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战中考】中考历史备考汇报材料 演讲稿(含学科指导+中考复习思路+命题趋势分析+备考训练选择)

文档属性

名称 【赢战中考】中考历史备考汇报材料 演讲稿(含学科指导+中考复习思路+命题趋势分析+备考训练选择)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9 14:3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备战中考历史学科汇报材料
3 月 31 日,我参加了“吉林省2024年中考名师指导精准高效备考与命题方向分析研讨会”,听取了吉林省重点中学高级教师徐老师的讲座 ,听后很受启发,收益颇多。
一、学科培训指导内容:
会上徐老师作了中考分析报告,讲考点、教法、复习方向、及指导学生怎样复习有利于中考等,教师进行点拨,联系拓展。与会教师交流、讨论。感受历史课程的改革趋势。
会上预测 2024年中考历史命题导向。命题特点: 1 、图标、数据、图片和符号题增多; 2 、命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 3 、命题的微观性越来越强; 4 命题的材料越来越全; 5 、加强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教学,尤其是理解与运用层次的试题。
最后,分析了中考 2024年历史变化情况,并分析对策。他在讲解过程中提到这几个特点,很重要: 1 、历史学科中的主干知识必考,包括世界史中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完善;中古史中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和中近史中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 2 、树立问题复习意识。 3 、明确考点,抓住重点,准确、扎实理解历史概念。 4 、材料分析题一定要“小切口,深挖掘。”在讲评试题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5 、重视研究历年中考副题。
二、复习思路调整及中考命题趋势分析:
培训会后,我静心思考,想了很多。我觉得目前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 2024年历史中考方向进行有效率的复习。
历史复习既要重视知识考查又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 复习中要淡化面(学科体系)、突出线(专题知识)、辐射点(社会热点), 建构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新模式,做好专题复习,这是中考成败的关键!因此,下面就如何预测考试动向,做好专题复习,谈一点看法!
1. 制定专题要“大跨度、小切口、深挖掘”:即从大处着眼,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体系。把同类的、分散的知识高度概括,同时还要从细微处人手,把大专题分解为几个小专题,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把握知识的精髓,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2. 归纳知识应做到“精、细、专”。归纳知识不受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局限,只要是具有相同性质、特征和属性的知识都归纳到一起。学生在自己归纳整理时,可尽量从简单入手,由易到难,由“细”到“精”, 在对课本知识系统化、揭示同类知识、专题知识之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在形成专题知识体系结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系统化的思维能力。
3. 加强“纵”“横”联系。纵向发展是指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发展演变,横向发展是指按区域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既要做到“纵中有横”,也要做到“横中有纵”。
4. 研究试题,精心训练
( 1 )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考纲,结合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目标,以所用的教材为本,熟悉课本,全面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认知的基础上,养成能力与情感。选择与命制训练题时,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又要注意能力的提高与情感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作答的信心和体验,提高学习成绩。
( 2 )摒弃繁难、怪偏知识,充分理解课标要求的内涵和细微变化,做到题型新颖、点拨到位,题量精当。
( 3 )指导学生作答,切忌马虎应付。无论是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都要认真审题,在脑海中产生印象、形成思路。在教学与训练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做选择题时要力求速度和准确率,但不盲目求快;做判断题时要克服“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思想,冷静思考、明辨是非;做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然后与课本内容“对号入座”,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同时还要强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表述规范,整齐简洁,没有错别字。
中考历史复习应以课程标准为核心 , 以教材为本 , 紧扣课程标准 , 扎实基础 , 以新的复习模式指导学生做到四看四抓 , 也就是看目录 , 看课文 , 看插图 , 看大事年表 , 抓基础 , 抓重点 , 抓线索 , 抓网络 . 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 , 要融会贯通的学习历史知识 , 运用历史知识 , 只有这样才能教有所获 , 学有所得 , 从而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三、自我教学经验与模拟训练题选择与组题:
1、 全面梳理,构建知识体系,巩固基础知识。
根据中考历史学科指导意见,明确考查范围。为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我们应对考试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全面梳理应做到全面、准确、深刻。“全面”即要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考点。“准确”是对知识的理解、识记要准确。“深刻”要对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要有深刻认识,要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通过梳理,要让学生明确历史发展的线索,把分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体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掌握。那如何在梳理知识点中做到以上要求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
2、要注意“点”和“面”的结合。
在钻研考试意见和教材,以及近风年考试特点的基础上,明确所有知识点、考点、重点和难点,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复习时不要漏掉每一个考点,要挖掘考点的广度和深度。要指导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体系。
3、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和综合。
明确了各个知识点,分清了重点和难点,还要让学生明确知识点间的联系。因此要把分散的知识加以概括综合,可采用画图表、列提纲等方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形成连贯、系统的知识。如把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按时间先后、原因、领导阶级、文献、影响制成表格。又如三次科技革命,可按时间、标志、重大发明成就、影响等进行综合。
4、要善用比较法
很多同类历史事件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为此我们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以便发现历史规律,形成知识体系。比较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高层次要求,也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历史间的本质。经常进持比较分析,能有效避免知识间的混淆,提高学生应答能力。如俄国 1861 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可从背景、内容、结果、影响等去比较,同时还可以把中国戊戌变法与之比较,找出失败原因。又如美国、日本、西欧二战后经济发展原因也可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同时还可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之作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改革的作用和影响。
5、要注重历史观的培养。
复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还需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要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多指导学生用一分为二、多角度、全方位的方法去分析。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机械片面地认识历史,同时也使用历史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落到实处。我们要反对那种脱离史实的纯理论的复习,或只讲史实不进行理论分析的复习方法。
6、专题复习,提升综合能力,突出重点、难点。
历史专题复习是指在复习巩固已有知识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把分散于各册、各单元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内容加以纵横联系,揭示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上升到本质、理性的认识。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分析,不管是选择题、材料题,都侧重于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专题复习对学生把握相关知识、提升能力有很大帮助。如“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个专题下,我们可以把 10 课内容加以综合复习。
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发展: (1)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1861 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2)、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
7、及时检测、加强效果反馈、查漏补缺。
为了检验复习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要及时进行效果反馈。除平时从作业、上课教师问答中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外,更要通过阶段性考试加以了解。检测大概两三周一次,可用现成试题,也可教师出题,还可以进行形式多样的灵活方式,如小组竞赛等。通过检测反映出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以弥补不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