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老王》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老王》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9 17: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钱钟书喜欢闭门自读,不常愿意与外界联系与交谈,有一天一位外国女学者看到了他的文章极为欣赏并执意拜访,钱钟书说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有些事情欣赏就好,不必一定明白它的出处并刨根问底.
智慧分享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杨绛
智慧分享
老王
杨绛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老王的“苦”和“善”。
2.探究作者对老王的“愧怍”的深刻原因,理解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学习目标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我们仨》、《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背景你了解吗?
本文写于1984年,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那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但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这些字词你会读吗?
伛 攥着 惶恐 取缔
眼翳 骷髅 滞笨 愧怍

zuàn
huáng


kū lóu
zhì
zuò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检查预习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一、认识老王
2分钟,快速阅读1-4段,圈画出答案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谋生艰难
孤苦伶仃,被恶意揣测
身体状况不佳
老王的“不幸”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三轮车夫
职业:
身体状况:
婚姻情况:
亲人情况:
居住情况:
别人是如何待他的:
老王的生活状况

半瞎子
老光棍
哥哥,死了,侄儿,没出息
破破落落的小屋
不愿坐他的车
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
谋生艰难
身体残疾
孤苦伶仃,被恶意揣测
生活条件艰苦
老王的善良
A.带送冰块,车费减半,代送三楼放冰箱
B.送钱先生看病,坚决不要钱
C.三轮装上边缘防止客人跌倒
D.临终前给我送香油鸡蛋
3分钟速读5-16段,老王的善良体现在哪几件事中
二、悟读杨绛
坐老王的车照顾他的生意
我女儿送老王鱼肝油
我不要他减半收费,一定要给钱
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计
送香油、鸡蛋也给老王钱
杨绛对老王抱着怎样的情感呢?
杨绛一家对老王做了什么事情?
情感一:同情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的含义
——羞愧、惭愧
情感二:愧怍
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
哥哥,死了,侄儿,没出息
第1段: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
第5段: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
第5段:我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第6段:我一定要给他钱
感悟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愧怍

第2段:据老王自己讲……
第3段:有人说……
第4段: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老王正蹬着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做老王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其他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第7段: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
第七段:……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
感悟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愧怍
第8段: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感悟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愧怍
这样一个具体而微的描写,这样一个定格的画面,传递出作者的震惊——那么长时间,自己与老王那样久的交往,但是自己竟然从来不知道老王是这样的,不知道老王会病到这样一个地步。 
10.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11.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12.他只说:“我不吃。”
13.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14.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补全对话
感悟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愧怍
反正我吃了也没用。
我要的是真正的尊重、平等,我渴求关心和温暖。
感悟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愧怍
16.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 考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感悟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愧怍
1-7段是叙述,叙述了作者与老王之间的交往,表层展现的是看似平等、融洽的关系,深层流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安与隐隐的“愧怍”。
8-16段是描写,描写了老王与作者告别时的一幕,具体而微的描写寄寓了作者的遗憾与愧疚。从隐隐的愧怍到显性的愧怍。
17-21段是描写、议论,作者得到死讯,内心深深震动。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反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思考:8-16段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与1-7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现老王?
我们该如何理解作者的“愧怍”之情?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对老王有关心有善念,但也有客气、疏远,多是同情和怜悯,同情大于平等。 “钱”的回报与 “心”的付出相比,微不足道。杨绛的反思中,这于她而言无疑是一种揪心的痛。
杨绛敢于反思,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是她作为知识分子的勇气。她把自己放到更高的标准上,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
一个人不论幸运与否,都应常怀善意,平等待人。
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说一说:透过这最后一处的“愧怍”之情,你能看出一个怎样的作者?
作者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和解剖;
能从他人角度考量事情
作者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凸显了孤苦、微寒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命运的慨叹。
课堂小结
拓展迁移,关注“老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许多多像“老王”这样的弱势群体。
艰难求学的孩子
精读细研
孤苦无依的老人
“背负”希望
生活,还得继续
关注“老王”,拓展训练
跟这些弱势群体相比,我们是幸运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那些不幸的人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1.给老王写一段颁奖词
2.完成练习册
作业
茕孑一人坎坷人生路,
破车一辆风雨几多人。
演绎着你不幸的故事,
书写着你孤独的忧伤。
目盲能识真善美,
年迈却擎一重天。
优质而廉价的冰块,
影射出的是你的真诚与善良。
外表落魄僵尸一具,
一腔热忱大爱无边。
纵然是生命将息,
也要带着最后一点余温,
把感恩送进他人的心房。
骑白马的并非都是王子,
布衣车夫也能光辉普照。
和谐尚得良善在,
至亲至爱是“老王”。
颁奖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