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八下·高安月考)“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句诗抒发了台湾同胞对大陆浓浓的思念。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台湾省地形图,完成下题。
1.关于台湾岛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
B.台湾岛多山,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C.岛屿面积小,植被类型单一
D.受地形影响,降水西多东少
2.下列关于香港、澳门、台湾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为内地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自然资源
B.转口贸易是澳门的支柱产业
C.台湾省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D.祖国大陆是台湾省最大的贸易伙伴
【答案】1.B
2.D
【知识点】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点评】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占三分之二,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岛内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台湾的原住民是高山族。出口加工型经济一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是台湾最大的合作伙伴,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而新竹科学园区又被称为“台湾硅谷”。台湾岛北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稻米、甘蔗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同时台湾岛森林广布,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且台湾山脉是各种金属矿的重要产地,西部平原是能源矿产的主要分布区,四周浅海还有石油和天然气分布。
1.A.读图可知,台湾岛地势为东高西低,A错误;
B.台湾多山地,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短小湍急,B正确;
C.台湾的岛屿面积小,但植被类型多样,C错误;
D.受地形影响,东侧为迎风坡,降水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B。
2.A.香港为内地提供了技术和资金,A错误;
B.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B错误;
C.台湾的居民以汉族为主,C错误;
D.祖国是台湾和港澳最大的贸易伙伴,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八下·郸城月考)为了更好地进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海南省搭建了琼台基地等交流平台。下图为“海南岛和台湾岛的位置及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3.与海南岛相比,台湾岛( )
A.热量更丰富 B.以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
C.面积更大 D.距离大陆更近
4.加强琼台农业合作有利于( )
①台湾农业转型②海南农业转型③台湾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④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3.C
4.D
【知识点】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点评】海南全部位于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海南热量丰富,台湾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主要位于亚热带和热带
3.A、海南岛的纬度更低,海南岛的热量更加丰富,A错误;
B、台湾岛的经济支柱是加工贸易,B错误;
C、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C正确;
D、台湾岛距离大陆的位置更远,D错误。
故答案为:C
4.加强琼台农业合作有利于台湾农业转型、海南农业转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①②④正确,无法增加台湾的耕地面积,③错误。
故答案为:D
(2023八下·安达期末)读“台湾年均温分布图”、“台湾年降水量分布图”图,完成下列各题。
5.关于台湾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下 B.最高气温出现在玉山
C.火烧寮是降水最多的地方 D.东侧降水比西侧降水少
6.读图可知( )
A.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地区 B.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D.玉山的海拔为4000米
【答案】5.C
6.B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约占1/3。台湾岛为中国东部最高山岳分布区,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旧测3997米),为台湾岛的最高点。
5.读图分析可知,台湾:
A. 年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以下,A不符合题意;
B.最低气温出现在玉山,B不符合题意;
C. 火烧寮是降水最多的地方,C符合题意;
D. 东侧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比西侧降水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读图分析可知:
A. 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区,A不符合题意;
B.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B符合题意;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不符合题意;
D.玉山的海拔不到4000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2023八下·涡阳月考)台湾的外向型经济中,电子电器占出口贸易的比重较大,这种工业发展得益于台湾有( )
①丰富的自然资源 ②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 ③丰富的高技术劳动力 ④广阔的消费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台湾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吸收外国资本、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及众多的优良港口等优势,发展了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的经济,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出口的主导产品是高新技术产品,如软件等。台湾省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省内消费市场相对较小。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台湾省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②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等产品。
(2023八下·市北区期中)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海上门户和海防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图示意台湾省地理信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关于台湾省位置与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回归线从台湾岛的中部穿过②与我国福建省隔海相望③东临台湾海峡、西濒太平洋④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等许多岛屿与周围海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有关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建设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台湾岛中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②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高
③交通运输业发达,铁路环岛分布;④台湾岛河流大部分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不够丰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0.据资料2021年台湾省对祖国大陆的贸易顺差是1047.4亿美元,台湾省平均每人对祖国大陆的货物输出额大约是8070美元,加强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可以为台湾省发展带来巨大助力,以下关于台湾发展利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扩大产品消费市场
B.降低产品运输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C.缩小发展空间
D.加快技术交流,增加创新风险
【答案】8.C
9.D
10.A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点评】台湾省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隔台湾海峡与我国大陆相望,两岸之间的互通互融可以带动经济共同发展。
8.由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 ①错误;台湾岛与福建省隔海相望,②正确;台湾省西临台湾海峡,③错误;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等许多岛屿与周围海域,④正确,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9.由图可知,台湾省东部为山地,中西部为平原, ①错误;台湾岛河流大部分短小湍急,水能资源较为丰富,④错误;②③正确,故答案为:D。
10.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可以扩大台湾产品消费市场,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2023八下·定远月考)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两岸经贸往来不断加深。读“台湾省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1.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全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河流水量大,汛期短
C.农产品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D.台湾的经济特点与日本类似
12.两岸经贸往来中,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区是( )
A.浙江 B.福建 C.广东 D.江西
13.下列能反映南方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的是( )
A.黑土地 黄土地 窑洞
B.红土地 紫色盆地 泼水节
C.坎儿井 蒙古包 绿洲
D.青稞酒 牦牛 藏袍
【答案】11.D
12.B
13.B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点评】(1)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门类有电子、家电、食品、服装、机械等,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高因此台湾省的经济特点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
(2)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绿岛、兰屿等200多个岛屿 。北回归线横贯台湾岛的中南部,地处低纬度地区,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的福建省相望,东部濒临太平洋,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3)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11.A. 台湾气候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A不符合题意;
B.台湾河流水量大,汛期长,B不符合题意;
C. 台湾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C不符合题意;
D.台湾的经济特点与日本类似,属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读图分析可知,两岸经贸往来中,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区是福建省,两省区隔台湾海峡相望。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A. 黑土地、黄土地 、窑洞反映的是北方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A不符合题意;
B.红土地、紫色盆地、泼水节反映的是南方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B符合题意;
C.坎儿井、蒙古包、绿洲反映的是西北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C不符合题意;
D.青稞酒、牦牛、藏袍反映的是青藏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2八下·承德期末) 从江西至台湾的首趟铁海联运专列于2022年1月10日下午开通,列车所运货物将通过铁海联运模式直运台湾高雄、基隆等多个港口。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铁海联运线路( )
A.铁路段穿过北回归线 B.海运途中不会受台风影响
C.海洋段途经台湾海峡 D.铁路段的终点位于广东省
15. 台湾岛( )
A.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D.河流少,水量小
16. 铁海联运的意义是( )
A.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B.缩短了南昌至厦门的距离
C.降低了两地间运输速度 D.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答案】14.C
15.C
16.D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台湾海峡是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北起台湾省台北县富贵角与福建省平潭岛连线,南至福建东山岛与台湾鹅銮鼻连线。主要以大陆棚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为70米。海域上的岛屿,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岛屿外,尚有澎湖群岛与台湾省屏东县的小琉球。
(2)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约占1/3。台湾岛为中国东部最高山岳分布区,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旧测3997米),为台湾岛的最高点。
(3)海铁联运是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或是货物由船舶运输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运出的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运输方式。
14.由图可知,铁海联运铁路段没有穿过北回归线,A错误;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海运途中会受到台风影响,B错误;铁海联运海洋段途径台湾海峡,C正确;铁海联运铁路段的起点在江西的南昌,终点是福建厦门,D错误。故答案为:C。
15.台湾岛约有三分之二为山地,山地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面积小;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A、B错误。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C正确;台湾岛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丰富的降水孕育了台湾151条河流,河流众多,水量大,D错误。故答案为:C。
16.从大陆的江西省至宝岛台湾的铁海联运的开通,可以加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不会改变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快了两地间运输速度,不会缩短南昌知厦门的距离,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答案为:D。
(2022八下·随县期末) 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有关台湾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山脉的走向为南北走向
B.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受台风侵袭
C.城市、农业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D.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18. 海峡两岸的联系密不可分,其基础是( )
①陆地相连②民族同根③文化同脉④语言相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7.D
18.B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中国第一大岛,由于处在环太平洋地区,因此多火山地震。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主要地形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交界处,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主要工业类型为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17.由图可知,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A错误;台湾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西部地形平坦,城市、铁路线分布集中,东部沿岸平原狭窄,C错误;台湾岛降水多,河流发源于台湾山脉,短小流急,水能资源丰富,D正确。故答案为:D。
18.台湾岛与大陆隔海相望,陆地不相连,①错误;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与大陆民族同根、文化同脉、语言相通,②③④正确。故答案为:B。
(2022八下·普宁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同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行政中心是( )
A.福建省泉州 B.福建省福州 C.广东省广州 D.广东省厦门
20. 关于台湾岛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在西部,地势西高东低 B.北回归线穿过,全部在热带
C.植物种类少,以草原景观为主 D.受地形影响,山脉东侧降水多
【答案】19.B
20.D
【知识点】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占三分之二,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岛内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台湾的原住民是高山族。出口加工型经济一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是台湾最大的合作伙伴,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而新竹科学园区又被称为“台湾硅谷”。台湾岛北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稻米、甘蔗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同时台湾岛森林广布,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且台湾山脉是各种金属矿的重要产地,西部平原是能源矿产的主要分布区,四周浅海还有石油和天然气分布。
19.读图可知,祖国大陆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单位是福建省,其行政中心是福州,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台湾岛地势西低东高、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A错误;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台湾山区面积广大,降水多,植物种类多,以森林景观为主,C错误;受地形影响,山脉东侧位于迎风坡,降水多,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八下·凤县期中)北京某网友赴台湾旅游,发微博分享见闻。根据网友分享的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是该网友在台湾旅游后的博文描述,你认为与台湾实际相符的是( )
A.森林茂密,有大片的苹果园 B.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
C.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D.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22.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地形区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
【答案】21.B
22.C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北京,我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21.台湾省的气候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农产品主要有水稻、小麦和甘蔗,在水果中,以香蕉、菠萝和柑橘为主体,故A不符合题意。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故B符合题意。台湾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农业、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故C不符合题意。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全省主要是汉族,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故A错误。北京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北京属于半湿润区、暖温带,故B错误,C正确。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的发展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北京的一些重工业已被迁走,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八下·潍城开学考)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抒发了期盼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下图为台湾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浅浅的海峡”沟通了( )
A.渤海、黄海 B.黄海、南海 C.黄海、东海 D.东海、南海
24. 台湾岛上的铁路线呈环状的原因是( )
A.这样设计更美观
B.中部为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沿海地区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人口分布不均
D.大城市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
25. 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总量最大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
A.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 B.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C.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受台风影响大,降水多
【答案】23.D
24.B
25.C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中国第一大岛,由于处在环太平地区,因此多火山地震。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主要地形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交界处,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主要工业类型为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23.本题考查台湾的海陆位置。从材料中可知台湾诗人余光中诗中讲到的“浅浅的海峡”指的就是台湾海峡。台湾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台湾海峡沟通了东海和南海。故答案为:D。
24.本题考查台湾地形与交通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的中部为山地,沿海地区为平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利于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因此台湾的铁路基本修建在沿海平原所以铁路线路呈现环状。故答案为:B。
25.本题考察台湾的降水。台湾东临太平洋,夏季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而台湾的东部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这才导致了火烧寮称为了我国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故答案为:C。
(2021八下·灵石期中) 2020年2月12日,一艘货船抵达厦门东渡码头,船上150多个货柜都装满了来自台湾高雄等地的凤梨、莲雾、香蕉等热带水果。读台湾地理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26.高雄盛产热带水果,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众多,短小流急 B.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27.每年清明,很多台湾同胞纷纷回到厦门等地祭祖,说明( )
A.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 B.大陆气候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C.大陆与台湾隔海峡相望 D.大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28.祖国大陆是台湾贸易合作的重要伙伴,是台湾发展经济强有力的后盾。加强与祖国的联系,有利于台湾( )
①扩大消费市场②产业转移和升级③向大陆输出较多劳动力④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6.B
27.A
28.B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点评】台湾岛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占三分之二,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岛内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出口加工型经济一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是台湾最大的合作伙伴,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而新竹科学园区又被称为“台湾硅谷”。
26.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热量充足,地形多为山地,台湾山脉海拔高,森林呈垂直变化,台湾的树种丰富。台湾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盛产香蕉、菠萝、荔枝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故答案为:B。
27.台湾省的居民中,
汉族占97%,主要是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台湾同胞纷纷回大陆祭祖,这说明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关系,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故答案为:A。
28.①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故①项正确;②大陆的市场大,劳动力成本低,有利于产业转移和升级;③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向台湾输出较多劳动力,故③项错误;④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拉动旅游业的发展,故④项正确;故B①②④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二、图文材料题
29.(2023八下·定陶期末)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地处我国的 ,目前与祖国内地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 。
(2)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位置优势是 , 。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 产业带。
(3)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盛产水稻,其共同的气候条件是 ,但两地熟制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
【答案】(1)东南海域;航空运输
(2)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毗邻港澳;面向南海和东南亚地区;高新技术
(3)雨热同期;纬度位置不同,导致热量差异显著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1)台湾岛地处我国的东南海域,目前与祖国内地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航空运输。
(2)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位置优势是:比邻港澳,面向南海和东南亚地区;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
(3)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盛产水稻,其共同的气候条件是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两地熟制不同,东北地区为一年一熟,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一年三熟,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导致热量差异显著。
【点评】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位置优势是:毗邻港澳,面向南海和东南亚地区,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
30.(2023八下·交城期末)读台湾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岛屿① ;海峡② ;海洋③ 。
(2)台湾最大的城市A是 (填名称),大陆距台湾最近的省会是福州,其表示的字母是 (C/D)。
(3)从图中可以看出,穿过台湾岛的重要纬线是 ,因此, (湿热/干燥)是台湾气候的主要特点。
(4)台湾岛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部平原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山区,其中最著名的树种是 。
(5)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 ”经济。
【答案】(1)钓鱼岛;台湾海峡;南海
(2)台北;C
(3)北回归线;湿热
(4)西;樟树
(5)出口导向型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的位置分布来看,①是钓鱼岛,②是台湾海峡,③是南海。
(2)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北,台湾与福建隔台湾海峡相望,福建的省会城市是福州,也就是图中的C城市。
(3)北回归出穿过台湾的南部,台湾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的气候比较湿热。
(4)台湾西部平原分布广,农作物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台湾以樟树盛名。
【点评】台湾北临东海,南临南海,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1 / 1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八下·高安月考)“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句诗抒发了台湾同胞对大陆浓浓的思念。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台湾省地形图,完成下题。
1.关于台湾岛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
B.台湾岛多山,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C.岛屿面积小,植被类型单一
D.受地形影响,降水西多东少
2.下列关于香港、澳门、台湾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为内地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自然资源
B.转口贸易是澳门的支柱产业
C.台湾省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D.祖国大陆是台湾省最大的贸易伙伴
(2023八下·郸城月考)为了更好地进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海南省搭建了琼台基地等交流平台。下图为“海南岛和台湾岛的位置及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3.与海南岛相比,台湾岛( )
A.热量更丰富 B.以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
C.面积更大 D.距离大陆更近
4.加强琼台农业合作有利于( )
①台湾农业转型②海南农业转型③台湾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④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3八下·安达期末)读“台湾年均温分布图”、“台湾年降水量分布图”图,完成下列各题。
5.关于台湾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下 B.最高气温出现在玉山
C.火烧寮是降水最多的地方 D.东侧降水比西侧降水少
6.读图可知( )
A.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地区 B.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D.玉山的海拔为4000米
7.(2023八下·涡阳月考)台湾的外向型经济中,电子电器占出口贸易的比重较大,这种工业发展得益于台湾有( )
①丰富的自然资源 ②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 ③丰富的高技术劳动力 ④广阔的消费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八下·市北区期中)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海上门户和海防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图示意台湾省地理信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关于台湾省位置与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回归线从台湾岛的中部穿过②与我国福建省隔海相望③东临台湾海峡、西濒太平洋④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等许多岛屿与周围海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有关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建设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台湾岛中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②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高
③交通运输业发达,铁路环岛分布;④台湾岛河流大部分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不够丰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0.据资料2021年台湾省对祖国大陆的贸易顺差是1047.4亿美元,台湾省平均每人对祖国大陆的货物输出额大约是8070美元,加强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可以为台湾省发展带来巨大助力,以下关于台湾发展利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扩大产品消费市场
B.降低产品运输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C.缩小发展空间
D.加快技术交流,增加创新风险
(2023八下·定远月考)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两岸经贸往来不断加深。读“台湾省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1.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全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河流水量大,汛期短
C.农产品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D.台湾的经济特点与日本类似
12.两岸经贸往来中,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区是( )
A.浙江 B.福建 C.广东 D.江西
13.下列能反映南方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的是( )
A.黑土地 黄土地 窑洞
B.红土地 紫色盆地 泼水节
C.坎儿井 蒙古包 绿洲
D.青稞酒 牦牛 藏袍
(2022八下·承德期末) 从江西至台湾的首趟铁海联运专列于2022年1月10日下午开通,列车所运货物将通过铁海联运模式直运台湾高雄、基隆等多个港口。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铁海联运线路( )
A.铁路段穿过北回归线 B.海运途中不会受台风影响
C.海洋段途经台湾海峡 D.铁路段的终点位于广东省
15. 台湾岛( )
A.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D.河流少,水量小
16. 铁海联运的意义是( )
A.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B.缩短了南昌至厦门的距离
C.降低了两地间运输速度 D.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2022八下·随县期末) 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有关台湾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山脉的走向为南北走向
B.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受台风侵袭
C.城市、农业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D.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18. 海峡两岸的联系密不可分,其基础是( )
①陆地相连②民族同根③文化同脉④语言相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2八下·普宁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同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行政中心是( )
A.福建省泉州 B.福建省福州 C.广东省广州 D.广东省厦门
20. 关于台湾岛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在西部,地势西高东低 B.北回归线穿过,全部在热带
C.植物种类少,以草原景观为主 D.受地形影响,山脉东侧降水多
(2022八下·凤县期中)北京某网友赴台湾旅游,发微博分享见闻。根据网友分享的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是该网友在台湾旅游后的博文描述,你认为与台湾实际相符的是( )
A.森林茂密,有大片的苹果园 B.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
C.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D.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22.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地形区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
(2022八下·潍城开学考)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抒发了期盼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下图为台湾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浅浅的海峡”沟通了( )
A.渤海、黄海 B.黄海、南海 C.黄海、东海 D.东海、南海
24. 台湾岛上的铁路线呈环状的原因是( )
A.这样设计更美观
B.中部为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沿海地区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人口分布不均
D.大城市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
25. 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总量最大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
A.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 B.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C.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受台风影响大,降水多
(2021八下·灵石期中) 2020年2月12日,一艘货船抵达厦门东渡码头,船上150多个货柜都装满了来自台湾高雄等地的凤梨、莲雾、香蕉等热带水果。读台湾地理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26.高雄盛产热带水果,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众多,短小流急 B.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27.每年清明,很多台湾同胞纷纷回到厦门等地祭祖,说明( )
A.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 B.大陆气候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C.大陆与台湾隔海峡相望 D.大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28.祖国大陆是台湾贸易合作的重要伙伴,是台湾发展经济强有力的后盾。加强与祖国的联系,有利于台湾( )
①扩大消费市场②产业转移和升级③向大陆输出较多劳动力④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图文材料题
29.(2023八下·定陶期末)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地处我国的 ,目前与祖国内地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 。
(2)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位置优势是 , 。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 产业带。
(3)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盛产水稻,其共同的气候条件是 ,但两地熟制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
30.(2023八下·交城期末)读台湾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岛屿① ;海峡② ;海洋③ 。
(2)台湾最大的城市A是 (填名称),大陆距台湾最近的省会是福州,其表示的字母是 (C/D)。
(3)从图中可以看出,穿过台湾岛的重要纬线是 ,因此, (湿热/干燥)是台湾气候的主要特点。
(4)台湾岛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部平原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山区,其中最著名的树种是 。
(5)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 ”经济。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知识点】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点评】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占三分之二,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岛内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台湾的原住民是高山族。出口加工型经济一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是台湾最大的合作伙伴,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而新竹科学园区又被称为“台湾硅谷”。台湾岛北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稻米、甘蔗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同时台湾岛森林广布,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且台湾山脉是各种金属矿的重要产地,西部平原是能源矿产的主要分布区,四周浅海还有石油和天然气分布。
1.A.读图可知,台湾岛地势为东高西低,A错误;
B.台湾多山地,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短小湍急,B正确;
C.台湾的岛屿面积小,但植被类型多样,C错误;
D.受地形影响,东侧为迎风坡,降水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B。
2.A.香港为内地提供了技术和资金,A错误;
B.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B错误;
C.台湾的居民以汉族为主,C错误;
D.祖国是台湾和港澳最大的贸易伙伴,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3.C
4.D
【知识点】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点评】海南全部位于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海南热量丰富,台湾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主要位于亚热带和热带
3.A、海南岛的纬度更低,海南岛的热量更加丰富,A错误;
B、台湾岛的经济支柱是加工贸易,B错误;
C、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C正确;
D、台湾岛距离大陆的位置更远,D错误。
故答案为:C
4.加强琼台农业合作有利于台湾农业转型、海南农业转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①②④正确,无法增加台湾的耕地面积,③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5.C
6.B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约占1/3。台湾岛为中国东部最高山岳分布区,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旧测3997米),为台湾岛的最高点。
5.读图分析可知,台湾:
A. 年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以下,A不符合题意;
B.最低气温出现在玉山,B不符合题意;
C. 火烧寮是降水最多的地方,C符合题意;
D. 东侧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比西侧降水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读图分析可知:
A. 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区,A不符合题意;
B.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B符合题意;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不符合题意;
D.玉山的海拔不到4000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B
【知识点】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台湾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吸收外国资本、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及众多的优良港口等优势,发展了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的经济,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出口的主导产品是高新技术产品,如软件等。台湾省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省内消费市场相对较小。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台湾省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②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等产品。
【答案】8.C
9.D
10.A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点评】台湾省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隔台湾海峡与我国大陆相望,两岸之间的互通互融可以带动经济共同发展。
8.由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 ①错误;台湾岛与福建省隔海相望,②正确;台湾省西临台湾海峡,③错误;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等许多岛屿与周围海域,④正确,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9.由图可知,台湾省东部为山地,中西部为平原, ①错误;台湾岛河流大部分短小湍急,水能资源较为丰富,④错误;②③正确,故答案为:D。
10.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可以扩大台湾产品消费市场,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答案】11.D
12.B
13.B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点评】(1)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门类有电子、家电、食品、服装、机械等,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高因此台湾省的经济特点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
(2)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绿岛、兰屿等200多个岛屿 。北回归线横贯台湾岛的中南部,地处低纬度地区,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的福建省相望,东部濒临太平洋,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3)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11.A. 台湾气候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A不符合题意;
B.台湾河流水量大,汛期长,B不符合题意;
C. 台湾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C不符合题意;
D.台湾的经济特点与日本类似,属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读图分析可知,两岸经贸往来中,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区是福建省,两省区隔台湾海峡相望。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A. 黑土地、黄土地 、窑洞反映的是北方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A不符合题意;
B.红土地、紫色盆地、泼水节反映的是南方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B符合题意;
C.坎儿井、蒙古包、绿洲反映的是西北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C不符合题意;
D.青稞酒、牦牛、藏袍反映的是青藏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4.C
15.C
16.D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台湾海峡是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北起台湾省台北县富贵角与福建省平潭岛连线,南至福建东山岛与台湾鹅銮鼻连线。主要以大陆棚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为70米。海域上的岛屿,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岛屿外,尚有澎湖群岛与台湾省屏东县的小琉球。
(2)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约占1/3。台湾岛为中国东部最高山岳分布区,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旧测3997米),为台湾岛的最高点。
(3)海铁联运是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或是货物由船舶运输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运出的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运输方式。
14.由图可知,铁海联运铁路段没有穿过北回归线,A错误;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海运途中会受到台风影响,B错误;铁海联运海洋段途径台湾海峡,C正确;铁海联运铁路段的起点在江西的南昌,终点是福建厦门,D错误。故答案为:C。
15.台湾岛约有三分之二为山地,山地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面积小;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A、B错误。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C正确;台湾岛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丰富的降水孕育了台湾151条河流,河流众多,水量大,D错误。故答案为:C。
16.从大陆的江西省至宝岛台湾的铁海联运的开通,可以加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不会改变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快了两地间运输速度,不会缩短南昌知厦门的距离,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17.D
18.B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中国第一大岛,由于处在环太平洋地区,因此多火山地震。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主要地形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交界处,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主要工业类型为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17.由图可知,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A错误;台湾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西部地形平坦,城市、铁路线分布集中,东部沿岸平原狭窄,C错误;台湾岛降水多,河流发源于台湾山脉,短小流急,水能资源丰富,D正确。故答案为:D。
18.台湾岛与大陆隔海相望,陆地不相连,①错误;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与大陆民族同根、文化同脉、语言相通,②③④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19.B
20.D
【知识点】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占三分之二,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岛内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台湾的原住民是高山族。出口加工型经济一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是台湾最大的合作伙伴,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而新竹科学园区又被称为“台湾硅谷”。台湾岛北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稻米、甘蔗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同时台湾岛森林广布,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且台湾山脉是各种金属矿的重要产地,西部平原是能源矿产的主要分布区,四周浅海还有石油和天然气分布。
19.读图可知,祖国大陆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单位是福建省,其行政中心是福州,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台湾岛地势西低东高、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A错误;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台湾山区面积广大,降水多,植物种类多,以森林景观为主,C错误;受地形影响,山脉东侧位于迎风坡,降水多,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21.B
22.C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北京,我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21.台湾省的气候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农产品主要有水稻、小麦和甘蔗,在水果中,以香蕉、菠萝和柑橘为主体,故A不符合题意。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故B符合题意。台湾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农业、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故C不符合题意。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全省主要是汉族,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故A错误。北京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北京属于半湿润区、暖温带,故B错误,C正确。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的发展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北京的一些重工业已被迁走,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23.D
24.B
25.C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中国第一大岛,由于处在环太平地区,因此多火山地震。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主要地形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交界处,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主要工业类型为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23.本题考查台湾的海陆位置。从材料中可知台湾诗人余光中诗中讲到的“浅浅的海峡”指的就是台湾海峡。台湾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台湾海峡沟通了东海和南海。故答案为:D。
24.本题考查台湾地形与交通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的中部为山地,沿海地区为平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利于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因此台湾的铁路基本修建在沿海平原所以铁路线路呈现环状。故答案为:B。
25.本题考察台湾的降水。台湾东临太平洋,夏季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而台湾的东部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这才导致了火烧寮称为了我国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故答案为:C。
【答案】26.B
27.A
28.B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点评】台湾岛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占三分之二,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岛内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出口加工型经济一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是台湾最大的合作伙伴,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而新竹科学园区又被称为“台湾硅谷”。
26.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热量充足,地形多为山地,台湾山脉海拔高,森林呈垂直变化,台湾的树种丰富。台湾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盛产香蕉、菠萝、荔枝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故答案为:B。
27.台湾省的居民中,
汉族占97%,主要是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台湾同胞纷纷回大陆祭祖,这说明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关系,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故答案为:A。
28.①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故①项正确;②大陆的市场大,劳动力成本低,有利于产业转移和升级;③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向台湾输出较多劳动力,故③项错误;④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拉动旅游业的发展,故④项正确;故B①②④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9.【答案】(1)东南海域;航空运输
(2)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毗邻港澳;面向南海和东南亚地区;高新技术
(3)雨热同期;纬度位置不同,导致热量差异显著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1)台湾岛地处我国的东南海域,目前与祖国内地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航空运输。
(2)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位置优势是:比邻港澳,面向南海和东南亚地区;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
(3)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盛产水稻,其共同的气候条件是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两地熟制不同,东北地区为一年一熟,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一年三熟,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导致热量差异显著。
【点评】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位置优势是:毗邻港澳,面向南海和东南亚地区,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
30.【答案】(1)钓鱼岛;台湾海峡;南海
(2)台北;C
(3)北回归线;湿热
(4)西;樟树
(5)出口导向型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的位置分布来看,①是钓鱼岛,②是台湾海峡,③是南海。
(2)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北,台湾与福建隔台湾海峡相望,福建的省会城市是福州,也就是图中的C城市。
(3)北回归出穿过台湾的南部,台湾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的气候比较湿热。
(4)台湾西部平原分布广,农作物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台湾以樟树盛名。
【点评】台湾北临东海,南临南海,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