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9 10:2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结合教材插图与相关史料,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能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
通过观察《元朝交通路线图》,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通过归纳宋元时期科技成就领先世界的原因,体会中华民族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目 录
0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02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03 发达的中外交通
1、雕版印刷术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将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1、雕版印刷术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雕版印刷术——686年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局部)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材料3: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材料暴露了雕版印刷术的什么缺点?
(3)雕刻版费工费时,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
材料研读
材料1: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材料2:宋太祖时,由官府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1)雕版材料要求高,制作困难
(2)需要大量木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正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人们才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发明了什么技术?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说说图中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材料: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即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宋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 《技艺》
根据材料,归纳毕异发明的印刷术的操作方法。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可以再次排版
根据材料思考,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影响
材料一:“正是有了宋版书,当时的绝大部分著作以及到宋代尚流传的更早著作得以保留至今。”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二:“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提高了印刷速度,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泥活字印刷术后,又发明了木活字
元代著名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元代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转轮排字盘(示意模型)
铜活字印刷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1、指南针的发明历程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就制成了罗盘。
北宋末年,运用到航海领域
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
利用机械传动指明方向,传说在黄帝时期发明,称为“指南车”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 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
材料研读
有利于航海辨别航向,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影响: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2、指南针的传播和影响
元朝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代火器(模型)
南宋时期,发明了突火枪。(枪炮始祖)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3、火药的发明历程
元代火铳
非洲
大洋洲
欧洲
波斯

在13世纪
传入阿拉伯地区
火药
14世纪初
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火药的传播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材料一:在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材料二: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
5、火药传播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 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 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读教材归纳宋元时代交通发达的原因。
(1)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2)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①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陆上交通
②驿站: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目的),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元朝建立遍布全国的驿站有什么作用?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①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陆上交通
②驿站: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目的),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③元代陆路交通的路线: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3、海上交通
①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①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
②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4、海外贸易
为什么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如此发达?
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发展;(使用指南针、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宋代南方地区相对统一稳定,元朝实现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
宋元时期的经济繁荣为中外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利条件。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纸币
驿站制度
农业生产技术
手工业生产技术
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
外国
天文历法
药物
数学
5、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影响
中国
根据材料,分析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基础: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
政治:社会安定,国家统一;
经济: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推动了科技文化的进步;
对外交往:中外交往发展,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1、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该记载描述的是 ( )
A. 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C
2、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科技发明是 ( )
A. 活字印刷术
B. 火药
C.造纸术
D. 指南针
D
3、南宋后期,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下列发明与材料有关的是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D
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状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东汉整伦改进造纸术,使纸张价格便宜
B.南宋时期匠人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宋代指南针的运用促进世界航海技术发展
D.明朝出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