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4.3凯皮拉的小火车
教学 目标 1、听明白凯皮拉的小火车这首乐曲的内容,了解作品的结构。 2、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音响表现火车印象,表达快乐的情绪。
教学 重点 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教学 难点 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情境导入: 世界杯音乐——球王贝利——巴西 新授课: 作曲家简介 阿尔蒂尔·奥涅格 (Arthur Honegger) 1892-1955瑞士作曲家。生于法国,学于苏黎世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是一位风格多样、多产的作曲家。主要作品:《太平洋231号》(管弦乐曲)、《大卫王》(清唱剧)、《火邢台上的贞德》(戏剧配乐)、5部交响曲,还有电影配乐、室内乐、器乐曲和艺术歌曲。很多唱片公司出过他的作品录音。 托卡塔:原是一种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键盘器乐曲,之后发展成为一种无穷动乐曲,巴赫等人继承传统,处理成自由发挥的段落和复调段落相交替的复段结构,有时作为独立乐曲,有时作为赋格的前奏。 作品简介: 《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作曲家创作的,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巴西铃鼓、响葫芦、卡巴萨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的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在乐曲中,作者设计了一个表现农场工人乘车上班由火车启动—中途行驶—到达终点的场景,好似带领听众做一次巴西乡间旅游。 音乐知识 铃鼓: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 铃鼓又称“手鼓” 巴西铃鼓:与普通铃鼓相似,但鼓帮较深且嵌有更多的金属小圆片 沙锤:是摇奏体鸣乐器,亦称沙球。起源于南美印第安人的节奏性打击乐器。多用密封的椰子壳制成,内装沙粒,两个一组。 响葫芦:管状金属乐器,内装石子,一摇就发出声音 作品分析 全曲分三部分 引子——主题呈示——尾声 火车启动——中途行驶——到达终点——《采果人之歌》 引子以丰富的和声音响效果描绘了车站的场景和火车启动的声响。 主题呈示: ①第一次主题呈示(铜管乐器奏出) ②中间一段描写火车运行的间奏 ③第二次陈述由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奏出 尾声又把我们带到火车站的场景中,直到火车停止结束全曲 欣赏乐曲,边听边想: 1、你对乐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乐曲是否把你带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车旅行?你是否注意了音乐的节奏和音响? 小组讨论: 2、你知道什么是“凯皮拉”吗?这首乐曲的风格有哪些与众不同?你知道它是哪国文化的作品? 小组讨论: 3、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巴西吗?(出示世界地图) 小组讨论: 4、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巴西当时的情况怎样?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了巴西农场的小火车? 小组讨论: 5、你可以边听边唱音乐中的旋律吗? 小组讨论: 6、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因乘火车而快乐的,还是因沉重劳动而忧伤的?为什么?农场的人喜欢火车吗? 小组讨论: 7、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写火车运行和火车乘坐人的心情的吗? 小组讨论: 激趣导入,引入话题。
板 书 设 计 作曲家简介 作品简介: 作品分析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