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01.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科学思维: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探究实践: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
1.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2.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02.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认知人耳鼓膜的作用。
03.教学难点:
耳的各部位结构及功能。
04.教学过程:
一、聚焦:导入新课。
1.师(播放音乐):请同学们先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
考考你,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是用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
师:同学们都指着耳朵!耳朵有哪些结构?都有什么功能?耳朵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 这些问题你们以前有过思考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设计目的: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思考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聚集学习要求。
二、探索:耳的结构及作用。
(一)活动一:观察耳朵的结构图
师:我们一起通过一段视频了解耳朵的结构,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从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
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耳朵》:
师(提问):通过视频学习,你发现耳有哪些结构呢?
师(根据课件回顾耳朵结构):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1)外耳:包括耳郭(又名耳廓)、外耳道等。(2)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等。鼓膜是一个半透明的薄膜,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外耳与中耳以它为界。(3)内耳:结构复杂,包括耳蜗和前庭等。
请现场老师根据课件板书耳朵的各部分结构:
耳朵结构: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设计目的:初步在理论上认知人的耳朵结构: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以及这些结构的作用。
(二)活动二:感受耳郭的作用
师(过渡):耳朵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它们是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关键所在。让我们从外到内来进一步了解其中的部分重要结构吧!
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耳郭》
师:耳郭真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收集声音吗?可以怎样做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先来阅读实验步骤,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1)把一张A4纸卷成圆锥状,用双面胶带黏住,做成一个“喇叭”。
(2)在一定的距离,用耳朵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仔细感受声音的大小。
(3)把“喇叭”小的一端紧靠耳朵,大的一端朝向细微的声音,仔细感受声音的大小。
(4)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实验仔细感受声音的变化
都清楚实验步骤了吗?老师接下来播放一段音乐,方便你倾听,感受声音大小。
[材料准备:A4纸或大书本等。]
1.学生活动:通过用纸卷成“喇叭”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
2.交流:借助“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更响亮。
3.小结:耳郭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收集声音。
设计目的:用纸耳蜗亲历感受一下听声音变化的感受。通过借助用纸卷成“喇叭”的活动感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更响亮。了解耳郭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收集声音。
(三)活动三: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师(过渡):耳郭主要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它能增强我们的听力。那么我们的鼓膜呢?
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鼓膜》
师:鼓膜藏在耳朵里面,它是如何感知声音的?让我们自己做一个鼓膜模型,亲自动手试试吧!
[材料准备: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屑、活动手册等。]
播放实验视频《模拟鼓膜的振动》
师:实验视频看完了,你们有什么发现?
当声音距离鼓膜越近或者声音更强时,振动会更加明显。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证明鼓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等条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动也不同。
1.学生用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等制作鼓膜模型。
2.观察1:当保持音叉与气球皮距离不变时,用强弱不同的力敲打音叉,观察气球皮振动幅度。记录在活动记录表内。
3.观察2: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打音叉,改变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观察气球皮的振动幅度。记录在活动记录表内。
4.交流:发现用力强时,气球皮振动幅度大;距离近时,气球皮振动幅度大。
5.小结:声音能够引起气球皮的振动,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明显,距离越近,振动幅度越明显。
设计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历感受声音能够引起气球皮的振动,理解当声音距离鼓膜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明显,距离越近,振动幅度越明显。
(四)活动四:声音如何传递到大脑内部
师:耳郭和鼓膜分别负责接收和感受声音,再结合耳朵的内部结构,请同学们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大脑内部的?
三、研讨:实验发现
师(过渡):本节课展开实验重点研究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耳郭和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一)研讨一: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反馈交流:我们对耳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还了解了鼓膜的作用。
2.小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设计目的:再次通过研讨重点研究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二)研讨二: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
[材料准备:听诊器]
1.交流:耳郭与纸喇叭能帮助更好的收集声音。
2.观察听诊器,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3.小结:听诊器头的薄膜能够帮助收集声音,胶管和听筒起到更好的传播声音的作用。
四、拓展:兔子的耳朵(预设2分钟)
兔子有着长长的耳郭,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它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设计目的:学以致用,理论要联系生活实际,把知识灵活应用的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