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基础知识。
1. 多音字组词。
假jiǎ( ) jià( ) 背bēi( ) bèi( ) 圈quān( ) juàn( )
2. 看拼音写汉字组词语,力求规范、整洁。
xiān yàn fú zhuāng cū zhuàng róng qiú kuáng huān
hù xiāng huāng yě yán lì shuāng bì kǒu dí
按照要求做题。
3. 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①绚( )多( ) ②鸦雀( ) ③摇( )晃( )
④( )疾( )快 ⑤( )红( )赤 ⑥披( )散( )
(1)①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我能写出它的一个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适当词语。
( )服装 ( )的枝干 ( )的铜钟
走过( ) 吹着( ) 扬起( )
5. 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例:雨一来,花儿们便放假了。
(1)风一吹,花儿们便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___________。
6. 照样子,在横线上补充表示人的动作或神态的短语,让句子更加生动。
例: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1)微风拂过,教学楼旁的翠竹______________。
(2)夜空中的小星星_________________。
7. 按照要求练习写句子。
(1)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①句子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我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来概括。
②透过“冲”字,我体会到了花孩子们_______________的心情,我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当时的情景:_______________
(2)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①有新鲜感的词语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摇头晃脑”令我想到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鸦雀无声”则让我想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
②这时候,同学们会怎么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家_________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_________。那_________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_________。
(2)当雷云在天上_________,六月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_________,在竹林中_____________。
(3)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像孙中山一样“_____________”。
(4)古代诗人笔下的儿童生活丰富多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牧童;有“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的专心钓鱼的小孩儿;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也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阅读课内短文,并完成练习。
①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②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③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④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⑤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9. 文段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场景,这两个场景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 文段第③句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表现了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小学生上课时的专心,也体现了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
B.突出了这所学校的美丽,写出了学校里所有的动植物都喜欢读书。
C.强调了小学生读书声很小,要认真听才能听到。
11. 用“______”画出描写同学们下课后活动时的情景的句子,并将自己的感受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听到小朋友们读课文那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呢?任选一种事物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你只要再迈出一步(节选)
一群小女孩在练习跳水,所有的孩子都已勇敢地从三米跳台跳下水时,只剩下一个小女孩没有跳。这个小女孩长得很漂亮,但是恐慌却写在她的脸上。老师在旁边鼓励,周围的同学也在鼓励,但是她就是害怕,害怕得泪水已经流了出来。
“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老师似乎已经对这个小女孩失去了耐心,有些不满地说。小女孩听了,腿抖得更厉害了,但是她艰难地退了一小步,又前进了一大步,往池子里看了看。突然,周围的人看见她闭着眼睛跳了下去,水花溅得很高,但掌声却响了起来。
“安格拉,我们都为你自豪,你是怎样战胜自己的胆怯的?”旁边一个叫米吉娜的伙伴问她。这个叫安格拉的12岁小女孩已经抹干了泪水,穿上了衣服。她用还有点发颤的声音慢慢地说:“我突然想起了爸爸说过的一句话:在困难的时候闭着眼睛也要往前迈一步。”
13. 根据句意,写出文中加点词语近义词。
恐慌( ) 鼓励( )
厉害( ) 自豪( )
14. 用简短的话概括短文写了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写出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中的安格拉后来成为德国现任女总理,你认为跳水这件事对她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习作。
在你们班,你最喜欢谁,把他的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写出来,让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参考答案
1.①. 真假 ②. 放假 ③. 背包 ④. 背书 ⑤. 画圈 ⑥. 猪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
假,jiǎ释义1、借。2、虚伪的;不真实的(跟“真”相对)。3、凭借;利用。4、假定。5、连词。相当于“如果”。6、虚假的或质量差的东西。组词:假牙、真假、狐假虎威、假如。?
jià释义: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停止工作或学习的时间。组词:放假、休假、暑假、假日。
背,bèi释义1、脊背,躯干上跟胸和腹相对的部位。2、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3、以背对着(跟“向”相对)。4、违背;违反。5、不顺利。6、离开。7、不当面;瞒着。8、背诵。9、偏僻。组词:背诵、背景、背后、背书。
bēi释义1、用肩背把东西驮着。2、承受;负担。组词:背包、背带、背篓、背黑锅。
圈,quān释义1、环形;环形的东西。2、画环形以做记号。3、范围或区域。4、划定范围;围。5、量词。组词:圆圈、圈圈、光圈、圈子。
juàn释义:饲养牲畜、禽兽的有栅栏的地方。组词:羊圈、圈养、垫圈、圈肥。
2.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根据拼音与汉字,先要读准拼首,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易错点。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田字格写汉字口诀: 1、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不顶格不贴边,字儿舒服住里面。 2、左旁小者齐居上,右旁小者齐居下,横长竖短撇捺宜收,横短竖长撇捺宜放,马头小小马背宽宽。
本题书写时要注意区别“鲜艳”的“艳”字不要写成“妍”。“装/妆、壮/妆、厉/历、臂/壁、笛/苗,容易弄混。“荒野”容易写错,更要注意。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按照要求做题。
3.①. 丽 ②. 彩 ③. 无声 ④. 头 ⑤. 脑 ⑥. 眼 ⑦. 手 ⑧. 面 ⑨. 耳 ⑩. 头 . 发 . 指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 . 五颜六色 . 摇头晃脑 . 眼疾手快 . 面红耳赤 . 披头散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识记。
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也说眼疾手快。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
(1)绚丽多彩的近义词是五彩斑斓、五颜六色等。
(2)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有摇头晃脑:其中“摇”和“晃”是动作;眼疾手快:形容反应迅速。
(3)描写人物外貌的是面红耳赤:形容害羞的样子;披头散发:形容仪容不整。
4.①. 鲜艳 ②. 粗壮 ③. 古老 ④. 荒野 ⑤. 口笛 ⑥. 双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能力。
前为动词,后为名词,认真分析前后词语的特点,然后搭配,如:扬起双手、走过田野、吹着微风。
中间为“的”,前面为形容词,后面为名词,完成时要注意分析前后词语的特点及意思,然后搭配,如:美丽的服装、细长的枝干、古老的铜钟。
5.①. 跳起了舞 ②. 蜜蜂 ③. 来 ④. 花儿们 ⑤. 捧出了香甜的花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先分析给出的例句是否使用了手法,然后再观察句子的格式。仿写时,要注意修辞、结构、句式等要一致。
例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因此可以仿写成:蝴蝶一来,花儿们便绽放了笑脸。
6.①. 跳起了舞 ②. 顽皮地眨着眼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仿写句子的能力。
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注意描写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以及词性要相当。本题要仿照例句补充表示人的动作或神态的短语,让句子更加生动。
比如:微风拂过,教学楼旁的翠竹笑着点头问好。微风拂过,教学楼旁的翠竹精神抖擞地站立着。
夜空中的小星星在眨着晶晶的眼睛。夜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
7.①. 紫的、黄的、白的 ②. 五颜六色 ③. 想回家的急切 ④. 各种颜色的小花,从山坡上、草丛里、小河边、大树旁,使劲地往外钻,大地一下子变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⑤.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一边摇晃着脑袋一边大声朗读课文 ⑥. 同学们被孙中山的举动吓住了,谁也不敢出声,教室里十分安静 ⑦. 孙中山太大胆了,如果惹得先生发怒怎么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重点句子的理解与把握。
(1)该句子出自《花的学校》。①由“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可知,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紫的、黄的、白的。②从中可以看出颜色很多,我们可以用“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来概括,都表示颜色多种多样。③“冲”表示不顾一切,一直向前。联系学过的课文可知,这句是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花孩子们迫不及待从教室里冲出来,是想要回家去。由此可知可以理解为想回家的急切。④当时的情景大家可以展开想象,想想有多少种花,有多少种颜色,它们的姿态都是怎样的?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2)该句子出自《不懂就要问》。 ⑤ “摇头晃脑”这个词语描述的画面大家可以结合句中人物和平时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想象,知道了摇头晃脑的是同学们,他们在读书,加上这个动作就是当时的画面了:同学们坐在教室里一边摇晃着脑袋一边大声朗读课文。⑥“鸦雀无声”这个词大家应该都知道它的意思是指非常安静,没有声音。但是句中的同学们从摇头晃脑读书到鸦雀无声的变化,是因为孙中山大胆想自己的私塾先生问了一个问题,把同学们吓住了。由此可知当时的画面就是:同学们被孙中山的举动吓住了,谁也不敢出声,教室里十分安静。 ⑦从句中同学们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们被孙中山的大胆吓住了,担心会引起先生发怒。围绕这个中心意思来组织语言就可以了。
8.①. 穿戴 ②. 好朋友 ③. 鲜艳 ④. 绚丽多彩 ⑤. 轰响 ⑥. 走过荒野 ⑦. 吹着口笛 ⑧. 不懂就要问 ⑨. 牧童骑黄牛 ⑩. 歌声振林樾 . 侧坐莓苔草映身 . 儿童急走追黄蝶 . 飞入菜花无处寻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能力。
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存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可知,同学们穿戴不同,穿着不同的衣服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2)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能力。
课文《花的学校》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其,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过半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阅读文章“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可知,形容了六月下雨的时候,雷在天上轰响,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3)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本题出自课文《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
(4)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运用能力。
清代诗人袁故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思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形容专心钓鱼的小孩的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钩》,蓬头稚子学垂沦,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蓬头稚子学垂沦,侧坐莓苔草映身。”意思是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阅读课内短文,并完成练习。
①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②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③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④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⑤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9. ①. 上课 ②. 下课 ③. 安静 ④. 热闹
10. ①. 树枝 ②. 鸟儿 ③. 蝴蝶 ④. A
11.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读了这句话,我感受到了下课后同学们的欢乐和自由自在。
12. 如果我是一棵小树,我会抖动我的枝叶,唤来风姑娘,传播小朋友们的读书声。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文中“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可知,上课时,连树枝摇不摇,鸟儿叫不叫,蝴蝶停在了花朵上,说明窗外十分安静。
由文中“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可知,下课时,大家在做游戏,十分热闹。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文中“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树枝”“鸟儿”“蝴蝶”人的动作“听”,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窗外的安静,从侧面表现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连小动物们都被吸引住了。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键句子。
由文中“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可知,这是描写下课后活动时的场景。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下课后同学们是那么快乐那么自由,无比热闹。
【12题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题型。
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如果小树、小鸟、蝴蝶和猴子听到小朋友们那动听的声音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写他们会如何做,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召集我的小伙伴们,展开歌喉,为小朋友们配上背景音乐。
示例二:如果我是一只蝴蝶,我会邀请蜜蜂和我一起,在小朋友们的读书声中翩翩起舞。
13 ①. 恐惧 ②. 激励 ③. 剧烈 ④. 骄傲
14. 短文写了安格拉克服胆怯练习跳水的故事。
15.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遇到困难时,在感觉自己有畏惧心理的时候,要鼓起勇气,往前迈一步,不能退缩。
16. 这件事可能会让她懂得,人生总是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这时候,勇气很重要,要迎难而上,决不退缩。她有这样的信念,才能成为出色的人,成为德国的领袖。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恐慌:(形)由于担惊害怕而引起恐惧慌张。意思相近的词可以是:恐惧、慌乱等。
鼓励:(动)激发;勉励。意思相近的词可以是:激励、鼓舞等。
厉害:(形)①难以对付和忍受。②严厉。意思相近的词可以是:剧烈、严厉等。
自豪:(形)因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个人取得成就等而激发出来的荣耀感。意思相近的词可以是:骄傲。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概括。
结合“小女孩听了,腿抖得更厉害了,但是她艰难地退了一小步,又前进了一大步,往池子里看了看。突然,周围的人看见她闭着眼睛跳了下去,水花溅得很高,但掌声却响了起来”可知,短文主要讲了安格拉克服胆怯练习跳水的故事。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在困难的时候闭着眼睛也要往前迈一步”可知,这句话是说在遇到困难时,感受自己有畏惧心理的时候,要鼓起勇气,往前进一步,一定不能退缩。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旨的理解。
通过读短文可知,短文主要记叙了一个小女孩练习跳水,当她遇到困难时,没有退缩,反而鼓起勇气,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告诉读者在遇到困难,感觉自己有畏惧心理的时候,要鼓起勇气,往前迈一步,不能退缩。
17. 习作。
在你们班,你最喜欢谁,把他的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写出来,让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答案】例文
猜猜她是谁
瞧!她一张红扑扑的脸上衬着一对黑珍珠般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红色边框的眼镜,一张伶牙俐齿的小嘴无时无刻不在欢快地哼着小曲儿。
她是我们班个子最高的女生,外表看上去很温柔娴静,其实她性格十分“暴烈”。说她“暴烈”,是因为我们班男生必须听从她的指挥,服从她的命令,男同学们都特别怕她,我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她是一个厉害角色,但她也是一个特别乐于助人、爱学习的女孩。说她乐于助人,是因为她常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记得有一次考试,我做错了一道题,正想改,却发现忘带稼皮了,急得我直挠头,像是热锅上的妈蚁她看出了我的心思,立刻把手中的稼皮扔给了我,让我顺利地答完试卷,我很感激她,而她却认为这是她应该做的。
说她爱学习,是因为上课的时候,你总能感受到她在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课间的时候,你常能看到她伏在桌子上写作业、复习功课的身影;放学的时候,她还常常和同学们讨论问题。
你们能猜出她是谁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描写能力。
此题是自命题作文,以“猜猜她是谁”为话题,围绕话题展开叙述即可。
开头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比如:红扑扑的脸、黑珍珠般的眼睛、伶牙俐齿的小嘴来突出人物特点。
中间可以写他“她”性格的特别之处或“她”的兴趣爱好。详细介绍她是怎样个人,以及他(她)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最后首尾呼应。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人物。让大家猜猜“她”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