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基础测试卷(有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运动和力基础测试卷(有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9 11: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章运动和力基础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苏州中考)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1所示),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
A.仍保持水平 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3.(烟台中考)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4.(兰州中考)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
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D.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5.图2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C.汽车急刹车时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速度大惯性大
D.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6.如图3所示,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它们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乙物体受到甲、乙两物体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C.乙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物体受到重力、甲物体的压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7.(北京中考)如图4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8.体育课上,张平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和杆匀速上爬,并匀速滑下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爬绳比爬杆受到的摩擦力大,因为绳子粗糙
B.爬绳与从绳上滑下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C.爬绳和爬杆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D.若爬绳和爬杆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9.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5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P,Q分别在水平力.F ,F ,F 和 F 的作用下,以不同的放置方式和运动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6所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经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7 所示,这是因为 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仍然 ,所以紧套在锤柄上.
12.跳水运动是我国在国际比赛中的优势项目.如图8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13.如图9所示,电灯吊在天花板上,灯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的拉力是一对 力,灯受到的重力和绳对灯的拉力是一对 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平衡力作用在 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 物体上.
14.如图10所示,用手握住重5 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 (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假期外出旅游,小明在搭帐篷时要用“地钉”(类似于长铁钉)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小明发现地面越松软,地钉插入越容易,固定效果越差,固定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是 小.小明用100 N 的压力将重5 N的地钉竖直缓缓地插入地面,则地钉所受摩擦力方向是 ;若要将地钉拔出,则至少需 N的拉力.
三、实验探究题。(共33分)
16.为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我们做了如图11所示的斜面小车实验.
(1)三次实验时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 相同,这一操作体现出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距离就 (选填“越长”或“越短”),速度减小 (选填“越快”或“越慢”).(4 分)
(2)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2分)
(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结论在实验的基础上又通过 概括出来,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法,以前学过探究 实验时也运用到此方法.(6分)
17.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2 所示.
(1)实验时,小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木块两边所受的拉力 (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于是他把木块换成小车,并选择较 (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
(3分)
(2)在左右两盘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再将小车水平 .松手后,观察小车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2分)
(3)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图中的木块,两端的小盘中加质量相等的砝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 .(2分)
18.[实验探究题]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天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边设置了“雨天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
【提出问题】 雨天路面湿,平时路面干,湿的路面上的摩擦(湿摩擦)是不是比干的路面上的摩擦(干摩擦)小呢
【猜想与假设】 湿摩擦力小于干摩擦力.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小梦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小组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和实验室的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器材】 一块粘有细线的玻璃板、水、带钩的小木块、有固定定滑轮的长木板、铁架台、细线、弹簧测力计,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
测量摩擦力大小的原理: .(2分)
【实验步骤】
(1)把小木块放在水平玻璃板上,固定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玻璃板,读出测力计示数为
(2)在玻璃板上 ,固定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玻璃板,读出测力计示数为 F .(2分)
(3)比较 发现 ,则湿摩擦小于干摩擦.(2分)
【实验结论】 .(2分)
【交流评估】
(1)图中这种设计的好处是 .(2分)
(2)小华同学认为实验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使用玻璃板时,摩擦太小,不方便测量摩擦力的大小;二是 ,不具有普遍性.在不考虑摩擦力太小的情况下,还应该 ,以便得出更符合实际的规律。(4分)
四、简答题。(9分)
19.在乘坐公交车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如图14 所示的情景.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经常从不同角度对此类事情进行报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证乘客的安全,现在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系统会自动提醒大家:“上车的乘客请扶好站稳.”
遇险情急刹车 乘客受伤
本报讯 今天清晨 6:30,本市 21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漫画中发生的情景并指出这则报道中的错误.说明为什么“扶好站稳”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 D 2. B 3. B 4. C
5. B[提示: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都作用在汽车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汽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两对平衡力的作用;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汽车有惯性,但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 6. D[提示:甲对乙压力的大小等于甲重力的大小,桌面对乙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甲乙的重力和,因此二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 A 错误;因为乙处于静止状态,因此乙物体受甲的压力、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故 B 错误,D 正确;乙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二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平衡力,故 C 错误.]
7. C 8. C 9. D
10. A[提示: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不变.甲、乙、丙、丁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了接触面积的大小和速度大小,摩擦力不变,故 A 正确,BCD 错误.]
11.锤柄 向下运动 12.平衡力 形状 13.相互作用 平衡 同一个 不同的 14.5 竖直向上 不变 15.摩擦力 竖直向上 110
16.(1)速度 控制变量 越长 越慢 (2)匀速直线(3)推理 理想实验 真空不能传声[提示:(1)三次实验时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这一操作体现出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距离就越长,速度减小越慢.(2)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结论在实验的基础上又通过推理概括出来,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以前学过探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时也运用到此方法.]
17.(1)相等 桌面与木块有摩擦力 光滑 (2)扭转一个角度 (3)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提示:(1)由于左盘和右盘中砝码的质量相等,故木块两边所受的拉力相等;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木块还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木块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桌面对木块有向左的摩擦力,向左的拉力、向左的摩擦力与向右的拉力这三个力平衡;为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应把木块换成小车,选择较光滑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2)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已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在同一直线上的条件.(3)当硬纸片平衡时,用剪刀从中间剪断硬纸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砝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18.二力平衡 蘸些水 > 在压力大小相同时,湿摩擦小于干摩擦 不需要匀速拉动玻璃板 实验次数太少 更换玻璃板为其他材料
19.这是发生在公交车突然刹车(或速度由快突然变慢,或突然倒车)时的情景.当突然刹车时,公交车和乘客的脚同时受到阻力的作用而停止运动,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的原因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而向前倾倒.报道中的错误:突然失去惯性.“扶好站稳”后,当公交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乘客由于手和脚的作用力可以随时改变身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与公交车的运动状态一致而不至于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