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压强综合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分)
1.下列与压强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实现船只通航
B.学生用吸管“吸”早餐奶与大气压无关
C.托里拆利实验最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
2.(聊城中考)下列实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
3.如图 2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 )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4.如图3 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如图4 所示,哪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
5.如图5 所示,立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现沿着虚线切去中间圆柱状的部分木块,则剩下木块对水平桌面 ( )
A.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B.压力变小,压强变大
C.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D.压力、压强大小都不变
6.(自贡中考)如图 6 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7 所示),其中合理的是 ( )
7.如图8 所示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 导轨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
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
8.在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清水和煤油,液面相平,如图9 所示,如果将阀门 K 打开,则 ( )
A.煤油向右流动 B.清水向左流动
C.均不流动 D.无法判断
9.(锦州中考)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玻璃管倾斜,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D.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10.如图 10 所示图形的实验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小伟同学参加军训,体检时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他立正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N;他正步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将 (填“增大”“不变”或“变小”).
12.1644 年,意大利科学家 精确地测出来大气压的值;如图 11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 A 点产生的压强为 Pa. g取 10 N/kg)
13.在玉树地震后,救灾人员在玉树地区用普通锅煮鸡蛋时很难煮熟,是因为该地区海拔高,大气压强 (选填“大”或“小”),水的沸点 (选填“高”或“低”)造成的.
14.如图12 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 A,B 两点.若两个容器中是同种液体,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 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p甲 p乙(两空选填“>”“=”或“<”).
15.将一个两端开口的饮料管插入水中,然后用食指堵住上端开口(如图 13 所示),这时将饮料管提出水面会发现管内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从下端开口流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的作用.
16.如图14所示,行驶中的汽车,车窗紧闭,当打开天窗时,天窗外空气流速 车内空气的流速,天窗外空气的压强 车内空气的压强(选填“>”“=”或“<”),所以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
三、简答题(6分)
17.有些人自称有硬气功,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将自己的身体平躺在一块钉满铁钉的钉板上(钉子密集而均匀、高低一致),在身体的上面压上一块大青石板,然后,让一个强壮的彪形大汉抡着一个大铁锤,奋力击下,青石板应声断成两截,而躺在上面的人一跃而起,身体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请解释其中的奥秘.
四、实验探究题(14分)
18.小聪学习了固体压强后,爱动脑筋的他想探究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究竟有哪些特点,小聪进行了大胆猜想:
猜想1:液体内部可能有压强
猜想2: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聪在老师的帮助下找来了一些实验器材,设计并完成了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 U形管两边的液面 ,小聪在调试时发现,用手指不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面几乎没有变化,如图15 所示,说明该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为了验证猜想 1,小聪把探头放入水中,再观察压强计 U 形管两边液面是否有 来判断探头处是否受到水的压强.
(3)在验证其余猜想的过程中,小聪收集到如下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 h(mm) 压强计
橡皮膜方向 液面高度差(mm)
1 水 20.0 朝上 18.5
2 朝下 18.5
3 朝左 18.5
4 朝右 18.5
5 40.0 朝上 36.8
6 60.0 朝上 54.6
7 酒精 60.0 朝上 43.5
①比较序号1,2,3,4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为了验证猜想3,小聪完成的实验操作应该是表中序号为 的实验.
③比较序号6,7 两组数据,可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 有关.
(4)小聪在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 法.
五、计算题(第 19 小题12分,第20小题14分,共 26分)
19.国家制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控制在 以内.一辆在水平路面行驶的货车,车与货物总质量是 车轮与路面接触总面积是 则:(g 取10 N/kg)
(1)货车对路面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2)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是否超过标准
20.如图16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 内盛0.6kg的开水,水深12cm,放置在面积为 的水平桌面中央,g 取 10 N/kg,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1. A 2. D 3. B[提示:由实验可知由于木桶处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4. B 5. C[提示:沿着虚线切去后压力减小了,同时受力面积也成倍地减小了,根据压强推导公式 可知,压强的大小没有改变.] 6. B 7. B 8. B[提示:当阀门打开时,假设在两种液体分界面处有一“液片”,“液片”受到向左的压强大于向右的压强,即ρ水gh>pxagh,“液片”受到向左的压力大于向右的压力,所以“液片”向左移动,清水向左流动.] 9. C10. D 11.490 增大[提示:由G=mg=50kg×9.8N/kg=490 N,当他正步走时,一只脚抬起后,受力面积减小,压力不变,所以压强增大.] 12.托里拆利· 96 .36×10 [提示:在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A 点所处的深度h=30cm-20cm=10cm=0.1m,水银在 A点产生的压强为p=ρ水mgh 13.小 低[提示:救灾人员在玉树地区用普通锅煮鸡蛋时很难煮熟,是因为该地区海拔高,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使水的沸点降低造成的.] 14.< > 15.不会 大气压[提示:当用食指堵住上端开口时,上端不再与大气相通,下端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所以水不会从下端流出.] 16.> < 17.铁锤对青石板的压力一定,青石板的受力面积小,铁锤对青石板的压强大,所以青石板断成两截.人受到钉子的压力一定,人身体与密集的钉子接触,受力面积大,钉子对人体压强小,钉子不会扎进身体里,人身体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18.(1)相平 漏气 (2)高度差(3)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②1,5,6 ③种类 (4)控制变量[提示:(1)实验前要正确安装压强计,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 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都会有漏气现象,因此 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几乎不变化.(2)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液体中,U形管两边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因此小聪通过观察压强计 U 形管两边液面是否有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是否受到水的压强.(3)①同种液体、深度相同,不同的是方向,液面高度差相等即压强相等,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②根据猜想 3: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可知,控制液体种类相同,深度不同,即小聪完成的实验操作应该是表中序号为1,5,6 的实验.③比较序号6,7 两组数据可知,液体种类不同,深度相同,液体的压强不同,由此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种类有关.(4)由实验过程可知小聪在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19.解:(1)货车对路面的压力大小: 3×10 N.(2)货车对路面的压强: 因为 所以,超过标准. 20.解:(1)茶壶内水的深度h=12cm=0.12 m,水对壶底的压强 (2)茶壶的重力 ,水的重力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茶壶底面积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