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
一、教材简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围绕这一中心,作者先写了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着重讲了大榕树的长势。然后写了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着重描写了众鸟纷飞的壮观情景。最后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由于学生没有亲临过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大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缺乏感性认识,了解不多,所以很难想象作者所描绘的鸟的天堂的美丽与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其次,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榕树,对于榕树枝上又生根的特点非常好奇,因此体会榕树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学生对鸟的天堂不了解,所以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强烈。鉴于以上两点,我利用多媒体能够通过声,光,色,形,把远的事物拉近,把抽象的事物变实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超文本的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实景,从而拉近学生与鸟的天堂的空间距离。课前为了上好本节课学生也作了充分的准备,如熟读课文,搜集查找资料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伸、堆、颤动、应接不暇”等词的意思。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不同角度感受 “鸟的天堂”的奇特与美丽,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中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
四、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 齐读课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引出文章重点。 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 感受到了什么? 浏览课文 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 )去的,只看到了( )。第二次是在( )去的,看到了( )。 他感到( )。
指名回答问题,相机板书:大榕树,鸟 回答问题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初步感知作者的写作情感。 这是个什么句子?应该怎么读?谁来试试。作者当时就是要表达这种感叹与赞美之情,让我们带着这种语气再来读读这句话。 感叹句读句子齐读
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难点。 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问题或发现吗?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鸟的天堂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一个鸟的天堂带引号,一个不带引号,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三、让学生充分的思考,自读自悟。养成边读书边批画的好习惯。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大榕树哪值得赞美。默读课文5—8自然段,边读边划,然后说说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默读课文,边读边划
现在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班内互相交流
互相交流体会,让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生生之间形成互动,互相启发,提高学习效率。 重点从以下句子体会:1、“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我觉得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写得特别好,你们再读读。(当学生体会不到时,让他们作“伸”和“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动作, “伸”要用力,好像大榕树浑身都是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垂”就是自然的耷拉下来,使人感到没劲。)对比读句子体会 “一簇簇”可以看出树叶的茂盛。 “伸”可以感到大树富有生命力。读句子体会作动作体会 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一簇簇的绿叶垂到水面来。
2、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但是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 “许多”“茂盛”体会榕树的大,枝叶繁茂。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帮助体会直观再现榕树的真实景象,体会榕树的大、奇。 3、“当我说许多棵榕树的时候,我的错误马上就被朋友们纠正了。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棵榕树,另一个朋友说那里的榕树是两棵。” “一棵”“两棵”体会榕树的大。
4、“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还是第一次看见”。读出自己的体会 “不少的”“第一次”体会榕树的稀少罕见。读书
5、这到底是多少棵大榕树呢,这次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了。 接读课文
什么叫枝上又生根?你从这段中读出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榕树的真面目吧 大、奇特、罕见看图片、录像 放图片、录像
激发兴趣,与后面的真实情况对比,感受榕树之大。 现在请你猜想一下这棵榕树有多大?这棵大榕树的占地面积到底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课下老师丈量了一下操场和教室的面积,经过计算一万多平方米相当于6个操场,18间教室那么大。想像一下,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大) 想像10000多平方米想像
谁能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大榕树?看到这罕见的大榕树作者能不惊喜吗,我们能不惊喜吗?把惊喜之情读出来 独木成林读文
体会榕树的茂盛与充满活力 让我们继续读课文,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读文
帮助学生想象感悟。 重点体会以下句子:1、“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读一读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仿佛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全部生命力”体会榕树充满生机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堆”“一点”体会枝叶茂盛“明亮地”“新的生命”体会榕树生机勃勃。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在我们的眼前明亮地闪耀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范读你感到了什么,读出来。 闭眼想像读文
看到这奇特的大榕树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板书:美)再次齐读这句话让老师感受到榕树的美。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读句子
四、学习鸟的部分 过渡: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看见一只鸟,这里是鸟的天堂吗? 是
通过声画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确实感到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解决难点。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悟。 哪段描写鸟了,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文
从他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鸟多、壮观、热闹
你们想不想去鸟的天堂欣赏这壮观的场面?(放录像) 看录像帮助学生体会 (放录像)
这种热闹的气氛从哪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 重点从两个“到处”,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体会鸟的大小不一,颜色多样,形态各异。
这么多的鸟我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语说明了这一点? 应接不暇
谁能通过读把这种语气表现出来? 读句子,评读
最后作者还具体描写了一只画眉鸟。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 指名读句体会鸟的可爱、机灵和富有生气,以及作者当时愉快的心情
写作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结:作者在描写大榕树时,抓住了榕树根、枝、叶的形状、颜色、数量来写,这是静态描写。在描写鸟时抓住鸟的声音和活动来写,这是——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运用这种写法。 动态描写
自己回答课前的质疑,使学生有成就感。 面对这奇妙的景象,作者不愿离去,不禁从心底发出赞叹……现在你能说说两个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再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齐读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鸟生活最幸福最快乐的地方。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许多游客来到鸟的天堂都被这里神奇罕见的景象所陶醉,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诗句。这是1963年著名剧作家田汉来此写的。(师配乐朗诵) 田汉的诗
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锻炼写作能力。 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也一定有许多肺腑之言,请把它写在课文的结尾。让我们来听听大家的学后感言。老师为你们的精彩发言喝彩。 动手练笔互相交流 配乐
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
六、总结全文,进行思想教育。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作为我们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用我们的一颗爱心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人间天堂。
七、作业积累词汇 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第8、12自然段。
五、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的主体”。本课的教学将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一系列问题要素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建构。因此,我设计了“抓住重点、提出问题、借助媒体、读中感悟、升华情感”的学习思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自主合作地学习。
《 鸟的天堂 》这篇文章有动有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静结合;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声色兼美。对于文字这么优美的文章,学生往往是学文,而不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意境。为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采取了理清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特点、体会写作方法、领悟作者感情,这一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缩短学生的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通过录像的播放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再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纷繁世界,使语言内容变抽象为具体、生动,使文字教学信息传递由静态变为动态,将学生带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的情景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让学生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
六、自我评价:
我觉得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一)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过程能始终抓住“‘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个重点句去思考、去体会、去感悟,教学过程很完整。课前就让学生提出这个重点句并观察质疑,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课中能围绕这个重点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读中感悟,体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好地理解文章。课后又回到了这句话上,此时学生已能自己回答出课前提出的问题,并对这句话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课前相比读起来更有感情。
(二)体现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例:在体会“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这句话时,有的学生不能从“伸”这个字体会出榕树的充满活力,我就让学生做“伸”和“垂”的动作帮助体会,学生一下就感觉到了。再如结尾部分,我利用有感情的配乐朗读激了学生写得欲望,使学生写下了一句句富有情趣、情感和哲理的句子。
(三)电教媒体的运用起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学习了榕树的大、美和鸟的多、欢后,适时地播放录像让学生有更为直观更为真实的感受,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激发了学习知识的兴趣,真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