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
课
1
教学背景
1.1
定位和作用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课程定位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课程作用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用数学解决问题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1.2
理念与思路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提高
素养
夯实
基础
A
与专业相结合,缩短距离
B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学以致用
C
通过案例,提高兴趣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服务
专业
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
为度
突出
应用
D
强调数学思想,培养创新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1.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储备情况: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简单的几何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还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基础。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能从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状为长、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现长、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3.学生的认知力与水平: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
学情分析
1.4
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1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在活动探究中,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2
教学分析
2.1
教法分析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
激发兴趣
+
因材施教
+
循序渐进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讲授法
+
启发式
+
案例式
+
练习法
2.2
教学内容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内容组织
基础模块
应用模块
提高模块
内容选取
函数
极限
连续
导数
微分与导数应用
不定积分
定积分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2.3
教学重点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1
重点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2
难点
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抽象长方体的基本要素,理解长方体的特征,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间的联系。
在活动探究中理解长方体的顶点、棱、面等基本要素及其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学法分析
3.1
学法指导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会设疑
发现
尝试
联想
总结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学会
五会
做到
三让
结论让学生总结
规律让学生探索
题目让学生解决
4
教学过程
4.1
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导入新课
(
2
分钟)
概念介绍
(
10
分钟)
达标测评
(
12
分钟)
布置作业
(
2
分钟)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出示目标
(
2
分钟)
合作探究
(
15
分钟)
课堂总结
(
2
分钟)
4.2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介绍概念,以实例引入
揭示定理,通俗易懂渐入主题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讲解运算,设计精简的数学语言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讲练结合
采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
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国家游泳中心
联合国总部大楼
探究新知
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
面
1
小组合作:拿几个长方体的物品来观察,并将小组同学的发现填在下表中。
(1)长方体有____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方体有____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方体有____个顶点。
观察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体有6个面。
发
现
(1)长方体有____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6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有12条棱。
发
现
(4)长方体有____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6)长方体有____个顶点。
12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8
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通过刚才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在一个长方体中,
2
小组合作:先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然后根据制作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根据制作过程,我们可以知道:
长方体的12条棱一般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长度相等。
一般情况下,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不相等。
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
宽
高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怎样计算呢?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长方体的认识
6
教学效果
课程评价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生评价:期末评分,教材难度,掌握情况
课程教师互听反馈:是否贴合专业需求,以评促建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资源建设
教学效果
THANKS
批评指正
诚请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