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句段作用
思维导图
常考题型
(1)首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某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结尾内容是否多余,为什么?
解题思路
解题方法
1.把握句段的三个特点
(1)内容特点:看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甚至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2)结构特点:看它是在文章的开头、中间还是结尾,与上文或下文有着怎样的关联。
(3)表达效果:看它在表达上有无特点,如使用了排比、对偶手法等。
2.立足三个答题角度
(1)内容、主题
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在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
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
结构角度可考虑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还可以考虑与标题的关系(如点题)。
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等作用。
(3)表达效果
①句段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使用了反问、对比等手法,则要答出表达效果。②读者心理。这个角度可考虑激发兴趣、引发共鸣、发人深思、催人想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作用。
句段作用
(1)开头段:
结构上: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埋伏笔;④与下文形成对比;⑤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⑥照应标题;⑦与后文相照应;⑧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⑨作为线索,贯串全文。
内容上:
①概括该段内容,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起因;②交代写作对象;③开篇点题,或点明主旨;⑤渲染气氛;⑥表达了……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表达效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段落位于文章的中间:
结构上:①承接上文;②引出下文;③承上启下;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⑥照应标题或开头,或照应前文,或与后文相照应;⑦总结上文等。
内容上:①写了……内容;②总结了上文……内容,引出了下文……内容;③突出强调某事/某种情感;④对比;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段落位于文章的结尾:
结构上:①总结全文;②前后照应(照应开头、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严谨;
内容上:①写了……内容;②卒章显志,点明中心;③暗示主题,深化(升华)主题;表达(强化)了……情感。
表达效果上:①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令人深思,耐人寻味;②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答题格式
概括内容+句段作用
五、课堂练习
(23-24九年级上·广东佛山·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攥一把芳香的泥土
厉彦林
①故乡三面环山,土地不贫瘠也不肥沃,依然保留着传统农耕文明的习俗和风貌。置身故乡的田间地头,格外兴奋踏实。泥土的故乡,扎满我生命的根须,是我心灵皈依和朝拜的圣地。
②我和妻子借假日回到地处沂蒙山区东部的老家。早饭后,跨进父母精心打理的菜园,只见一片片韭菜、大蒜、小葱、白菜、生菜,你挤我,我挨你,长得亲密而兴旺。夜晚与爹娘拉呱半宿,像品尝味道醇正的陈酿,甘美香甜,余味悠长。盖着母亲提前晾晒过的被子,有一股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勾起许多记忆。
③难忘童年时代,我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去沟底岭剜菜、割草、放羊。麦苗浇过返青水,麦苗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伴随各种野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夏季,田间、沟底、河沿上的野草紧紧抓住大地,长得显绿、茁壮、坚韧,那是上等的牲畜饲料。
④我深爱土地,缘于我的祖辈,尤其是我的爷爷。爷爷一生坎坷,七八岁时就为富裕人家放牛。后来,有了自己的土地,便把土地当作命根子,无论是耕种、管理、收获,都精掐细算,妥妥帖帖。每次下地,必须先把鞋脱了,直接光着脚板。爷爷说,地是通人性的,可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了,庄稼也就不爱长了。因而全家人把土地当作恩人、亲人,春夏秋冬,义无反顾地爱惜、保护着。
⑤父亲就像能感觉到土地的体温和脉动。他经常把责任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体味土地苏醒的喧哗与冲动。记得那年播种前,父亲走到地中央,深深刨了几镢头,轻轻跪下右腿,将十指插入泥土中,用力攥一把,看一看土地的墒情,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口里念叨着:“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那是父亲一生重复了许多次的庄重礼仪和独特享受。人勤地不懒。那普通的土坷垃,在串串汗珠的浸润下,长出一茬茬小麦、地瓜、苞米,点缀着全家人幸福的鼾声。那把弯弯的镰刀,在父母布满老茧的手里,飞快地收割生活的希望。
⑥记得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捏泥巴、塑泥哨、摔跤等游戏,每项游戏都离不开泥土。山地上的土壤是砂土质的,干净,爽气。大家沐浴着温煦的阳光,手里抓满温软的浮土,让土从指缝里慢慢漏下来,看细土在头皮上、脖子上、肩膀上、胳膊上水一样流淌,挂在密密的汗毛上,一会工夫,个个除了眼睛外,都成了“泥娃娃”。然后跳到池塘或河溪中冲洗干净,周身光滑。那是多么惬意和幸福的童年!
⑦游子在外,根依然扎在故乡的泥土中,血液依然流淌在那片土地上。因为心里装着乡村的碾磨、土坯房、庄稼地和亲人,于是就有了根深蒂固的乡情和刻骨铭心的故园情结。
⑧年复一年,土地一声不吭地奉献着。只要用犁深翻,依然露出一层层新土。万物生长于泥土,又回归于泥土。故乡的土地上,有我的祖辈辛勤耕耘的足痕和生活艰辛的泪滴,记载着一代代人的苦乐、荣辱与辉煌,包括安睡在山坡上的坟墓;又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新生命,常有婴儿清脆的啼哭划破山乡的黎明……
⑨赤脚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攥一把芳香的泥土,一股地气从脚底板一下传遍全身,顿增许多昂扬向上的力量。
(选自《厉彦林散文精粹》)
1.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述作者回忆了哪些与土地相关的事情。
2.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3.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
4.有同学认为可以将原文题目《攥一把芳香的泥土》改为《难忘家乡的土地》。你赞同吗?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1.爷爷把土地当作命根,每次下地,必须先把鞋脱了,直接光着脚板;父亲经常把责任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我”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去沟底岭剜菜、割草、放羊。 2.内容上:交代了故乡的地势及特点,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故乡比喻成“心灵皈依的圣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对儿时的回忆和对故乡深深的敬意或为下文写我对儿时的回忆作铺垫或为下文写三代人对土地的眷恋之情作铺垫。 3.语言描写,描写父亲反复说的话,运用排比的句式,增强语言的气势,强烈表达父亲对土地深深的爱恋之情,感情虔诚。 4.联系文章内容可知“攥一把芳香的泥土”表达了作者对对家乡的依恋,以及对土地带给人们的力量的赞美,并且“攥一把芳香的泥土”有诗意,能吸引读者兴趣,而“难忘家乡的土地”则表达直白,缺乏韵味。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④段句子“后来,有了自己的土地,便把土地当作命根子,无论是耕种、管理、收获,都精掐细算,妥妥帖帖。每次下地,必须先把鞋脱了,直接光着脚板”可知,爷爷把土地当作命根子,每次下地,先把鞋脱了,直接光着脚板;
根据第⑤段句子“他经常把责任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体味土地苏醒的喧哗与冲动。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可以概括父亲经常把责任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
根据第⑥段“记得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捏泥巴、塑泥哨、摔跤等游戏,每项游戏都离不开泥土”可以概括我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去沟底岭剜菜、割草、放羊。
2.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
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作答。文章的题目是“攥一把芳香的泥土”,第一段点出“泥土的故乡”肯定是照应题目,根据句子“泥土的故乡,扎满我生命的根须,是我心灵皈依和朝拜的圣地”可知,本段为下文写我对儿时的回忆铺垫。
内容上:根据句子“故乡三面环山,土地不贫瘠也不肥沃,依然保留着传统农耕文明的习俗和风貌”交代了故乡的地势及特点;“置身故乡的田间地头,格外兴奋踏实”表达了我对故乡的热爱;根据句子“泥土的故乡,扎满我生命的根须,是我心灵皈依和朝拜的圣地”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故乡比喻成“心灵皈依的圣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3.本题考查对句子赏析。
第⑤段划线句子从描写方法来赏析是语言描写,画线句子中的“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这是父亲经常唠叨的一句话,”这土……这土……这土”是反复的修辞,通过描写父亲反复说的话,通过“多润,多香,多肥,”生动形象的写出父亲对土地的喜爱陶醉、庄重虔诚;从修辞手法看运用了排比,强烈表达父亲对土地深深的热爱之情。
4.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先确定是否能够换,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内涵。本文通过描写芳香的泥土,表面义是指闻得到芳香,即自然的泥土所带有的香气,砂土质的泥土经过大自然的浸润,各种物质在这里汇聚,散发出泥土独有的味道;深层含义是指闻不到的芳香,即它精神上的美好,泥土孕育着万物,滋养着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无论何时总是敞开怀抱接纳一切,这美好的品质也如同香气一般能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因而是芳香的。
“攥一把芳香的泥土”表达了作者对对家乡的依恋,以及对土地带给人们的力量的赞美,并且“攥一把芳香的泥土”有诗意,能吸引读者兴趣;“难忘家乡的土地”表达了对家乡的难忘,但表达直白,缺乏韵味。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23-24九年级下·广东惠州·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雪回家路
文/潘志红
①那年冬天,我在上海一家服饰公司打工。农历腊月二十七,公司给我们外地的打工者放了半个月的年假。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我于当天晚上就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乘火车转汽车,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长途颠籁,第二天上午到了离家三十多里地的县城,这时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在车站见到特地前来接迎的父亲,我十分高兴。而更让我高兴的是,远在石家庄当兵的弟弟也回家过年,再有两个小时就到了。我把行李绑在父亲的自行车后架上,在车站门口耐心地等候着弟弟。我和父亲紧盯着进站的每一辆班车,寻找着弟弟的身影。时间过得很快,当地上积满了厚厚的一层雪时,穿着军装的弟弟从车上下来了。弟弟回来了,今年我们能过个开心喜庆的团圆年了!
②父亲领着我们找到开往村子方向的特殊交通工具——农用三轮车,把行李和自行车都搬到了车上,同行的还有几位乘客。三轮车的车棚上盖着一块大油布,敞开着门,我们拥挤在里面冻得直哆嗦。下午三点,三轮车载着我们,迎着风雪沿着淮洪新河大坝,一路向东。大坝又高又陡,砂石路面很窄,刚好容下两辆三轮车。大坝南面是庄稼地,北面是宽阔的淮洪新河。河水浪高水深,万一三轮车一打滑,蹿进了河里,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时隔多年,每当忆起,父亲还有些后怕。
③平时半小时的路程,那天却走了近两小时才到渡口,从渡口过了河,再步行三四里路才能到家。
④俗话说,隔河千里远。我们望“河”兴叹,河面上白茫茫的一片,岸边的树木隐约可见。此时的雪花夹杂冻雨,打在脸上像鞭子抽一样疼。宽阔的河面风高浪急,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老船工,也对这恶劣的天气摇头叹息,但他还是被我们回家的迫切心情打动了。他用了十二分的努力,小心翼翼地搬桨使舵,顶着风浪和冻雨雪,向对岸划去。突然,一个大浪打来,船头翘了起来,船身在旋转。我吓得大气不敢出,虽然从小在河边长大,但是这样的情景并不多见。我们和老船工一起努力,终于把船从南岸划到了北岸。但是,更加艰难的路程还在等着我们。
⑤大雪覆盖了路面,我们只能朝着家的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去,不管小水沟还是庄稼地,都在我们的身后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和自行车印。“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又是一个好收成!父亲推着自行车,我和弟弟在后面扶着大包小包。迎着风雪冻雨,一边艰难行走,一边还谈笑风生。突然我脚下一滑,摔了一个大跟头,还没站稳又摔倒了,父亲和弟弟都笑了。很快,不知不觉一抬眼看见老屋的后墙了。
⑥“妈,我们回来啦!”听见我的叫声,望眼欲穿的母亲迎了出来,她边给我们掸去身上的雪,边怜爱地看着我和弟弟,心疼地说:“你们把从小到大的苦和累都受了。到家就好!到家就好!”弟弟说:“能回家过年,受再大的苦累都值得!”是啊,人生在世,还有什么能比和亲人在一起过年更幸福的呢?
⑦五年前,我和父母也来到了石家庄生活,父母在哪,哪就是家,过年再不会为回家历经艰辛了。但是,那次回家过年的记忆,真像电影一样常在我眼前上演。
⑧是的,再远的距离,再难走的路程,都挡不住回家过年的脚步。此刻,顺子的那首《回家》又响在耳畔,又要过年了,回家过年又成了一幅幅温馨的画面……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2023年10月7日)
5.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补全故事情节。
公司放假当晚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1) →(2) →(3) →母亲久盼归家的亲人开心一起过年。
6.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7.欣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三轮车的车棚上盖着一块大油布,敞开着门,我们拥挤在里面冻得直哆嗦。
8.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年的思考。
【链接材料】春节只有回到家乡,跟家人齐聚一堂,心中好像才能彻底踏实。回家过年早就成了一种信仰,一种期盼,一种习惯。踏过万水千山回家过年的游子,都是在赶往无与伦比的团圆饭。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回家过年?
【答案】5. 父子三人乘坐三轮车到渡口 父子三人历经折磨安全渡河 父子三人迎着风雪冻雨艰难行走回家 6.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了上文乘坐三轮车去渡口的艰难,引出下文渡河的心惊胆战,侧面表达了路途的艰辛也阻止不了我们回家的热情和期盼。 7.“盖”和“敞开”表明三轮车的简易装置,为下文我们冷做铺垫,“拥挤”表明回家的人为了能顺利回家都愿意挤挤,同时“冻”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表现了回乡之人归家心切。 8.①仪式感,回家过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它不仅仅是为了团聚,更是为了体验那份独特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能够舒缓内心的情感,让人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和满足感。②信仰:春节被视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它代表着家庭的团聚和信仰的体现。团圆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相聚,更是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③联络感情和亲情交流的需求,通过回家过年,人们能够释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在外的游子可以借此机会与亲人伙伴联络感情,倾诉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持。
【解析】5.本题考查故事情节梳理与概括。
“公司放假当晚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对应第①段。
第一空:根据第②段“父亲领着我们找到开往村子方向的特殊交通工具——农用三轮车”、第③段“走了近两小时才到渡口”,可概括为:父子三人乘坐三轮车到渡口。
第二空:根据第④段“宽阔的河面风高浪急,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老船工,也对这恶劣的天气摇头叹”“我们和老船工一起努力,终于把船从南岸划到了北岸”可概括为:父子三人历经折磨安全渡河。
第三空:根据第⑤段“迎着风雪冻雨,一边艰难行走”“不知不觉一抬眼看见老屋的后墙了”,可概括为:父子三人迎着风雪冻雨艰难行走回家。
6.本题考查段落作用。
第③段,“平时半小时的路程,那天却走了近两小时才到渡口”,写了从县城车站乘坐三轮车到渡口的艰难;“从渡口过了河,再步行三四里路才能到家”引出下文惊心动魄地渡河过程,说明到家的路还比较远。因此这个段落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结合第①段“今年我们能过个开心喜庆的团圆年了”,可知这个段落交代了从车站到家的全程,还从侧面表达了路途的艰辛也阻止不了我们早点回家的热切和期盼之情。
7.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
这个句子在第②段,写“我们”乘坐三轮车的情景。“三轮车的车棚上盖着一块大油布,敞开着门”,“盖”和“敞开”表明三轮车的装置很简陋,为下文我们冷做铺垫。“我们拥挤在里面冻得直哆嗦”的“拥挤”表明回家的人多,为了能顺利回家都愿意挤挤。“冻”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从反面烘托了回乡之人渴望进入温暖的家的急迫心情。
8.本题考查阅读拓展。
要求结合文章、链接材料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年的思考。答案是开放的,可从亲情、精神、仪式等方面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过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过节仪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过年不仅是一个庆祝新年的时刻,它还融合了祀神祭祖、辞旧迎新、亲朋团聚、家国同庆等多种具有神圣感和仪式化的文化习俗活动。过年体现了中国人的农业文明、传统生产方式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春节期间,中国人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活动,如祭祖、拜年、吃团圆饭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和社会文化规范,也传递着对未来的祈福和奋斗精神。春节被视为辞旧迎新的时刻,它不仅是一个时间上的新年,更是一个充满文化意义和文化憧憬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中国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意义感,这也是春节作为文化基因融入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中的体现。
(22-23九年级上·江西上饶·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早,触碰文学
蒋子龙
①青年时,我喜欢一句歌词:“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命运与文学结合在一起,路,就会变得愈加崎岖与坎坷。那么,第一步应该怎么开始呢?因为幸运,还是由于灾难?是出于必然,还是纯属偶然?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我有许多说不清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为什么与文学产生了不解之缘。
②也许,这条路要从少年时代说起。当时,居然没有意识到。
③豆店村距离沧州城不过十多里路,幼年时我却觉得很遥远。星期天与节假日,总跟着大人到十里八里外去赶集,那就如同进城一般,新鲜而快活。
④据说,城里可以天天赶集。我见得最早最多的文艺节目,就是听村里那些“能能人”,讲恐怖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阴森恐怖。晚上,听完恐怖故事,我连上厕所都不敢出门。那些有一肚子故事的人,格外受人尊敬,到哪家去串门,都有人斟茶、敬烟。
⑤有一次,我为了亲眼看看火车长什么样子,居然跑了七八里,赶到铁道边,欣赏比盘山绕岭的“蛇精”更为神奇的“铁蟒”。火车在眼前隆隆驰过,我真是大开眼界,接下来,我就在铁道边上流连忘返。以后,我又听说夜里看火车更为壮观,火车头前面的探照灯,比我更明亮。一天晚上,我又跑到了铁道边来满足好奇心。不过,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总觉得一阵阵发毛,每一个汗毛孔都炸开来,身后似有什么在追赶,居然又敢回头,认真地瞧一瞧。
⑥道路两旁的庄稼,发出“沙沙”的响声。当我走到村西那片松树林时,更觉毛骨悚然。村上种种恐怖的传说,都是在那片松树林子里发生的。树林中间,有一片可怕的、大小不等的坟地。当事人肯定头皮发炸,脑盖似乎都要掀开了,低下头,抱住脑袋,一路跌跌撞撞,冲出松林,赶到家里,浑身透湿。待恢复了胆气之后,又觉得惊险而新奇。
⑦长到十来岁,我又迷上了戏——大戏京剧与家乡的河北梆子。每逢过年与三月庙会,我就跟在剧团后边乱转,很多戏词儿都能背下来。比如,《三气周瑜》周瑜吐血时,演员把早含在嘴里的红纸团,吐了五尺远;第二天,又吐了一丈远。这些细节,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演员的一招一式,也记得滚瓜烂熟,百看不厌。也许,这就是从小受到的文学熏陶吧。
⑧上到小学四年级,我居然顶替讲故事的成了“念故事的人”。每到晚上,二婶家三间大北房里,炕上炕下,挤满了热心的听众,一盏油灯放在窗台上,我不习惯坐着,就趴在炕上,大声念起来。因为我能“识文断字”,是主角儿,所以姿势不管多么不雅,乡亲们也都可以原谅。《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三侠剑》与《济公传》等,无论谁找到一本什么书,都捧到书场上来。有时,读完了《三侠剑》第十七,居然找不到十八,却找来了一本二十三,那就读二十三。从十八,到二十二,不得不跳过去了。读着读着,碰上了不认识的字,刚一打怔神儿,听众们就着急了:“意思懂了,隔过去,快往下念。”直到我的眼皮实在睁不开了,舌头打不过弯来了,二婶赏给的那一碗红枣茶也喝光了,才能散场。
⑨由于我这种特殊身份,各家的“闲书”都往我手里送,因此我自己也可先睹为快。书,的确看了不少,而且看书成瘾。放羊,让羊吃了庄稼;下洼割草,一直挨到快吃饭时,才不得已,胡乱地割上几把,蓬蓬松松支在筐底上,回家交差。
⑩这算不算接触了文学呢?那些“闲书”中的故事与人物的确令人着迷,这对我学习语文,似乎并无帮助,我更喜欢做鸡兔同笼的算术题,考算术想拿一百分很容易,而语文,尤其是作文的成绩,却是平平淡淡,很少有精彩的地方。
上中学时,我来到了天津。这是一个陌生、也并不喜欢的地界,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绝不会低于前两名,而且考第一的时候多,却仍被市里一些学生瞧不起。他们嘲笑我,好像由我当班主席是他们的耻辱。我在前面喊口令,他们在下面起哄。后来,我实在忍无可忍报告了老师,他们得到了处理。我似乎朦朦胧胧地认识到人生的复杂,要想站得直,喘气顺畅,就得争,才能安良。
平心而论,文艺不是玩玩闹闹,文学也绝不是名利思想的产物。把写作当成追名逐利,以为只有想当作家才去写作,都属于可怕的无知与偏见吧。
(选自《河北日报》2022年5月20日,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歌词中的“一条小路”既指实实在在的路,又指作者的文学之路。
B.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和火车的形状。
C.第⑥段记叙“我”经过村西那片松树林的情节完全是迷信,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
D.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写往事,抒发感悟,语言朴实幽默,感情真挚。
10.围绕“最早,触碰文学”,作者写了哪些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11.联系上下文,品读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第一步应该怎么开始呢?因为幸运,还是由于灾难?是出于必然,还是纯属偶然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句子连续用四个问号有什么作用?)
②放羊,让羊吃了庄稼;下洼割草,一直挨到快吃饭时,才不得已,胡乱地割上几把,蓬蓬松松支在筐底上,回家交差。(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其作用)
12.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案】9.C 10.①听村里“能能人”讲恐怖的故事;②“我”到铁道边上欣赏火车并流连忘返;③在十来岁时,“我”又迷上了戏并熟记戏词儿;④上小学四年级“我”成了“念故事的人”;⑤各家的“闲书”都往“我”手里送,看书成瘾。 11.①连续使用四个问号,可以突出强调作者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的意义和价值。②这个句子使用了反衬手法,通过描述放羊和割草的过程,表现了“我”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突出了“我”对于文学的投入和专注。 12.在内容方面,最后一段强调了作者对文学的深刻认识和重视,认为文学不是简单的娱乐,而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认为写作应该是真诚的,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这种态度也呼应了文章的主题和标题“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在结构方面,最后一段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它与文章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同时,通过总结全文,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者对于文学的认识和态度。
【解析】9.本题考查理解辨析选文内容能力。
C.“完全是迷信”表述有误。依据⑤段“有一次,我为了亲眼看看火车长什么样子,居然跑了七八里,赶到铁道边,欣赏比盘山绕岭的“蛇精”更为神奇的“铁蟒”……居然又敢回头,认真地瞧一瞧”可知,第⑥段“当我走到村西那片松树林时,更觉毛骨悚然”“当事人肯定头皮发炸,脑盖似乎都要掀开了,低下头,抱住脑袋,一路跌跌撞撞,冲出松林,赶到家里,浑身透湿。待恢复了胆气之后,又觉得惊险而新奇”可知,这是回忆少年时期,“我”为了满足好奇心,半夜跑到七八里之外铁道边看火车回来时的“惊险”遭遇,突出了“我”的胆小和恐惧,也表明自己获得文学灵感的来源,照应了①段“我有许多说不清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为什么与文学产生了不解之缘”。
故选C。
10.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④段“据说,城里可以天天赶集。我见得最早最多的文艺节目,就是听村里那些“能能人”,讲恐怖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阴森恐怖。晚上,听完恐怖故事,我连上厕所都不敢出门”可以概括为:听村里“能能人”讲恐怖的故事;
依据⑤段“有一次,我为了亲眼看看火车长什么样子,居然跑了七八里,赶到铁道边,欣赏比盘山绕岭的“蛇精”更为神奇的“铁蟒”。火车在眼前隆隆驰过,我真是大开眼界,接下来,我就在铁道边上流连忘返”可以概括为:“我”到铁道边上欣赏火车并流连忘返;
依据⑦段“长到十来岁,我又迷上了戏——大戏京剧与家乡的河北梆子。每逢过年与三月庙会,我就跟在剧团后边乱转,很多戏词儿都能背下来”可以概括为:在十来岁时,“我”又迷上了戏并熟记戏词儿;
依据⑧段“上到小学四年级,我居然顶替讲故事的成了‘念故事的人’。每到晚上,二婶家三间大北房里,炕上炕下,挤满了热心的听众,一盏油灯放在窗台上,我不习惯坐着,就趴在炕上,大声念起来”可以概括为:上小学四年级“我”成了“念故事的人”;
依据⑨段“由于我这种特殊身份,各家的“闲书”都往我手里送,因此我自己也可先睹为快。书,的确看了不少,而且看书成瘾”可以概括为:各家的“闲书”都往“我”手里送,看书成瘾。
1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①依据“第一步应该怎么开始呢?因为幸运,还是由于灾难?是出于必然,还是纯属偶然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可知,本句中连续使用四个问号,突出强调作者对文学热爱和追求的原因,同时,以疑问的形式开头,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为下文回忆自己与文学产生了不解之缘做铺垫。
②依据⑨段“由于我这种特殊身份,各家的“闲书”都往我手里送,因此我自己也可先睹为快。书,的确看了不少,而且看书成瘾”可知,“羊,让羊吃了庄稼;下洼割草,一直挨到快吃饭时,才不得已,胡乱地割上几把,蓬蓬松松支在筐底上,回家交差”这是采用衬托的写法,通过描述放羊让羊吃了庄和胡乱割草的事情,突出表现了“我”对于文学的热爱和痴迷的程度。
12.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
在内容方面,依据 段“平心而论,文艺不是玩玩闹闹,文学也绝不是名利思想的产物。把写作当成追名逐利,以为只有想当作家才去写作,都属于可怕的无知与偏见吧”可知,这是表现了作者对文学的深刻认识和对文学创作的态度,认为写作应该是真诚的,不是为了追名逐利。
在结构方面,依据结尾“把写作当成追名逐利,以为只有想当作家才去写作,都属于可怕的无知与偏见吧”可知,其与①段中的“因为幸运,还是由于灾难?是出于必然,还是纯属偶然?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我有许多说不清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为什么与文学产生了不解之缘”形成鲜明的照应关系,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3-24九年级上·广东肇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快递里的深情
艾科
①自从故乡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在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起初,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他生怕一不小小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开着电动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烦琐”,以至再收到取件短信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做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着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奔——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件快递。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液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土豆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油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至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用快递寄过去”。
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我们频繁给对方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恒远、历久弥坚。
(选自《中国青年》2020年第19期,有删改)
13.简要概括选文围绕“快递”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14.选文结尾段在内容及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小段画线句子。
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
16.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谈一谈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13.一件是“我”给父亲寄东西遭到父亲的训斥;另一件是因为“我”随口的一句话,父亲给“我”寄来了亲手做的布鞋。 14.结尾段在结构上总结了全文,照应了选文标题“快递里的深情”;在内容上突出快递包涵着期盼、祝福和牵挂,表达了父子深情。 15.比喻,把布鞋上的“一针一线”比喻成父亲“鬓角的白发”,写出“我”收到父亲亲手缝制的鞋子时内心的感动和感激之情。 16.①孝顺懂事。“我”给父亲买手机、寄快递。②细心体贴。“我”寄回的快递,既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父亲的茶叶,还有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③善解人意、性格温和。面对父亲的“训斥”,“我”明白父亲在众人前的自豪感,了解父亲身体依然健康,所以尽管被“训斥”,我都心花怒放。④情感细腻。小小的快递,在“我”的笔下化成承载浓浓亲情的文章,感人至深。
【解析】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
“寄快递”是本文的线索,由第①段“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第④段“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可知,本文前四段叙述的是:“我”给家里寄东西后,遭到父亲的训斥;
由第⑤段“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份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目,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份快递。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可知,第二件事是:因为“我”随口的一句话,父亲给“我”寄来了亲手做的布鞋。
14.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结构方面的作用有:总结全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开头等;内容方面的作用有:画龙点睛、点明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的情感等。
本选文围绕“快递”叙述了“我”给家里寄东西后,遭到父亲的训斥以及“我”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给“我”寄来了布鞋和经济实惠的物品这两件事,由第⑦段“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恒远、历久弥坚”可知,结尾段在结构上总结了全文,照应了选文标题“快递里的深情”。“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可知,结尾段在内容上突出快递包涵着期盼、祝福和牵挂,点明文章中心,表达了父子之间深深的感情。
15.本题考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修辞常见的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结合画线句子,“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液于水的真爱”可知,把父亲做布鞋的“一针一线”比作父亲“鬓角的白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第⑤段“我依稀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生动形象写出了辛苦操劳一生的父亲为一句不经意的话,竟然重试手艺,表现了父爱的深厚,;从第⑤段“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和“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可知,“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既有父亲对“我”的深情厚谊,也有“我”对父亲的感激和谢意。
16.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
根据第①段“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以及第②段“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第③段“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可知,“我”经常给家里寄东西,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可见“我”是一个细心体贴的人,孝顺懂事,懂得感恩、关心家里每一个人;
根据第④段“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健康,精气神依旧十足”可知,“我”并不反感父亲的“训斥”,反而心花怒放,可见“我”是善解人意、性格温和,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根据第⑤段“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可知,“我”喜欢穿父亲自己做的布鞋,可见“我”是一个质朴的人;
根据第⑦段“我”对快递里传递的父子真情的感悟,可知“我”是个心思细腻、感情丰富的人。
(23-24九年级下·湖北十堰·期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老屋记 徐则臣 ①去年,在山东某地出差,因离家近,顺道回了趟老家。 ②家里正在翻盖房子,两层半的小楼已经完成了两层。父亲带我爬上空荡荡的毛坯房的二楼。房子算不上高,但视野开阔,半个村庄都在眼里,还能把邻居们的院子看个遍,我陡生了身轻如燕之感以及登高望远的豪迈。这感觉因老屋而来。 ③老屋在旁边,低矮的平房,红砖白瓦,为了给新房子腾地方,拆了一半,看上去悲伤破败。多少年来,一家人就生活在老屋里,当然,那时候还不觉得它老,不认为它狭矮陈陋,我们在瓦房里出出进进,过得喜气洋洋。那时候我小,对世界充满着最朴素的好奇,坐在院子里仰脸望天,整个村庄的人声和狗吠都拥到一个院子里,我想站到高处,看一看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看一看到了夏天的傍晚,他们是如何在院子里摆出一张桌子吃饭的。但是院落低矮,除了爬到树顶,我只能坐井观天。我爬过很多树,可是村子里的树没多高,且到处都是树,目光刚越过别人家的山墙就被枝叶挡住了。住在老屋里的我,如同一枚棋子,被摁在了低海拔的角落里。 ④于是我想飞,总是想象自己像一只鸟,飞抵村庄上空。我更喜欢想象自己一步一步走到足够高的地方,直到把这个世界看清楚。 “我”为什么“陡生”这种感觉? 带着疑问往下读。
面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这就 是孩子的天真!
“摁在了”准确写出了 “我”的感受。
⑤此后的很多年,我离家念书、工作,寒暑两季放假回家或是小住,不是钻进书本里不出来,就是火烧屁股一般转个身就走。同样是待在老屋里,但全然没有了少年时的天真,再想不起要登高望远,也不再对邻居家的院子和饭桌感兴趣。⑥但是现在,站在二楼粗糙的房坯上,我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鸟,想起了童年生活的一个关键词:登高望远。现在,房子的确长高了,长到了二层,而且还要再长高半层。也许我曾经设想过有一天房子会做梦般地长高,但我肯定不会想到,真正站在长高了的房子上看村庄,究竟是什么感觉。 ⑦母亲一直不愿意盖新房子。30多年里她盖了6次房子、搬家三年穷,何况造新家,穷怕了也累怕了。这几年但凡谁动议破旧立新,母亲都要历数6次盖房子的穷困与操劳。母亲扳着指头算,草房子盖了几间,半边草半边瓦的房子盖了几间,瓦房盖了几间……盖这些房子我都经历过,只是每一间都是该款的绝唱,日子总是往好了过。 ⑧记得我们从院子里长老槐树和果树的草房子里彻底搬进白瓦房,就是现在的老屋,那时我只有四五岁、把自己的小零件蚂蚁搬家似的往新屋子里运,路上光脚踩到了一枚图钉,一扎到底。因为疼痛,记忆从那枚清醒的图钉开始,蔓延到白瓦房和草屋子,然后是新旧两个院子,然后是新旧两个院子所属的两个时代的生活——它们通过一颗闪亮的图钉紧紧地咬合在了一起。那是我关于这个世界最初的完整的记忆。在遗落了图钉的新的白瓦房里,我们家一住20多年,直到把白瓦的颜色住灰,把新房子住旧,成了老屋;直住到这些年有了一点点钱的邻居们都把小瓦房拆了,原地盖起了雄伟敞亮的大屋子。 ⑨前后左右的邻居们,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我们家成了峡谷,头顶只有院子大的四方的天。年过90的祖父要了一辈子强,现在低头抬头都憋得慌。 ⑩祖父说:没法活了,人家都住在咱们头顶上,喘不过来气。盖不盖? 我说:盖。 祖父说:怎么盖? 我说:两层半。宜早不宜迟。 我负责说服父母:老房子住了20多年了,够本了,再住下去就成了危房;还有三五十年要活,新房子早晚要盖,好日子早过一天算一天。母亲还犹豫,我向她保证,这是这辈子她盖的最后一次房子,咱们全用好材料。 母亲说:就算用金銮殿的材料,不还是得我和你爸操持? 是的,除了拿出一点钱,对于这座新房子我能做的只是在电话里说了几次自己的设想,嘱咐材料尽量用最好的。3个月之后,我回到家,直接站到了二楼顶上;下一次再回来,我看见的将是一座祖父祖母和我父母这辈子住过的最完美的房子。 搬家的时候我肯定不在,从老屋到新楼,我其实希望自己能像四五岁的时候一样,蚂蚁似的一趟趟搬运;就算出现第二枚图钉也未必不是好事,踩上去,疼痛将贯穿我一生。这可能也是我在自己的村庄里建造的最后一座房子。 我从二楼下来,给祖父祖母买了烟酒和点心,陪他们说了会儿话,和父母吃了顿晚饭,就拎着行李去了机场。从下车到离开,我在家仅待了4个小时。 (有删改) 离家念书、工作的“我”和少年时不一样 了。
“登高望远”一再出现。
想想母亲此时的心理。
“我”和母亲的体会不一样。
如此详写儿时搬家踩到图钉的记忆,是要表现什么?
怎样理解相父此时心态?
新楼如愿以偿地盖起来了,而且很快。
这里“我”的情感有点复杂,你体会到了吗?
17.文章开头写“我陡生了身轻如燕之感以及登高望远的豪迈”。请联系全文内容,分析这种感受的由来。
18.联系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住在老屋里的我,如同一枚棋子,被摁在了低海拔的角落里。
19.文章写母亲不愿意盖新房子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20.读完这篇文章,也许你会联想到这些词语:童年、故乡、记忆……请结合全文内容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谈谈你对主题的理解。
【答案】17.因为站在家里的二层楼上,视野开阔,能够看遍半个村庄和邻居家的院子,弥补了儿时的遗憾;而且家里盖了新房子,不用再在邻居家前感到憋屈,日子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心里感到舒心愉快。 18. 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一枚棋子,“摁”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住在低矮老屋子里的“我”内心的不满和憋屈。 19.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们家的老瓦房住了很多年,一直没有拆掉重建,只有我们家的房子相比邻居家,又小又破,也引出了下文“我”劝父母盖新房的内容;内容上:通过盖新房的穷困与操劳表现父母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表现对父母辛勤劳动,养育儿女的赞美。 20.示例:童年。文章深情回忆了关于老屋的记忆,在老屋子里,幼年的我和家人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这里有我和家人美好的回忆,而且在老屋子里我也萌生了想要到远处的世界去看看的念头,可是真正到了外边打拼后,回家后却发现自己却没有了童年时登高望远的心境,表现出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以及自己没有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的愧疚。
【解析】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结合第②段“父亲带我爬上空荡荡的毛坯房的二楼。房子算不上高,但视野开阔,半个村庄都在眼里,还能把邻居们的院子看个遍”可概括为:因为站在家里的二层楼上,视野开阔,能够看遍半个村庄和邻居家的院子;
结合第③段“那时候我小,对世界充满着最朴素的好奇,坐在院子里仰脸望天,整个村庄的人声和狗吠都拥到一个院子里,我想站到高处,看一看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和第④段“于是我想飞,总是想象自己像一只鸟,飞抵村庄上空。我更喜欢想象自己一步一步走到足够高的地方,直到把这个世界看清楚”可知,我圆了儿时的心愿,终于站在家里的二层楼看到高一点的地方,内心感到了喜悦和畅快;
结合第⑧段“直住到这些年有了一点点钱的邻居们都把小瓦房拆了,原地盖起了雄伟敞亮的大屋子”和第⑨段“前后左右的邻居们,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我们家成了峡谷,头顶只有院子大的四方的天。年过90的祖父要了一辈子强,现在低头抬头都憋得慌”可知,我们家的房子盖起来了,不用再在邻居家面前,抬不起头,家里的日子也在过得更好。据此理解概括回答即可。
18.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题干要求赏析词语表现人物的心理,“摁”的意思是用手按,这里将自己比作一枚棋子,被按在低矮的老屋,没有出路,结合第③段“,整个村庄的人声和狗吠都拥到一个院子里,我想站到高处,看一看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看一看到了夏天的傍晚,他们是如何在院子里摆出一张桌子吃饭的。但是院落低矮,除了爬到树顶,我只能坐井观天”可知,低矮的老屋,困住了我的身体和心灵,让我感到仿佛一只井底之蛙,不能看到更高更远的世界,流露出内心的不满和压抑。
19.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中间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结构上,过渡、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内容上,概括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即可。
结合第⑦段“母亲一直不愿意盖新房子”可知,这段内容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结合第⑤段“此后的很多年,我离家念书、工作,寒暑两季放假回家或是小住,不是钻进书本里不出来,就是火烧屁股一般转个身就走。同样是待在老屋里”以及第⑨段“前后左右的邻居们,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我们家成了峡谷,头顶只有院子大的四方的天”可知,正是母亲不愿意折腾,我们在这个小小的屋子里生活了很多年,再结合第 段“我负责说服父母:老房子住了20多年了,够本了,再住下去就成了危房;还有三五十年要活,新房子早晚要盖,好日子早过一天算一天。母亲还犹豫,我向她保证,这是这辈子她盖的最后一次房子,咱们全用好材料”可知,也引出下文我决定盖新房子,并且劝父母的内容。
内容上:结合第⑦段“30多年里她盖了6次房子、搬家三年穷,何况造新家,穷怕了也累怕了。这几年但凡谁动议破旧立新,母亲都要历数6次盖房子的穷困与操劳。母亲扳着指头算,草房子盖了几间,半边草半边瓦的房子盖了几间,瓦房盖了几间……盖这些房子我都经历过,只是每一间都是该款的绝唱,日子总是往好了过”可知,每次搬家都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操劳和心血,这也反映出父母那一辈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不过也侧面表现父母的勤劳能干,才能让家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表现出对父母的感激。
20.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围绕文章的主旨展开回答即可,注意突出中心,语言通顺,具有说服力。
示例一:故乡。年少的“我”在故乡的老屋里和它很亲近,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总感觉自己被困住了,总想像一只鸟一样飞离这片地方,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可是慢慢长大后才发现,自己的根还是在故乡里,因为这里有养育自己的父母,有自己的梦想和回忆,自己还是无法割舍。
示例二:记忆。“我”对老屋的记忆是深刻的,这里既有快乐的回忆,尤其是从草房子往老屋搬家时,脚被图钉扎了一下,因为疼痛让自己记忆犹新,这里面有对旧生活的留恋,也有对新生活的向往,可是慢慢的,老屋也让自己有被困住的念头,拼命想去远方,不过在终于取得一些成就后,自己却和家人渐行渐远,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连记忆也变得模糊不清了。
(23-24九年级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角落
王继峰
①春节,我去外婆家做客。
②外婆今年93岁,膝下五子二女,子孙已有数十人。大舅一家留守祖屋,外婆和他们一起生活,其余子孙大多在外工作、生活,只有春节才能聚齐。
③亲人陆续到齐,大家和外婆简单寒暄之后就走开了。这里围一群,那里扎一堆,孩子嬉闹,大人谈笑,平时冷清的老屋处处流动着温馨。我偶然转头,只见外婆坐在房间门口,微笑地看着大家,一言不发。
④午餐时间,亲人坐了三桌。桌上摆满盛世年华,碗里盛着喜乐安康。别后多少事,都在美酒中浮动,在佳肴里流连,最终化作齿间的芬芳和满室的笑语。饭后,欢乐继续上演。大叫大嚷的男人,闲话家常的女人,追赶嬉闹的孩子,是春节欢乐颂中的一个个跃动的音符。
⑤我走向外婆的房间,只见房门虚掩,推开门,外婆正呆呆地坐在墙角。外婆笑着说:“天冷。”她年纪大了,虽然穿得厚实臃肿,但还是觉得冷。她身旁放着饭碗和菜盆,里面有吃剩的饭菜。原来,她感觉自己老了,上饭菜桌有碍观瞻,每天都独自在房间就餐。她食欲衰退,无论家里菜肴多丰盛,也都只吃一点点。
⑥门里门外,两个世界,外面欢声喧闹,里面凄清冰冷。看着孤寂的外婆,我一阵恻然,想起自己很久没和她好好聊天,便在她身边坐下。
⑦外婆年轻时曾长期担任村干部,退休后也保持活跃的交际,经常和同龄人结伴活动。今天聚餐,明天礼佛,后天赶集……生活丰富多彩,其乐融融。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好友慢慢凋零,交际图逐渐缩小。渐渐地,她的朋友全都离世,再加上行动能力大不如前,她便天天窝在家里,断绝与外界的来往。平时儿孙大多在外,她早就接受了孤独,大部分时间都对着房间的墙角发呆。她每天盼着过年过节,希望子孙早点回来。真正等到子孙齐聚,热闹的却是年轻人,一切都和她无关。但她能看到这么多亲人,心里照样很高兴。
⑧外婆见我找她聊天,立即来了精神,越说越高兴。她的口齿已无先前的灵便,但思维依旧清晰。她慢慢说起自己的见闻。门外欢声喧闹,门内眉飞色舞,听着这么多新奇事,我对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肃然起敬。
⑨转眼到了傍晚,我起身告辞。外婆颤巍巍地从墙角站起,任凭我怎么劝,她都坚持拄着拐杖送我到大门口。车子缓缓离开,看着后视镜里那个干瘦苍老的身影,我一阵阵心酸。那身躯曾经是一棵高耸参天的大树,荫蔽过许多人。如今,她成了一棵枯瘦的老树,在风雨中瑟瑟发抖,等待着亲人的关爱和呵护。
(选自《福建日报》2022年3月5日,有删改)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外婆的儿孙之多,与后文外婆孤独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B.第③段中“微笑地看着大家,一言不发”,表露出外婆见到亲人后的激动。
C.文章标题“角落”,既指偏僻或不起眼的地方,又指感情容易被忽略的人。
D.文章以小见大,写外婆渴望亲人陪伴,表现“我”对孤独老人的关注。
22.说说第⑦段在文章内容上的作用。
2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1)亲人陆续到齐,大家和外婆简单寒睻之后就走开了。(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门里门外,两个世界,外面欢声喧闹,里面凄清冰冷。(赏析句子)
24.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说明理由。
25.你对如文中外婆一样孤独的老年人有怎样的思考?结合语境,把你的思考写出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答案】21.B 22.运用插叙,交代外婆的生活经历,揭示外婆被忽略而感到孤独的原因。 23.(1)“寒暄”指见面时彼此问候起居或泛谈气候寒暖之类的应酬话,加以“简单”修饰,表现了大家对老人的淡漠,为后文埋下伏笔。
(2)示例]运用对比,把外婆房门内外的气氛进行对比。突出了大家对外婆的忽略及外婆的孤寂。
24.[示例一]我喜欢文中的“我”,因为在大家都忽略外婆时“我”关注到外婆,说明“我”是一个细心的人;“我”主动与外婆聊天,说明“我”是一个善良、重亲情的人。
[示例二]我喜欢文中的外婆,因为外婆感觉自己老了上饭桌有碍观瞻,每天都独自在房间就餐。说明外婆是一个理解、体谅别人的人;“我”离开时外婆坚持送“我”,说明外婆是一个待人热忱、重亲情的人。
25.[示例]回家的路上,我颇多感慨。年轻人只顾自己开心热闹,却往往忽略了老人。逢年过节,亲友欢聚一堂,我们有没有关注过角落?或许,在某个角落里有一位被时光遗忘的老人,他有一肚子的话想对我们说。
【解析】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B“激动”表述错误,根据第⑦段“但她能看到这么多亲人,心里照样很高兴”可知,外婆看到大家团聚,心里很高兴;
故选B。
22.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
根据第⑦段“外婆年轻时曾长期担任村干部,退休后也保持活跃的交际,经常和同龄人结伴活动。今天聚餐,明天礼佛,后天赶集……生活丰富多彩,其乐融融。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好友慢慢凋零,交际图逐渐缩小。渐渐地,她的朋友全都离世,再加上行动能力大不如前,她便天天窝在家里,断绝与外界的来往。平时儿孙大多在外,她早就接受了孤独,大部分时间都对着房间的墙角发呆。她每天盼着过年过节,希望子孙早点回来”可知,这里交代了外婆年轻时候及退休之后的生活工作经历,以及她平时的生活状态,这里是插叙,在今昔对比中揭示外婆被忽略而感到孤独的原因。
2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1)“寒暄”指见面时彼此问候起居或泛谈气候寒暖之类的应酬话,加以“简单”修饰,说明大家跟外婆并没有多少话可说,也没有人真正关心外婆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大家对老人的淡漠,这也为后文我和外婆聊天和末尾的外婆送我到大门口埋下伏笔,这说明老人是多么孤独,内心多么渴望与人交流。
(2)作者把“门里”和“门外”两个世界的气氛做了对比,一个欢声喧闹,另一个则凄清冰冷。在对比中突出了外婆的孤独寂寞,缺少欢乐,也暗示了大家对老人的忽略,并没有真正去关心老人。
2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开放性试题,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我喜欢文中的“我”,当大家都忙着吃饭喝酒,享受家庭聚会的欢乐的时候,我却注意到被忽略了的外婆,主动走进屋内和她交谈,陪她说话,给她温暖和陪伴。这说明我是一个细心的人,也懂得尊敬老人,体贴老人,“我”跟其他的人形成了对比,给老人带去了短暂的欢乐,这说明“我”是一个善良、重视亲情的人。
25.本题考查对结尾的续写。
围绕“老年人的孤独”来写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即可。
示例:回来的路上,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老人儿孙虽多,但真正关心她的人能有几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欢乐和热闹,却忽略了老人的孤独寂寞。老人天天盼着逢年过节能看到儿孙,可是等到他们回来了,老人还是孤独的。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啊。
(23-24九年级下·广西南宁·阶段练习)葵花地
廖静仁
①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②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祖母的身子骨已经不再硬朗,她的一头青发,也被岁月的风雨洗刷成根根银丝,而一双被旧时代裹得变了形的小脚,蹭啊蹭的,一天中总要去葵花地里跑几个来回。祖母是在侍弄她的宝贝葵花苗。其时,我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蒙童,常常屁颊屁颠地尾随祖母,不是帮忙,而是添乱。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你看,你看,又把葵花苗给踩翻了。”她这么说着,一双爬满青筋的手便很是小心地将葵花苗扶正。
③曾听大人们讲,我祖母出生在富贵人家,幼年时念过私塾,很在行的却是裁剪缝制的手艺活儿。她年轻时飞针走线绣出的花卉禽鸟,形同活物,让人看着看着,稍一走神,那花儿仿佛就从锦缎上开了出来,鸟儿仿佛就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然而,祖母的人生却无锦上添花那么美好。她28岁那年,我祖父便撒手人寰,留下娇妻幼子,在人世的凄风苦雨中煎熬。从那以后,我祖母便再无闲情去绣那些精美之至的花卉禽鸟。拖儿带子,养家糊口,她那双纤纤素手不得不干起陌生的农活。祖母从不对我们讲述自己的身世,至于她怎样拉扯着我的父辈走过那一段漫漫人生路,也不是幼小的我能够猜想出来的。
④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祖母费尽心力侍弄的那一片葵花地。
⑤葵花地就在老家门前的一片开阔地中间。那是被祖母的心血和汗水浸润得十分肥沃的土地。每年开春,祖母都会小心翼翼地从火塘挂钩上的竹篮里取出备好的葵花种子,一颗一颗放进盛满清水的木盆里浸泡,又一颗一颗地插入铺着白色柴灰的土体中,等待它们萌芽。然后,她便佝偻着身子一锄一锄去翻垦被冬日的雪雨浸得紧实的花地。直到把那块葵花地整理得松松软软、平平展展,她才一边反手捶着背脊,一边溢着满脸的笑容,望一望当顶的太阳,舒一口长气。忽就想,倘若我那早逝的父母还在人世,年迈的祖母该不用亲自下地了吧。然而祖母却说:“真正累人的并不是这些农活哩!”
⑥两三场春雨过后,种在土钵里的葵花子终于长出了嫩芽,祖母便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用竹签将葵花苗一棵一棵地掀出来,再一棵一棵地栽进肥沃膏润的葵花地,继而撒下一层薄薄的火土灰。这以后的每一天,祖母总要去葵花地跑几个来回,为葵花苗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祖母做这一切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月子里母亲奶婴儿般不厌其烦。
⑦几番风雨,几番日月,葵花苗渐渐长成了人那么高,展开了金色的葵瓣,结出了牙状的籽粒。其时,佝偻着身子的老祖母同年幼的我,置身于茂密的葵花丛中,阳光从绿叶及金色的花瓣间筛落下来,祖母脸上的沟沟壑壑也闪烁着金色的喜悦。
⑧有一回,祖母站在阶沿的麻石条上,指着阳光下耀眼的葵花,意味深长地说:“这葵花多么可爱啊!它们总是追随着太阳旋动自己的身子,哪怕在阴天或雨天,也会凭着记忆寻觅太阳的方向,仰头望去。”祖母说这番话时,哥哥和姐姐也在旁边,我见他们一脸沉思地点着头,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彩。莫非他们已经领悟到了祖母话语的含义? 葵花的生命,是激情的,是奔放的,是火一般热烈的;而如同葵花的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即使遭遇凄风苦雨,也永远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
⑨我也渐渐明白,祖母一直精心侍弄葵花地,其实是在精心地侍弄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侍弄人生旅途中支撑着她前行的意志与毅力。举目再望葵花地时,我忽然发现那一张张金色的花盘,就像是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庞,在这开阔而热烈的秋季,正昂然拥抱着太阳的光焰。仿佛觉得,我也变成了阳光下的一棵向日葵。
⑩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
26.梳理文章内容并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7.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的含义。
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
28.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作简要分析。
29.有同学发现文章第⑧段画线句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是由花及人,表达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请结合链接材料中的感悟及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文中的“如同葵花的人生”的理解。
【链接材料】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答案】26.①翻垦花地;②葵花结籽 ;③“我”不能轻易忘却葵花地 27.“流淌”本指液体流动,此处指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督的脸庞上,总是带着笑意,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祖母的慈祥与温柔。 28.用反问句语气强烈地表达作者难以忘怀乡下老家葵花地,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主旨,暗含对祖母深切的怀念及对祖母和葵花的地赞美和感激之情,首尾呼应,照应文题,使行文结构更完整。 29.示例:链接材料所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祖母曾经历了丈夫、儿子、儿媳都早逝的打击,但她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始终积极向上,如同她种的葵花。祖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体现出祖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解析】26.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1)根据题干“每年开春”的提示,找到第⑤段“ 每年开春……然后,她便佝偻着身子一锄一锄去翻垦被冬日的雪雨浸得紧实的葵花地”可概括为:翻垦葵花地。
(2)根据题干“闪烁喜悦”的提示,找到第⑦段“葵花苗渐渐长成了人那么高,展开了金色的葵瓣,结出了牙状的籽粒”可可概括为:葵花结籽。
(3)根据思维导图,此处是对“每年开春”“春雨过后”“葵花结籽”逐层的总结,找到⑩段“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可概括为:“我”不能轻易忘却葵花地。
27.本题考查词语赏析(或炼字)。
②段“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中加点词“流淌”本指液体流动,这里形容祖母从不生气的脸上总是带着笑意,生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祖母的慈祥与温柔。
28.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
内容上,⑩段“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这是反问句,加强语气。意思是“我不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说明童年时的葵花地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强调了“我”对葵花地的怀念;结合⑧段“祖母说这番话时,哥哥和姐姐也在旁边,我见他们一脸沉思地点着头,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彩。莫非他们已经领悟到了祖母话语的含义? 葵花的生命,是激情的,是奔放的,是火一般热烈的;而如同葵花的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即使遭遇凄风苦雨,也永远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可知,葵花地是祖母的象征,也表达了“我”对祖母的怀念;祖母侍弄葵花地,“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懂得了积极向上的人生道理,所以突出主旨,表现了对祖母和葵花的地赞美和感激之情。
结构上,与开头“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相呼应,与题目“葵花地”相呼应;这句话点明了中心,表现了对祖母和葵花地的怀念、赞美和感激之情,对上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所以还有总结全文的作用。使行文结构更完整。
29.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紫藤萝瀑布》由花及人,展现了紫藤萝的繁盛景象;借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与感悟,紫藤萝顽强不息的生命力给予了作者对生命的信心;全文通过对紫滕萝的高度礼赞,抒发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慨叹,即“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根据③段“祖母的人生却无锦上添花那么美好。她28岁那年,我祖父便撒手人寰,留下娇妻幼子,在人世的凄风苦雨中煎熬。从那以后,我祖母便再无闲情去绣那些精美之至的花卉禽鸟。拖儿带子,养家糊口,她那双纤纤素手不得不干起陌生的农活。祖母从不对我们讲述自己的身世,至于她怎样拉扯着我的父辈走过那一段漫漫人生路”和⑤段“忽就想,倘若我那早逝的父母还在人世,年迈的祖母该不用亲自下地了吧”可知,本文回忆了祖母祖母曾经历了丈夫、儿子、儿媳都早逝,侍弄葵花的故事;结合⑧段“葵花的生命,是激情的,是奔放的,是火一般热烈的;而如同葵花的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即使遭遇凄风苦雨,也永远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可知,借葵花一直寻觅太阳的方向,来写人,赞扬了祖母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印证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2024·湖北黄石·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行走的苜蓿
①给母亲打电话,不知提起啥,我在电话里说,好多年没有吃过苜蓿菜了,然后就想到了满目的苜蓿,在初春的风里柔软地摇曳。
②苜蓿其实不是菜,是一种畜草,作为冬天改善驴子伙食的草料。在那些缺吃少喝的年月,人跟天抢食吃,跟地抢食吃,跟畜生抢食吃,很普遍。白面馍馍也是在重要的节日才能吃上,平时是糜子面馒头或者高粱面锅盔。买不起蔬菜,一整个冬天就靠一窑土豆和几捆大葱维持,除了过年,整个冬天的饭菜里很少能看见绿色。但是当苜蓿长出来,生活就有了希望。新长的苜蓿,嫩脆、饱含水分,掐断后指甲上还留着翠绿的汁液,那是可以果腹也可以当作蔬菜的食粮。
③生活就是这样,带给你绝望,也带给你希望。在漫长的冬天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春天悄悄把苜蓿送到了大地上。苜蓿可以凉拌,也可以炒菜,还可以与土豆一起,做成汤菜,春天的饭桌上,苜蓿几乎是唯一的一点绿。
④在县城上高中的时候,春天来临,母亲每周都不忘记托班车给我带些苜蓿、土豆和大葱。
⑤离乡后,多少年没尝过苜蓿的味道了,我甚至都忘了那些嫩绿的新芽经过唇齿间的感觉。
⑥母亲说,我给你寄些去。谈何容易,甘肃与内蒙古,隔着16小时火车、5小时汽车的距离。苜蓿不会行走,不像我,可以坐着火车、汽车不远千里来这座城市生活。但是,半个多月后,大包新采的苜蓿被母亲细心打包,送到我的办公桌上。同事以为寄来了什么稀罕特产,纷纷过来围观,但在看到苜蓿的一制那,不禁兴味索然。
⑦但是于我,一种莫名的情愫却油然而生。从甘肃到内蒙古,一千多公里的距离,这些苜蓿在行走中丢失了水分,丢失了柔软的身姿,越来越接近草的本质。这包苜蓿,更像是我在城市的影子,粗涩、干瘪,没有卖相。
⑧下班回到出租屋,将苜蓿倒在面盆里,外边一层已全部发黄,只有里面的一小部分,还保持着嫩绿的色,但是也像经了霜的土豆叶一样,看上去萎靡不振。我依然为此欣喜不已。坐在门槛上,仔细挑出那些还能被作为菜的苜蓿。下班回来的堂弟也为之惊喜,多少年,没有吃过苜蓿,早已经忘记那初春的味道。
⑨风沙肆虐,春雨下在别的地方。在这各色人等杂居的小院里,两人就坐在门槛上,细心地挑拣着一千多公里外的春色。挑拣完后,堂弟将它们放在电炒锅里焯了,拌上醋,佐之以食盐调料,配上胡麻油烧熟后浇的春韭段,捣碎的蒜泥,熟悉而又久违的味道扑鼻而来。
⑩那天,像过节一样,我和堂弟买了酒,做了揪面片,在满院子五花八门的饭菜味里,一小口一小口吃完了那盘苜蓿菜。一包行走的苜蓿,从一千公里外,浩浩荡荡走进我们依然饥饿的胃里,我为此感到欣慰而又难过。
3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那些缺吃少喝的年月,春天悄悄把苜蓿送到了大地上,就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B.文章在叙述中有两条线索,互相交织,使得苜蓿与“我”建立了联系。
C.“同事们对此却兴味索然”侧面写出苜蓿在生活中是普通的畜草,不是稀罕特别的。
D.本文语言清新隽雅、柔婉含蓄,富有诗意,于灵动的描写中蕴藏作者的深情。
31.“苜蓿”与“我”从成长环境与经历来看,有什么共性?
32.文章第②③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3.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
(1)一包行走的苜蓿,从一千公里外,浩浩荡荡走进我们依然饥饿的胃里,我为此感到欣慰而又难过。(加点词语赏析)
(2)这包苜蓿,更像是我在城市的影子,粗涩、干瘪,没有卖相。(物我交融)
34.贾平凹笔下的“小桃树”(《一棵小桃树》)与本文作者笔下的“苜蓿”,都是最平常不过的,为何却寄托着作者深挚的情感?请从托物言志手法角度来分析原因。
【答案】30.C 31.苜蓿象征着母亲对远行儿子的牵挂与行走在外的“我”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一语双关。在远程运途中变得干瘪的苜蓿,如同背井离乡的“我”,寄寓着“我”在异地挣扎奋斗的艰辛;苜蓿因“远行”而“接近草的本质”,暗示了“我”在奋斗过程中对质朴本色的固守,彰显了“我”的人生信念。 32.①插叙,插入回忆苜蓿在生活困难年代的用途及给人们带来的希望,交代了“我”想吃苜蓿的原因,为后文写“我"对苜蓿的珍视作铺垫。②有了这两段插叙,文章对于苜蓿的抒写,层次更丰富,内容更饱满,也更能突显文章主题。 33.(1)“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答到“声势浩大”即可)。这里大词小用,形象写出苜蓿穿过肠胃、一下子赶走了饥饿的感受;也表达出来自一千公里外的苜蓿是母亲带给艰难困顿中的“我”的巨大的爱、希望和力量。(意对即可)
物我交融,作者把自己当成苜蓿,粗涩、干瘪、没有卖相的苜蓿,正像在异地平凡生活、普普通通的自己,踏实做事。
34.小桃树和苜蓿都和作者自身经历有相似之处,是另一个“我”,它们都唤起了作者对希望、对梦想的向往、追求;小桃树和苜蓿都寄托了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呵护,以及自己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意对即可)。
【解析】3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C.“苜蓿在生活中是普通的畜草,不是稀罕特别的”表述有误。根据文章第②段“除了过年,整个冬天的饭菜里很少能看见绿色。但是当苜蓿长出来,生活就有了希望”第⑤段“离乡后,多少年没尝过首蓿的味道了,我甚至都忘了那些嫩绿的新芽经过唇齿间的感觉”可知,苜蓿在那段缺吃少喝的日子里,是人们改善伙食的食物,但是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裕,苜蓿这种畜草已经不会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故选C。
3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⑥段“母亲说,我给你寄些去,半个多月后,大包新采的苜蓿被母亲细心打包,送到我的办公桌上”可知,“我”提出想吃苜蓿,母亲立刻把新摘的苜蓿包装好邮来,表达了母亲对远行儿子的牵挂与行走在外的“我”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根据第⑦段“这包苜蓿,更像是我在城市的影子,粗涩、干瘪,没有卖相”可知,把苜蓿比作我的影子,一语双关。在远程运途中变得干瘪的苜蓿,如同背井离乡的“我”,寄寓着“我”在异地挣扎奋斗的艰辛;
根据第⑦段“一千多公里的距离,这些苜蓿在行走中丢失了水分,丢失了柔软的身姿,越来越接近草的本质”可知,苜蓿因“远行”一路的颠簸而变得“接近草的本质”,暗示了“我”在奋斗过程中经过重重困难对质朴本色的固守,彰显了“我”的人生信念。
32.本题考查插叙和句段作用。
结合第②段“除了过年,整个冬天的饭菜里很少能看见绿色。但是当苜蓿长出来,生活就有了希望”,第③段“在漫长的冬天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春天悄悄把苜蓿送到了大地上”可知,这两段写出了苜蓿为家乡人们在缺吃少食的年岁带来了希望,交代了作者想吃苜蓿的原因;为插叙,插叙可以让文章情节有波澜,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同时为第⑦段“这包苜蓿,更像是我在城市的影子,粗涩、干瘪,没有卖相”,作者对它的感情被送来的苜蓿像在异地经历挣扎奋斗的作者,作了铺垫;
联系第③段“春天的饭桌上,苜蓿几乎是唯一的一点绿”等语句可知,苜蓿是本文的主要写作对象,其暗含作者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这两段交代了苜蓿与作者家乡和家人的联系,更能突显文章的主题。
3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1)“浩浩荡荡”原意是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此处用来形容苜蓿进入作者的胃时的动作,结合“走”字,赋予了苜蓿以人的动作,可见苜蓿对作者的冲击很大,结合语句中“欣慰而又难过”来理解作者的情感,作者为能在千里之外吃到家乡的苜蓿而欣慰,为不能回家而难过。所以此处“浩浩荡荡”不仅指对胃的冲击,更有心灵上的冲击。
(2)“物我交融”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思想、体验等主观因素与客观的描绘对象融为一体。根据“这包苜蓿,更像是我在城市的影子,粗涩、干瘪,没有卖相”分析,运用物我交融手法,作者把自己当成苜蓿,粗涩、干瘪、没有卖相的苜蓿,经历了重重困难从甘肃来到内蒙古,都被母亲牵挂,经历一路颠簸的苜蓿越来越接近草的本质,正像在异地平凡生活、普普通通的自己,踏实做事,质朴做人。
3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和文章内容的理解。
联系贾平凹的《一颗小桃树》,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始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他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由得对它产生赞美之情。总之,小桃树象征着“我”的幸福和希望,小桃树的坎坷经历又和“我”的相似,所以,“我”关注它、爱护它。
联系本文内容,结合第⑦段“这包苜蓿,更像是我在城市的影子,粗涩、干瘪,没有卖相”等语句可知李亚强也在苜蓿上面找到了与自己的共同之处,作者写这包苜蓿行走千里,也是暗指自己离家千里,结合文章中作者对苜蓿的珍视以及结尾段可知,作者在苜蓿上面寄予着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能围绕“寄予情感""人与事物的相似之处”这两个角度分析,合理即可。
(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接过铜旋子【注】
明前茶
①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在孙家庄上见到绿豆粉皮的非遗传承人,是个24岁的青年。庄上人都亲切地叫他“旋王”,夸赞他将铜旋子使得轻盈快适,比做了40年粉皮的孙老爹还要出神入化。
②一进作坊,就见正在忙碌的一家三口——老母亲负责调糊,不停地搅动瓦缸里的绿豆糊浆,防止沉淀。小孙立于大灶边,一大锅沸水正在微微冒泡,他手持的旋子,看上去就像武侠片中的金属盾牌一样,平底,溜圆,寸把高的浅边,发幽幽的红铜色,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太极之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并长出雪花般晶莹剔透的放射纹。
③小孙往左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钢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张透亮的丝绸浸入凉水中,接着,它被轻轻挤出水分。不,也许我的比喻并不确切,老孙说:粉皮子可不像白丝巾,你来感受下它的调皮。我洗净手,戴上白帽子,尝试从铜旋子里“捉”粉皮,没错,它活泛得很,捉之滑手,挤之有韧性回弹,放入扎手的凉水中能迅速漂游,犹如一朵有仙气的透亮水母。挤干水分后,将它摊平,放上竹帘子。一只长长的竹帘子摊放6张粉皮,立刻抬到场院中去晾晒。老孙才抬出一只竹帘子,我已经赶不上趟儿了。
④我退出,小孙一家人的流水线就恢复了豫剧的调门儿,一招一式都揉在了点儿上。小孙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在他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见我看得发呆,小孙笑道:“一心一意做上两年,你也一样应付自如,就像卖油翁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⑤旁边的小孙妈妈心疼地说:“做咱这一行的,盼儿孙接手,又巴不得儿孙不肯接手。只因做这件事实在辛苦,只要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一家人凌晨5点就要起身做粉皮,一到晌午就要收手,再做下去,当天的粉皮会晾不干。这批货就算废了。”她扳过儿子的手给我看——小孙戴露指手套的左手指实是一层厚厚的茧,再一看,右手也是。铜旋子导热快,沸水之上,赤手触之很难不烫出血泡。
⑥“钢旋快慢看水温,溜边揭起能囫囵;收补窟窿摊圆整,水油刷晒看阴晴。”老孙慢悠悠唱起老祖宗留下的歌谣,将一张张薄如蝉翼却又饶有筋力的绿豆粉皮移到长竹帘上,这些竹帘子一只只斜靠在院墙上,或平搁在长凳上,场院中像同时升起了几百枚皎洁的圆月,而那些影影绰绰的离心花纹,就像月亮上的桂花树一样,散发着梦幻光泽。风徐徐吹送,新绿豆的清香在场院中鼓荡。强烈的阳光下,粉皮正在脱水,与竹帘子分离时,发出轻微的啪嗒声。
⑦太阳到了天心,一家人做完600张粉皮,连屋顶都被竹帘子占满了。小孙说:跟我们一起吃拌粉皮吧,想来你也看饿了。我笑着应允。
⑧才从铜旋子上捉下来的凉皮,与那些晒干后又泡发的凉皮口感不太一样,更糯,弹力更强,吃在喉咙里像一条滑跳的游鱼。与此同时,刚从田园中摘下来的香、酸、辣、凉等诸般滋味,都与那玉带般的凉皮纠缠得难舍难分,在舌尖唱起了大开大阖的豫剧,那么恢宏,那么醇厚深沉,又那么鲜爽痛快。
⑨我问小孙:回来做凉皮,也是为了在爹娘的膝头,吃一份这样的美味吧?
⑩小孙答:家里的手工凉皮,养活了四代人呢,到我这代要是断了根,有点可惜。2019年深秋,妈给我翻好了冬天的新被胎,让我回家拿,我进门,发现我爹在灶台旁站久了,膝盖竟然不会打弯,要扶着墙才能把竹帘子扛出去,按他的话说,就是想唱戏都亮不出霹雳嗓门了。我很心疼他,也想着,终归是舍不得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
此时,秋风平稳安详,农家场院安静得听得见野蜂的飞舞声,院墙上的野菊开得那么鲜活。
(选自2022年12月2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注】铜旋子:一种铜制器具,像盘而较大,通常用来做粉皮等。
35.文章题目《接过铜旋子》有什么含意?
36.根据文章②③自然段内容,补全粉皮的制作过程。
调制粉浆→ →冷水拨离→浸水挤干→
37.赏析下面句子中比喻的表达效果。
小孙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在他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
38.文章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35.表层:指制作绿豆粉皮的工艺流程中,父亲从小孙手中接过铜旋子进行下一步流程;深层:指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这个手艺,将制作绿豆粉皮的非遗手艺传承下去。 36. 凝结粉浆 摊平晾晒 3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孙舞动铜旋子制作粉皮时的速度之快、铜旋子在半空中舞动的轻盈动态和小孙做的粉皮的美丽、圆润、晶莹剔透的特点,体现出小孙用铜旋子做粉皮的动作麻利、熟练,技艺高超,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惊叹及赞美之情。 38.内容上,本文以画面结尾,余韵悠长,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描写了农家场院深秋里平稳安详安静鲜活的画面,点名了时间地点;渲染了静谧闲适、幸福温馨的氛围;烘托了小孙孝顺懂事的美好品质,暗示小孙的绿豆粉皮会越做越好,也暗示了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使绿豆粉皮这一非遗技艺得以传承,深化文章主题。结构:首尾呼应,照应第一段“去年深秋,去老山村行走”的描写,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解析】35.本题考查标题含义。
根据文章第③段“小孙往左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钢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可知,“接过铜旋子”表面上是指在制作粉皮的过程中,父亲从小孙手中接过铜旋子,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流程;
根据第⑩段“小孙答:家里的手工凉皮,养活了四代人呢,到我这代要是断了根,有点可惜”“我很心疼他,也想着,终归是舍不得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可知,“接过铜旋子”的深层含义是指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这个手艺,将制作绿豆粉皮的非遗手艺传承下去。
3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已知信息:“调制粉浆”对应第②段“老母亲负责调糊,不停地搅动瓦缸里的绿豆糊浆,防止沉淀”;“冷水拨离”对应第③段“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钢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浸水挤干”对应第③段“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张透亮的丝绸浸入凉水中,接着,它被轻轻挤出水分”;
第①空:综合以上信息,根据第②段“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太极之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并长出雪花般晶莹剔透的放射纹”可概括为:凝结粉浆;
第②空:根据第③段“挤干水分后,将它摊平,放上竹帘子。一只长长的竹帘子摊放6张粉皮,立刻抬到场院中去晾晒”可概括为:摊平晾晒。
37.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根据句中“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可知,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铜旋子比作“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轻舟”、“飞蓬”,结合句中“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可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孙在制作粉皮时动作迅速,体态轻盈的场景;同时把粉皮比作“雪莲花”和“海月水母”,生动形象地写出粉皮的造型优美,晶莹剔透的特点,表现出小孙的技艺高超,体现了作者对小孙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38.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本段以景物描写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韵悠长,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根据句中“秋风平稳安详”“安静得听得见野蜂的飞舞声”“开得那么鲜活”可知,此段的环境描写点明了时间——秋天及地点——农家场院,渲染了一种静谧安详、闲适温馨的氛围,结合第⑩段“我很心疼他,也想着,终归是舍不得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可知,衬托出小孙孝顺懂事的高贵品质,因为他对技艺的传承,父母才有机会退居二线,能够安享晚年;结合“院墙上的野菊开得那么鲜活”可知,景物描写也暗示了小孙的绿豆粉皮会越做越好,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使绿豆粉皮这一非遗技艺得以传承,彰显出传统技艺永恒的生命力,深化文章主题。根据第①段“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在孙家庄上见到绿豆粉皮的非遗传承人,是个24岁的青年”可知,尾段的环境描写与第①段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2023·天津·中考真题)阅读《水乡寻梦》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乡寻梦
申琳
①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枕河人家……眼前是一卷水墨,耳边是摇橹咿呀,身处其中的人们不禁有点恍惚,自己是在一幅中国画里吗?这不正是梦里水乡的美丽图景吗?
②随着春风吹绿杨柳,同里、木渎……江南的水乡古镇总是游客盈门,人们都想把自己融入这令人如痴如醉的美丽画面。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我的脚步还是不由自主踏入水乡的画框,我知道,自己和那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一样,是来寻梦。
③可是,这水墨画般的梦里水乡,究竟承载着人们怎样的梦呢?
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儿时课本里的这两句古诗,让多少人梦到这样的水乡:小楼、深巷、杏花、春雨……这是美,这是一个清秀的、风姿绰约的江南。自从读到这美好的诗句,水乡的杏花春雨,便时时打湿少年斑斓的梦。
⑤水乡的诗意,在水乡深处的粉墙黛瓦间,在高高的马头墙上,在一处处隔出来的幽静空间里。一树桂花,几株老梅,数块湖石……庭院也罢,天井也罢,水乡人家的院落无论大小,多有几处寄情自然的所在,抬眼处便有几许生机。至于其中寄寓的主人生活的情致,也就“妙处难与君说”了。
⑥水乡的宁静让人感受真切。木渎古镇的虹饮山房,一墙之隔就是游人如织的山塘街,跨入院内,那纷杂的市声仿佛一下子被过滤掉了,连推开一扇窗户的“吱呀”声都听得格外分明。习惯了市井喧嚣的都市人,一脚跨进水乡小院,心头会突然一静,有一种回到少年时的故乡老屋,趴在板凳上一笔一画做作业的沉静。白天,一束阳光明亮地射进门里;晚上,一盏煤油灯照亮眼前的方桌,门外是白云悠悠,月光如水。在水乡的梦里,有多少人青春年少时的身影,有多少人夜深思念的故乡……
⑦小河蜿蜒,一条青砖铺地的小街,就傍在河边,小吃店、文具店、杂货店沿街依次排开。水乡小街的节奏是慢的,在清晨的薄雾中醒来,一块块门板拆下来,烧饼、馄饨的香味飘开去,街上开始晃动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蹦蹦跳跳的身影,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荡漾。太阳一点点升高,街上行人多起来,人们走走停停,向熟人打个招呼,在店前驻足观看。小街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样的亲切、悠然。闲暇时,倚在河边柳树上发一下呆,凝神看一条摇橹船“吱吱呀呀”地驶过,等回过神来,船也就在不远的前方随波荡漾。
⑧徜徉在水乡,远道而来的都市人仿佛回到了往昔的岁月。上学的路,是那爬满青草的乡间小路,是那洒落一串自行车铃声的林荫道;放学后,是小伙伴一路追逐着奔跑过的田野,是远远看到的村庄林梢飘起的袅袅炊烟,是一路有着各种色彩、香味、声响的长长的街道。那是遥远而温馨的记忆。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把脚步放慢,从容地看看身边的风景,陪孩子慢慢长大,伴父母慢慢变老。
⑨在水乡静静的夜里,我渐渐懂了,这么多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句段作用
思维导图
常考题型
(1)首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某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结尾内容是否多余,为什么?
解题思路
解题方法
1.把握句段的三个特点
(1)内容特点:看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甚至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2)结构特点:看它是在文章的开头、中间还是结尾,与上文或下文有着怎样的关联。
(3)表达效果:看它在表达上有无特点,如使用了排比、对偶手法等。
2.立足三个答题角度
(1)内容、主题
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在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
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
结构角度可考虑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还可以考虑与标题的关系(如点题)。
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等作用。
(3)表达效果
①句段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使用了反问、对比等手法,则要答出表达效果。②读者心理。这个角度可考虑激发兴趣、引发共鸣、发人深思、催人想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作用。
句段作用
(1)开头段:
结构上: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埋伏笔;④与下文形成对比;⑤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⑥照应标题;⑦与后文相照应;⑧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⑨作为线索,贯串全文。
内容上:
①概括该段内容,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起因;②交代写作对象;③开篇点题,或点明主旨;⑤渲染气氛;⑥表达了……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表达效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段落位于文章的中间:
结构上:①承接上文;②引出下文;③承上启下;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⑥照应标题或开头,或照应前文,或与后文相照应;⑦总结上文等。
内容上:①写了……内容;②总结了上文……内容,引出了下文……内容;③突出强调某事/某种情感;④对比;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段落位于文章的结尾:
结构上:①总结全文;②前后照应(照应开头、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严谨;
内容上:①写了……内容;②卒章显志,点明中心;③暗示主题,深化(升华)主题;表达(强化)了……情感。
表达效果上:①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令人深思,耐人寻味;②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答题格式
概括内容+句段作用
五、课堂练习
(23-24九年级上·广东佛山·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攥一把芳香的泥土
厉彦林
①故乡三面环山,土地不贫瘠也不肥沃,依然保留着传统农耕文明的习俗和风貌。置身故乡的田间地头,格外兴奋踏实。泥土的故乡,扎满我生命的根须,是我心灵皈依和朝拜的圣地。
②我和妻子借假日回到地处沂蒙山区东部的老家。早饭后,跨进父母精心打理的菜园,只见一片片韭菜、大蒜、小葱、白菜、生菜,你挤我,我挨你,长得亲密而兴旺。夜晚与爹娘拉呱半宿,像品尝味道醇正的陈酿,甘美香甜,余味悠长。盖着母亲提前晾晒过的被子,有一股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勾起许多记忆。
③难忘童年时代,我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去沟底岭剜菜、割草、放羊。麦苗浇过返青水,麦苗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伴随各种野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夏季,田间、沟底、河沿上的野草紧紧抓住大地,长得显绿、茁壮、坚韧,那是上等的牲畜饲料。
④我深爱土地,缘于我的祖辈,尤其是我的爷爷。爷爷一生坎坷,七八岁时就为富裕人家放牛。后来,有了自己的土地,便把土地当作命根子,无论是耕种、管理、收获,都精掐细算,妥妥帖帖。每次下地,必须先把鞋脱了,直接光着脚板。爷爷说,地是通人性的,可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了,庄稼也就不爱长了。因而全家人把土地当作恩人、亲人,春夏秋冬,义无反顾地爱惜、保护着。
⑤父亲就像能感觉到土地的体温和脉动。他经常把责任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体味土地苏醒的喧哗与冲动。记得那年播种前,父亲走到地中央,深深刨了几镢头,轻轻跪下右腿,将十指插入泥土中,用力攥一把,看一看土地的墒情,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口里念叨着:“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那是父亲一生重复了许多次的庄重礼仪和独特享受。人勤地不懒。那普通的土坷垃,在串串汗珠的浸润下,长出一茬茬小麦、地瓜、苞米,点缀着全家人幸福的鼾声。那把弯弯的镰刀,在父母布满老茧的手里,飞快地收割生活的希望。
⑥记得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捏泥巴、塑泥哨、摔跤等游戏,每项游戏都离不开泥土。山地上的土壤是砂土质的,干净,爽气。大家沐浴着温煦的阳光,手里抓满温软的浮土,让土从指缝里慢慢漏下来,看细土在头皮上、脖子上、肩膀上、胳膊上水一样流淌,挂在密密的汗毛上,一会工夫,个个除了眼睛外,都成了“泥娃娃”。然后跳到池塘或河溪中冲洗干净,周身光滑。那是多么惬意和幸福的童年!
⑦游子在外,根依然扎在故乡的泥土中,血液依然流淌在那片土地上。因为心里装着乡村的碾磨、土坯房、庄稼地和亲人,于是就有了根深蒂固的乡情和刻骨铭心的故园情结。
⑧年复一年,土地一声不吭地奉献着。只要用犁深翻,依然露出一层层新土。万物生长于泥土,又回归于泥土。故乡的土地上,有我的祖辈辛勤耕耘的足痕和生活艰辛的泪滴,记载着一代代人的苦乐、荣辱与辉煌,包括安睡在山坡上的坟墓;又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新生命,常有婴儿清脆的啼哭划破山乡的黎明……
⑨赤脚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攥一把芳香的泥土,一股地气从脚底板一下传遍全身,顿增许多昂扬向上的力量。
(选自《厉彦林散文精粹》)
1.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述作者回忆了哪些与土地相关的事情。
2.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3.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
4.有同学认为可以将原文题目《攥一把芳香的泥土》改为《难忘家乡的土地》。你赞同吗?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
(23-24九年级下·广东惠州·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雪回家路
文/潘志红
①那年冬天,我在上海一家服饰公司打工。农历腊月二十七,公司给我们外地的打工者放了半个月的年假。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我于当天晚上就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乘火车转汽车,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长途颠籁,第二天上午到了离家三十多里地的县城,这时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在车站见到特地前来接迎的父亲,我十分高兴。而更让我高兴的是,远在石家庄当兵的弟弟也回家过年,再有两个小时就到了。我把行李绑在父亲的自行车后架上,在车站门口耐心地等候着弟弟。我和父亲紧盯着进站的每一辆班车,寻找着弟弟的身影。时间过得很快,当地上积满了厚厚的一层雪时,穿着军装的弟弟从车上下来了。弟弟回来了,今年我们能过个开心喜庆的团圆年了!
②父亲领着我们找到开往村子方向的特殊交通工具——农用三轮车,把行李和自行车都搬到了车上,同行的还有几位乘客。三轮车的车棚上盖着一块大油布,敞开着门,我们拥挤在里面冻得直哆嗦。下午三点,三轮车载着我们,迎着风雪沿着淮洪新河大坝,一路向东。大坝又高又陡,砂石路面很窄,刚好容下两辆三轮车。大坝南面是庄稼地,北面是宽阔的淮洪新河。河水浪高水深,万一三轮车一打滑,蹿进了河里,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时隔多年,每当忆起,父亲还有些后怕。
③平时半小时的路程,那天却走了近两小时才到渡口,从渡口过了河,再步行三四里路才能到家。
④俗话说,隔河千里远。我们望“河”兴叹,河面上白茫茫的一片,岸边的树木隐约可见。此时的雪花夹杂冻雨,打在脸上像鞭子抽一样疼。宽阔的河面风高浪急,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老船工,也对这恶劣的天气摇头叹息,但他还是被我们回家的迫切心情打动了。他用了十二分的努力,小心翼翼地搬桨使舵,顶着风浪和冻雨雪,向对岸划去。突然,一个大浪打来,船头翘了起来,船身在旋转。我吓得大气不敢出,虽然从小在河边长大,但是这样的情景并不多见。我们和老船工一起努力,终于把船从南岸划到了北岸。但是,更加艰难的路程还在等着我们。
⑤大雪覆盖了路面,我们只能朝着家的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去,不管小水沟还是庄稼地,都在我们的身后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和自行车印。“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又是一个好收成!父亲推着自行车,我和弟弟在后面扶着大包小包。迎着风雪冻雨,一边艰难行走,一边还谈笑风生。突然我脚下一滑,摔了一个大跟头,还没站稳又摔倒了,父亲和弟弟都笑了。很快,不知不觉一抬眼看见老屋的后墙了。
⑥“妈,我们回来啦!”听见我的叫声,望眼欲穿的母亲迎了出来,她边给我们掸去身上的雪,边怜爱地看着我和弟弟,心疼地说:“你们把从小到大的苦和累都受了。到家就好!到家就好!”弟弟说:“能回家过年,受再大的苦累都值得!”是啊,人生在世,还有什么能比和亲人在一起过年更幸福的呢?
⑦五年前,我和父母也来到了石家庄生活,父母在哪,哪就是家,过年再不会为回家历经艰辛了。但是,那次回家过年的记忆,真像电影一样常在我眼前上演。
⑧是的,再远的距离,再难走的路程,都挡不住回家过年的脚步。此刻,顺子的那首《回家》又响在耳畔,又要过年了,回家过年又成了一幅幅温馨的画面……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2023年10月7日)
5.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补全故事情节。
公司放假当晚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1) →(2) →(3) →母亲久盼归家的亲人开心一起过年。
6.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7.欣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三轮车的车棚上盖着一块大油布,敞开着门,我们拥挤在里面冻得直哆嗦。
8.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年的思考。
【链接材料】春节只有回到家乡,跟家人齐聚一堂,心中好像才能彻底踏实。回家过年早就成了一种信仰,一种期盼,一种习惯。踏过万水千山回家过年的游子,都是在赶往无与伦比的团圆饭。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回家过年?
(22-23九年级上·江西上饶·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早,触碰文学
蒋子龙
①青年时,我喜欢一句歌词:“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命运与文学结合在一起,路,就会变得愈加崎岖与坎坷。那么,第一步应该怎么开始呢?因为幸运,还是由于灾难?是出于必然,还是纯属偶然?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我有许多说不清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为什么与文学产生了不解之缘。
②也许,这条路要从少年时代说起。当时,居然没有意识到。
③豆店村距离沧州城不过十多里路,幼年时我却觉得很遥远。星期天与节假日,总跟着大人到十里八里外去赶集,那就如同进城一般,新鲜而快活。
④据说,城里可以天天赶集。我见得最早最多的文艺节目,就是听村里那些“能能人”,讲恐怖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阴森恐怖。晚上,听完恐怖故事,我连上厕所都不敢出门。那些有一肚子故事的人,格外受人尊敬,到哪家去串门,都有人斟茶、敬烟。
⑤有一次,我为了亲眼看看火车长什么样子,居然跑了七八里,赶到铁道边,欣赏比盘山绕岭的“蛇精”更为神奇的“铁蟒”。火车在眼前隆隆驰过,我真是大开眼界,接下来,我就在铁道边上流连忘返。以后,我又听说夜里看火车更为壮观,火车头前面的探照灯,比我更明亮。一天晚上,我又跑到了铁道边来满足好奇心。不过,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总觉得一阵阵发毛,每一个汗毛孔都炸开来,身后似有什么在追赶,居然又敢回头,认真地瞧一瞧。
⑥道路两旁的庄稼,发出“沙沙”的响声。当我走到村西那片松树林时,更觉毛骨悚然。村上种种恐怖的传说,都是在那片松树林子里发生的。树林中间,有一片可怕的、大小不等的坟地。当事人肯定头皮发炸,脑盖似乎都要掀开了,低下头,抱住脑袋,一路跌跌撞撞,冲出松林,赶到家里,浑身透湿。待恢复了胆气之后,又觉得惊险而新奇。
⑦长到十来岁,我又迷上了戏——大戏京剧与家乡的河北梆子。每逢过年与三月庙会,我就跟在剧团后边乱转,很多戏词儿都能背下来。比如,《三气周瑜》周瑜吐血时,演员把早含在嘴里的红纸团,吐了五尺远;第二天,又吐了一丈远。这些细节,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演员的一招一式,也记得滚瓜烂熟,百看不厌。也许,这就是从小受到的文学熏陶吧。
⑧上到小学四年级,我居然顶替讲故事的成了“念故事的人”。每到晚上,二婶家三间大北房里,炕上炕下,挤满了热心的听众,一盏油灯放在窗台上,我不习惯坐着,就趴在炕上,大声念起来。因为我能“识文断字”,是主角儿,所以姿势不管多么不雅,乡亲们也都可以原谅。《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三侠剑》与《济公传》等,无论谁找到一本什么书,都捧到书场上来。有时,读完了《三侠剑》第十七,居然找不到十八,却找来了一本二十三,那就读二十三。从十八,到二十二,不得不跳过去了。读着读着,碰上了不认识的字,刚一打怔神儿,听众们就着急了:“意思懂了,隔过去,快往下念。”直到我的眼皮实在睁不开了,舌头打不过弯来了,二婶赏给的那一碗红枣茶也喝光了,才能散场。
⑨由于我这种特殊身份,各家的“闲书”都往我手里送,因此我自己也可先睹为快。书,的确看了不少,而且看书成瘾。放羊,让羊吃了庄稼;下洼割草,一直挨到快吃饭时,才不得已,胡乱地割上几把,蓬蓬松松支在筐底上,回家交差。
⑩这算不算接触了文学呢?那些“闲书”中的故事与人物的确令人着迷,这对我学习语文,似乎并无帮助,我更喜欢做鸡兔同笼的算术题,考算术想拿一百分很容易,而语文,尤其是作文的成绩,却是平平淡淡,很少有精彩的地方。
上中学时,我来到了天津。这是一个陌生、也并不喜欢的地界,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绝不会低于前两名,而且考第一的时候多,却仍被市里一些学生瞧不起。他们嘲笑我,好像由我当班主席是他们的耻辱。我在前面喊口令,他们在下面起哄。后来,我实在忍无可忍报告了老师,他们得到了处理。我似乎朦朦胧胧地认识到人生的复杂,要想站得直,喘气顺畅,就得争,才能安良。
平心而论,文艺不是玩玩闹闹,文学也绝不是名利思想的产物。把写作当成追名逐利,以为只有想当作家才去写作,都属于可怕的无知与偏见吧。
(选自《河北日报》2022年5月20日,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歌词中的“一条小路”既指实实在在的路,又指作者的文学之路。
B.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和火车的形状。
C.第⑥段记叙“我”经过村西那片松树林的情节完全是迷信,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
D.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写往事,抒发感悟,语言朴实幽默,感情真挚。
10.围绕“最早,触碰文学”,作者写了哪些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11.联系上下文,品读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第一步应该怎么开始呢?因为幸运,还是由于灾难?是出于必然,还是纯属偶然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句子连续用四个问号有什么作用?)
②放羊,让羊吃了庄稼;下洼割草,一直挨到快吃饭时,才不得已,胡乱地割上几把,蓬蓬松松支在筐底上,回家交差。(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其作用)
12.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3-24九年级上·广东肇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快递里的深情
艾科
①自从故乡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在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起初,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他生怕一不小小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开着电动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烦琐”,以至再收到取件短信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做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着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奔——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件快递。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液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土豆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油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至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用快递寄过去”。
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我们频繁给对方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恒远、历久弥坚。
(选自《中国青年》2020年第19期,有删改)
13.简要概括选文围绕“快递”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14.选文结尾段在内容及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小段画线句子。
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
16.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谈一谈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23-24九年级下·湖北十堰·期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老屋记 徐则臣 ①去年,在山东某地出差,因离家近,顺道回了趟老家。 ②家里正在翻盖房子,两层半的小楼已经完成了两层。父亲带我爬上空荡荡的毛坯房的二楼。房子算不上高,但视野开阔,半个村庄都在眼里,还能把邻居们的院子看个遍,我陡生了身轻如燕之感以及登高望远的豪迈。这感觉因老屋而来。 ③老屋在旁边,低矮的平房,红砖白瓦,为了给新房子腾地方,拆了一半,看上去悲伤破败。多少年来,一家人就生活在老屋里,当然,那时候还不觉得它老,不认为它狭矮陈陋,我们在瓦房里出出进进,过得喜气洋洋。那时候我小,对世界充满着最朴素的好奇,坐在院子里仰脸望天,整个村庄的人声和狗吠都拥到一个院子里,我想站到高处,看一看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看一看到了夏天的傍晚,他们是如何在院子里摆出一张桌子吃饭的。但是院落低矮,除了爬到树顶,我只能坐井观天。我爬过很多树,可是村子里的树没多高,且到处都是树,目光刚越过别人家的山墙就被枝叶挡住了。住在老屋里的我,如同一枚棋子,被摁在了低海拔的角落里。 ④于是我想飞,总是想象自己像一只鸟,飞抵村庄上空。我更喜欢想象自己一步一步走到足够高的地方,直到把这个世界看清楚。 “我”为什么“陡生”这种感觉? 带着疑问往下读。
面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这就 是孩子的天真!
“摁在了”准确写出了 “我”的感受。
⑤此后的很多年,我离家念书、工作,寒暑两季放假回家或是小住,不是钻进书本里不出来,就是火烧屁股一般转个身就走。同样是待在老屋里,但全然没有了少年时的天真,再想不起要登高望远,也不再对邻居家的院子和饭桌感兴趣。⑥但是现在,站在二楼粗糙的房坯上,我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鸟,想起了童年生活的一个关键词:登高望远。现在,房子的确长高了,长到了二层,而且还要再长高半层。也许我曾经设想过有一天房子会做梦般地长高,但我肯定不会想到,真正站在长高了的房子上看村庄,究竟是什么感觉。 ⑦母亲一直不愿意盖新房子。30多年里她盖了6次房子、搬家三年穷,何况造新家,穷怕了也累怕了。这几年但凡谁动议破旧立新,母亲都要历数6次盖房子的穷困与操劳。母亲扳着指头算,草房子盖了几间,半边草半边瓦的房子盖了几间,瓦房盖了几间……盖这些房子我都经历过,只是每一间都是该款的绝唱,日子总是往好了过。 ⑧记得我们从院子里长老槐树和果树的草房子里彻底搬进白瓦房,就是现在的老屋,那时我只有四五岁、把自己的小零件蚂蚁搬家似的往新屋子里运,路上光脚踩到了一枚图钉,一扎到底。因为疼痛,记忆从那枚清醒的图钉开始,蔓延到白瓦房和草屋子,然后是新旧两个院子,然后是新旧两个院子所属的两个时代的生活——它们通过一颗闪亮的图钉紧紧地咬合在了一起。那是我关于这个世界最初的完整的记忆。在遗落了图钉的新的白瓦房里,我们家一住20多年,直到把白瓦的颜色住灰,把新房子住旧,成了老屋;直住到这些年有了一点点钱的邻居们都把小瓦房拆了,原地盖起了雄伟敞亮的大屋子。 ⑨前后左右的邻居们,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我们家成了峡谷,头顶只有院子大的四方的天。年过90的祖父要了一辈子强,现在低头抬头都憋得慌。 ⑩祖父说:没法活了,人家都住在咱们头顶上,喘不过来气。盖不盖? 我说:盖。 祖父说:怎么盖? 我说:两层半。宜早不宜迟。 我负责说服父母:老房子住了20多年了,够本了,再住下去就成了危房;还有三五十年要活,新房子早晚要盖,好日子早过一天算一天。母亲还犹豫,我向她保证,这是这辈子她盖的最后一次房子,咱们全用好材料。 母亲说:就算用金銮殿的材料,不还是得我和你爸操持? 是的,除了拿出一点钱,对于这座新房子我能做的只是在电话里说了几次自己的设想,嘱咐材料尽量用最好的。3个月之后,我回到家,直接站到了二楼顶上;下一次再回来,我看见的将是一座祖父祖母和我父母这辈子住过的最完美的房子。 搬家的时候我肯定不在,从老屋到新楼,我其实希望自己能像四五岁的时候一样,蚂蚁似的一趟趟搬运;就算出现第二枚图钉也未必不是好事,踩上去,疼痛将贯穿我一生。这可能也是我在自己的村庄里建造的最后一座房子。 我从二楼下来,给祖父祖母买了烟酒和点心,陪他们说了会儿话,和父母吃了顿晚饭,就拎着行李去了机场。从下车到离开,我在家仅待了4个小时。 (有删改) 离家念书、工作的“我”和少年时不一样 了。
“登高望远”一再出现。
想想母亲此时的心理。
“我”和母亲的体会不一样。
如此详写儿时搬家踩到图钉的记忆,是要表现什么?
怎样理解相父此时心态?
新楼如愿以偿地盖起来了,而且很快。
这里“我”的情感有点复杂,你体会到了吗?
17.文章开头写“我陡生了身轻如燕之感以及登高望远的豪迈”。请联系全文内容,分析这种感受的由来。
18.联系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住在老屋里的我,如同一枚棋子,被摁在了低海拔的角落里。
19.文章写母亲不愿意盖新房子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20.读完这篇文章,也许你会联想到这些词语:童年、故乡、记忆……请结合全文内容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谈谈你对主题的理解。
(23-24九年级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角落
王继峰
①春节,我去外婆家做客。
②外婆今年93岁,膝下五子二女,子孙已有数十人。大舅一家留守祖屋,外婆和他们一起生活,其余子孙大多在外工作、生活,只有春节才能聚齐。
③亲人陆续到齐,大家和外婆简单寒暄之后就走开了。这里围一群,那里扎一堆,孩子嬉闹,大人谈笑,平时冷清的老屋处处流动着温馨。我偶然转头,只见外婆坐在房间门口,微笑地看着大家,一言不发。
④午餐时间,亲人坐了三桌。桌上摆满盛世年华,碗里盛着喜乐安康。别后多少事,都在美酒中浮动,在佳肴里流连,最终化作齿间的芬芳和满室的笑语。饭后,欢乐继续上演。大叫大嚷的男人,闲话家常的女人,追赶嬉闹的孩子,是春节欢乐颂中的一个个跃动的音符。
⑤我走向外婆的房间,只见房门虚掩,推开门,外婆正呆呆地坐在墙角。外婆笑着说:“天冷。”她年纪大了,虽然穿得厚实臃肿,但还是觉得冷。她身旁放着饭碗和菜盆,里面有吃剩的饭菜。原来,她感觉自己老了,上饭菜桌有碍观瞻,每天都独自在房间就餐。她食欲衰退,无论家里菜肴多丰盛,也都只吃一点点。
⑥门里门外,两个世界,外面欢声喧闹,里面凄清冰冷。看着孤寂的外婆,我一阵恻然,想起自己很久没和她好好聊天,便在她身边坐下。
⑦外婆年轻时曾长期担任村干部,退休后也保持活跃的交际,经常和同龄人结伴活动。今天聚餐,明天礼佛,后天赶集……生活丰富多彩,其乐融融。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好友慢慢凋零,交际图逐渐缩小。渐渐地,她的朋友全都离世,再加上行动能力大不如前,她便天天窝在家里,断绝与外界的来往。平时儿孙大多在外,她早就接受了孤独,大部分时间都对着房间的墙角发呆。她每天盼着过年过节,希望子孙早点回来。真正等到子孙齐聚,热闹的却是年轻人,一切都和她无关。但她能看到这么多亲人,心里照样很高兴。
⑧外婆见我找她聊天,立即来了精神,越说越高兴。她的口齿已无先前的灵便,但思维依旧清晰。她慢慢说起自己的见闻。门外欢声喧闹,门内眉飞色舞,听着这么多新奇事,我对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肃然起敬。
⑨转眼到了傍晚,我起身告辞。外婆颤巍巍地从墙角站起,任凭我怎么劝,她都坚持拄着拐杖送我到大门口。车子缓缓离开,看着后视镜里那个干瘦苍老的身影,我一阵阵心酸。那身躯曾经是一棵高耸参天的大树,荫蔽过许多人。如今,她成了一棵枯瘦的老树,在风雨中瑟瑟发抖,等待着亲人的关爱和呵护。
(选自《福建日报》2022年3月5日,有删改)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外婆的儿孙之多,与后文外婆孤独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B.第③段中“微笑地看着大家,一言不发”,表露出外婆见到亲人后的激动。
C.文章标题“角落”,既指偏僻或不起眼的地方,又指感情容易被忽略的人。
D.文章以小见大,写外婆渴望亲人陪伴,表现“我”对孤独老人的关注。
22.说说第⑦段在文章内容上的作用。
2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1)亲人陆续到齐,大家和外婆简单寒睻之后就走开了。(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门里门外,两个世界,外面欢声喧闹,里面凄清冰冷。(赏析句子)
24.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说明理由。
25.你对如文中外婆一样孤独的老年人有怎样的思考?结合语境,把你的思考写出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23-24九年级下·广西南宁·阶段练习)
葵花地
廖静仁
①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②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祖母的身子骨已经不再硬朗,她的一头青发,也被岁月的风雨洗刷成根根银丝,而一双被旧时代裹得变了形的小脚,蹭啊蹭的,一天中总要去葵花地里跑几个来回。祖母是在侍弄她的宝贝葵花苗。其时,我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蒙童,常常屁颊屁颠地尾随祖母,不是帮忙,而是添乱。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你看,你看,又把葵花苗给踩翻了。”她这么说着,一双爬满青筋的手便很是小心地将葵花苗扶正。
③曾听大人们讲,我祖母出生在富贵人家,幼年时念过私塾,很在行的却是裁剪缝制的手艺活儿。她年轻时飞针走线绣出的花卉禽鸟,形同活物,让人看着看着,稍一走神,那花儿仿佛就从锦缎上开了出来,鸟儿仿佛就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然而,祖母的人生却无锦上添花那么美好。她28岁那年,我祖父便撒手人寰,留下娇妻幼子,在人世的凄风苦雨中煎熬。从那以后,我祖母便再无闲情去绣那些精美之至的花卉禽鸟。拖儿带子,养家糊口,她那双纤纤素手不得不干起陌生的农活。祖母从不对我们讲述自己的身世,至于她怎样拉扯着我的父辈走过那一段漫漫人生路,也不是幼小的我能够猜想出来的。
④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祖母费尽心力侍弄的那一片葵花地。
⑤葵花地就在老家门前的一片开阔地中间。那是被祖母的心血和汗水浸润得十分肥沃的土地。每年开春,祖母都会小心翼翼地从火塘挂钩上的竹篮里取出备好的葵花种子,一颗一颗放进盛满清水的木盆里浸泡,又一颗一颗地插入铺着白色柴灰的土体中,等待它们萌芽。然后,她便佝偻着身子一锄一锄去翻垦被冬日的雪雨浸得紧实的花地。直到把那块葵花地整理得松松软软、平平展展,她才一边反手捶着背脊,一边溢着满脸的笑容,望一望当顶的太阳,舒一口长气。忽就想,倘若我那早逝的父母还在人世,年迈的祖母该不用亲自下地了吧。然而祖母却说:“真正累人的并不是这些农活哩!”
⑥两三场春雨过后,种在土钵里的葵花子终于长出了嫩芽,祖母便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用竹签将葵花苗一棵一棵地掀出来,再一棵一棵地栽进肥沃膏润的葵花地,继而撒下一层薄薄的火土灰。这以后的每一天,祖母总要去葵花地跑几个来回,为葵花苗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祖母做这一切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月子里母亲奶婴儿般不厌其烦。
⑦几番风雨,几番日月,葵花苗渐渐长成了人那么高,展开了金色的葵瓣,结出了牙状的籽粒。其时,佝偻着身子的老祖母同年幼的我,置身于茂密的葵花丛中,阳光从绿叶及金色的花瓣间筛落下来,祖母脸上的沟沟壑壑也闪烁着金色的喜悦。
⑧有一回,祖母站在阶沿的麻石条上,指着阳光下耀眼的葵花,意味深长地说:“这葵花多么可爱啊!它们总是追随着太阳旋动自己的身子,哪怕在阴天或雨天,也会凭着记忆寻觅太阳的方向,仰头望去。”祖母说这番话时,哥哥和姐姐也在旁边,我见他们一脸沉思地点着头,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彩。莫非他们已经领悟到了祖母话语的含义? 葵花的生命,是激情的,是奔放的,是火一般热烈的;而如同葵花的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即使遭遇凄风苦雨,也永远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
⑨我也渐渐明白,祖母一直精心侍弄葵花地,其实是在精心地侍弄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侍弄人生旅途中支撑着她前行的意志与毅力。举目再望葵花地时,我忽然发现那一张张金色的花盘,就像是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庞,在这开阔而热烈的秋季,正昂然拥抱着太阳的光焰。仿佛觉得,我也变成了阳光下的一棵向日葵。
⑩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
26.梳理文章内容并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7.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的含义。
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
28.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作简要分析。
29.有同学发现文章第⑧段画线句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是由花及人,表达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请结合链接材料中的感悟及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文中的“如同葵花的人生”的理解。
【链接材料】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2024·湖北黄石·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行走的苜蓿
①给母亲打电话,不知提起啥,我在电话里说,好多年没有吃过苜蓿菜了,然后就想到了满目的苜蓿,在初春的风里柔软地摇曳。
②苜蓿其实不是菜,是一种畜草,作为冬天改善驴子伙食的草料。在那些缺吃少喝的年月,人跟天抢食吃,跟地抢食吃,跟畜生抢食吃,很普遍。白面馍馍也是在重要的节日才能吃上,平时是糜子面馒头或者高粱面锅盔。买不起蔬菜,一整个冬天就靠一窑土豆和几捆大葱维持,除了过年,整个冬天的饭菜里很少能看见绿色。但是当苜蓿长出来,生活就有了希望。新长的苜蓿,嫩脆、饱含水分,掐断后指甲上还留着翠绿的汁液,那是可以果腹也可以当作蔬菜的食粮。
③生活就是这样,带给你绝望,也带给你希望。在漫长的冬天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春天悄悄把苜蓿送到了大地上。苜蓿可以凉拌,也可以炒菜,还可以与土豆一起,做成汤菜,春天的饭桌上,苜蓿几乎是唯一的一点绿。
④在县城上高中的时候,春天来临,母亲每周都不忘记托班车给我带些苜蓿、土豆和大葱。
⑤离乡后,多少年没尝过苜蓿的味道了,我甚至都忘了那些嫩绿的新芽经过唇齿间的感觉。
⑥母亲说,我给你寄些去。谈何容易,甘肃与内蒙古,隔着16小时火车、5小时汽车的距离。苜蓿不会行走,不像我,可以坐着火车、汽车不远千里来这座城市生活。但是,半个多月后,大包新采的苜蓿被母亲细心打包,送到我的办公桌上。同事以为寄来了什么稀罕特产,纷纷过来围观,但在看到苜蓿的一制那,不禁兴味索然。
⑦但是于我,一种莫名的情愫却油然而生。从甘肃到内蒙古,一千多公里的距离,这些苜蓿在行走中丢失了水分,丢失了柔软的身姿,越来越接近草的本质。这包苜蓿,更像是我在城市的影子,粗涩、干瘪,没有卖相。
⑧下班回到出租屋,将苜蓿倒在面盆里,外边一层已全部发黄,只有里面的一小部分,还保持着嫩绿的色,但是也像经了霜的土豆叶一样,看上去萎靡不振。我依然为此欣喜不已。坐在门槛上,仔细挑出那些还能被作为菜的苜蓿。下班回来的堂弟也为之惊喜,多少年,没有吃过苜蓿,早已经忘记那初春的味道。
⑨风沙肆虐,春雨下在别的地方。在这各色人等杂居的小院里,两人就坐在门槛上,细心地挑拣着一千多公里外的春色。挑拣完后,堂弟将它们放在电炒锅里焯了,拌上醋,佐之以食盐调料,配上胡麻油烧熟后浇的春韭段,捣碎的蒜泥,熟悉而又久违的味道扑鼻而来。
⑩那天,像过节一样,我和堂弟买了酒,做了揪面片,在满院子五花八门的饭菜味里,一小口一小口吃完了那盘苜蓿菜。一包行走的苜蓿,从一千公里外,浩浩荡荡走进我们依然饥饿的胃里,我为此感到欣慰而又难过。
3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那些缺吃少喝的年月,春天悄悄把苜蓿送到了大地上,就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B.文章在叙述中有两条线索,互相交织,使得苜蓿与“我”建立了联系。
C.“同事们对此却兴味索然”侧面写出苜蓿在生活中是普通的畜草,不是稀罕特别的。
D.本文语言清新隽雅、柔婉含蓄,富有诗意,于灵动的描写中蕴藏作者的深情。
31.“苜蓿”与“我”从成长环境与经历来看,有什么共性?
32.文章第②③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3.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
(1)一包行走的苜蓿,从一千公里外,浩浩荡荡走进我们依然饥饿的胃里,我为此感到欣慰而又难过。(加点词语赏析)
(2)这包苜蓿,更像是我在城市的影子,粗涩、干瘪,没有卖相。(物我交融)
34.贾平凹笔下的“小桃树”(《一棵小桃树》)与本文作者笔下的“苜蓿”,都是最平常不过的,为何却寄托着作者深挚的情感?请从托物言志手法角度来分析原因。
(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接过铜旋子【注】
明前茶
①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在孙家庄上见到绿豆粉皮的非遗传承人,是个24岁的青年。庄上人都亲切地叫他“旋王”,夸赞他将铜旋子使得轻盈快适,比做了40年粉皮的孙老爹还要出神入化。
②一进作坊,就见正在忙碌的一家三口——老母亲负责调糊,不停地搅动瓦缸里的绿豆糊浆,防止沉淀。小孙立于大灶边,一大锅沸水正在微微冒泡,他手持的旋子,看上去就像武侠片中的金属盾牌一样,平底,溜圆,寸把高的浅边,发幽幽的红铜色,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太极之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并长出雪花般晶莹剔透的放射纹。
③小孙往左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钢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张透亮的丝绸浸入凉水中,接着,它被轻轻挤出水分。不,也许我的比喻并不确切,老孙说:粉皮子可不像白丝巾,你来感受下它的调皮。我洗净手,戴上白帽子,尝试从铜旋子里“捉”粉皮,没错,它活泛得很,捉之滑手,挤之有韧性回弹,放入扎手的凉水中能迅速漂游,犹如一朵有仙气的透亮水母。挤干水分后,将它摊平,放上竹帘子。一只长长的竹帘子摊放6张粉皮,立刻抬到场院中去晾晒。老孙才抬出一只竹帘子,我已经赶不上趟儿了。
④我退出,小孙一家人的流水线就恢复了豫剧的调门儿,一招一式都揉在了点儿上。小孙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在他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见我看得发呆,小孙笑道:“一心一意做上两年,你也一样应付自如,就像卖油翁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⑤旁边的小孙妈妈心疼地说:“做咱这一行的,盼儿孙接手,又巴不得儿孙不肯接手。只因做这件事实在辛苦,只要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一家人凌晨5点就要起身做粉皮,一到晌午就要收手,再做下去,当天的粉皮会晾不干。这批货就算废了。”她扳过儿子的手给我看——小孙戴露指手套的左手指实是一层厚厚的茧,再一看,右手也是。铜旋子导热快,沸水之上,赤手触之很难不烫出血泡。
⑥“钢旋快慢看水温,溜边揭起能囫囵;收补窟窿摊圆整,水油刷晒看阴晴。”老孙慢悠悠唱起老祖宗留下的歌谣,将一张张薄如蝉翼却又饶有筋力的绿豆粉皮移到长竹帘上,这些竹帘子一只只斜靠在院墙上,或平搁在长凳上,场院中像同时升起了几百枚皎洁的圆月,而那些影影绰绰的离心花纹,就像月亮上的桂花树一样,散发着梦幻光泽。风徐徐吹送,新绿豆的清香在场院中鼓荡。强烈的阳光下,粉皮正在脱水,与竹帘子分离时,发出轻微的啪嗒声。
⑦太阳到了天心,一家人做完600张粉皮,连屋顶都被竹帘子占满了。小孙说:跟我们一起吃拌粉皮吧,想来你也看饿了。我笑着应允。
⑧才从铜旋子上捉下来的凉皮,与那些晒干后又泡发的凉皮口感不太一样,更糯,弹力更强,吃在喉咙里像一条滑跳的游鱼。与此同时,刚从田园中摘下来的香、酸、辣、凉等诸般滋味,都与那玉带般的凉皮纠缠得难舍难分,在舌尖唱起了大开大阖的豫剧,那么恢宏,那么醇厚深沉,又那么鲜爽痛快。
⑨我问小孙:回来做凉皮,也是为了在爹娘的膝头,吃一份这样的美味吧?
⑩小孙答:家里的手工凉皮,养活了四代人呢,到我这代要是断了根,有点可惜。2019年深秋,妈给我翻好了冬天的新被胎,让我回家拿,我进门,发现我爹在灶台旁站久了,膝盖竟然不会打弯,要扶着墙才能把竹帘子扛出去,按他的话说,就是想唱戏都亮不出霹雳嗓门了。我很心疼他,也想着,终归是舍不得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
此时,秋风平稳安详,农家场院安静得听得见野蜂的飞舞声,院墙上的野菊开得那么鲜活。
(选自2022年12月2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注】铜旋子:一种铜制器具,像盘而较大,通常用来做粉皮等。
35.文章题目《接过铜旋子》有什么含意?
36.根据文章②③自然段内容,补全粉皮的制作过程。
调制粉浆→ →冷水拨离→浸水挤干→
37.赏析下面句子中比喻的表达效果。
小孙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在他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
38.文章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2023·天津·中考真题)阅读《水乡寻梦》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乡寻梦
申琳
①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枕河人家……眼前是一卷水墨,耳边是摇橹咿呀,身处其中的人们不禁有点恍惚,自己是在一幅中国画里吗?这不正是梦里水乡的美丽图景吗?
②随着春风吹绿杨柳,同里、木渎……江南的水乡古镇总是游客盈门,人们都想把自己融入这令人如痴如醉的美丽画面。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我的脚步还是不由自主踏入水乡的画框,我知道,自己和那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一样,是来寻梦。
③可是,这水墨画般的梦里水乡,究竟承载着人们怎样的梦呢?
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儿时课本里的这两句古诗,让多少人梦到这样的水乡:小楼、深巷、杏花、春雨……这是美,这是一个清秀的、风姿绰约的江南。自从读到这美好的诗句,水乡的杏花春雨,便时时打湿少年斑斓的梦。
⑤水乡的诗意,在水乡深处的粉墙黛瓦间,在高高的马头墙上,在一处处隔出来的幽静空间里。一树桂花,几株老梅,数块湖石……庭院也罢,天井也罢,水乡人家的院落无论大小,多有几处寄情自然的所在,抬眼处便有几许生机。至于其中寄寓的主人生活的情致,也就“妙处难与君说”了。
⑥水乡的宁静让人感受真切。木渎古镇的虹饮山房,一墙之隔就是游人如织的山塘街,跨入院内,那纷杂的市声仿佛一下子被过滤掉了,连推开一扇窗户的“吱呀”声都听得格外分明。习惯了市井喧嚣的都市人,一脚跨进水乡小院,心头会突然一静,有一种回到少年时的故乡老屋,趴在板凳上一笔一画做作业的沉静。白天,一束阳光明亮地射进门里;晚上,一盏煤油灯照亮眼前的方桌,门外是白云悠悠,月光如水。在水乡的梦里,有多少人青春年少时的身影,有多少人夜深思念的故乡……
⑦小河蜿蜒,一条青砖铺地的小街,就傍在河边,小吃店、文具店、杂货店沿街依次排开。水乡小街的节奏是慢的,在清晨的薄雾中醒来,一块块门板拆下来,烧饼、馄饨的香味飘开去,街上开始晃动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蹦蹦跳跳的身影,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荡漾。太阳一点点升高,街上行人多起来,人们走走停停,向熟人打个招呼,在店前驻足观看。小街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样的亲切、悠然。闲暇时,倚在河边柳树上发一下呆,凝神看一条摇橹船“吱吱呀呀”地驶过,等回过神来,船也就在不远的前方随波荡漾。
⑧徜徉在水乡,远道而来的都市人仿佛回到了往昔的岁月。上学的路,是那爬满青草的乡间小路,是那洒落一串自行车铃声的林荫道;放学后,是小伙伴一路追逐着奔跑过的田野,是远远看到的村庄林梢飘起的袅袅炊烟,是一路有着各种色彩、香味、声响的长长的街道。那是遥远而温馨的记忆。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把脚步放慢,从容地看看身边的风景,陪孩子慢慢长大,伴父母慢慢变老。
⑨在水乡静静的夜里,我渐渐懂了,这么多寻常人为何要来水乡寻梦……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39.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0.第④段引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古诗有何作用?
41.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
闲暇时,倚在河边柳树上发一下呆,凝神看一条摇橹船“吱吱呀呀”地驶过,等回过神来,船也就在不远的前方随波荡漾。
42.为什么这么多寻常人要来水乡寻梦?请结合全文分析。
(2023·四川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玉兰花开香满园
①校园文化广场有一片玉兰花树,在国槐、杨柳、月季的映衬下犹显身姿挺拔,别具一格。一冬的沉默,玉兰花似乎等不及萌出新芽,在春寒料峭中争先恐后地从光滑的枝干上涌出一串串蓓蕾,散在树上,如满天的星斗。待到花开时节,一朵朵花苞竞相绽放,颀长的花瓣、细嫩的花蕊,白的像雪、粉的若霞、红的似火、紫的如烟,满树繁花,摇曳多姿。无须绿叶陪衬,不用蜂蝶流连,典雅娴静,宛如盛装女王,雍容华贵;清新纯洁,又似小家碧玉,温婉可人。春风过处,各种花草争奇斗艳,只有玉兰花淡定从容,那一刻,我似乎读懂了她的花语:纯洁的爱,真挚的情,高洁的趣,感恩的心……
②晨光熹微,师生手捧书卷,或闲坐秋千,或漫步画廊,浓郁的花香在清风中弥漫,仰视怒放的花朵,令人心旷神怡。课间闲暇,三三两两的学生来到花团锦簇间,操场上的生龙活虎,树荫下的谈笑风生,青春的容颜在绚丽的玉兰花映照下,显得分外妖娆。傍晚时分,老人牵着孙儿,父母跟着孩子在林荫道上漫步,抓起一片飘飞的玉兰花瓣,放到鼻间一嗅,自然意醉神迷、妙不可言。
③十多年来,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带着同学们驻足玉兰树下,大家或坐或立,听我娓娓讲述老校长的故事。
④老校长苦心经营几十载,振兴了风雨飘摇的老学校。他爱读书,图书馆、阅览室、公共图书角设施完善,藏书过万。他喜欢植树,每年带领师生在校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这些玉兰树就是他当年亲手种下的。平时,师生们都亲切地招呼他“老校长”,他常常顶着满头银发和大家促膝而谈,笑容像美丽的玉兰花在每个人脸庞绽放。他很宽容,在你犯错的时候;他很热情,在你最需要扶持的时候;他很执着,在推动学校发展的时候……
⑤难以忘怀我生命中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灿若玉兰的脸,成绩蝉联年级桂冠的森,文采飞扬知书达理的曼,叱咤球场所向无敌的鹏,沉稳善良勤勤恳恳的明,寡言少语埋头苦学的宁。曾几何时,我伴着他们吟咏佳词丽句,书写锦绣文章,品味千古诗情;曾几何时,他们登顶高等学府,成为行业翘楚,开启精彩人生,正像这一树树玉兰,五彩斑斓,香溢四海!
⑥又到毕业季,有几株晚开的玉兰花正姹紫嫣红。成百上千的初三学子相聚树下,和亲密的师友留下离别的剪影,那蔚蓝的天空、和煦的春风、灿烂的阳光、怒放的花朵、靓丽的青春都在瞬间定格。“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一届届学子满怀憧憬相聚校园,相伴清风明月,相守满园芬芳,又依依不舍告别母校奔赴山海,无论天涯海角、沧海桑田,每个人心中都氤氲着这一树繁花、一园芳香。更有心思细腻的学生,悄悄接住飘舞的花瓣,夹进珍爱的诗集,让那份馨香沁入隽永的诗句: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⑦光阴荏苒,几十年天翻地覆,雄伟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先进的设备设施一应俱全。当年路蓝缕、呕心沥血如老校长般的开拓者们,多已离开了三尺讲台,唯有那树影婆娑参差错落的玉兰花树,一如既往生机勃勃,讲述着激情燃烧的往事,高高耸立成最美的风景,无声见证着春风化雨。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23年05月02日,有删改,作者张理坤)
43.请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简要概括玉兰花的花形、花色、花香、气质等形象特征。
44.文章第②自然段描绘了三个生动的画面,请为每个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45.文章第④自然段写老校长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46.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请以第⑥自然段为例,简要赏析你认为最突出的两个特点。
47.(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楝树花开
顾坚
①去冬今春,为妻子治病,羁旅京畿。欲回扬州已临立夏。“人间四月芳菲尽”,妻子为返家后难见花树感到沮丧。
②我们爱散步,更爱散步时有花树可以欣赏。从暮冬开始,嫩黄色的迎春花就零零星星在荆棘间探出来,像害羞的小孩的脸。跟着便是春梅,红红白白,如云如盖。再接着是玉兰系列次第开放,期间桃花、梨花、樱花、海棠纷纷登场,山茶、丁香、紫荆、紫藤各领风骚;榆钱如翠,槐花赛雪,泡桐悬起串串铃铛……扬城的整个春天,嘉树好花看不足,让人沉湎流连,心醉神迷,精神焕发。
③我安慰妻子,还有一种花树在等着我们呢,你肯定喜欢。
④“什么树?”妻子竟想不起来了。
⑤我笑而不答。
⑥回到扬城第四天,我便扶着病后羸弱的妻子恢复了户外散步。西面的古运河畔是扬城最繁茂的绿花带,杂树生花,鸟语啁啾,空气清冽,最是休闲散步佳处。从解放桥向北,经过普哈丁园粉墙,走向长生寺阁,忽然就闻到了阵阵幽香,淡雅清甜,沁人心脾。
⑦“楝花!”妻子喜悦地叫了起来,加快步伐向前走去。
⑧在一座石砌码头右侧,我们见到一棵楝树,树冠亭亭,新发的绿叶间缀满了细碎的紫白色小花,成团成簇,生嫩可爱。树干并不甚高,我跳起来伸手拍向楝花,激起一阵花瓣雨,纷扬飘落,沾上我们的头发和衣襟。
⑨楝树,里下河平原上最常见的树种。百姓房前屋后,田头场边,河岸湖畔,到处栽植。楝树极易成活;事实上许多楝树都是树种落地自然生发的,加上飞鸟吞食楝果带来的粪便传播,因此野外覆盖极广。每年4﹣5月份,楝花陆续开放,花期可达一月有余。此番我们夫妻自京返扬,恰逢花开繁盛之时。
⑩也许楝树过于寻常普通,城市绿化中难觅踪迹,纵然出现一棵两棵也多是野生的,眼下运河古码头旁边这棵楝树就是这两三年很突兀地冒出来的,而我却记在了心中。今天我把妻子引到这儿,满树的紫花可以给她带来久病归乡的慰藉。
我自幼喜爱楝树。楝树别称苦楝,树皮、树叶和果实都是苦的,几无虫害,夏天在树阴下乘凉,把饭桌搬到树下吃饭,非常惬意。楝树树干粗糙,枝条旁逸斜出,是孩子们练习爬树最好的树种。花落之后,碧绿色的楝果一簇簇悬挂枝头,圆溜结实,是孩子们打弹弓的天然子弹。盛夏时满树蝉鸣,孩子们举着顶端裹有面筋的竹竿来粘,一粘一个准。
到了冬天,楝树叶掉得精光,黄色的成熟楝果却留在树上,很是惹眼。楝果虽苦,却是白头鹎、灰喜鹊、灰椋鸟、黑脸噪鹛、黑尾蜡嘴雀、珠颈斑鸠等鸟儿的美食,真是不可思议。我上小学时,学校曾动员学生打过这种成熟的楝果,供销社专门来收,据说是用来做生产润滑剂和肥皂的原料。
楝树皮、叶、果皆苦,然而她的花最是甜香。看着妻子仰头观花,凝神闻香,我问要不要折一枝带回家,她却断然拒绝,“不!树跟人一样,也有自然开花、自然凋零的权利。”
大病初愈的妻子,对于一株花树生出这种生命的共情,让我感动,让我肃然,让我生出这样的心念:从此以后,敬畏天,敬畏地,敬畏一切貌似卑微的生命……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楝树特点 具体表现
① 平原最常见:野外覆盖广
实用价值高 ② ③
④ 皮、叶、果皆苦;花最甜香
(2)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眼下运河古码头旁边这棵楝树就是这两三年很突兀地冒出来的。(体会句中加点字“冒”的妙处)
②桃花、梨花、樱花、海棠纷纷登场,山茶、丁香、紫荆、紫藤各领风骚。(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3)简析文章第⑥段划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4)文中第 ~ 段是插叙,请简析其作用。
(5)本文和《紫藤萝瀑布》都是由物及人,请结合内容简析它们的异同。
【链接】
我只是伫立旋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宗璞《紫藤萝瀑布》
(2022·辽宁锦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恋街
碧峰
①母亲恋街。这印象打我记事时起。长大后,我渐渐晓得,母亲恋街,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无奈。
②那些年,我家的后菜园,每年都要栽种两茬大片的春菜(雪里蕻),当春菜长得密密匝匝,嫩得能掐出水来的时候,母亲就把它们齐根砍掉,然后清洗、晾晒。在风火日头里,春菜两三天就风干了水分,一棵棵变得瘦小软绵,一场剁腌菜的苦重活儿就由母亲领衔开始。一家人轮换着,总能把腌菜剁得特细。吃过母亲腌菜的人,都说母亲的手艺好,腌的菜从来不腐烂。其实,母亲的腌菜香、味道好,完全是母亲认真仔细的结果。
③每年母亲做的腌菜都要把家里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坛子装满,家里的角落旮旯里都扣满了形状大小不一的腌菜坛子。母亲做的腌菜需要三五个月时间的等待,直到确信腌菜彻底腌熟了,母亲才会翻坛开盖。这时的腌菜泛着一层微黄,溢出一股清香,不用下锅,用手拈上一点放入口中,就让人有一种奇味绵长的快感。
④余下来,就是母亲旷日持久地挑着腌菜去集市卖。那时的永安堡集市是个露天早市,每天一大早只有两三个小时开市。为抢个好地点,母亲要在鸡叫头遍就出发,往往在太阳升起时就能卖完两竹篮的腌菜,正好回家赶上生产队的出工。
⑤那几年,大哥快成大龄青年时才好不容易说上一个媳妇。为了彩礼钱,母亲又把家门前靠塘塍(chéng)的一块空地打埂围上,种上春菜。于是,母亲上集市卖腌菜的负担就更重了。直到如今,隔壁的堂兄还常常开玩笑地说,大嫂是用腌菜换来的,是个“腌菜媳妇”。
⑥改革开放后,永安堡的集市变成了半日街,母亲留守集市的时间也长多了,大多日回家时已是日头快当顶了,往往担着的空筐里总会有一些什么油条面窝发糕的,美得我们都夸母亲好。
⑦那些年,我家承包了十多亩良田,还有家门前的大池塘,家中的厢房也养上了一头一年能下两窝崽的黑母猪,虽然经济上改善了许多,但人却忙,更有奔头了。父亲是种田的好把式,母亲天天在街上,知道市场的行情,就撺掇父亲种糯稻。
⑧那个时候,我正筹备结婚,自然给父母又增添了经济的担子,但此时父母却并没有卖腌菜时的窘迫感,而是整日乐呵呵的,似乎心中蛮有底气,有更好的盘算。待糯稻丰收后,家中的箩筐、簸箕、筛子就伴着父母忙开了,一袋袋精心整理好的糯米晶莹油亮,如珍珠一般。于是集市上又多了母亲一担一担叫卖的糯米。我的妻也自然被堂兄叫成了“糯米媳妇”。
⑨随着“腌菜媳妇”在永安堡街道建上新房,和“糯米媳妇”进城安家,就只剩小弟还在父母膝下。这时的父母年岁渐高,主要精力就转变成对鱼塘的精心管理和对猪的喂养呵护。于是,那些年母亲的集市就又多了猪娃和草鱼、鲤鱼、鲢鱼,每年的收入供开销后,还有结余存上银行。母亲就用这宽松的经济,一门心思地鼓励小弟发奋求学,最终小弟争气,考取了大学。父母用鱼钱猪钱供小弟上完了大学。小弟毕业后安家都市,娶了个白领媳妇。堂兄风趣地说,咱老李家用鱼和猪供的学生,娶回个“洋气媳妇”!
⑩父母六十多岁了,繁重的农活实在干不了了,才搬到我这小城上寄居在儿子这里。劳作一生,本应该休息,但父亲颇有雄心壮志地说:“共产党这么好的政策,你妈不做点小生意那是糟蹋了!”
母亲在家门右侧的小临时菜市场卖咸菜。这咸菜大多是父母在时令季节豆角、萝卜、雪里蕻、辣椒等便宜时买下的,经过自己精心加工腌制而成。在摊点叫卖时,母亲人善手松,每每称好后,还要再加一勺给人,自然回头客多。母亲的咸菜生意一干就是十五年,成了远近闻名的“咸菜婆婆”。
父母近八十岁时,思乡心切,为满足父母的心愿,我们在永安堡街上给父母买了一套房。母亲依然流连集市,每天天一亮,就背着双手,步履稳重,慢慢吞吞地在集市上逛开了。过肉案、穿鱼摊、经果店、出菜圈、看时装,饿了就在集市中的早点摊来一碗肉丝面,遇上个熟面孔就家长里短地拉扯开来。母亲被乡邻们笑称为“逛街的婆婆”!
是啊,母亲一生都爱上街,母亲的“上街”由苦变甜,由穷变富,由辛酸变快活。如今,崭新的时代,党的好政策又把母亲的“上街”演变得一年一个样,一天一个样,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选自《长江日报》,有删改)
48.根据选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地点 事件
永安堡集市 母亲卖腌菜
母亲加卖糯米
①
② 母亲卖咸菜
永安堡集市 ③
49.结合加点词语分析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在写法上的特点和作用。
这时的腌菜泛着一层微黄,溢出一股清香,不用下锅,用手拈上一点放入口中,就让人有一种奇味绵长的快感。
50.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⑧段画线句。
待糯稻丰收后,家中的箩筐、簸箕、筛子就伴着父母忙开了,一袋袋精心整理好的糯米晶莹油亮,如珍珠一般。
51.概括母亲身上令人钦佩的品格。
52.结合选文内容,体会“母亲恋街”中“恋”字的含义。
53.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选文结尾段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