谁谁喜欢上了什么运动,老陈总是最先冲进我的脑海。
老陈很平凡,但大多数人度过的都是平凡的一生。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就说老陈,能在一个岗位坚持近二十年。坚持,让一个人有了操守,有了信念。而日复一日的坚持,日复一日的精进,日复一日的热爱,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我想起老陈,就会想起老陈身上星星点点的瘢痕,就会想起老陈闪烁着星光般的衣服。那些“星星”都是老陈用时间、用汗水、用心血,一颗一颗种上去的,每一颗都有他的火焰,都有他的温度,都有他的故事。它们像一枚枚闪耀的勋章,布满他的衣襟、他的胸口、他的心上。
(选自2023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16.说说本文标题的妙处。
17.自选一个角度(用词、修辞、表达方式等),简要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些“星星”都是老陈用时间、用汗水、用心血,一颗一颗种上去的,每一颗都有他的火焰,都有他的温度,都有他的故事。
18.阅读第④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详细地描写气割师傅工作时的穿衣特点。
19.选文表达了作者对老陈师傅怎样的情感?
20.铁路中学投票选举出感动师生的十大工匠,老陈师傅位列其中。请你为老陈师傅写一段颁奖词。
(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铁塔行云
曹洪蔚
①钟如是过八十大寿那天,没看到范稼轩的影子,一时心生孤疑。每年生日,他都笑呵呵乐颠颠地跑过来,从没落下过一回,今年这是怎么了,没得罪过他呀。谁来了,记不住。谁没来,记得清。人老了,大体就是这个样子。
②几番打听,才知道稼轩家发生变故:开春的时候,他闺女在南方出了车祸,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久,老伴因思女伤身,撒手人寰。自此,那个爱说爱笑好热闹的稼轩,苦成了一个闷葫芦,不爱出门,不肯扎堆,每天躺在家里抽闷烟,喝闷酒。喝多了,就哭一阵,号一阵,笑累了睡一阵,睡醒了,循环往复。
③钟如是坐不住了,摇着轮椅,穿了三条街,才敲开了稼轩的屋门。稼轩人憔悴得不成样子,头发杂乱,胡须荒长,瘦得脖子上挑起了筋。“师父,我撑不下去了,我想早点走,去那边找她们娘俩,师父哎——”稼轩扑倒在钟如是的腿边,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钟如是展泪,然后把一双手搭在稼轩的肩上,他说:“稼轩哪,你想过没有,你若不打起精神,有个好歹,妻女天上有知,也会心魂不安哪。稼轩,你是个明白人,可别犯糊涂。
④临走,钟如是对稼轩说:“出版社把我的摄影作品集样书寄来了,想明白了,哪天去我家一趟,帮我把把关。”钟如是年龄上大稼轩一轮。他原来在报社工作,一辈子搞摄影。稼轩退休后,经人引荐,拜钟如是为师,学习摄影艺术,乐得有事可做。
⑤周末,稼轩一早就来了,还理了发,剃了须,人精神了不少,看起来愈发清瘦了。翻着作品集,钟如是说:“稼轩,你不觉得这册子里还少一张图吗?”稼轩问:“师父,少了哪张?”“铁塔行云。我操心了一辈子,也没能抓拍到,这成了我一生的憾事。”
⑥汴梁城西北角的开宝寺内,有一座铁塔。这塔并非铁铸,由赭色琉璃砖镶砌而成,栉风沐雨后,渐变成深厚凝重的铁色,故称“铁塔”。该塔八棱塔身,雕饰华丽,飞檐凌空,银铃高悬,高约60米。塔内有砖砌登道,共168级台阶,绕柱盘旋,状若天梯。登至塔顶,远眺,可见天空浩渺,大地如茵,黄河苍茫。近观,可见飞鸟起落,劲风扑面,塔铃和鸣。
⑦最初,铁塔立身汴梁夷山之巅,塔高基厚,俯瞰城郭,四周常有气来雾往,白云绕塔,檐挑祥云,铁塔行云,乃汴梁八景之一。后历经多次水患,黄沙淤城,夷山不见踪迹,塔身被埋数米,失了伟岸之姿。铁塔行云,盛景难现。难现,不等于绝迹。据说,在世的人中,铁塔公园的园艺师黄师傅就见过一次。那晚,黄师傅和几个工友连夜赶制彩灯,熬了个通宵。东方发亮的时候,黄师傅出去散步,忽然看见一朵白云像棉团一样,正自南向北飘向塔身,恰好停留在五六层之间。这不正是传说中的“铁塔行云”吗?黄师傅看呆了,一时竟忘了赶回去取相机拍照。待取来相机,走近铁塔,那朵云也已飘散,没了影踪。
⑧“拍不到铁塔行云,我死也难以瞑目呀。只是,如今人老体弱,腿脚也不灵便,看来只有抱憾终身了。”说起这事,钟如是泛起无限伤感。稼轩看着师父空着的裤管,一时面露愧色。那年,他随师父去一处野山外拍,一块山石不知被谁蹬落下来。稼轩正出神地立在那里取景拍照,对滚石毫无察觉,师父见了,一脚将他踢开,自己却被砸断了右腿。跟师父告别时,稼轩说:“师父,不知道您对这张图如此在意,我来试试吧。”钟如是看着稼轩,满眼期待。然后说了一句很煽情的话:“其实,人的心里,该有这样一片云。”
⑨从这天起,替师父抓拍“铁塔行云”图,成了稼轩唯一的念想。每天一大早,他就背上摄影器材,走进铁塔公园。选定位置后,扎稳三脚架,装好相机,然后绕塔散步,看天观云,等待时机。只是,铁塔行云景观始终没有出现。这期间,附近来了一个练剑的老者,一头白发,一缕白须,一袭白衣,却身手矫健,神采奕奕。后来,稼轩支好相机后,就跟着白衣老者习练剑术,练着练着,竟有些兴趣盎然,格外上心,一招一式,也像模像样,深得老者夸赞。练功期间,稼轩并非心无旁骛,他时不时放眼塔身,期待盛景再现。
⑩这天,稼轩背着相机刚走出铁塔公园,师父钟如是的儿子突然打来电话说,父亲钟如是昨晚突然发病,病情危重。稼轩心口一阵疼痛,腿脚发软,险些栽倒。他急忙赶到医院,见师父身上布满了管子。稼轩半跪在师父床前,打开随身带来的平板电脑,对师父说:“师父,我是稼轩哪。师父,你要的铁塔行云,我拍到了。”师父缓缓睁开双眼,他看到图片上天空蔚蓝,风清气朗,高耸的铁塔上端,一片白云悠然絮动,如梦如幻,好一幅铁塔行云图。师父又把目光转向稼轩,见稼轩发蓄板寸,面透红光,清爽利落,微弱的目光里满含欣慰。
放下电脑,稼轩用双手捧起师父弯曲着的右手。“好好生活。”似乎用尽了全部的气力,师父给稼轩留下最后一句话。师父的手在一点点变凉,稼轩却依然紧紧地握着,泪如雨下。他不知道师父看出来没有,那片云,其实是他P上去的。
睁开泪眼,稼轩看见,那位练剑的白衣老者,不知什么时候也走进了病房。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19期)
21.请梳理小说情节,补全表格。
妻女去世 伤心至极欲弃世
翻阅作品集 ①
② 兴趣盎然学剑术
③ 明白师父良苦用心
22.赏析下面这段文字。
登至塔顶,远眺,可见天空浩渺,大地如菌,黄河苍茫。近观,可见飞鸟起落,劲风扑面,塔铃和鸣。
23.小说设计练剑的老者这个人物有何作用?
24.结合语境,简析文中加着重号词语“欣慰”的表达效果。
25.主人公名为“稼轩”,和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自号相同。请你结合你对辛弃疾的了解,谈谈作者以此作为小说主人公名字的用意。
(23-24九年级下·江苏镇江·阶段练习)阅读《大不起来的小猫》,完成下面小题。
大不起来的小猫
汪曾祺
①我教书,教国文,我有时极为痛苦。“国文”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哪一个指定了这么个名称?天底下简直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事情,但痛苦的不是这个。我相信没有人狂妄荒谬到要来管我教了些什么,如果我真在那儿“教”。在这个国度中,生活有个最大的方便,即对于制度下的什么,可以全然不理睬,因为实在无从理睬,不,根本就没有什么制度!我痛苦,因为我孤独。走近一架琴,坐下,试按一按几个键子;拉开窗前的长帘,扣了工作衣的纽子,撩一撩头发,提起一管画笔……我是多么羡慕那种得其所哉的幸福呵。室中无一呼吸,而远方有无数眼睛、耳朵向着他们。我,一个教员,一个教员是多么寒伧的东西!一走进教室,我得尽力稳住自己,不然我将回过身来,拔脚就逃。不过我的“性子”常常很好(我这一向睡得不错),我走进去,带上门(我把自己跟他们一齐关在里面),翻开书(一切做来安详从容),我讲了:
②——上回我们讲到二十七页,“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南阁子——且何谓阁子耶?’……”我说这句话写得真好,这在文言文,普通文言文里,不多见。“闻姊家有南阁子”,忽然一折,来了“且何谓阁子耶”这么一句。我们想想:本来要说的话,可能另是一个样子,话说了半截,忽然思想中带了一带,带了一带:“南阁子是什么?”自己问自己,说出了口,问姐姐:“且何谓阁子耶?”这写得多有神情?——所以,我觉得“且何谓阁子耶”前面应加一个破折号。
③底下,因势利导,我想从此出发,说说归有光文章的特色,他作文章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我思想活泼,嗓音也清亮。但是,看一看下面那些脸,我心里一阵凄凉,我简直想哭。
④他们全数木然。这分析得比较细,他们不大习惯?那他们至少该有点好奇,我愿意他们把我当一个印第安人看也好。可是,就是木然,更无其他。一种攻不破的冷淡,绝对的不关心,我看到的是些为生活销蚀模糊的老脸,不是十来岁的孩子!我从他们脸上看到了整个的社会。我的脚下的地,突然陷下去了!我无所攀泊,无所依据,我的脑子成了灰蒙蒙的一片,我的声音失了调节,嗓子眼干燥,脸上发热。我立这里,像一棵拙劣的匠人画出来的树。用力捏碎一支粉笔,我愤怒!
⑤但是,我自己都奇怪,一边批判着,一边恨恨的叫苦,忽然伤狗似的大吼一声,用力抓揪自己的头发,把手里红笔用力摔去,平常决不会有的粗野态度,这时都来了。这样也有不少年了,我的青春!我仍然有耐心把一本本“作文”改了。有时候就要大喜若狂,不能自禁了,当垃圾堆中忽然发现了一点火星,即便只是一小段,三句,两句。我赶紧俯近它,我吹它,扇它,使它旺起来,烧起来。我捧出这本卷子,给这个看,给那个看。“不错噢”、“很有希望噢”……我狂热得不计较别人的眼睛怎么从卷子上收回去,怎么看我。自然,有时我是骗了自己,闪了一下的不是火,是一种什么别的东西。这是一种嘲笑,使我的孤独愈益深厚。但一有一片小小的光,我的欢喜仍是完满的,长新的。
⑥我又是得意非凡。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把她的草稿交来给我先看看,她文章里说到家里几只小猫,一回家她就先去看看小猫,跟它们玩半天,她说她老想:小猫要是老不大起来多好啊。我想:这孩子!我好好的看了她一眼,觉得她眉目之间有一种秀气,美起来了,说“很好,拿回去抄吧”。下了班,在饭后的闲谈里,我不知在谁的话后面,插了一句。
⑦“许多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艺术,大概真是一种本能。”我躺在椅子里,抽着烟。对这个世界很满意的样子。
⑧可是第二天,她把作文本子交来,关于小猫的那几句没有了,我愣了愣,我把本子还给她。我说:“你本来有些很好的东西,你为什么丢掉呢?你觉得——我希望你把原来的稿子找一找。还找得到么?有些东西最好保留,如果你愿意保留,有兴趣。”
⑨下了班,饭后照例有闲谈,我仍旧坐在那张椅子里,抽着烟,可是,我没有说什么。我愿意等,等到我的话到了时候,或者,哎……或者甚至没有“或者”了!
注:汪曾祺生于1920年3月5日,卒于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本文创作于解放前,是其早期作品。略有改动。
26.文章写了哪几件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7.第③段中说“我心里一阵凄凉,我简直想哭”,请结合上下文,说一说让我“感到凄凉”的原因。
28.请根据句式特点及加点词语的表现力,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赶紧俯近它,我吹它,扇它,使它旺起来,烧起来。
29.第⑧段中加点的“很好的东西”是指什么?请结合语境谈谈你的理解。
30.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⑥段的“闲谈”与第⑨段的“闲谈”有何异同。
(2024·陕西西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漫
①小漫在弟弟出生后,真的被送到了爷爷家里。
②爸爸妈妈送完人,坐在奥迪车里心里空落落的,又叹气又掉泪,都觉得生了小的,委屈了大的。
③小漫不那么想,他是“翻身农奴得解放”,高兴得一跳八丈高。爷爷也不那么想,高兴得只差没在地上翻起跟头。
④小漫到了爷爷家,跟着爷爷去山里追野兔,采野菜,别提多好玩。
⑤不到两个月功夫,小漫就意识到这个特好玩的村落里,也有许多不好玩的。这里的蚊子特别毒。爷爷的皮肤像老腊肉,蚊子咬不进。可怜小漫脸上、额上、脖子上布满红坨,爷爷心痛得不得了,又是找风油精擦,又是拿烟罐熏,还手握芭叶扇通宵达旦地守护着小人儿,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⑥小漫想给爸爸打电话,爷爷不让打。小漫想了想,就忍住了。
⑦但没过多久,因为一件事,小漫拼命喊着要逃离爷爷家。
⑧那天傍晚,爷爷在里屋洗澡,堂屋的大门半掩着。小漫一身臭汗回家,没进门就叫着爷爷。家里没开灯,小漫约约看见大门的门栓上,吊着爷爷的皮带。他想去收捡一下。不料,皮带自己动了起来。他一惊,狂叫起来。什么皮带啊,那是一条全身布满菜花的大蛇!
⑨爷爷冲出来,抱住小漫,赶紧拍打着他的背说,我孙别怕,这是条屋场蛇,不咬人的,只吃老鼠,我孙别怕别怕……
⑩小漫一下子崩溃了,“哇”地大哭起来说,我要回家,我怕蛇,我不要在这里了,我要回家……爷爷说,我的孙是个大孩子了,我的孙别怕,一条蛇都怕,我的孙不是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吗?我的孙不是最厉害的男子汉吗?我的孙不是还要保护爷爷吗?
爷爷好不容易才将小漫哄睡。小漫睡着了,梦里还在喊着要妈妈,要回家。爷爷知道,孩子毕竟是个孩子。这几年他目睹村落日渐凋零,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小漫这么小能够住在这里这么久,已经算是不错的了。爷爷给小漫盖好被子,抚摸着他的额头,想让受惊的孩子安稳下来。他睡不着,端起酒杯,看着山顶上有点发黄的月亮,听着夜老鸦落单的叫声;老泪不自觉流了下来。
次日,小漫醒来,找到电话就拨爸爸手机。手机通了,小漫就说,你回吧,你别来了,一条屋场蛇,多大个事呢!
爷爷正伤心地坐在檐下织竹篮子,听见小漫这么轻描淡写地给他爸打电话,丢下手里的活走过去,一把揽过孙子紧紧抱着。小漫感觉爷爷在发抖。
小漫直接就在爷爷村子里的小学读书了。他学龄前的底子扎实,成绩一直优于同班同学。
小漫最喜欢看爷爷在水田里做犁耙功夫。爷爷扶犁倒耙,水平是一流的。一条老水牛和他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丘丘水田被爷爷整得像一片片书页。
水牛耕完田,爷爷就将它牵到池塘洗干净,尔后将牛绳交给小漫说,骑着你的牛回家吧!小漫就骑了,水牛好像也很乐意,头一甩一甩地,慢慢悠悠,在夕阳的余晖里回家。
小漫对爷爷说,在城里,爸爸每天用小车接送我上学,我在这里,要爷爷每天用老牛驮着我上学,行不行啊爷爷?爷爷没有说话。小漫趴在牛背上望着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也没有说话。
村子里,有了一个每天骑牛上学、放学的孩子。这个牛背上的孩子,成绩也一直那么牛。这个牛背上的孩子,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拼命地学习,以后将老牛一样的爷爷,接到城里去享福!
爷爷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开心过。爷爷觉得,能够看见牛背上健硕的孙子一天天长大,就是享福;能听见孙子这么直朴的表白,就是享福。
没多久,县里来了一班子人,通知家家户户的户主去开会。接下来的日子,小漫在摇摇晃晃的牛背上,看着这个村落变美变靓。
村民的房子装修得个性十足。爷爷垛墙边废弃多年的瓜架都给改成了两个爬满青藤的生态车位。房前屋后进行了彻底的清扫整理,竹林子成了健身场所。一个个花圃建好了,五颜六色的花开旺了,彩蝶翻飞。蚊子少了许多,入户道路铺上了油砂,路灯齐扎扎亮了起来。
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一对对、一群群回来了,城里人们也回来村落小住了。暮气沉沉的村子又变得生机勃勃!中老年人们热情洋溢地跳起了广场舞。城里艺术学院的美术生隔三差五来村头写生,背着锄头走在田间的爷爷成了他们的模特,骑牛的小漫是当模特次数最多的。左邻右舍的民居经营起来了,人们不再迷茫感伤了,他们的眼神明亮了,笑容轻盈了,对未来充满了希冀。
牛背上的小漫,又给爷爷说悄悄话了,他说,爷爷我有一个梦。爷爷说,我知道你要接爷爷进城享福,爷爷正盼着呢!小漫告诉爷爷那是他以前的梦!
哦,我的孙现在梦都不一样了?爷爷笑道。
我现在有个梦,我要在这里,一直在这里,和爷爷一起在乡里享福。长大了也不走了,我可以办农业公司,我要守着这里的老树老藤,这里的屋场蛇,这里的山雀子叫,这里满山跑的野猪,这里的山歌,这里吹得脸红脖子粗的唢呐……小漫望着青翠的山坡,描绘着他的梦。
爷爷什么都没说,静静地听着小漫的讲述。夕阳下爷爷与老牛的影子渐渐地融为了一体。他看着山顶的晚霞,心底一声感叹,我的村落长大了,我的孙子长大了!
(选自《中国作家》(文学版)2023年第2期,作者邓建华,有删改)
31.小漫对爷爷家的态度和感情一直在变化,请根据情节补全下列内容。
变化一: ,但总是被毒蚊子咬,想给爸爸打电话。
变化二:暂住爷爷家被蛇惊吓,想要回家,但 。
变化三:住在爷爷家想着回城,但 ,想要留在村落。
32.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我的孙是个大孩子了,我的孙别怕,一条蛇都怕,我的孙不是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吗?我的孙不是最厉害的男子汉吗?我的孙不是还要保护爷爷吗?(请从句式的角度加以赏析)
(2)小漫就骑了,水牛好像也很乐意;头一甩一甩地,慢慢悠悠,在夕阳的余晖里回家。(加点词在朗读时应当怎样读,为什么?)
33.文章第 段写村落变美变靓,请你结合全文,说说村落“变美变靓”表现在哪些方面。
34.文中大量文字写到“老水牛”,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5.本文和鲁迅的《故乡》都写到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态度。《故乡》中的迅哥儿怀念故乡的美好时光,但久别重逢后还是选择了离开,而本文中小漫却选择留下,你如何看待他们不同的选择?请结合链接材料和小说内容分析。
[链接材料]
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23·浙江金华·中考真题)
瓜子和灯花
林斤澜
①我相信淘汰。因此以为代代相传的事情,总有道理。
②我家嗜食西瓜。南方伏天炎热,中午“打狗不出门”。父亲早在多年来往的瓜贩那里定下西瓜。到节气成担挑来,堆在厢房地上。中午鼾睡醒来,父亲小胖赤膊,持大菜刀,抱大瓜。我们多子女家庭,瓜大如斗也不嫌大。父亲敲敲,听听,相相,猜猜红瓢、黄瓢、皮薄、皮厚、沙不沙、熟不熟、甜不甜……这时,大小孩子围上了桌边,刀起瓜开,一声情不自禁的唏溜。
③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小城小康人家,盛暑的享受。
④后来我居住北京,三四口小家庭,或上街或下班总记得用网兜拎个西瓜回来,守在小圆桌这边着操刀的,只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可是兴味不减当年。女儿背心短裤,双手捧瓜,下巴淋漓,胸前湿透,洇到圆圆肚子。大人把切片码到她面前,告诉:慢慢地吃,都是你一个人的。告诉:瓜子要吐出来,若咽了下去,会在肚子里长西瓜藤……
⑤说到这里,猛然想起这个话,是在老家大桌子边上听来的,仿佛就在昨天。
⑥女儿进了幼儿园,长了知识。一天吃着瓜叫道:“骗人!”带着愤愤不平的样子。
⑦大人问怎么了?女儿叫道:没有土!肚子里没有土,不会长西瓜!
⑧大人说,也没有阳光。土、阳光,还有水,是万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女儿明白了,也还说“骗人”,也还是委屈的声音。
⑨忽然女儿有了儿子狗蛋,忽听见她跟狗蛋说:“慢慢吃,小心瓜子,咽到肚子里去会长……”
⑩这才多久呢?刚刚受骗,又去骗人,这怎么解释?其实解释不重要,说为了孩子好,瓜子不能消化。说为了养成细嚼慢咽,文明礼貌。说等到孩子明白过来,就长了知识……哪个说法也可以,都是“教育意义”。但更有“意义”的,也不一定能够传代。
这里有一种情趣。这种情趣和炎热,和长日午后,和市井人家,和和睦家庭和谐。中国人的情也好趣也好,和谐最好。
那么狗蛋日后,还会传给他的孩子吗?只怕不会了。现在屋子里有空调,不出汗。冰箱里有奶茶有果汁。妈妈把西瓜片放到他旁边的时候,连头也不回,他两眼叫电视里的小神龙粘住了……昔日的和谐再不会有,今日的和谐里怕没有“西瓜”的位置。“西瓜”的故事究竟还不多么美。
真正的美,一旦诞生,就不消亡。
黄昏,人静,灯下,摇篮里的孩子甜甜睡着……妈妈低声唤爸爸,看,你看,宝宝笑了。爸爸赞叹,灯花婆婆,灯花婆婆在教他微笑……妈妈和爸爸怕打搅教学,沉默。一种神秘的热力,饱和身体,饱和屋子,饱和夜晚。
我小时候见过点灯草的油灯,结了豆豆似的灯花,光线就暗淡了。拨拨灯草,让灯花飘飘落下……落地却糯糯地站起来一个婆婆,慈眉善目,那微笑——你欣赏蒙娜丽莎就是蒙娜丽莎的,你喜爱荷叶母亲就是荷叶母亲的。
狗蛋的妈妈没有用过油灯,也没有用过洋油灯。只有在停电的日子里点过蜡烛,蜡烛只偶然结丁点灯花。
狗蛋很少遇见停电了,停电也只停两三个小时,蜡烛来不及结灯花。狗蛋只在电视里见过油灯,在小人书里看到灯花婆婆的故事。狗蛋还没有认字,要姥姥讲灯花婆婆。姥姥讲了又讲,后来只念小人书上的短短句子,念了又念,狗蛋一遍遍听不厌,每一个字后面都有总说不灵清的神秘。其实也是“骗人”,不过还没有一个人——不论孩子或大人,会嚷出“骗人”的话来。
摇篮里的孩子还不会叫妈妈,还不大认得爸爸,难道会做梦?空白,这梦怎么个做法?灯花婆婆又通过什么去教?耄耋作家端木蕻良家里的小黑猫会做梦。又怎么知道是做了梦了?戏剧导演钟夫人断然说道:看表情。
灯花婆婆没有别的职责,只教微笑。她的专业太专了不是?同时也太广了不是?在别地别国没有遇见这么个专业形象不是?又觉得这个形象其实不可少不是?
灯草灯芯不能充分燃烧的疙瘩,却叫灯花。灯花飘飘落地,一糯一糯地,站立起来一个婆婆,却是微笑的化身。灯花年代早就过去了,微笑永存。这个婆婆的形象越遥远,越神秘,越多义多到差不多无义,越永久。
(选自《林斤澜散文》,略有改动)
36.【触发】请摘录文中一处内容,并写出你由此触发想到的生活经历。
37.【赏言】散文的语言独特而有味。请从下列三句话中任选一句,按要求赏析。
A.父亲敲敲,听听,相相,猜猜红瓢、黄瓢、皮薄、皮厚、沙不沙、熟不熟、甜不甜……(从标点的角度赏析)
B.忽然女儿有了儿子狗蛋,忽听见她跟狗蛋说:“慢慢吃,小心瓜子,咽到肚子里去会长……”(从副词的角度赏析)
C.黄昏,人静,灯下,摇篮里的孩子甜甜睡着……(从句式的角度赏析)
38.【辨读】请为下面加点的“和”(A.hé B.huó)选择最确切的读音,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明理由。
这里有一种情趣。这种情趣和炎热,和长日午后,和市井人家,和和睦家庭和谐。中国人的情也好趣也好,和谐最好。
39.【解题】比较《瓜子和灯花》与《西瓜和灯花婆婆》两个题目,体会本文以《瓜子和灯花》为题的妙处。
40.【品意】文中说:“真正的美,一旦诞生,就不消亡。”这里的“真正的美”是什么?依据你的生活体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2020·浙江宁波·中考真题)请你阅读《城堡旁的老树》,完成下面小题。
城堡旁的老树
[意大利]马西米利亚诺·弗雷扎托
【阅读提示】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马西米利亚诺·弗雷扎托的《城堡旁的老树》是一则意味深长的寓言。阅读时,需要我们从有趣的情节中抽丝剥茧,细细咀嚼有趣的语言,找到隐藏在故事中的智慧。
很久以前,有一座小山丘,微风轻轻拂过山头。山头有一棵老树,还有一座破旧不堪的城堡。
没有人知道,他们已经存在多久了。城堡里蔓延着无尽的回忆,老树就坐在那里,微笑着俯瞰山下的世界。
一天,一只老鼠颤巍巍地跑到树下,“嗖”地躲进老树浓密的树根间。紧接着,一只老鹰扇动着巨大的翅膀掠过树顶。老鼠得救了。这时他发现,树根下有什么金灿灿的东西。
“好美的王冠啊!”老鼠心想,“是我的了。”
许多年后,老鼠又回来了。这时的他,已经成了鼠王。他对老树说:“我现在是国王了,你所在的这片土地是属于我的。我喜欢这儿,我要在这里重建一座城堡!”
老树沉默不语。
鼠王兴高采烈,开始建造他的城堡。没过多久,雄伟坚固的城堡建成。城上旗帜飘扬,城下卫兵重重。
鼠王威风凛凛,再也不似当年那般胆小柔弱。可是他不知道,这片土地也曾被另一位国王占领过。
有一天,蟾蜍国王骑着他的坐骑,来到这座宏伟的城堡下。他对着鼠王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来的强盗?竞敢践踏我的土地!赶快离开这里,否则我就向你宣战!”
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吼:“我现在谁都不怕。别说是你,就是老鹰来了,我也不怕!”
于是,老鼠国和蟾蜍国之间开战,两个国家的子民纷纷加入。战争很残酷,整座山都在颤抖。
很快,秋天来了,但战争还在继续。鼠王向老树下达命令:“我要你把所有果实拿出来、分给我的将士们吃。如果他们吃不饱,这场仗我们是赢不了的。”
老树沉默着,一句话也没说。
漫长的冬天来了。刺骨的严寒像一把利剑。鼠王非常担忧,向老树提出要求:“我需要你的树枝,给我的将士们烧火取暖。不然,这场仗我们就输了。”
老树依旧沉默。
春天终于来了,鼠王也迎来了胜利。他又来到老树面前,提出最后的要求:“我们打败了那群蟾蜍!我们要好好庆祝一番!我要把你点燃,做篝火。”
老树还是一句话也没说。他在沉默中被老鼠们点燃,没有哭泣,也没有嚎叫。
那晚,老鼠王国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鼠王得意洋洋,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第二天,太阳迟迟没有露面。整个天空,像是被一个大斗篷遮住,灰蒙蒙的。原来是老树燃烧后化成的灰烬。灰烬犹如千万只翅膀,乘着风,一点一点遮蔽了天空。
直到一百年后,太阳的光芒才再次照耀大地。然而,老鼠王国早已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座残破的城堡,一顶古老的王冠,还有一株新生的树苗。
(于晓玮译)
【寓言·故事】
41.万物有灵。下面是老树讲的故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补充完整。
42.严文井说:“寓言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它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成人眼里非常严重可怕的事,在寓言里却变得轻松有趣,这则寓言也是如此。赏析文中画线句,体会其中的“逗”,可以从用词、句式、标点等角度思考。
他对着鼠王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来的强盗?竞敢践踏我的土地!赶快离开这里,否则我就向你宣战!
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吼:“我现在谁都不怕。别说是你,就是老鹰来了,我也不怕!”
【寓言·形象】
43.文中反复提到老树一再保持“沉默”,这引起了某同学的思考。在细读相关内容后,该同学由老树联想到了以下长者形象,其中和文中老树形象最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深沉内敛的长者 B.主动奉献的长者
C.善良宽厚的长者 D.隐忍大度的长者
【寓言·意义】
44.寓言是寄寓着道理的故事,往往批判了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类人物,让读者通过反思获得启迪。阅读本则寓言,结合故事情节和形象,联系生活现象,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2023·湖南·中考真题)
______
强郁文
①起垄、播种、覆土……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红光村,62岁的村民陈廷海正忙着移栽鱼腥草种苗,“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我先种:5亩试试看。”不一会儿,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今年行情好,我得争取多赚点儿。”
②红光村位于江汉平原,这里的农民冬种油菜、夏种水稻。20世纪90年代末,陈廷海做起了粮食经纪人,从附近农户手上收购粮食,再卖往粮油厂。他言语不多、为人实诚,收粮食时,若市价涨了,就高不就低;若市价跌了,则按约定的保值价收粮。“诚信”两个字,是陈廷海的招牌,周边几个村子的人都乐意把自家的农副产品交给他代销。
③2006年6月,像过去一样,陈廷海从村民们手里收了上百万斤油菜籽,送到一家与他有长期生意往来的油脂厂。没想到,油脂厂经营者却因资金链断裂,在一天夜里突然不见了踪影。陈廷海的7万元菜籽款,210户村民共98万元的菜籽款都没了着落。
④闷热潮湿的夏天,陈廷海一家如坠冰窟。不久,油脂厂经营者被抓获,但亏了的钱却要不回来了。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廷海一家人主动认下了所有的债务。“我们一辈子没亏欠过别人。这是一笔‘良心债’,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会把钱还上。”为了帮家里还债,在外读书的儿子陈超决定放弃考研,立即参加工作。
⑤他们把家里能换钱的物件、牲畜、粮食悉数变卖,东拼西凑拿出几万元钱,挨家挨户上门说明情况。
⑥让陈廷海感动的是,村民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不催不讨,还反过来安慰他们一家,“就当那一季油菜没有种过”“人还在,比什么都强”。
⑦陈廷海早年跑运输,收入颇丰。在村里,他是第一个买自行车、第一个用上手机的人。村民杨志琼回忆,陈廷海当初宽裕的时候,一直不忘帮衬乡亲,谁家遇到难处,他总是帮着想办法。“以前我们家穷,交不起孩子的学费。一到开学,我们就找他借钱,他从不催着还。他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我们绝不能忘恩。”杨志琼说。
⑧为还清欠款,陈廷海夫妇流转了几亩地,每日勤恳耕作,农闲时便外出打工。2007年,在乡亲们的支持下,陈廷海购入一辆农用车,又做起代销农副产品的老本行。为了还债,他常常凌晨3点起床,在农户与厂家间东奔西跑,夜深才回家。
⑨一点一点地攒,一分一角地还。“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还钱的时候。”陈廷海说,这些年,他一刻都不敢停歇。如今,欠款只剩下13万多元。
⑩尽管旧债未清,许多村民仍毫不犹豫地借钱给陈廷海周转,家家户户都把菜籽和稻谷留给他来收。村民们赞他“欠债近百万,却没一句骂名”。
去年,陈廷海荣登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临近中午,成片的鱼腥草种苗已经栽好。扶着腰缓缓起身,陈廷海说:“这5亩地预计能增收10万元,这么多年的债,就快要还清了……”
(2023年5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有改动)
4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6.请给选文拟个恰当的标题。
47.赏析第⑦段画线的语句。
“以前我们家穷,交不起孩子的学费。一到开学,我们就找他借钱,他从不催着还。他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我们绝不能忘恩。”杨志琼说。
48.请结合文本分析陈廷海登上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的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49.(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马鸣风萧萧
刘白羽
①我有过一匹菊花青马,马鬃很长,性情柔和,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三下江南,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时,我骑着它,走过冰冷的松花江,在马背上吟过一首诗:长空一月压林低,千里冰封走战骑,遥望烟火弥漫处,三军刚到正合围。
②这匹马老了,虽然还竭尽忠心,努力报效,但终究气吁喘喘,不胜驱驰了,我不得不眼看着人家从我手里把它牵走了,我心里非常难过,抓把炒黄豆喂给它吃。它用柔软的嘴唇在我掌心里蠕动着咀嚼着,而后,又伸长脖颈在我身上磨厮着,我忽然发现它两只眼眶里濡濡流下了两行泪水,这真使我的心房为之深深战颤。
③但,马绝不是柔弱的生灵,马有马的烈性,正是这种烈性使它在狂风暴雨、枪林弹雨中任意奔驶,而且这种烈性,也会传导给人,燃烧起人的求战热望。有一回,当我勒了马屏住气息,等候前面化来爆裂的枪声时,我发现马的两只耳朵在簌簌抖颤,两只前蹄不断踏动,全身肌肉和鬃毛、都发出一种渴望临战的精神。而后,当号声响起时,我刚翻身上马,它就象离弦之箭一样勇猛冲飞而前,那真是在飞,全身拉成一条直线。我伏在马上,马的烈性传到我身上,我感到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这是一种生命的强大的暖流啊!它把我和马融合在一起。风,那样锐厉地劈面而来、呼啸而过,用不到我的鞭策,马自己就奔向火线。是的,那里有流血、有死亡,但这一切在这一刹那间都不在话下,只有一种胜利的快感在大大鼓舞着我们,马不畏惧战争,而是渴望战争。还有一次,我骑马夜涉辽河,水涨流急,又是漆黑之夜,伸手不见五指,但,在这紧急关头,马仰起脖颈微微嘶鸣了一声,甩了甩尾巴就踏入河身。我只觉得水在周围旋转,几次卷入旋涡,我一提缰绳,马便跳跃而起,后来,在最深的河心,它竟展开四蹄,浮游起来,它不但那样勇敢,而且那样机敏。我在一首诗里曾写过这样诗句:夜涉流急频跃马,晨行霜冷苦吟诗。
④我真喜爱真正的骏马呀!它长得那样英俊、那样飒爽,它的眼光充满智慧,它的肌腱饱含雄健,它眷恋自己人时何等挚爱,它冲向敌人时那样猛烈,它的四蹄在大地上敲出鼓声,它的长啸给人带来豪情,它既象一缕柔情、又象万里雷霆。而今,距离战争时间很遥远很遥远了。就在战争后期,也由于换了吉普,而与马作别,但现在,我想起来,还是那样恋恋于我的战马呀!……前面,谈到我和那匹菊花青马分手时马的动情之处,我还没有说养这匹马的饲养员呢!他夜里伴着马睡眠,为了夜半更深起来喂上饲料,他给它引最清凉的水饮,每到宿营地,他看到马身上汗水淋漓,他就埋怨我不该骑得太狠。那天,人家牵了这匹老马走时,他竟坐在空落落的马槽旁边痛哭了一场。
⑤我想不起人与畜之间,有什么比人与马更有深情的了。更生死与共、相依为命的了。有人也举出猫,但猫是在热炕头上打鼾的动物。有人也许举出狗,但狗是欢喜向你谄媚的动物,马,不是这样,自有它独立不羁的风格、英雄豪放的骨气。
⑥我再讲一个关于马的悲剧的故事。那是1938年夏天,在河北大平原上,青纱帐一望无涯,赤日烘烤着大地,我们从冀中驶向冀南,我骑的是一匹枣红马。那可真是一匹骏马呀!它红得像火炭一样,大概就是古小说里所说的“赤兔马”吧!那身个,那长样,都是充满豪情,充满灵气的。我们一行人骑着马涉渡滹沱河,就赶上平原上时常突现的狂风暴雨。先是一朵乌云旋即倾盆大雨。我们放眼四顾,只有一片绿色大海的庄稼地,连个看瓜的窝棚也找不到,于是我们只有策马狂奔,人和马冲狂风迎暴雨,都淋得湿透。也许就因为一下赤日炙人,一下雨冷如冰,我们到了宿营地,那马竟然一夜不食不饮而死去了!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是那样的一匹马呀!那是一只美丽的火鸟!但我爱它我却骑死了它……我记得当我们到达宿营地,我跳下马来,还爱抚着它那锦缎一样光滑的颈项,而他也把头伸向我,微微喷出鼻息,用柔软得像奶脂一样的嘴唇,灵巧而依恋地在我身上、手上、脸上摩擦着。这是何等样的一出悲剧呀!我爱这匹红马,但我骑死了这匹红马。几十年时间流水一样过去了,可我的心灵里还存留着这匹马的景象,我的心灵里还充满对这匹马的疚仄之情……是的,这深沉的悲剧,使我更多地怀念起战争,只要一想到那峥嵘岁月,我还是不能不想起战马。现在我明白了,不正是由于我曾经乘马在战场上飞奔,我才最理解“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诗的意境,那是多么豪爽、多么旷达的美的意境。我老了,但在我的一生中,我还是不能不为我曾经获得那一种意境而自豪呢!不过,上面说的那种疚仄也就更深更深地渗透了我的灵魂了。
(1)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喂菊花青马吃黄豆的时候,内心的心情是疚仄的。
B. 马是有烈性的生灵,它渴望在狂风暴雨、枪林弹雨中任意奔驶,这种烈性能燃起人的作战激情。
C.“风,那样锐厉地劈面而来、呼啸而过”渲染了战争紧张的氛围。
D.“我还是不能不为我曾经获得那一种意境而自豪呢!”是双重否定句。
(2)文章中写猫和狗有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句。
(4)为什么作者会说“我才是最了解‘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诗的意境”?
(5)根据材料和文段,说说军旅生活熔铸了刘白羽什么精神品质。
【材料】
他的文学作品,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和军旅生活密切相关,相当长的戎马生涯,锻炼了刘白羽的筋骨、体魄,熔铸了刘白羽的胆量、气质和灵魂。
(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阅读散文,完成各题。
酿一坛酒
①江南的大寒节气,通常并不像这两个字眼那么凛冽,然而,假如冷空气从北方长驱直下,到了夜深人静时,隆冬就会在每一个村口提前降临。
②朱家门村石桥下,二十五岁的书画专业硕士生朱起航双手紧紧抓着破裂的橡胶水管,感觉到十个脚趾正传来一阵阵刺痛。从煮料皮里抽出来的水不时从破裂的水管里喷出来,已将他一身运动服浇透,灌满了球鞋,在零下两度的严寒里开始结冰。他很想将水管扔掉,飞奔回家冲到热水龙头下。可是,不知为什么,水管却像长在他的手上。他咬了咬嘴唇,一声不响,就像平时跟伯父朱中华学捞纸、晒纸时一样。
③精选的新竹在经过浸泡捶洗变软之后,需要将竹料去皮,拌入碱性的石灰水,发酵后,一捆捆码在巨大的锅中,足足六层,蒸煮八个昼夜,除去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后,放入清水中漂洗,再浸石灰水,再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直到竹纤维逐渐溶解。
④在伯父朱中华眼里,纸质的根本不同,就在这发酵和煮料里。像做酒一样,古法造纸也有极高的科技含量,比如烤竹料时,温度不超过九十度,要花三天三夜慢慢烤熟。发酵时,需天时地利,更需虔诚之心,就像小时候,奶奶只准他将耳朵贴在酒缸外听,不能出声。
⑤他常看到水汽弥漫的竹料池边,伯父掀开一层层塑料薄膜,满脸喜色地掰开一团竹料,抽出一瓣竹片,在阳光下举起,只见一团洁白的、毛茸茸的菌丝,慢慢舒展开身子,像一个婴儿第一次舒展手脚。他说,这就是元书纸的胚胎,纸的精灵。
⑥机器做的纸和手工做的纸,到底哪里不同呢?机器造的纸,没有经过石灰水的浸泡,是不含钙的,而手工竹纸经过石灰水浸泡,纸浆用手工一下一下打出来,使得纤维氧化,产生叉状的不规则花纹,形成活性状态的碳酸钙,于是,一张纸便会呼吸,便会产生光泽,一个生命体就活了。而追求效益和利润最大化的机器造纸,是造不出这样的纸的。“纸寿千年”说的就是手工纸。
⑦伯父说,一粒捞纸房的灰尘里,就有一万个生命体、一万个宇宙;一门古老的技艺里,有难以言传的玄妙。越钻进去,他就越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可是,“就算只能做两刀纸,也得用完整的古法技艺做出来!”
⑧伯父对朱起航说这些话时,有时站在溪水里翻洗竹料,有时正挥汗如雨地斫着竹料,有时就立在大雨里一捆捆码竹料,有时在纸槽前捞纸,有时正往炉火里扔一块柴。
⑨朱中华所有的努力,就是想用竹子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纸,让会呼吸的纸、让纸上的生命留存一千年、一千零一年、更多年。
⑩朱起航不由想起记忆里那张最美丽的纸——
堆满元书纸的堂屋前,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一起徐徐铺开了一张大纸,竹纸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纸下的图案一清二楚,纸的表面在窗口透进来的微光中,闪烁着玉石般的光泽。
“这张纸起码有四十多岁了,当年有人临摹《兰亭集序》,用的就是这类纸。”伯父朱中华说着,将鼻子凑到离纸一厘米的地方,深深吸了口气。“我们能做出来。”父亲朱中民说着,也将鼻子凑到离纸一厘米的地方,深深吸了口气。他们谈论纸,如同在酒桌上谈论一坛刚刚启封的陈年佳酿。
(节选自苏沧桑《纸上》,有删改)
50.联系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可是,不知为什么,水管却像长在他的手上。
赏析:
51.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5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朱起航既是手工造纸的见证者,也是手工造纸技艺的传承者。
B.第⑤段“这就是元书纸的胚胎,纸的精灵”一句中的“这”指代的是“竹料”。
C.第⑥段将机器造纸与手工造纸作对比,意在突出机器造纸追求效益和利润最大化。
D.从全文看,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为:捞纸晒纸、浸泡捶洗、发酵蒸煮。
(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让我抱抱你
郑玉超
①小时候家里穷,揭不开锅,他很瘦。母亲去世早,父亲独自拉扯他,很不容易。见他身子单薄,父亲很心疼,常会说,儿子,让我抱抱你。每一回,他都很听话,让父亲抱。每一回,父亲都能轻轻将他抱起。父亲心底满是酸涩,觉得自己没本事,不能让儿子长得壮实,哪怕就胖一点点。
②每到夏秋时节,父亲就光着胳膊,去沟渠里摸些河蚌和田螺。父亲常笑逐颜开,带回一篓的战果。一次,他用小手,为父亲拭去脸上的汗水,手指不小心沾到了自己的舌头,咦,父亲的汗水好咸。
③父亲将河蚌、田螺洗净,放到锅里煮,剔出肉,洗净,再加佐料,清炒。油水虽少,可在他看来却是道不可多得的荤菜,是美味佳肴。
④他吃得很尽兴。见父亲没动筷,他很好奇:“爸爸,很好吃呢!你不喜欢?”父亲笑笑,说:“我不爱吃,盆里还有好多呢。我要是喜欢,能舍得拿到集市上去卖?”怕儿子不信,父亲又道:“你看我这身板,不能再吃了,要是胖了,动作会慢,还没有河蚌田螺快,就捉不到它们了。”
⑤边说,父亲边张开嘴巴,舌头一伸一缩,学着河蚌,慢慢走动。他笑出了眼泪,觉得父亲比戏台上的人还厉害。他忽然想到,父亲现在是只河蚌了,当然不爱吃河蚌了,天底下,哪有河蚌吃河蚌的道理呢?不过,他可没有想到父亲这只河蚌为什么会亲手捉河蚌。
⑥渐渐地,他长大了,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博士毕业,他留在了大城市工作。
⑦几年之后,他有了自己的公司,在城里又有了自己的房子。他常回老家,想将父亲接到城里。父亲死活不同意,说,农村山好,水好,总之,一切都好。父亲听人说过,城里人不容易,吃的穿的,不知比农村贵多少倍。何况,儿子开公司没几年,钱得算计着,得花在刀刃上。
⑧每一回,父亲都有自己的理由;每一回,他都自信而来,失望而归。这一回,他决定不听父亲的,硬生生将父亲接到了城里。
⑨宽敞的客厅里,父亲局促地站在里面,显得很瘦小。望着父亲清癯的脸庞,他心底一阵疼。愣了会,他突然张开手臂,说:“爸爸,让我抱抱你。”
⑩父亲怔怔的,有点恍惚,一时没明白儿子的话。他快步走到父亲身边,说,抱抱你。父亲的脸倏忽红了,像一块酱紫色的布。父亲不好意思地躲闪。
父亲终究禁不起他的恳求,红着脸,让他抱。他没费多大劲,就将父亲抱离了地面。父亲轻飘飘的,像是空气。“爸,你怎么这么轻?”他轻声问,眼前一片模糊。父亲笑,说:“人老了,哪有不变轻的?”“我去集市上,买点鱼虾回来做给你吃。”他说。
父亲眼睛躲闪着,又笑:“我从不爱吃那些东西,连田螺河蚌都不吃,你忘了?”他心里疼得慌,央求道:“爸,那我就带你出去吃点好的。”
父亲咧开大嘴——他看到父亲的牙齿又掉了两颗——笑着说:“吃好的容易发胖,走起路来艰难,你没看到老家你大伯胖到啥程度了,走几步路,都气喘吁吁。”
怕儿子不信,父亲便学着自己兄弟的样子,身体弯曲着,夸张地摆着双臂,喘着粗气,蹒跚而行。可父亲一点也不胖,相反,瘦削得像深秋里的柴火。看着父亲笨拙地模仿,他笑出了眼泪,泪水流到嘴里,咸咸的,就像当年父亲脸上的汗水。
他知道,父亲撒了谎。小时候,他曾不止一次无意中发现,父亲躲在黑乎乎的灶房里,偷偷地吃他剩下的河蚌田螺,津津有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53.第⑤段和 段父亲进行了两次模仿,“他”都笑出了眼泪,这两次“流泪”的原因相同吗?请简要分析。
54.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父亲的脸倏忽红了,像一块酱紫色的布。(从修辞角度赏析)
(2)父亲眼睛躲闪着,又笑:“我从不爱吃那些东西,连田螺河蚌都不吃,你忘了?”(从描写角度赏析)
55.请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56.在本文中,“他”抱起了父亲;《散步》中,“我”背起了母亲。请根据下列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探究这“一抱一背”的深刻内涵。(可从内容、情感、主旨等方面回答)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思维导图
常考题型
赏析语言的角度
用词(动词、形容词、叠词...)
句式特点(陈述句、反问句、长短句...)
修辞手法
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表达方式
语言风格
标点符号
解题思路
用词(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①动词:运用一系列××动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
②形容词:运用一系列××形容词,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
③叠词:运用××(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语句朗 朗上口,富于音韵美;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语言具有绘画美;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 ④拟声词: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 地描写了××的 ,流露出……的情感。
句子的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反问等。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又生动有力。
一般先指出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分析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句子的描写手法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目的是突出人物性格、心理和形象特点。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是通过环境交代背景和环境,侧面反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及揭示主题主旨。
句子的表达方式
记叙,就分析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议论,就分析其蕴含的哲理和人物观点;抒情,分析其抒发的感情;是描写,就分析其描绘的意境等。
句子的句式特点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 陈述句语气平缓;疑问句制造悬念;设问句提醒读者注意;反问句加强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长短句结合,行文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语言风格
从语言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生活特色等角度考虑。
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练、柔婉、含蓄、细腻、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诙谐等。
标点符号
破折号:表示突然转变话题;突出语意转折;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解释说明;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表示递进;表示说话的中断或间隔。
省略号: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表静默或思考;表说话断断续续;表语言的中断;表话未说完或表语意未尽;表声音持续。
答题格式
1.“××”(等词),写出了(强调了)……的特点或内容,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性格特点、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2.本文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画面。突出表现了……
3.本文句式灵活多变,运用了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等,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
4.本文语言……,写出了……。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五、课堂练习
1.(23-24九年级下·辽宁沈阳·开学考试)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①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公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蜿蜒的土路泥泞……
②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是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是别家的石墙。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刚沐浴过的婀娜女子。
③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他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④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男人语调不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他含笑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⑥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⑦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⑧ 。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常夜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人。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善良和执著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⑨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然而,作为世间众生,我们却可以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以热爱和执著等,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让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让作者深有感触的三件事。
(2)选文第②段对五彩缤纷的花篱笆的描写,有什么用意?
(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
(4)请在选文第⑧段的空白横线上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
(5)选文第⑨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1)亲戚邻居打理出美丽的花篱笆;年轻女子送食物给朝鲜老乡;拾荒歌者参加文艺节目,怀着梦想倾情献唱。
(2)细致描绘出亲戚邻居家花篱笆的绚烂明媚,表达了“我”的惊喜赞叹之情,衬托出亲戚邻居对生活的热爱。
(3)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亲戚邻居热情好客,表现了他热爱生活。
(4)示例: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
(5)总结全文,与题目相照应;点明主旨:希望我们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以热爱和执著装点生活,感染他人。
【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
结合第②段“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可以概括出:亲戚邻居打理出美丽的花篱笆;
结合第⑦段“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可以概括出:年轻女子送食物给朝鲜老乡;
结合第⑧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常夜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人。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可以概括出:拾荒歌者参加文艺节目,怀着梦想倾情献唱。
(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分析。
第②段“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写了山村亲戚邻居在院子内外种的各种花儿,五彩缤纷,绚丽明媚,动人心魄。结合“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可见这段景物描写表现了花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运用了动作描写,“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运用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亲戚邻居热情好客、心地善良,也表现了他充满了情趣,热爱生活。
(4)本题考查句子补写。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分析,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即可。示例:女子那美丽的身子和脸庞,就像那篱笆上的鲜花,给陌生人以温暖。
(5)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
结尾段,结构上,总结全文,“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与题目“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相照应;内容上,“作为世间众生,我们却可以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以热爱和执著等,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让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点明主旨:希望我们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以热爱和执著装点生活,感染他人。
(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梨树,甜了一方山水
①梨树下乘凉是夏日里一件畅快事。茂密的梨树叶子遮盖着阳光,坐在阴凉里,看阳光在梨树叶子上流光溢彩,听一树蝉鸣时高时低。从幽幽的青石板小路走进小院,白墙青瓦的小木楼,青瓦上覆盖了一房顶郁郁葱葱的爬山虎。青石板院坝里一棵老梨树,主干粗壮,树身上的纹路如沟壑、如断壁。正值盛夏,酷暑难熬,走进小院,浓荫密密,绿风荡漾。老陈坐在梨树下,眯着眼睛,哼着小曲儿。见有人进了院子,赶快让座。快来,快来,这梨树下有细风,凉快呢。
②没等我们坐下来,老陈伸手摘了梨树上一颗梨子递过来。一尝,入口化渣,满口汁水,一行人连口称赞:好吃,好吃。老陈笑说:老梨树结的。
③坐在梨树下,老陈兴奋地对我们说:这梨树是爷爷栽下的,院子改造了好几回,可这梨树一直长在这里。只要说,陈家梨树那户人家,村里无人不知。地里干活累了,回到院子里,梨树下一坐,微风吹来,劳累顿时消了一截。人越活越老,这梨树却精神得很,越活越挺拔。一次,见老树干上抽出一股新枝来,这新枝开花、结果,结了好大一颗梨子呢。你看,梨子多美,多像一盏盏灯!
④我们抬头一看,树枝上一颗颗梨子在阳光里晃动,仿佛有光在摇曳。小院子周围全是挂满“灯”的梨树,收梨子的车子就停在树下,人们咧着嘴笑,摘满一篮子梨子,就递给车上的人。树枝摇晃拍打着车子,有梨子掉在人们头上,惊起一片爽朗的笑声。整个村庄弥漫着一阵阵梨香。
⑤老陈笑着说:村子里上千亩的梨树,都快四五十年了。想想,那时候自己三十多岁,栽梨树还真是不容易,每一棵梨树都有一个故事。
⑥先说这棵栽在田坎上的梨树吧。顺着老陈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棵老梨树树皮开裂纵横,树枝沧桑蜿蜒。这棵老梨树不言不语,站在高高的田坎上守着这一园子的梨树。这是最早栽下的梨树了。那时候,村里人还喊我小陈。大家说,小陈,梨树能当饭吃?我不服那口气,不在大田大地里栽,就把梨树栽在田坎上。第二年开始挂果,第三年这棵树上的梨就卖了近百元。当时,村里传开了:多栽苍溪雪梨树,不到几年就致富,要是栽上百十株,保你当上万元户。一下子,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在田坎上栽梨树,有的甚至在大田大地里也栽上梨树。记得1984年,雪梨大户卢履清去北京参会,还把这梨子带到北京呢!老陈笑呵呵地说:我把这棵梨树命名为致富一号树。
⑦一号树,就是示范树,就是带头树。这一园子的梨树,这一半坡的梨树,春天,满树白雪;初秋,果实摇曳。让人一看,心里总是满满当当的激动。
⑧致富奔小康,这雪梨树是立了大功的。这一村子的人,都靠雪梨致富了。
⑨说着,老陈带我们来到梨园山腰一老井处,见一股细水从一岩石缝流出,水光闪烁。侧耳细听,似有轻轻的水流声。令人惊奇的是岩石上有一老树,数丈之高,树身需两人合抱,树根却把这岩石团团抱住。岩石多洞,每个洞里都是老树的根须。老陈笑笑说:村里人看重这树呢。啥子树,大家猜猜吧。冬青树?香樟树?老陈摇摇头,又笑笑说:梨树,野砂梨树。一行人一脸迷惑,异口同声地重复道:野砂梨树?
⑩老陈接着说:我们村开始发展梨树,就是先育这种野砂梨树,再在上面嫁接雪梨树呢,多艰辛的过程啊。
野砂梨,果皮褐色,拳头大小,汁多,酸甜。而清朝的《苍溪县志》载雪梨:“肉白如雪,味甘于蜜,清香无渣,入口即化……”由酸到甜,由砂梨到雪梨,梨子相伴人类走过了多么漫长的路程。到如今,有了早熟翠冠梨、中熟黄金梨,以及晚熟雪梨。不过,大家念念不忘的还是那肉白如雪、入口即化的雪梨。
老陈乐呵呵地说:人一辈子要干很多事,我老陈就干了一件事,种了一辈子的梨树。
梨园小路上走来一行人,有人高喊:老陈,老陈,出来领奖了!
七十多岁的老陈,几步跨出梨园,激动地说:吼这么大声干啥?啥子奖,我一个老头子还有奖吗?
原来,是乡党委王书记带着几个同志,来给老陈送“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金灿灿的纪念章挂在老陈脖子上,老陈一个劲摸着纪念章,激动得泪眼汪汪。
王书记也激动地说:这一园子的梨树见证,你老陈千值万值。
看看一行人,看看满山坡的梨树,老陈深深鞠躬。满目青山,其实,老陈也是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梨树了,他甜了这里的一方山水,甜了这一村的乡亲。
2.阅读选文,将下面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
对 象 外 形 特 点
青山板院坝里一棵老梨树 ①
② 树皮开裂纵横,树枝沧桑蜿蜒
3.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这棵老梨树不言不语,站在高高的田坎上守着这一园子的梨树。
5.结合选文,说说你对标题“梨树,甜了一方山水”的理解。
6.茅盾在《白杨礼赞》中写到:“我赞美白杨树,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本文作者为什么说“老陈也是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梨树”?
【答案】2.主干粗壮,树身上的纹路如沟壑、如断壁 田坎上的梨树 3.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小院清新宜人的气氛,为下文写梨树做了铺垫。 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老梨树对果园的坚守,表达了作者对老梨树的赞美之情。 5.梨树使一方百姓走上富裕之路;表达作者对梨树的赞美之情。 6.老陈见证了村里梨树种植与梨园规模的扩大;他热情奉献,带领大家靠种梨树致富奔小康,他像老梨树一样给人们带来甜美生活。
【解析】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①空:根据原文第①段“青石板院坝里一棵老梨树,主干粗壮,树身上的纹路如沟壑、如断壁”可知青石板院坝里一棵老梨树的特点是:主干粗壮,树身上的纹路如沟壑、如断壁;
②空:根据原文第⑥段“先说这棵栽在田坎上的梨树吧。顺着老陈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棵老梨树树皮开裂纵横,树枝沧桑蜿蜒”可知这里描述的对象是:田坎上的梨树。
3.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环境描写通常有交代写作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揭示主旨,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
根据第①段划线句“茂密的梨树叶子遮盖着阳光”“幽幽的青石板小路”“青瓦上覆盖了一房顶郁郁葱葱的爬山虎”“正值盛夏,酷暑难熬,走进小院,浓荫密密,绿风荡漾”可知是运用了环境描写;根据第①段“梨树下乘凉是夏日里一件畅快事”以及“老陈坐在梨树下,眯着眼睛,哼着小曲儿”可知,渲染了小院清新宜人的氛围,也为下文描写梨树做了铺垫。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根据“老梨树不言不语”可知,“站”“守着”是拟人化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梨树”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梨树默默无闻地守候着一园子的梨树,从中体现出作者对老梨树的高度赞美之情。
5.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作答时应从表层含义和深沉含义来分析,其中深层含义需结合本文的主题思想来作答。表层含义:根据本文第⑥段“我把这棵梨树命名为致富一号树”和第⑧段“致富奔小康,这雪梨树是立了大功的。这一村子的人,都靠雪梨致富了”以及第 段“满目青山,其实,老陈也是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梨树了,他甜了这里的一方山水,甜了这一村的乡亲”可知,这里的“甜”指的是老陈带领大家种植梨树脱贫致富,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深层含义:梨树的果肉清甜,还让大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表达的是作者对梨树的赞美之情。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原文第⑥段“我不服那口气,不在大田大地里栽,就把梨树栽在田坎上。第二年开始挂果,第三年这棵树上的梨就卖了近百元。当时,村里传开了:多栽苍溪雪梨树,不到几年就致富,要是栽上百十株,保你当上万元户。一下子,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在田坎上栽梨树,有的甚至在大田大地里也栽上梨树”、第 段“老陈接着说:我们村开始发展梨树,就是先育这种野砂梨树,再在上面嫁接雪梨树呢,多艰辛的过程啊”可知老陈见证了村里梨树种植与梨园规模的扩大;根据第 段“这一园子的梨树见证,你老陈千值万值”、第 段“老陈也是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梨树了,他甜了这里的一方山水,甜了这一村的乡亲”可知,体现出他他热情奉献,带领大家靠种梨树致富奔小康。
(2024·湖北襄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不褪色
钱春华
①坐火车、转汽车、走山路,德福老汉凌晨五点出发,走到月亮升起,终于赶到了儿子大兴所在的炮兵部队。
②德福老汉一直觉得,他的大兴和大炮最相配——大兴帅气,大炮威风。一想起大兴与大炮站一块的画面,他就一身豪气,感觉不到疲惫。
③爬到山坡上,他便能看到儿子部队所在的营地了。德福老汉坐下来,打算吃一个馒头再走。朦胧月色下,有人嘴里“啰啰”地唤着,赶着一头猪出现在山坡上。
④只听那赶猪的人说:“黑花呀,你就待在这山林里,自己找草药吃,过上十天半月,我来看你。”虽然听着声音有点耳熟,德福老汉也没多想,只看了看那头猪,形销骨立的,看样子没几天活头了。不过德福老汉喂猪二十多年,经验丰富,他冲着赶猪人说:“这猪有病,但还可以救活。”
⑤赶猪人明显一顿,赶着猪快步来到德福老汉跟前,叫了一声:“阿爸!”
⑥德福老汉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这不是儿子大兴吗?他疑惑地说:“儿子啊,你怎么跟猪打上了交道呢?”
⑦大兴有点小得意地说:“我们部队离城里太远,不好买菜,部队农场就养了二十多头猪。现在全由我照看着。”
⑧德福老汉却大声嚷嚷着:“你喂猪有什么出息?那不跟我一样吗?”
⑨大兴说:“阿爸,革命工作不分贵贱,养猪也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啊!”
⑩他们的大声嚷嚷,惊动了营队里的人,连长和司务长跑了过来。连长说:“大兴,你不是赶猪上山了吗?怎么在这里跟人家吵上了?你们在说啥?我一句都听不懂。”
大兴忙敬了个礼,说:“报告连长,这是我阿爸,他从厦门老家来看我。”
德福老汉自然通晓人情世故,他迅速换了语气,热情地说:“连长好,我们正在讨论治猪病的方法。你们看,这山上的泥土和杂草都有利于猪的康复。大兴说得对,把病猪丢到山上,让它自己吃草药和野菜,就能恢复健康。”
大兴瞥了一眼阿爸,明白阿爸还是支持自己的工作的。
德福老汉在连队里住了两天,教了儿子不少养猪的技巧,部队领导都很感谢他,最后他开开心心地回了老家。过了半个月,那只病猪真的养好了病,自动回营了,后来还被养成了“年猪”。大兴因为养猪任务完成得好,被提拔当了班长,还评上了先进个人。
第二年,大兴开始自学养猪和兽医技能,还发明了一个让猪长得快的办法,他养的猪,只只能在一年里就长到180斤以上。到了年底,因为养猪的表现突出,大兴又立了一个三等功。
大兴复员后,回老家承包了他家附近的三座山头,种果树的同时,还进行山猪养殖。一到傍晚,三座山头的几百头猪就嗷嗷叫,等待全天最后一餐的投喂。时间久了,人们风趣地将这个情景称为“三猪鼎立”。受此启发,大兴便给自己的养殖场更名为“三猪鼎立”生猪养殖公司。
他的养猪事业红红火火,引起了市里领导的高度重视,附近各村都闻风前去观摩取经。因为富有养猪经验,又擅长给猪治病,大兴先被调到镇上的畜牧所上班,又被调到县里畜牧公司,三年以后,进了市畜牧局,十年后甚至当上了副局长。
退伍二十年时,大兴邀请当年的几位战友来厦门做客。回忆起当时大兴赶病猪上山的事,连长说:“大兴啊,其实我外婆也是厦门人,我八岁前都跟着外婆住,所以我听得懂你们的话。那时你阿爸明明在责备你养猪没有出息,看到我和司务长来了,却说是在教你怎么给猪治病。你有一个好阿爸。”
大兴微笑道:“我知道您当时装作听不懂,是不想让我们尴尬。我当时也是立了志,非要在养猪这个事情上,干出名堂来。”
连长和战友们看着大兴家门上方挂着的军烈属光荣牌,问起他家有几个人参过军?
大兴说:“我祖父是红军,烈士。我阿爸因为视力不好,没能参军。但他把我送进了军营。我的女儿、儿子都参过军,退伍后,接手了我的‘三猪鼎立’生猪养殖公司。他们现在除了帮助乡亲们致富,还定期联合‘爱国拥军促进会’开展公益活动,以粮食和猪肉慰问军烈属和孤寡重病老人。我觉得通过养猪,实现了我此生最大的社会价值。阿爸过世时,也特别肯定了我的选择。”
连长说:“退伍不褪色,你做得很好。”
此时,附近那三座山头的猪又嗷嗷叫了起来,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选自“金羊网”2023年11月1日,有删改)
7.父母总是用他们最朴素的观念看待儿女的职业选择。文中德福老汉是如何看待儿子大兴的职业选择的呢?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8.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任选一句作答)
(1)大兴有点小得意地说:“我们部队离城里太远,不好买菜,部队农场就养了二十多头猪。现在全由我照看着。”(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2)德福老汉自然通晓人情世故,他迅速换了语气,热情地说。(赏析加点词)
9.文中的大兴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0.文章第 段补充交代连长“听得懂厦门话”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11.读完本文后,同学们就文章的标题展开了讨论,请你替小优阐述理由。
小翼:我认为可以将文章标题改为《大兴养猪记》,朴质而简明,写出了大兴在部队时负责养猪并学习养猪技能,在退伍后兴办养猪事业,以此回馈社会,实现了社会价值。
小优:我觉得《不褪色》作为标题更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1)疑惑 (2)知道儿子在部队养猪(3)看到儿子通过养猪实现社会价值 8.示例一:选(1)。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大兴对自己能负责整个部队农场的猪感到自豪,写出了大兴对工作的热爱。
示例二:选(2)。“迅速”是速度非常快的意思,写出了德福老汉在看到儿子的领导时态度转变之快,既写出了德福老汉通晓人情世故,又表现了德福老汉对儿子的爱和对其工作的支持,不希望在领导面前给儿子丢脸。
9.示例:①爱岗敬业。没有职业高低贵贱的思想,认为养猪也是一项光荣的工作。②善于学习。自学养猪和兽医技能,养猪的表现突出。③勤劳肯干。复员回家后承包山头种果树、养山猪,事业红红火火。④乐于奉献。成立的养殖公司不仅帮助乡亲致富,还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结合文章内容,通过人物的事迹概括其形象特点,答出三点即可) 10.①体现了连长的善解人意,避免了德福老汉和大兴父子俩的尴尬;②通过连长之口从侧面突出了德福老汉对大兴工作的支持。 11.一方面题目新颖,能引起读者好奇,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不褪色”出自“退伍不褪色”,暗示了大兴退伍军人的身份,表达了作者对退伍军人在退伍后依然不忘军人本色,努力奋斗,回馈社会的赞美。
【解析】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疏通文章脉络再填空作答。根据“自豪”和“觉得儿子与大炮最相配”可得知(1)处为情感,(2)(3)处均为事件。
(1)根据“偶遇儿子赶猪上山”可锁定范围为第③段至第⑥段,由第⑥段“他疑惑地说”可见此处应填情感:疑惑;
(2)根据空后“支持”和“教儿子养猪技巧”为第 段至第 段内容,可得知此空范围为第⑦段至第 段,由第⑧段“德福老汉却大声嚷嚷着:‘你喂猪有什么出息?那不跟我一样吗?’”可知,父亲在得知儿子在部队养猪十分的不满,此处应填事件:得知儿子在部队养猪;
(3)根据空前可锁定本空范围为第 段至第 段,由第 段“我觉得通过养猪,实现了我此生最大的社会价值。阿爸过世时,也特别肯定了我的选择”可得知,父亲因为儿子实现了社会价值而肯定了他,此处应填事件:看到儿子通过养猪实现社会价值。
8.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1)描写方法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常见的人物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等。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根据“大兴有点小得意地说”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根据“有点小得意”可知也运用神态描写,通过“部队农场就养了二十多头猪。现在全由我照看着”可见大兴对自己能负责全部的猪感到而自豪,也能看出他对工作的热爱。
(2)炼字主要是对动词、形容词的赏析。可按照“本意+句中义+人物形象+情感”的模板进行作答。“迅速”本意为速度非常快,根据语境可得本文指德福老汉在看到儿子的领导时态度转变之快,转变之快是因为连长的到来,才转换了刚刚不满的态度,这里能够看出德福老汉通晓人情世故,又可看出德福老汉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对其工作的支持,不希望在领导面前给儿子丢脸。
9.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
①爱岗敬业。根据第⑦段“大兴有点小得意地说”可见,大兴并没有因为自己养猪而觉得丢人,而是很自豪地对自己父亲进行解释,根据第⑨段“阿爸,革命工作不分贵贱,养猪也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啊”可见,他没有职业高低贵贱的思想,认为养猪也是一项光荣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
②善于学习。根据第 段“第二年,大兴开始自学养猪和兽医技能,还发明了一个让猪长得快的办法,他养的猪,只只能在一年里就长到180斤以上。到了年底,因为养猪的表现突出,大兴又立了一个三等功”可见他善于学习,自学养猪和兽医技能,养猪的表现突出。
③勤劳肯干。根据第 段“大兴复员后,回老家承包了他家附近的三座山头,种果树的同时,还进行山猪养殖”可见,他不辞辛苦,十分勤劳。
④乐于奉献。根据第 段“他们现在除了帮助乡亲们致富,还定期联合‘爱国拥军促进会’开展公益活动,以粮食和猪肉慰问军烈属和孤寡重病老人。我觉得通过养猪,实现了我此生最大的社会价值”可见他成立的养殖公司不仅帮助乡亲致富,还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是一个善有爱心、善于奉献的人。
10.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句段作用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结构包括引起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前文等;内容包括烘托、反衬、点明主旨等。
根据第 段“那时你阿爸明明在责备你养猪没有出息”可知,连长一开始假装听不懂是因为父亲因为他养猪而责备他,场面十分尴尬,这里体现了连长的善解人意,保护了他的尊严;根据“看到我和司务长来了,却说是在教你怎么给猪治病。你有一个好阿爸”从这里可见借连长之口,从侧面突出了父亲对儿子工作的支持和对儿子的爱。
11.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的作用包括:交代文章写作对象、点明文章中心思想、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交代文章主题、奠定文章的基调、文章行文的线索等。本文主要讲述了父亲对儿子养猪从不满到认可的故事,主要发扬了儿子所具备的乐于奉献、回馈社会的品质。《不褪色》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交代了文章主题,暗示了大兴退伍军人的身份,同时也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3-24九年级上·广西河池·期末)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①我之所以热爱回故乡,就是由于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②从我的居室到达我所描述的风景点,只需三五分钟。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漫步。去时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河岸。假设在堤坝上行走,就会遇见赶着羊群归家的老汉。那些羊在堤坝的慢坡上边走边啃噬青草,仍是不忍归栏的样子。还常看见一个放鸭归来的老婆婆。她那一群黑鸭子是由两只大白鹅领路的。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散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
③在书房写作累了,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的白山也是悦目的。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察飞来飞去的云。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它飘着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
④无论冬夏,假设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头,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确定是不得见了。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猛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浩瀚云层越过银河,绝大片面消散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这样一轮体验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
⑤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围着小城步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是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利的,可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心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由于天与地都在示意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围着!
⑥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所以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散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我不惧怕苍老,由于我容许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月光会与我的发丝相融为一体。让月光分不清它是月光呢还是白发;让我分不清生长在我头上的,是白发呢还是月光。
⑦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自身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清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管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围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哀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伸手去开床头的灯,没有打亮它,想必夜晚时停电了;我便开启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续我的梦。
⑧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⑨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12.通读选文,补写生活片段或心绪感受。
生活片段 河岸漫步 床上观月 (1) 梦中见雪
心绪感受 欢喜、陶醉 欣喜、惬意 美好、伤感 (2)
13.请说说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14.揣摩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回答问题。
(1)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与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15.有人认为在这篇作品中“雪”是阴冷的,也有人认为“雪”还是温暖、明亮的,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2. 堤坝漫步 哀伤、浪漫(清凉而又哀伤、浪漫而又寒冷) 13.通过对月光下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个浪漫、美好、静谧、安适的意境,表现了月色撩人,让人感到静谧、安适,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欣喜。 14.(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鹅、黑鸭子走路时的姿态,表现了故乡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表达了作都内心的喜悦之情。(意对即可)
(2)这一句表明作者在爱人去世后寄情于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作者故乡热爱和思念。
15.示例一:我认为在这篇作品中“雪”是阴冷的,文中第⑤段下雪后“一个人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流泪,表明雪给人带来凄婉哀伤的感受。(言之有理,意对即可)
示例二:我认为在这篇作品中“雪”是温暖、明亮的,文中第⑥段中作者说“喜欢看雪中的山峦”,文中第⑦段中作者说“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清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表明雪给人带来喜欢、清爽、滋润、亲切的感觉。
【解析】12.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把握与概括能力。解答时,需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关键的段落分析概括。
①根据第⑤段“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围着小城步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可概括出:堤坝漫步;
②根据第⑦段“看来环围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哀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心有所动”可概括出:清凉而又哀伤或浪漫而又寒冷。
1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
“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这句话,从“透过”“泛出暖融融的白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可知,写出了月色皎洁、明亮的特点,营造了一个浪漫、美好、静谧、安适的意境,再结合“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可知,这样的月光让人感到静谧、安适,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欣喜和浪漫情怀。
14.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1)从修辞角度赏析。结合句子中的“骄傲”“低眉顺眼”可知,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鹅与鸭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白鹅和黑鸭子们走路时的姿态,结合第②段“还常看见一个放鸭归来的老婆婆。她那一群黑鸭子是由两只大白鹅领路的。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可知,在故乡的田园中经常能看到大白鹅给黑鸭子领路这一和谐有趣的情景,突出故乡田园生活的谐趣与美好。
(2)把握作者的情感。第①段“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是说故乡是“理想的漫步之处”,是说故乡的风景让人的身体、心灵得到放松,表明故乡的山水风情对“我”而言,是思想与情感的慰藉;第⑥段说“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这些使“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结合第⑤段“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表明在丈夫去世后,作者寄情于大自然,并从中找到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从而变得坦然平静,也说明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
1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探究。
结合文章第⑤段“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由于天与地都在示意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围着”,写“我”与丈夫雪中漫步,既有浪漫而温暖的氛围,也有爱人离世的孤寂;第⑦段“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自身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清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是做下雪的梦,能勾起作者对亲人、故乡的回忆,是温情的;第⑧段“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第⑨段“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既是引发作者回忆的雪,也是让作者思考生活与生命的雪。据此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认为文中的“雪”是阴冷的。文中下了雪的世界白茫茫一片,苍茫、冷冽,爱人的逝世带给作者寒冷、孤独,意境凄婉哀伤,读后让人产生美好易逝的消极悲观情绪。
(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闪烁的星光
①车辆段没搬时,还在车站的后身。出了站,沿着旋转楼梯上去,顺着桥走,下了桥往左手边一拐就到了。
②车辆段空间不大,有点憋闷。我每次去办完事,就一刻不停地往回赶。我去段里的任务就是写写新闻稿。我笔下的职工不都是劳模,更多的是平凡而普通的人。写新闻我不在行,毕竟本来是学铁道车辆的。但当我在身前挂个大相机,穿一身藏蓝色工服,戴上安全帽,走进车辆段检修大库时,似乎也能找到些感觉。
③我从气割岗位路过,看见火花四溅,想着拍出来的效果肯定不错。于是我就站在挺远的安全地带,靠着长焦镜头能拍到气割师傅。夏天实在太闷热,我蹲在不通风的角落里出了一身的汗。
④气割师傅更是辛苦。除了要面对枪焰这个近在眼前的高温热源,他还得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袖口、领口都扎得牢牢的,不透气。胸前的纽扣,也都要如数扣好。再热的天,再闷的天,气割岗位的师傅们穿戴都是规规矩矩的。他们还要戴上安全帽,穿上又长又厚的过肘皮手套,特别笨重,且热。
⑤我用镜头盯着师傅的一举一动,直到他停下来,走到逆光处的水池边,水哗哗地冲出水龙头。他解开了衣襟,我忽然看见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在衣襟上动。衣服上有什么吗?我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水池边,装作洗手的样子。可是,我什么都没看见,那些星星点点的光亮消失了。我赶紧又回到刚才的位置,用镜头再次拉近,那些光亮再次出现。真是奇怪了,这些小光点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⑥我站在那里,忽然对师傅说:“别动,感觉你工作服上有光点,怎么靠近了就没了?”那位师傅看我这身行头,真就定在那里一动不动,挺配合我。我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他却好像明白了,敞开衣襟让我看个清楚。我再次回到刚才的位置,顺着小小的光亮一点一点靠近,发现他衣襟上竟然有许多小小的孔洞。原来那些亮光是太阳的光芒,因为逆光,那个深蓝近乎黑黢黢的衣襟,透出的点点光亮竟然格外显眼。
⑦我兴奋起来,感觉灵感来了。那天整整一个下午,我就看他切割。
⑧大热天难熬。眼见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开出一朵朵盐碱花,盛开又消失,消失又盛开,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⑨气割师傅被工友们称作“火枪手”。我很怕那个火枪,“呼呼呼”的声音像凛冽的风、咆哮的风,要撕开阻挡它的一切,飞溅出的火花更是让我心生畏惧。这之前我只接触过电焊,那时我还在学校实习,电焊产生的火花把我的袜子烫出了窟窿眼儿,尽管捂得很严实,又在脚面上挡了一个帆布垫,也无济于事,以至于我现在都惧怕。
⑩此刻,我眼前的气割师傅全神贯注地盯着切割的部件,但面对火花又十分气定神闲,没有一丝一毫要躲避的意思。其实,即便真的被烫到了,他也不会改变切割的姿势,除非切割结束。后来我知道了,所有的“气定神闲”都是在无数次烫伤中练就的。因为他知道他手上那把火枪的厉害程度,也知道车辆的零部件很多、很复杂,人一躲,火枪一歪,就可能会对零件造成损害。即便要调整切割角度,也要先调节火焰或者关火,然后才收回专注力,再找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切割。这一串稳定连贯的手法,没有几年时间是练不出来的。
这位气割师傅姓陈。下班跟他一起洗澡的时候,我才真正见识到了那些貌似绚烂璀璨的火花,会给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老陈的胳膊上、肩膀上、肚皮上,都留下了许多深色的细小瘢痕。穿衣服的时候,我仔细看了他的工作服,两只袖子,两片衣襟,到处都是细细密密的孔洞,让人有些心疼。
铁路事业发展的脚步不停。新建设的车辆段,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有图书馆、足球场、室内篮球馆、羽毛球馆、棋牌室、健身房,还有职工宿舍。检修大库不再是黑黢黢的旧厂房,新的大库宽敞又亮堂,猛地走进去,感觉仿佛不是厂房变好了,而是眼睛忽然明亮了。走进车辆段,映入眼帘的是用转向架、轮对、制动梁等报废部件焊接成的工艺品。那时我还去看望过老陈,他自豪地说,他赶上了新段的建设,满院这些“大部头”都是他一手切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他还说他把我之前发表的那篇“豆腐块”——《“火枪手”老陈》一直留着,他要做个纪念。
后来几年,我没再去车辆段。知道老陈退休了,偶尔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他爱上了甩铁鞭运动。我会给他甩铁鞭的视频点个赞,聊上几句。我发表文章,写了工友之间的事儿,他看到后也点个赞,除此之外再无更多往来。直到有一天,我从同事那里惊闻:老陈“走”了。我不愿相信,更不愿接受这一事实。
此后,不知为什么,老陈经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尤其是和同事聊到气割或者电焊岗位时,抑或是谁谁退休了,谁谁喜欢上了什么运动,老陈总是最先冲进我的脑海。
老陈很平凡,但大多数人度过的都是平凡的一生。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就说老陈,能在一个岗位坚持近二十年。坚持,让一个人有了操守,有了信念。而日复一日的坚持,日复一日的精进,日复一日的热爱,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我想起老陈,就会想起老陈身上星星点点的瘢痕,就会想起老陈闪烁着星光般的衣服。那些“星星”都是老陈用时间、用汗水、用心血,一颗一颗种上去的,每一颗都有他的火焰,都有他的温度,都有他的故事。它们像一枚枚闪耀的勋章,布满他的衣襟、他的胸口、他的心上。
(选自2023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16.说说本文标题的妙处。
17.自选一个角度(用词、修辞、表达方式等),简要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些“星星”都是老陈用时间、用汗水、用心血,一颗一颗种上去的,每一颗都有他的火焰,都有他的温度,都有他的故事。
18.阅读第④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详细地描写气割师傅工作时的穿衣特点。
19.选文表达了作者对老陈师傅怎样的情感?
20.铁路中学投票选举出感动师生的十大工匠,老陈师傅位列其中。请你为老陈师傅写一段颁奖词。
【答案】16.“闪烁的星光”指孔洞因逆光所透出的点点星光;赞美了老陈热爱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和毅力,点明文章主旨;设下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示例:“用时间、用汗水、用心血”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陈师傅在岗位上的辛勤付出与执着坚守,表达了作者对陈师傅热爱工作、具有毅力的赞美。 18.表现陈师傅工作的辛苦;侧面体现了陈师傅热爱工作、坚守岗位。 19.对陈师傅辛苦工作的心疼;对想陈师傅坚守岗位、吃苦耐劳的赞美;对陈师傅充满了无限的思念与怀念。 20.示例:您是一位默默坚守岗位的工匠,用精湛的技艺和执着的精神,铸就了国家的辉煌。您的心灵,如同磐石般坚定,任凭风云变幻,始终坚守在岗位上。您是大国工匠的典范,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解析】16.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根据第⑥段“我再次回到刚才的位置,顺着小小的光亮一点一点靠近,发现他衣襟上竟然有许多小小的孔洞。原来那些亮光是太阳的光芒,因为逆光,那个深蓝近乎黑黢黢的衣襟,透出的点点光亮竟然格外显眼”可知,“闪烁的星光”是指陈师傅衣服上的孔洞,因逆光所透出的点点星光;
联系第 段“老陈很平凡,但大多数人度过的都是平凡的一生。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就说老陈,能在一个岗位坚持近二十年”,第 段“我想起老陈,就会想起老陈身上星星点点的瘢痕,就会想起老陈闪烁着星光般的衣服。那些‘星星’都是老陈用时间、用汗水、用心血,一颗一颗种上去的,每一颗都有他的火焰,都有他的温度,都有他的故事”可知,陈师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衣服上的孔洞是他坚守的印证,表达了作者对陈师傅热爱工作、富有恒心、坚守岗位的赞美;
联系第⑤段“他解开了衣襟,我忽然看见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在衣襟上动。衣服上有什么吗”“可是,我什么都没看见,那些星星点点的光亮消失了。我赶紧又回到刚才的位置,用镜头再次拉近,那些光亮再次出现。真是奇怪了,这些小光点好像在和我捉迷藏”可知,文章最初并未交代“星光”是什么,设下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从用词、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如“一颗一颗”运用了叠词;“用时间、用汗水、用心血”“都有他的火焰,都有他的温度,都有他的故事”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整个句子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联系第 段“老陈很平凡,但大多数人度过的都是平凡的一生。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就说老陈,能在一个岗位坚持近二十年。坚持,让一个人有了操守,有了信念。而日复一日的坚持,日复一日的精进,日复一日的热爱,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可知,陈师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岗位上,该句表达了作者对陈师傅坚守岗位、热爱工作、具有毅力等品质的赞美。
示例:“一颗一颗”是叠词,突出了了陈师傅对工作的辛勤付出,赞美了陈师傅热爱工作、坚持不懈的品质。
18.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第④段“除了要面对枪焰这个近在眼前的高温热源,他还得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袖口、领口都扎得牢牢的,不透气。胸前的纽扣,也都要如数扣好。再热的天,再闷的天,气割岗位的师傅们穿戴都是规规矩矩的。他们还要戴上安全帽,穿上又长又厚的过肘皮手套,特别笨重,且热”,写陈师傅在炎热天穿着厚厚的衣服工作,表现了陈师傅工作的辛苦
联系第 段“老陈很平凡,但大多数人度过的都是平凡的一生。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就说老陈,能在一个岗位坚持近二十年。坚持,让一个人有了操守,有了信念。而日复一日的坚持,日复一日的精进,日复一日的热爱,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可知,通过对陈师傅艰苦的工作环境的描写,侧面体现了陈师傅坚守岗位、热爱工作的品质。
19.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联系第④段“气割师傅更是辛苦。除了要面对枪焰这个近在眼前的高温热源,他还得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袖口、领口都扎得牢牢的,不透气。胸前的纽扣,也都要如数扣好。再热的天,再闷的天,气割岗位的师傅们穿戴都是规规矩矩的”,第⑩段“后来我知道了,所有的“气定神闲”都是在无数次烫伤中练就的。因为他知道他手上那把火枪的厉害程度,也知道车辆的零部件很多、很复杂,人一躲,火枪一歪,就可能会对零件造成损害”可知,作者看到陈师傅在炎热天仍穿着厚厚的工作服,知道陈师傅经历了无数次烫伤,表达了作者对陈师傅的心疼;
联系第 段“老陈很平凡,但大多数人度过的都是平凡的一生。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就说老陈,能在一个岗位坚持近二十年。坚持,让一个人有了操守,有了信念。而日复一日的坚持,日复一日的精进,日复一日的热爱,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可知,陈师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岗位上,表达了作者对陈师傅坚守岗位、热爱工作、具有毅力等品质的赞美;
联系第 段“直到有一天,我从同事那里惊闻:老陈‘走’了。我不愿相信,更不愿接受这一事实”,第 段“此后,不知为什么,老陈经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尤其是和同事聊到气割或者电焊岗位时,抑或是谁谁退休了,谁谁喜欢上了什么运动,老陈总是最先冲进我的脑海”可知,陈师傅去世以后,作者在生活中时常想到陈师傅,表达了作者对陈师傅的思念与怀念。
2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陈师傅坚守岗位、热爱工作的事迹,运用文学性的语言写一段颁奖词即可。
示例:您以匠心独运,诠释了坚守的意义。在岁月的长河中,您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您对工作的热爱,如同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
(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铁塔行云
曹洪蔚
①钟如是过八十大寿那天,没看到范稼轩的影子,一时心生孤疑。每年生日,他都笑呵呵乐颠颠地跑过来,从没落下过一回,今年这是怎么了,没得罪过他呀。谁来了,记不住。谁没来,记得清。人老了,大体就是这个样子。
②几番打听,才知道稼轩家发生变故:开春的时候,他闺女在南方出了车祸,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久,老伴因思女伤身,撒手人寰。自此,那个爱说爱笑好热闹的稼轩,苦成了一个闷葫芦,不爱出门,不肯扎堆,每天躺在家里抽闷烟,喝闷酒。喝多了,就哭一阵,号一阵,笑累了睡一阵,睡醒了,循环往复。
③钟如是坐不住了,摇着轮椅,穿了三条街,才敲开了稼轩的屋门。稼轩人憔悴得不成样子,头发杂乱,胡须荒长,瘦得脖子上挑起了筋。“师父,我撑不下去了,我想早点走,去那边找她们娘俩,师父哎——”稼轩扑倒在钟如是的腿边,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钟如是展泪,然后把一双手搭在稼轩的肩上,他说:“稼轩哪,你想过没有,你若不打起精神,有个好歹,妻女天上有知,也会心魂不安哪。稼轩,你是个明白人,可别犯糊涂。
④临走,钟如是对稼轩说:“出版社把我的摄影作品集样书寄来了,想明白了,哪天去我家一趟,帮我把把关。”钟如是年龄上大稼轩一轮。他原来在报社工作,一辈子搞摄影。稼轩退休后,经人引荐,拜钟如是为师,学习摄影艺术,乐得有事可做。
⑤周末,稼轩一早就来了,还理了发,剃了须,人精神了不少,看起来愈发清瘦了。翻着作品集,钟如是说:“稼轩,你不觉得这册子里还少一张图吗?”稼轩问:“师父,少了哪张?”“铁塔行云。我操心了一辈子,也没能抓拍到,这成了我一生的憾事。”
⑥汴梁城西北角的开宝寺内,有一座铁塔。这塔并非铁铸,由赭色琉璃砖镶砌而成,栉风沐雨后,渐变成深厚凝重的铁色,故称“铁塔”。该塔八棱塔身,雕饰华丽,飞檐凌空,银铃高悬,高约60米。塔内有砖砌登道,共168级台阶,绕柱盘旋,状若天梯。登至塔顶,远眺,可见天空浩渺,大地如茵,黄河苍茫。近观,可见飞鸟起落,劲风扑面,塔铃和鸣。
⑦最初,铁塔立身汴梁夷山之巅,塔高基厚,俯瞰城郭,四周常有气来雾往,白云绕塔,檐挑祥云,铁塔行云,乃汴梁八景之一。后历经多次水患,黄沙淤城,夷山不见踪迹,塔身被埋数米,失了伟岸之姿。铁塔行云,盛景难现。难现,不等于绝迹。据说,在世的人中,铁塔公园的园艺师黄师傅就见过一次。那晚,黄师傅和几个工友连夜赶制彩灯,熬了个通宵。东方发亮的时候,黄师傅出去散步,忽然看见一朵白云像棉团一样,正自南向北飘向塔身,恰好停留在五六层之间。这不正是传说中的“铁塔行云”吗?黄师傅看呆了,一时竟忘了赶回去取相机拍照。待取来相机,走近铁塔,那朵云也已飘散,没了影踪。
⑧“拍不到铁塔行云,我死也难以瞑目呀。只是,如今人老体弱,腿脚也不灵便,看来只有抱憾终身了。”说起这事,钟如是泛起无限伤感。稼轩看着师父空着的裤管,一时面露愧色。那年,他随师父去一处野山外拍,一块山石不知被谁蹬落下来。稼轩正出神地立在那里取景拍照,对滚石毫无察觉,师父见了,一脚将他踢开,自己却被砸断了右腿。跟师父告别时,稼轩说:“师父,不知道您对这张图如此在意,我来试试吧。”钟如是看着稼轩,满眼期待。然后说了一句很煽情的话:“其实,人的心里,该有这样一片云。”
⑨从这天起,替师父抓拍“铁塔行云”图,成了稼轩唯一的念想。每天一大早,他就背上摄影器材,走进铁塔公园。选定位置后,扎稳三脚架,装好相机,然后绕塔散步,看天观云,等待时机。只是,铁塔行云景观始终没有出现。这期间,附近来了一个练剑的老者,一头白发,一缕白须,一袭白衣,却身手矫健,神采奕奕。后来,稼轩支好相机后,就跟着白衣老者习练剑术,练着练着,竟有些兴趣盎然,格外上心,一招一式,也像模像样,深得老者夸赞。练功期间,稼轩并非心无旁骛,他时不时放眼塔身,期待盛景再现。
⑩这天,稼轩背着相机刚走出铁塔公园,师父钟如是的儿子突然打来电话说,父亲钟如是昨晚突然发病,病情危重。稼轩心口一阵疼痛,腿脚发软,险些栽倒。他急忙赶到医院,见师父身上布满了管子。稼轩半跪在师父床前,打开随身带来的平板电脑,对师父说:“师父,我是稼轩哪。师父,你要的铁塔行云,我拍到了。”师父缓缓睁开双眼,他看到图片上天空蔚蓝,风清气朗,高耸的铁塔上端,一片白云悠然絮动,如梦如幻,好一幅铁塔行云图。师父又把目光转向稼轩,见稼轩发蓄板寸,面透红光,清爽利落,微弱的目光里满含欣慰。
放下电脑,稼轩用双手捧起师父弯曲着的右手。“好好生活。”似乎用尽了全部的气力,师父给稼轩留下最后一句话。师父的手在一点点变凉,稼轩却依然紧紧地握着,泪如雨下。他不知道师父看出来没有,那片云,其实是他P上去的。
睁开泪眼,稼轩看见,那位练剑的白衣老者,不知什么时候也走进了病房。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19期)
21.请梳理小说情节,补全表格。
妻女去世 伤心至极欲弃世
翻阅作品集 ①
② 兴趣盎然学剑术
③ 明白师父良苦用心
22.赏析下面这段文字。
登至塔顶,远眺,可见天空浩渺,大地如菌,黄河苍茫。近观,可见飞鸟起落,劲风扑面,塔铃和鸣。
23.小说设计练剑的老者这个人物有何作用?
24.结合语境,简析文中加着重号词语“欣慰”的表达效果。
25.主人公名为“稼轩”,和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自号相同。请你结合你对辛弃疾的了解,谈谈作者以此作为小说主人公名字的用意。
【答案】21. 决心拍“铁塔行云” 公园拍照 P照片安慰师父 22.对偶修辞,多用四字词语,整齐流畅,节奏感强。体现出铁塔行云景致的壮阔与生机,写出了师父念念不忘的原因。 23.练剑老者仙风道骨,精神矍铄,他在公园练剑影响了稼轩的生活态度:结尾处他出现在病房中,说明老者也身患疾病,更衬托出他的乐观与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让稼轩更明白了师父的用意,即使绝境中也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24.师父看到稼轩拍的照片与他重新振作的状态,觉得再没有遗憾,自己的心愿达成了。 25.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他一生都想要收复失地,却始终被排挤,不能实现理想抱负。但他却从未放弃,即使无法上阵领兵,也把情志寄托于作品中,始终不曾放弃。主人公因生活打击丧失活下去的勇气,但最终在师父的帮助下,以拍摄“铁塔行云”为目标,逐渐找到了生活下去的意义和乐趣,以“稼轩”为名,既是期待也是赞赏。
【解析】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第一空,结合⑨段中“从这天起,替师父抓拍‘铁塔行云’图,成了稼轩唯一的念想”可概括为:决心拍“铁塔行云”;
第二空,结合⑨段中“每天一大早,他就背上摄影器材,走进铁塔公园。选定位置后,扎稳三脚架,装好相机,然后绕塔散步,看天观云,等待时机”可概括为:公园拍照;
第三空,结合 段中“师父的手在一点点变凉,稼轩却依然紧紧地握着,泪如雨下。他不知道师父看出来没有,那片云,其实是他P上去的”可概括为:p照片安慰师父。
2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结合“登至塔顶,远眺,可见天空浩渺,大地如茵,黄河苍茫。近观,可见飞鸟起落,劲风扑面,塔铃和鸣”的内容,从句式上看,多用四字词语,采用对偶的修辞,整齐流畅,节奏感强。体现出铁塔行云景致的壮阔与生机,结合⑤段中“钟如是说:‘稼轩,你不觉得这册子里还少一张图吗?’稼轩问:‘师父,少了哪张?’‘铁塔行云。我操心了一辈子,也没能抓拍到,这成了我一生的憾事’”可知,写出了师父念念不忘的原因。
23.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
结合⑨段中“从这天起,替师父抓拍‘铁塔行云’图,成了稼轩唯一的念想。每天一大早,他就背上摄影器材,走进铁塔公园。选定位置后,扎稳三脚架,装好相机,然后绕塔散步,看天观云,等待时机。只是,铁塔行云景观始终没有出现。这期间,附近来了一个练剑的老者,一头白发,一缕白须,一袭白衣,却身手矫健,神采奕奕。后来,稼轩支好相机后,就跟着白衣老者习练剑术,练着练着,竟有些兴趣盎然,格外上心,一招一式,也像模像样,深得老者夸赞。练功期间,稼轩并非心无旁骛,他时不时放眼塔身,期待盛景再现”可知,练剑老者仙风道骨,精神矍铄,他在公园练剑影响了稼轩的生活态度;
结合 段在“睁开泪眼,稼轩看见,那位练剑的白衣老者,不知什么时候也走进了病房”可知,结尾处他出现在病房中,说明老者也身患疾病,更衬托出他的乐观与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据此可知,练剑的老者象征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的存在强调了小说中的主题——即使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和遗憾时,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努力寻找新的希望和可能性。
24.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欣慰:高兴而且感到安慰。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师父钟如是看到稼轩拍摄的“铁塔行云”图后,对稼轩的坚持和付出表示了深深的认可。稼轩为了完成师父的心愿,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心血,甚至采用了技术手段来达成目标。师父看到稼轩的成长和变化,自然会感到欣慰。
从人物性格塑造的角度来看,师父钟如是是一个善良、慈祥且富有智慧的人。他对稼轩的关心和教诲,都体现了他的长者风范。看到稼轩在经历生活的挫折后,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积极面对生活,师父自然会感到欣慰。
从主题表达的角度来看,小说通过讲述稼轩和师父之间的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勇敢面对生活困境的主题。师父看到稼轩的变化和成长,感到欣慰,也是对这一主题的有力诠释。因此,“欣慰”这个词语,既符合情节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人物性格的塑造,更能凸显小说的主题。
2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拓展运用。本文讲述了主人公稼轩在经历家庭变故后,在师父钟如是的鼓励和引导下,重新找回生活意义的故事。稼轩原本因女儿和妻子的离世而陷入消沉,但在师父的启发下,他决定替师父完成拍摄“铁塔行云”图的遗愿。虽然经过多次努力都未能捕捉到真实的“铁塔行云”景观,但稼轩最终通过技术手段完成了这幅作品,让师父在临终前得以欣慰。在这个过程中,稼轩不仅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还结识了一位练剑的老者,从剑术习练中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
小说通过稼轩的经历,传递了积极面对生活、勇敢面对困境的主题。辛弃疾,作为南宋时期的重要词人,他的诗词作品情感激昂、气势磅礴,展现了其豪放不羁、心怀天下的性格。他的词作不仅富有艺术感染力,而且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与期望。辛弃疾的“稼轩”之号,既是他生活态度的体现,也是他精神追求的象征。在小说中,主人公稼轩同样经历了生活的起落和挫折,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师从钟如是学习摄影艺术,并在师父的引导下,逐渐走出了生活的阴影,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他对摄影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对师父的深厚感情,都展现了他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作者以辛弃疾的“稼轩”作为小说主人公的名字,既是对辛弃疾精神的一种致敬,也是对主人公性格的一种隐喻。稼轩在小说中的种种经历,都体现了辛弃疾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稼轩的故事,作者也希望能激发读者在面对生活困境时,能够像稼轩一样,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23-24九年级下·江苏镇江·阶段练习)阅读《大不起来的小猫》,完成下面小题。
大不起来的小猫
汪曾祺
①我教书,教国文,我有时极为痛苦。“国文”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哪一个指定了这么个名称?天底下简直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事情,但痛苦的不是这个。我相信没有人狂妄荒谬到要来管我教了些什么,如果我真在那儿“教”。在这个国度中,生活有个最大的方便,即对于制度下的什么,可以全然不理睬,因为实在无从理睬,不,根本就没有什么制度!我痛苦,因为我孤独。走近一架琴,坐下,试按一按几个键子;拉开窗前的长帘,扣了工作衣的纽子,撩一撩头发,提起一管画笔……我是多么羡慕那种得其所哉的幸福呵。室中无一呼吸,而远方有无数眼睛、耳朵向着他们。我,一个教员,一个教员是多么寒伧的东西!一走进教室,我得尽力稳住自己,不然我将回过身来,拔脚就逃。不过我的“性子”常常很好(我这一向睡得不错),我走进去,带上门(我把自己跟他们一齐关在里面),翻开书(一切做来安详从容),我讲了:
②——上回我们讲到二十七页,“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南阁子——且何谓阁子耶?’……”我说这句话写得真好,这在文言文,普通文言文里,不多见。“闻姊家有南阁子”,忽然一折,来了“且何谓阁子耶”这么一句。我们想想:本来要说的话,可能另是一个样子,话说了半截,忽然思想中带了一带,带了一带:“南阁子是什么?”自己问自己,说出了口,问姐姐:“且何谓阁子耶?”这写得多有神情?——所以,我觉得“且何谓阁子耶”前面应加一个破折号。
③底下,因势利导,我想从此出发,说说归有光文章的特色,他作文章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我思想活泼,嗓音也清亮。但是,看一看下面那些脸,我心里一阵凄凉,我简直想哭。
④他们全数木然。这分析得比较细,他们不大习惯?那他们至少该有点好奇,我愿意他们把我当一个印第安人看也好。可是,就是木然,更无其他。一种攻不破的冷淡,绝对的不关心,我看到的是些为生活销蚀模糊的老脸,不是十来岁的孩子!我从他们脸上看到了整个的社会。我的脚下的地,突然陷下去了!我无所攀泊,无所依据,我的脑子成了灰蒙蒙的一片,我的声音失了调节,嗓子眼干燥,脸上发热。我立这里,像一棵拙劣的匠人画出来的树。用力捏碎一支粉笔,我愤怒!
⑤但是,我自己都奇怪,一边批判着,一边恨恨的叫苦,忽然伤狗似的大吼一声,用力抓揪自己的头发,把手里红笔用力摔去,平常决不会有的粗野态度,这时都来了。这样也有不少年了,我的青春!我仍然有耐心把一本本“作文”改了。有时候就要大喜若狂,不能自禁了,当垃圾堆中忽然发现了一点火星,即便只是一小段,三句,两句。我赶紧俯近它,我吹它,扇它,使它旺起来,烧起来。我捧出这本卷子,给这个看,给那个看。“不错噢”、“很有希望噢”……我狂热得不计较别人的眼睛怎么从卷子上收回去,怎么看我。自然,有时我是骗了自己,闪了一下的不是火,是一种什么别的东西。这是一种嘲笑,使我的孤独愈益深厚。但一有一片小小的光,我的欢喜仍是完满的,长新的。
⑥我又是得意非凡。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把她的草稿交来给我先看看,她文章里说到家里几只小猫,一回家她就先去看看小猫,跟它们玩半天,她说她老想:小猫要是老不大起来多好啊。我想:这孩子!我好好的看了她一眼,觉得她眉目之间有一种秀气,美起来了,说“很好,拿回去抄吧”。下了班,在饭后的闲谈里,我不知在谁的话后面,插了一句。
⑦“许多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艺术,大概真是一种本能。”我躺在椅子里,抽着烟。对这个世界很满意的样子。
⑧可是第二天,她把作文本子交来,关于小猫的那几句没有了,我愣了愣,我把本子还给她。我说:“你本来有些很好的东西,你为什么丢掉呢?你觉得——我希望你把原来的稿子找一找。还找得到么?有些东西最好保留,如果你愿意保留,有兴趣。”
⑨下了班,饭后照例有闲谈,我仍旧坐在那张椅子里,抽着烟,可是,我没有说什么。我愿意等,等到我的话到了时候,或者,哎……或者甚至没有“或者”了!
注:汪曾祺生于1920年3月5日,卒于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本文创作于解放前,是其早期作品。略有改动。
26.文章写了哪几件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7.第③段中说“我心里一阵凄凉,我简直想哭”,请结合上下文,说一说让我“感到凄凉”的原因。
28.请根据句式特点及加点词语的表现力,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赶紧俯近它,我吹它,扇它,使它旺起来,烧起来。
29.第⑧段中加点的“很好的东西”是指什么?请结合语境谈谈你的理解。
30.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⑥段的“闲谈”与第⑨段的“闲谈”有何异同。
【答案】26.①我教国文,教得很痛苦;②我讲解“且何谓阁子耶”时,学生全数木然;③我批改作文时,发现了学生的思维火星,很欢喜;④我批改一位女生关于小猫的描写,心情跌宕起伏。(写出三点即可) 27.①我自认为很精彩的语言,讲解得很仔细,但是,学生不能领会;②我思想活泼,嗓音清亮,有教学热情,但学生“全数木然”,冷淡麻木;③十来岁的孩子,却有着“为生活销蚀的老脸”,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整个的社会,我很难受;④我的学生连起码的好奇心都没有,我感到悲哀,也感到孤独、愤怒。 28.运用短句,节奏感强,写出我的激动心情。连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面对学生作文中迸射出来的思维火星和精彩语句时的欣喜狂热。 29.“很好的东西”表面上是指女生作文中的“小猫要是老不大起来多好啊”的有关小猫的话,实际上是指孩子的童心或天性中的质朴、纯真、美好,他们的艺术天赋、创造力、思维能力。 30.异:第⑥段我“闲谈”时,我心情愉悦。因为我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了一个女生的思想的火星,我对此很满意,认为有些学生是有艺术天赋的。第⑨段我在“闲谈”时,心情很复杂,觉得前一天的感慨有失偏颇,因为那个看似有艺术天分的女生,删掉了我认为的精彩字句。我很失望,也很无奈。同:从两次“闲谈”我情绪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学生表现得好,我就欣喜,学生表现得不好,我就失落;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老师的心。
【解析】2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①段中“我教书,教国文,我有时极为痛苦。‘国文’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哪一个指定了这么个名称?天底下简直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事情”可概括为:我教国文,教得很痛苦;
结合②段中“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南阁子——且何谓阁子耶?’……”我说这句话写得真好,这在文言文,普通文言文里,不多见”,④段中“他们全数木然。这分析得比较细,他们不大习惯?那他们至少该有点好奇,我愿意他们把我当一个印第安人看也好”可概括为:我讲解“且何谓阁子耶”时,学生全数木然;
结合⑤段中“但是,我自己都奇怪,一边批判着,一边恨恨的叫苦,忽然伤狗似的大吼一声,用力抓揪自己的头发,把手里红笔用力摔去,平常决不会有的粗野态度,这时都来了。这样也有不少年了,我的青春!我仍然有耐心把一本本‘作文’改了。有时候就要大喜若狂,不能自禁了,当垃圾堆中忽然发现了一点火星,即便只是一小段,三句,两句。我赶紧俯近它,我吹它,扇它,使它旺起来,烧起来。我捧出这本卷子,给这个看,给那个看”可概括为:我批改作文时,发现了学生的思维火星,很欢喜;
结合⑥段中“我又是得意非凡。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把她的草稿交来给我先看看,她文章里说到家里几只小猫,一回家她就先去看看小猫,跟它们玩半天,她说她老想:小猫要是老不大起来多好啊。我想:这孩子!我好好的看了她一眼,觉得她眉目之间有一种秀气,美起来了,说‘很好,拿回去抄吧’”,⑧段中“可是第二天,她把作文本子交来,关于小猫的那几句没有了,我愣了愣,我把本子还给她。我说:‘你本来有些很好的东西,你为什么丢掉呢?你觉得——我希望你把原来的稿子找一找。还找得到么?有些东西最好保留,如果你愿意保留,有兴趣’”可概括为:我批改一位女生关于小猫的描写,心情跌宕起伏。
2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②段中“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南阁子——且何谓阁子耶?’……”我说这句话写得真好,这在文言文,普通文言文里,不多见”,③段中“底下,因势利导,我想从此出发,说说归有光文章的特色,他作文章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我思想活泼,嗓音也清亮。但是,看一看下面那些脸”,④段中“他们全数木然。这分析得比较细,他们不大习惯?那他们至少该有点好奇,我愿意他们把我当一个印第安人看也好”可知,我自认为很精彩的语言,讲解得很仔细,但是,学生不能领会;我虽然思想活泼,嗓音清亮,具有教学热情,但是学生“全数木然”,冷淡麻木;
结合④段中“他们全数木然。这分析得比较细,他们不大习惯?那他们至少该有点好奇,我愿意他们把我当一个印第安人看也好。可是,就是木然,更无其他。一种攻不破的冷淡,绝对的不关心,我看到的是些为生活销蚀模糊的老脸,不是十来岁的孩子!我从他们脸上看到了整个的社会。我的脚下的地,突然陷下去了!我无所攀泊,无所依据,我的脑子成了灰蒙蒙的一片,我的声音失了调节,嗓子眼干燥,脸上发热。我立这里,像一棵拙劣的匠人画出来的树。用力捏碎一支粉笔,我愤怒!”可知,十来岁的孩子,却有着“为生活销蚀的老脸”,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整个的社会,我很难受;学生连起码的好奇心都没有,我为此感到悲哀,也感到孤独和愤怒。
28.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我赶紧俯近它,我吹它,扇它,使它旺起来,烧起来”采用了短句和排比句式,通过“俯近”、“吹”、“扇”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作者发现学生作文中闪现的亮点时的激动与欣喜,以及他对学生作文潜力的珍视和期待。同时,通过排比句式的运用,使表达更为强烈有力,展现出作者内心的澎湃与狂热,加强了文段的情感色彩和感染力。
2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⑥段中“我又是得意非凡。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把她的草稿交来给我先看看,她文章里说到家里几只小猫,一回家她就先去看看小猫,跟它们玩半天,她说她老想:小猫要是老不大起来多好啊。我想:这孩子!我好好的看了她一眼,觉得她眉目之间有一种秀气,美起来了,说‘很好,拿回去抄吧’。下了班,在饭后的闲谈里,我不知在谁的话后面,插了一句”的内容可知,“很好的东西”表面上是指女生作文中的“小猫要是老不大起来多好啊”的有关小猫的话,实际指的是学生在作文中展现出的原始、真实的想法和感受,特别是她对小猫的喜爱和愿望,这种表达充满了童真和真情,是宝贵的创作灵感和素材。作者认为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值得保留和发扬的。在作者看来,这种“很好的东西”不仅仅是一篇作文中的亮点,更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真实感受,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和标准答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⑥段中“我又是得意非凡。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把她的草稿交来给我先看看,她文章里说到家里几只小猫,一回家她就先去看看小猫,跟它们玩半天,她说她老想:小猫要是老不大起来多好啊。我想:这孩子!我好好的看了她一眼,觉得她眉目之间有一种秀气,美起来了,说‘很好,拿回去抄吧’。下了班,在饭后的闲谈里,我不知在谁的话后面,插了一句”的内容可知,第⑥段我“闲谈”时,我心情愉悦。因为我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了一个女生的思想的火星,我对此很满意,认为有些学生是有艺术天赋的;
结合⑧段中“可是第二天,她把作文本子交来,关于小猫的那几句没有了,我愣了愣,我把本子还给她。我说:‘你本来有些很好的东西,你为什么丢掉呢?你觉得——我希望你把原来的稿子找一找。还找得到么?有些东西最好保留,如果你愿意保留,有兴趣’”,⑨段中“下了班,饭后照例有闲谈,我仍旧坐在那张椅子里,抽着烟,可是,我没有说什么”可知,第⑨段我在“闲谈”时,心情很复杂,觉得前一天的感慨有失偏颇,因为那个看似有艺术天分的女生,删掉了我认为的精彩字句。我很失望,也很无奈
第⑥段的“闲谈”发生在作者看到学生作文中真实情感的流露后,内心充满得意和满足的时刻。此时的“闲谈”更多地是作者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他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第⑨段的“闲谈”则发生在作者发现学生放弃了原本真实的想法,选择了迎合世俗的写法后。此时的作者内心充满了失望和无奈,他感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未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从两次“闲谈”我情绪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学生表现得好,我就欣喜,学生表现得不好,我就失落;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老师的心。
(2024·陕西西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漫
①小漫在弟弟出生后,真的被送到了爷爷家里。
②爸爸妈妈送完人,坐在奥迪车里心里空落落的,又叹气又掉泪,都觉得生了小的,委屈了大的。
③小漫不那么想,他是“翻身农奴得解放”,高兴得一跳八丈高。爷爷也不那么想,高兴得只差没在地上翻起跟头。
④小漫到了爷爷家,跟着爷爷去山里追野兔,采野菜,别提多好玩。
⑤不到两个月功夫,小漫就意识到这个特好玩的村落里,也有许多不好玩的。这里的蚊子特别毒。爷爷的皮肤像老腊肉,蚊子咬不进。可怜小漫脸上、额上、脖子上布满红坨,爷爷心痛得不得了,又是找风油精擦,又是拿烟罐熏,还手握芭叶扇通宵达旦地守护着小人儿,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⑥小漫想给爸爸打电话,爷爷不让打。小漫想了想,就忍住了。
⑦但没过多久,因为一件事,小漫拼命喊着要逃离爷爷家。
⑧那天傍晚,爷爷在里屋洗澡,堂屋的大门半掩着。小漫一身臭汗回家,没进门就叫着爷爷。家里没开灯,小漫约约看见大门的门栓上,吊着爷爷的皮带。他想去收捡一下。不料,皮带自己动了起来。他一惊,狂叫起来。什么皮带啊,那是一条全身布满菜花的大蛇!
⑨爷爷冲出来,抱住小漫,赶紧拍打着他的背说,我孙别怕,这是条屋场蛇,不咬人的,只吃老鼠,我孙别怕别怕……
⑩小漫一下子崩溃了,“哇”地大哭起来说,我要回家,我怕蛇,我不要在这里了,我要回家……爷爷说,我的孙是个大孩子了,我的孙别怕,一条蛇都怕,我的孙不是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吗?我的孙不是最厉害的男子汉吗?我的孙不是还要保护爷爷吗?
爷爷好不容易才将小漫哄睡。小漫睡着了,梦里还在喊着要妈妈,要回家。爷爷知道,孩子毕竟是个孩子。这几年他目睹村落日渐凋零,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小漫这么小能够住在这里这么久,已经算是不错的了。爷爷给小漫盖好被子,抚摸着他的额头,想让受惊的孩子安稳下来。他睡不着,端起酒杯,看着山顶上有点发黄的月亮,听着夜老鸦落单的叫声;老泪不自觉流了下来。
次日,小漫醒来,找到电话就拨爸爸手机。手机通了,小漫就说,你回吧,你别来了,一条屋场蛇,多大个事呢!
爷爷正伤心地坐在檐下织竹篮子,听见小漫这么轻描淡写地给他爸打电话,丢下手里的活走过去,一把揽过孙子紧紧抱着。小漫感觉爷爷在发抖。
小漫直接就在爷爷村子里的小学读书了。他学龄前的底子扎实,成绩一直优于同班同学。
小漫最喜欢看爷爷在水田里做犁耙功夫。爷爷扶犁倒耙,水平是一流的。一条老水牛和他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丘丘水田被爷爷整得像一片片书页。
水牛耕完田,爷爷就将它牵到池塘洗干净,尔后将牛绳交给小漫说,骑着你的牛回家吧!小漫就骑了,水牛好像也很乐意,头一甩一甩地,慢慢悠悠,在夕阳的余晖里回家。
小漫对爷爷说,在城里,爸爸每天用小车接送我上学,我在这里,要爷爷每天用老牛驮着我上学,行不行啊爷爷?爷爷没有说话。小漫趴在牛背上望着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也没有说话。
村子里,有了一个每天骑牛上学、放学的孩子。这个牛背上的孩子,成绩也一直那么牛。这个牛背上的孩子,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拼命地学习,以后将老牛一样的爷爷,接到城里去享福!
爷爷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开心过。爷爷觉得,能够看见牛背上健硕的孙子一天天长大,就是享福;能听见孙子这么直朴的表白,就是享福。
没多久,县里来了一班子人,通知家家户户的户主去开会。接下来的日子,小漫在摇摇晃晃的牛背上,看着这个村落变美变靓。
村民的房子装修得个性十足。爷爷垛墙边废弃多年的瓜架都给改成了两个爬满青藤的生态车位。房前屋后进行了彻底的清扫整理,竹林子成了健身场所。一个个花圃建好了,五颜六色的花开旺了,彩蝶翻飞。蚊子少了许多,入户道路铺上了油砂,路灯齐扎扎亮了起来。
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一对对、一群群回来了,城里人们也回来村落小住了。暮气沉沉的村子又变得生机勃勃!中老年人们热情洋溢地跳起了广场舞。城里艺术学院的美术生隔三差五来村头写生,背着锄头走在田间的爷爷成了他们的模特,骑牛的小漫是当模特次数最多的。左邻右舍的民居经营起来了,人们不再迷茫感伤了,他们的眼神明亮了,笑容轻盈了,对未来充满了希冀。
牛背上的小漫,又给爷爷说悄悄话了,他说,爷爷我有一个梦。爷爷说,我知道你要接爷爷进城享福,爷爷正盼着呢!小漫告诉爷爷那是他以前的梦!
哦,我的孙现在梦都不一样了?爷爷笑道。
我现在有个梦,我要在这里,一直在这里,和爷爷一起在乡里享福。长大了也不走了,我可以办农业公司,我要守着这里的老树老藤,这里的屋场蛇,这里的山雀子叫,这里满山跑的野猪,这里的山歌,这里吹得脸红脖子粗的唢呐……小漫望着青翠的山坡,描绘着他的梦。
爷爷什么都没说,静静地听着小漫的讲述。夕阳下爷爷与老牛的影子渐渐地融为了一体。他看着山顶的晚霞,心底一声感叹,我的村落长大了,我的孙子长大了!
(选自《中国作家》(文学版)2023年第2期,作者邓建华,有删改)
31.小漫对爷爷家的态度和感情一直在变化,请根据情节补全下列内容。
变化一: ,但总是被毒蚊子咬,想给爸爸打电话。
变化二:暂住爷爷家被蛇惊吓,想要回家,但 。
变化三:住在爷爷家想着回城,但 ,想要留在村落。
32.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我的孙是个大孩子了,我的孙别怕,一条蛇都怕,我的孙不是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吗?我的孙不是最厉害的男子汉吗?我的孙不是还要保护爷爷吗?(请从句式的角度加以赏析)
(2)小漫就骑了,水牛好像也很乐意;头一甩一甩地,慢慢悠悠,在夕阳的余晖里回家。(加点词在朗读时应当怎样读,为什么?)
33.文章第 段写村落变美变靓,请你结合全文,说说村落“变美变靓”表现在哪些方面。
34.文中大量文字写到“老水牛”,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5.本文和鲁迅的《故乡》都写到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态度。《故乡》中的迅哥儿怀念故乡的美好时光,但久别重逢后还是选择了离开,而本文中小漫却选择留下,你如何看待他们不同的选择?请结合链接材料和小说内容分析。
[链接材料]
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答案】31. 初到爷爷家高兴好玩 被爷爷安慰后又决定留下 看到村落改变。 32.(1)反问排比句,(整齐的句式)写出了爷爷对小漫的安慰和鼓励,鼓励小漫照顾弟弟妹妹,保护爷爷,要坚强勇敢,(表现了爷爷对小漫的疼爱和成长的期盼)。(2)加点词在朗读时应当语速缓慢(重读),强调水牛驮着小漫前进的速度慢,描绘一幅闲适惬意,轻松美好的乡村暮归图,烘托了人物内心的轻松愉悦。 33.①村落的环境变得优美整洁;②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重新回到村庄,让村庄变得生机勃勃;③村落人的精神世界变得丰盈充实,充满希望。 34.写爷爷和水牛耕田,小漫骑牛上下学,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和情节。以老水牛的形象烘托爷爷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借老水牛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乡村文明的坚守。老水牛与小漫的亲密联系也象征着现代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和谐统一,相交相融。 35.①迅哥儿想要离开故乡是因为故乡的人和事,故乡愚昧、落后、贫穷,人际关系冷漠势利,隔膜很厚,他想要追求新生活,但又迷茫无奈,无力改变故乡现状,因此选择离开故乡。②小漫想要留在故乡是因为他孝顺懂事,要陪伴老迈孤单的爷爷;是因为村落的美景和趣事可以给他快乐有趣的童年;是因为乡村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乡村建设与振兴中,他坚信在越来越多的人的努力下乡村会越来越好。
【解析】31.本题内容理解概括。
一空,结合④段“小漫到了爷爷家,跟着爷爷去山里追野兔,采野菜,别提多好玩”、⑤段“不到两个月功夫,小漫就意识到这个特好玩的村落里,也有许多不好玩的。这里的蚊子特别毒”概括可得:初到爷爷家高兴好玩;
二空,结合⑩段“小漫一下子崩溃了,‘哇’地大哭起来说,我要回家,我怕蛇,我不要在这里了,我要回家……爷爷说,我的孙是个大孩子了,我的孙别怕,一条蛇都怕,我的孙不是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吗?我的孙不是最厉害的男子汉吗?我的孙不是还要保护爷爷吗?”、 段“次日,小漫醒来,找到电话就拨爸爸手机。手机通了,小漫就说,你回吧,你别来了,一条屋场蛇,多大个事呢”等内容概括可得:被爷爷安慰后又决定留下;
三空,结合 “没多久,县里来了一班子人,通知家家户户的户主去开会。接下来的日子,小漫在摇摇晃晃的牛背上,看着这个村落变美变靓”概括可得:看到村落改变。
32.(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结合“我的孙是个大孩子了,我的孙别怕,一条蛇都怕,我的孙不是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吗?我的孙不是最厉害的男子汉吗?我的孙不是还要保护爷爷吗?”可知,这句话运用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爷爷对小漫的鼓励和安慰,句式整齐情感强烈,表现出爷爷对小漫的期许。
(2)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结合“小漫就骑了,水牛好像也很乐意;头一甩一甩地,慢慢悠悠,在夕阳的余晖里回家”可知,应重读“慢慢悠悠”且语速缓慢,强调水牛驮着小漫前进的速度慢,进而突出画面的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