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燃烧与灭火
1.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 )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图书档案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2. (易错易混)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③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④木材架空燃烧变旺,是因为增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⑤灭火需要同时破坏三个条件;⑥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下列关于安全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若在山林遇见火灾时,应向顺风方向逃离;②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应严禁烟火;③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先做灯火试验;④家用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⑤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逃离着火区域;⑥火势较大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⑦在加油站不能接听和拨打手机
[知识逐点过]
1.燃烧与灭火
燃烧概念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①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条件 (缺一不可) a.可燃物; b.与②__________接触; c.达到燃烧所需的③__________(也叫④__________)
充分燃烧 a.燃料燃烧需要足够的⑤__________,如做饭时调大燃气灶或煤炉的进风口 b.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⑥______,如工业燃煤时,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等
灭火原理(满足其一) a.清除或隔离⑦_______; b.隔绝⑧_______; c.使温度降到⑨_________以下
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缓慢氧化虽不剧烈、不发光,但会放热。 如动植物的呼吸、__________等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教材实验到重难考法]
实验10 燃烧条件的探究
例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图1
[教材基础要点巩固]
【实验现象及分析】
(1)实验一观察到蘸酒精的棉球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蘸水的棉球未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①处__________,②处白磷不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对比______(填序号,后同)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对比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燃烧需要氧气。
(3)实验三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有关,当鼓入的气体X为__________时,水中的白磷燃烧,通过与实验二水中的白磷对比,证明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
【实验结论】
(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
【实验反思】
(5)实验二中利用了薄铜片良好的__________性;实验二、实验三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和__________。
[中考重难考法提升]
考法1 实验过程分析
(6)进行实验一时,观察到加热较长时间后,蘸水的棉球也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7)[意外现象]实验二过程中,不慎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火星的作用是__________。
考法2 创新装置
(8)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2 );②将图2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3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a.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c.图3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__________。
考法3 数字化实验
(9)小组同学利用图4装置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Ⅰ.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Ⅱ.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5所示。
图4 图5
①图5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生石灰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分析上图,你认为蜡烛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
[拓展训练]
1.判断说法的正误: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2020.10 C)( )
2.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 )
3.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是燃烧的__________个条件之一。
(2)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__________,上层盏内油温__________,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__________,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5.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铜铁”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__________。“烬”中含钾盐,农业上可用作__________。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__。
6.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__________,蒸馏水________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__比硬纸片的低
(3) 在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a__________(填“先于”或“后于”)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 CO2不助燃;__________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学校到常德德山参观云锦棉纺厂,棉纺厂主要生产棉纱等产品,你认为棉纺厂生产车间应张贴以下哪种标志( )
8.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A.纸的着火点变低
B.水隔绝了氧气
C.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
9.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KMnO4制取O2
B.通入O2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O2
C.通入O2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同类考法拓展】 第9题 [装置改进]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进行实验,实验前关闭弹簧夹,观察到H形管中红磷不燃烧、白磷(足量)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已知H形管中充满空气,容积为60 mL)。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籍《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黄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
C.隔绝空气会使燃烧的“发烛”熄灭
D.“发烛”发火和燃烧只生成了二氧化碳
[课后训练]
1.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火要虚”所蕴含的化学道理是( )
A.燃烧需要可燃物
B.温度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就可燃烧
C.燃烧需要有氧气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2.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3.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
B.把煤块粉碎成煤粉使用,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C.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D.把蜡烛伸入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能立刻燃烧
4.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以下是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已知着火点:白磷 40 ℃、红磷 240 ℃)
(1)装置 A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请解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____________。
(2)装置 B中通入 O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C若要出现与装置 B相同的现象,通入O2前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同类考法拓展】 第4(3)题 若向装置A的热水中放入白磷,观察到白磷不燃烧,写出一种能使其燃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提升]
5.《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折子”的记载:“以白薯蔓浸水泡浓,捶之……晒干,辅以硝五钱、硫磺二两、松香四钱……装入竹简,吹气复燃。”
(1)“硫磺”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2)吹气使“火折子”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火折子”保存火种时需要氧气,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密封保存。
(4)用“火折子”点燃蒿草,用燃烧条件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讲
1.A 2.② 3.②③⑤⑥⑦
知识逐点过
1.①氧气 ②空气(或氧气) ③最低温度 ④可燃物的着火点 ⑤空气(或氧气) ⑥接触面积 ⑦可燃物 ⑧空气(或氧气) ⑨可燃物的着火点
2.食物腐烂(合理即可)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禁止烟火
教材实验到重难考法
例 (1)需要可燃物 (2)白磷燃烧 ①③ ①②
(3)氧气(或O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4)可燃物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5)导热 提供热量 隔绝氧气(或空气) (6)棉球是可燃物,加热较长时间后,棉球上的水蒸发,温度达到棉球着火点 (7)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8)a.4P+5O2 2P2O5 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9)①蜡烛燃烧消耗氧气 ②与水发生反应放热,提高温度至白磷的着火点 ③高于
[拓展训练]
1.√ 2.D
3.增大了室内氧气的含量
4.(1)炷(或灯芯) 油 三(或3) (2)放热 升高 挥发
5.(1)金属 (2)氧气 钾肥 (3)放出 (4)过滤
6.(1)燃烧 没有燃烧 (2)着火点 (3)先于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O2不可燃 (4)烧杯内产生的热使 CO2气体上升(或热的 CO2气体膨胀后密度变小) 【拓展】堆积面粉与空气接触面积小,燃烧产生的热量也小;撒向空中的面粉与空气(氧气)接触面积大(或充分接触),同一时间(瞬间)燃烧产生的热量和气体多膨胀而爆炸
7.A 8.C 9.B
【同类考法拓展】 第9题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量筒中液面下降至约38 mL处
10.D
[课后训练]
1.D 2.A 3.D
4.(1)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或没有达到红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白磷燃烧 (3)给烧杯加热(或向烧杯中加入热水),使温度达到40 ℃以上
【同类考法拓展】 第4(3)题 向热水中的白磷处通入氧气(或空气)
5.(1)S+O2 SO2 (2)提供充足氧气 (3)不能 (4)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