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今天我们看看“千古一相” ,看看这位历史名人的人生对我们有哪些警示?
(1)“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2)“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3)“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
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贵贱穷通,“在所自处”
——李斯的人生观
李斯辞去了小吏官职,于荀子学帝王之术。当李斯学业有成,与荀子辞行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很多青年昂扬斗志的话,就是“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于是他下定決心要“西说秦王矣”。入秦,得到吕不韦的赏识,从此为吕不韦舍人。通过吕不韦的引见,加上李斯的冒死觐见,得到嬴政赏识。
不久嬴政下逐客令,非秦者去,李斯也列入了逐去的行列,为了保存自己,李斯写了千古第一奇文《谏逐客书》,使得嬴政收回逐客令,李斯也受到嬴政青睐,从此青云直上。最后做了秦国宰相。李斯终于从厕鼠变成了仓鼠。
嬴政在出游途中驾崩了,只留下了一纸诏书。诏书分明写着让扶苏继位,可是李斯听从了赵高的谗言,篡改诏书,立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诬陷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在送往刑场时,李斯对他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将他对死的不甘和命运的不公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斯的一生是从叹鼠到叹黄犬的过程。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四次叹息”:一叹:见厕鼠、仓鼠;二叹:贵为丞相;三叹:篡改始皇遗诏;四叹:身具五刑。
牵犬东门(牵黄犬):比喻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
谏逐客书
李 斯
知人论世
李斯( -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始皇帝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劝二世更为法律,行"督责之术",加强君权。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 《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以前者最为著名。《泰山刻石》的作者李斯,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
《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符号化,字体大小一致,笔画间隔圆润。直到今天,印章还在使用这种字体。
作品简介
《泰山刻石文》拓本
秦泰山刻石
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
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
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10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缺。
“孟夫子一派主张后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对秦始皇。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属于荀子一派,主张先法后王。”
------毛泽东
“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则有殊勋。”他的书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
------鲁迅
李
斯
其
人
逐客的原因向来有不同说法。一是“郑国修渠案”引发逐客,依据是《史记 李斯列传》:“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第二种说法认为逐客是因为嫪毐叛乱事而起。据《史记 吕不韦列传》,“(始皇九年)九月,夷嫪毐三族,……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逐客即由此而来。
第三种说法认为逐客是针对吕不韦的宾客势力。《史记 吕不韦列传》载“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故逐客是为了清除吕不韦门客的势力。
下逐客令的原因
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的国力,使秦无暇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终于让他完成此工程。
最美第一渠·郑国渠
写作背景
郑
国
渠
最终秦王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文章从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指出“逐客”是因噎废食的行为,必然导致国家的危亡,由此提出延揽人才应该“太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一言可以兴邦”,李斯的这次上书,对秦国统一中国无疑是有重要意义。
谏: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
“客”: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书:指奏章,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
“逐”:驱逐
“谏逐客书”: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通称。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如汉朝贾谊的《论积贮疏》,唐朝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等等。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为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而写的一篇奏章。犀利深刻、论辨雄健,富有气势。
听
读
课
文
记字音
缪公(mù) 蹇叔(jiǎn) 殷(yīn)盛 鄢(yān) 郢(yǐnɡ) 成皋(ɡāo) 范雎(jū) 六国之从(zòng) 叩缶(fǒu) 膏腴(yú) 穰(rǎnɡ)侯 阿缟(ēgǎo)
太阿(ē) 纤(xiān)离 灵鼍(tuó) 外厩(jiù)
傅玑(jī) 珥(ěr) 搏髀(bì) 黔首(qián)
帝喾(kù) 藉(jiè)寇兵 功施(yì)到今
宛(yuān)
课
文
翻
译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私下
得到
占领
错误
贤士
于是
重用
亲近
因此
改变
殷实,富裕
归附
战胜
采用
兼并、吞并
安定、强盛
招致,使……来,使动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上千里土地,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译 文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堵塞,封闭
使…散,瓦解
肥沃
占据,占用
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
吞并
假使
控制
yì,延续
攻取
凭借
疏远
拒绝
富有财利,丰厚
通“纵”,即合纵,指六国联合抗秦
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天险成皋,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译 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一段,完成下表
论点:
论据 君王 人才 措施 结果
结论:
穆公
孝公
惠王
昭王
小结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完成下面的表格,并思考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论点:
论据 君王 人才 措施 结果
穆公
孝公
惠王
昭王
小结:
结论: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缪公用之
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商鞅
民盛国强,诸侯亲服
张仪
四面扩张
打击豪门
蚕食诸侯,成就帝业
“客何负于秦哉!”
五子
范雎
散六国合从,功施到今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移风易俗
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正面举例论证
②反面假设论证
向使四君
却客而不内
疏士而不用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
2.正反对比
1.例证法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求取,收罗
垂挂
树起
佩带
陈设
倘若,假如
填满
宫外的马厩
“彩”,彩饰
用来…的
娇美妖艳
使…欢乐
进献
美好
供玩赏的宝物
如今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之类宝物,悬挂夜光珠,佩带太阿剑,驾乘纤离马,建置翠凤旗,树立灵鼍鼓。这么多的宝贝,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们,是什么缘故呢?倘若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使用,那么就是夜光玉壁不能装饰宫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具不能作为玩物,郑、魏之地的美女不能进入后宫,而駃騠好马不能充实宫外的马圈,江南的金锡不能使用,西蜀的丹青不能绘画。倘若用来装饰后宫、充任堂下、赏心快意、怡目悦耳的一切,必须是出产于秦国的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用宛珠装饰的簪子、缀有珠玑的耳饰、细缯素绢的衣裳、织锦刺绣的服饰就不能进呈到大王面前,而时髦优雅、艳丽多姿的赵国女子就不能侍立在身旁。
译 文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敲击
拍打
使…快乐
的确
用
驾驭
方法
唱歌
适于观听
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翻译: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别国音乐)可以使自己心情快乐,适于观听罢了。
不要
看重
用来…的
靠近,取用
如此,那么
那击瓮敲缶,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来快活耳朵听觉的,才是真正地道秦国的声乐,而郑卫之地的民间俗乐、《昭》、《虞》、《武》、《象》之类,则是异国它邦的音乐。现在舍弃击瓮敲缶而追求郑国卫国的音乐,撤下敲击瓦器的音乐而采取《昭》、《虞》之乐,像这样做为什么呢?只不过是图眼前称心如意,适合观赏罢了。现在用人却不这样。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人就得离去,是客卿就得驱逐。这样做,所重的是女色、声乐、珍珠、美玉,而所轻的是人啊。这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啊。
译 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二段
(1)秦王对待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说之 娱心意 说耳目 快意当前 适观而已
(2)秦王对待人才是否也是这样的态度呢?
明确:去、逐
结论:
重物轻人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3)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物→人
类比论证
思考:这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列举秦王爱外物、逐客卿的大量
事实
2.类比论证:
以秦王对物的态度,类比秦王对
人的态度
(4)第2段运用的论据有什么好处?
明确:
(1)文章所列举的珍宝、美色、音乐,是秦王所喜爱的,具有心理接近性。
(2)对于文章所列举之物,秦王常用,对其好处已有亲身感受,易于他由物及人去认识客卿的作用。
(3)按逐客之理推之,秦王当弃其已用异国之宝,这对于秦王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而弃宝之论又确从逐客之逻辑所出,这就陷秦王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从而造成秦王不得不考虑收回逐客令的心理态势。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小米,粮食
武器精良
辞让,拒绝
舍弃
成就
推却拒绝
使…贤明
资助
同“借”
使成就…霸业
jī,送给
往西
裹:停止
三皇
三王
五帝
三皇、三王、五帝
燧人、伏羲、神农
夏禹、商汤、周武王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为那样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变得那样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现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译 文
诵读第3段,思考:
(1)第3段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本段主要论述了逐客的利弊。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太山不让土壤
河海不择细流
五帝三王——秦王
王者不却众庶
人物 做法 结果 证明的观点
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四时充美,鬼神降福
(不分地域,广揽人才)
五帝三王
秦王
无敌
弃黔首、却宾客
(非秦者去,排斥客卿)
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藉寇兵而赍盗粮
纳客之利
(用客治国)
逐客之害
(逐客资敌)
细读第3段,看看“五帝三王”与秦王是如何对比的?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译文:物品不出产在秦国,但值得珍视的有很多;人才不出生在秦国,但愿意效忠秦国的也很多。现在驱逐客卿以帮助敌国,减损本国民众而增加敌国人口,在内则削弱了自己的国家,在外则在诸侯中结怨,(这样下去)要使秦国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
当作宝贝
效忠
资助
减损
增益
削弱自己
结怨
实现
诵读第4段,思考: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1)得出结论,总结深化: 。
(2)呼应前文,前后照应。
(1)“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 ;
(2)“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 ;
(3)“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照应 ;
(4)“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最后两句与 相呼应,首尾相连,前后贯通。
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危亡
诵读第4段,思考: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1)得出结论,总结深化:
(2)呼应前文,前后照应。
(1)“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2段对物的取舍标准;
(2)“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2段对人的取舍标准;
(3)“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照应第3段逐客的危害,指出逐客必然造成秦国的危亡;
(4)“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最后两句与开头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相呼应,首尾相连,前后贯通。
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危亡。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是——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逐客国危
逐客利害
逐客为过,客卿有功
重物轻人
全文小结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作者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思想。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课文总结
1.逐层深入论证
思考:本文一共四段,这四段的关系怎样?
明确:作者先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而后通过列举秦历史上四位君王善用外来人才使秦国不断强大的事例,再通过对比,有力地证明了客卿的功绩。
第2段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类比论证,指出秦王的重物轻人,在用“物”和用“人”的不同标准,不是驾驭海内、制服诸侯的正确方法。
第3段通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分析逐客利弊。
最后一段照应前文,总结深化课文,得出结论。
2.正反对比论证
如第二段列举秦君大量重用客卿的史实以后,先从正面论证“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充分肯定了客卿对秦国的突出贡献。然后从反面论证:“向使四君者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又如秦王好恶和逐客“以资敌国”的两段,都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论证,一正一反,相互映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例论证
4.类比论证
如第1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列举秦国历史上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君王重用客卿,使秦国日益强大。第2段和第3段都有大量典型的事例。
如第2段作者列举的大量的非秦的奇珍异宝、器乐美色,然后由物及人,通过类比论证,指出秦王重物轻人,直击秦王“逐客”的本质,即放弃了对人才的重视,危害秦的统一大业,不能不引起秦王嬴政深思“逐客”之过。
5.善用比喻
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增强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用“太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6.善用排比
作者善于巧设排比,运用结构相似、意义相近的句式,如把“穆公求土”,“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张仪之计”,“昭王得范睢”的各自用客卿的情况,构成四组一连串的排比句,每组又用了成串的排比句来证明秦国在历史上任用客卿的成切,语气贯通,淋漓酣畅,充分显示了铺陈手法的妙用。
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首尾两段遥相呼应:开头提出逐客为过的论点,结尾一段推出“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的结论,呼应开头“窃以为过矣”。又如,末尾一段的“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三段,“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二段“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每段末尾几句都呼应论点,与首尾两段有机地组成统一的整体。
气势奔放,文采斐然。
作者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史实,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比、对偶,文气充畅,言调谐美,而且多用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文采。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你对“千古一相”的李斯其人有何评价?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辅助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功勋卓著,政治上远见卓识。但其人有才无德,没有高尚的品格。
(1)做人毫无原则,不择手段追求高官厚禄,与赵高密谋,矫诏杀公子扶苏,立二世胡亥。担心扶苏上台立蒙恬为丞相。
(2)陷害同学韩非。韩非出使到秦,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赢政认可了他们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入狱审讯。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秦王嬴政在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便下令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
(3)是秦苛政的重要帮凶。二世灭亡李斯难逃其咎。
★ 积累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①遂散六国之从 (从,通“纵”,合纵。)
②四君却客而不内 (内,通“纳”。)
③而陛下说之,何也? (说,通“悦”。)
④西蜀丹青不为采 (采,通“彩”,彩饰。)
⑤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这也。(藉通“借”,借给。)
⑥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 (傅,通“附”,缀着。)
(二)词类活用
①西取由余于戎:名作状语,在西边,在西面
②西并巴蜀:名作状,向西
③使之西面事秦:名作状,向西
④使之西面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
⑤蚕食诸侯:名作状,像蚕一样
⑥娱心意、说耳目者:使动,使……娱
(三)古今异义:
1.至今治强:
古义,这里是形容词,指安定;
今义,动词,治理。
2.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古义:在于
今义:在意,介意(多用于否定式)
(四)一词多义: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形容词,错误的
(2)三过其门而不入 动词,经过
(3)过犹不及 形容词,过分
(4)过故人庄 动词,拜访,探望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动词,到达
(2)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动词,得到
(3)淋漓尽致 副词,极,最
(1)是以泰山不让土壤 动词,推辞
(2)公使让之 动词,责问,责备
过
致
让
(五)特殊句式:
①东得百里奚于宛:状语后置
②遂霸西戎:省略句,省略“于”
③国以富强:省略句,省略“之”
④百姓乐用:被动句,乐于被用
⑤东据成皋之险:定语后置
⑥江南金锡不为用:被动句。
⑦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
⑧举地千里:定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