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苏港高级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月考 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同时进行
D.物质循环特点是循环往复,具有全球性
高二生物学试题
7.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考试时间:90 分钟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注意事项: B.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可依据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
第 I卷(选择题)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计 50 分)
8.用“麦汁酸化”法酿造的酸啤酒既有麦芽清香,又酸甜适口。它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将麦汁中的麦芽糖和其
1.城市生活垃圾提倡分类回收处理,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他糖类转化为醋酸和乳酸,再结合酒精发酵制作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生原理 B.整体原理 C.循环原理 D.协调原理
A.酵母菌和醋酸菌发酵过程中控制通气的情况不同
2.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将给人类带来无法估计的灾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发酵的原理是利用真菌的无氧呼吸与细菌的有氧呼吸
A.大气中 CO2的含量很高导致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
C.后期发酵产生酒精时,应将发酵温度控制在 18~30℃范围内
B.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要尽量减少 CO2的排放量
D.酒精发酵时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产生,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C.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要尽可能多地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9.某同学在制作泡菜前,查阅资料得知,可以向泡菜坛中加入一些“陈泡菜水”。在制作泡菜时,他在不同
D.海水温度升高时,海水向大气释放的 CO2将减少,有利于阻止气温升高
时间测定了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3.“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油菜花可以通过( )吸引蜂蝶
A.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 B.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C.物理信息 D.行为信息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求偶,这是一种行为信息
B.某种鸟通过点头或鞠躬追求配偶,这一现象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
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只来自非生物环境
D.莴苣种子必须接收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A.该同学制作出的泡菜“咸而不酸”,可能的原因是食盐浓度过高、发酵温度过低等
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B.泡菜制作过程中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目的是了解乳酸菌的生长状况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C.泡菜制作过程中加入的“陈泡菜水”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B.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越积越多,因此泡菜的取食时间越早越好
C.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10.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D.泡菜制作时表面长一层白膜是醋酸菌的大量繁殖导致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A.物质循环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B.碳在生物群落内的循环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
第 1页 共 8页 ◎ 第 2页 共 8页
{#{QQABTQQUogAAQIJAARgCQQ2yCAIQkBCAAAoOAAAMsAAAyRNABAA=}#}
D.碳在生态系统内部主要以 CO2形式循环 16.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11.微生物的纯培养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如图为酵母菌的纯培养的部分操作 A.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该狼就获得了这只兔子能量的 10%-20%
C.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合理控制昆虫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
17.当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够产生和释放可挥发的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
天敌,夜间又能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在植物叶片上停留产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步骤④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处理了 5 次 A.蛾幼虫的天敌和烟草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中加入尿素和酚红的目的是相同的 B.烟草释放的物质在白天和夜间都使它本身受益
C.该接种方法可用于获得酵母菌的纯培养物 C.利用烟草释放的可挥发物质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
D.接种后,待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将④倒置培养,皿盖上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 D.该现象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12.下列实例与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匹配最恰当的是( ) 18.贻贝和石鳖均是贝类软体动物,球海胆和贻贝还可以从有机碎屑中获得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传统农业——自生原理
B.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循环原理
C.太湖中水葫芦泛滥——协调原理
D.防护林成为灰色长城——整体原理
13.下列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效率的合理途径是( ) A.大量增加海星的数量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提高高耗能工业的比重,适当提高能源价格 B.贻贝大量减少对球海胆、石鳖的数量无影响
B.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处于生态平衡状态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并非固定不变
C.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合作 D.三种藻类只是生产者,球海胆和贻贝只是消费者
D.限制资源、能源开发,减轻环境负荷 19.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中 A、B、C、D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为相关途径。据
1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植株,这是利用 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物种多样性 B.生态环境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遗传(基因)多样性
15.城市生态工程是指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下列措施,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
本原理的是( )
A.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
B.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A.生物群落的碳元素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①②③
C.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该生态系统中成分 D 的种类比热带雨林中的多
D.用法律手段禁止汽车上路,严禁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第 3页 共 8页 ◎ 第 4页 共 8页
{#{QQABTQQUogAAQIJAARgCQQ2yCAIQkBCAAAoOAAAMsAAAyRNABAA=}#}
C.大力植树种草可缓解⑦过程造成的温室效应 下图为“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C→B→A构成一条食物链
20.古人将谷雨节气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谷雨一候,降雨
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二候时,布谷鸟开始鸣叫,提示人们不要耽误播谷的时间;三候时,美丽的戴胜鸟
飞临桑树枝头,是春蚕要生长的信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变化的气温、布谷鸟的鸣叫声、桑叶的绿色都属于物理信息
B.戴胜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能起到加快物质循环的作用
C.布谷鸟的鸣叫声会提高被天敌捕食的机率,不利于种群数量的稳定
D.保护布谷鸟、戴胜等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其生存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21.霉豆腐是利用霉菌将豆腐发酵腌制而成的豆制食品,被誉为“东方奶酪”。苏州的腐乳呈黄白色,口味细
腻;北京的腐乳呈红色,略带甜味;四川的腐乳则香辣油润。下列有关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循环原理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有酵母菌、曲霉和毛霉等
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④优于②③
B.毛霉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C.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C.发酵过程中豆腐坯上长出的“白毛”为乳酸菌的直立菌丝
D.“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D.各地腐乳的色泽风味各不相同是因为腌制过程中添加的香辛料不同导致
22.微生物培养最基本的要求是无菌操作,下列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双手、空气所采用的灭菌或消
毒方法的正确顺序依次是( ) 第 II卷(非选择题)
①化学药剂消毒 ②高压蒸汽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灼烧灭菌 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计 50 分)
26.某林场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 1 所示,其主要种植的树种为柳杉和杉木,为速生林;其第一营养级
A.⑤③⑤①④ B.③②⑤④① C.②③⑤①④ D.②②⑤④①
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 2 所示。请回答:(6 分)
23.唐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可见果酒的制作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关于家庭制作果酒、
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酒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不能拧松发酵瓶盖
B.若最终获得的果酒偏酸,可能的原因是醋酸菌无氧发酵产生了醋酸
C.果酒制成后只需要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就能酿成果醋
D.果酒不易变质的原因是在酸性、缺氧及含酒精的发酵液中,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
24.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灭菌,发酵过程中适时补充灭菌的培养液和空气
(1)图 1 中的生物构成了 条食物链。
B.发酵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既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
(2)图 2 中,②代表 。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的数字表示)。
C.通过酵母菌发酵,获得大量菌体,从中提取单细胞蛋白作为动物饲料或食品添加剂
D.发酵产品包括微生物菌体本身或代谢物,可通过过滤、离心、蒸馏等方法纯化
25.某市执行垃圾强制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
第 5页 共 8页 ◎ 第 6页 共 8页
{#{QQABTQQUogAAQIJAARgCQQ2yCAIQkBCAAAoOAAAMsAAAyRNABAA=}#}
27.图甲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代表的是图甲所涉及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金字塔”结构图。请 C.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扩大水域和绿地面积
据图回答问题:(14 分) D.绿化造林,兴修水利
(3)砍伐森林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遗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
略和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手段是 。
29.青梅果肉营养丰富,成熟的青梅果实易腐烂,不易运输保存。进行青梅果酒研究,既可提高青梅资源利
用率,又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图 1 为制作青梅果酒的简易装置图;由于青梅果肉含糖量低,往往在青梅果浆
中加入白砂糖后再进行酿制,图 2 为在青梅果浆中添加白砂糖对酒精度和果酒感官评分的影响(感官评分越
高,果酒的品质越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1)图甲中能够将大气中的 CO2固定下来的生物成分是 (填图中字母),自然界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
大气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
(2)图甲中 C 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碳元素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 (1)传统发酵是利用天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制造或生产某些产品例如果酒、果醋、泡菜等,泡菜制作需要的主
是 。 要微生物是 ,代谢类型是 。
(3)图乙建构的“能量金字塔”中处于Ⅰ的生物属于 (填成分),处于Ⅲ中的生物为第 营 (2)图 1 装置进行青梅酒发酵产生酒精时,应保证充气口 (填“打开”或“关闭”)。在发酵过
养级。 程中,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发酵的 (至少答出 2 点)条件会抑制杂菌的生长。
(4)从图乙“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若发酵时间过长,产酒率不再增加,但会增加被杂菌污染的风险,若被醋酸菌污染, (填“会”
28.下图是长江中下游某地区生态网络图,据此回答问题:(12 分) 或“不会”)发酵产生醋酸。
(3)家庭酿造青梅酒时不需要添加酵母菌菌种,菌种来源是 。在酸性条件下,用 检
测有无酒精的产生。
(4)从图 2 可看出,青梅果酒酿制时果浆中初始糖浓度为 %时效果最佳。
(1)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上述方格中。① ;② ;③ ;④ 。
A.流域蓄水能力降低 B.围湖造田 C.水土流失 D.旱涝增多
(2)为保障本地区农业良性发展,目前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
A.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B.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
第 7页 共 8页 ◎ 第 8页 共 8页
{#{QQABTQQUogAAQIJAARgCQQ2yCAIQkBCAAAoOAAAMsAAAyR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