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基础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基础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8 15:41:45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沭阳月考)2016年9月,在贵州省喀斯特洼坑中,中国最大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被誉为“中国天眼”。“中国天眼”选址在贵州的原因包括(  )
A. 可利用喀斯特天然洼坑作为基础修建
B.贵州地形平坦,位于第三级阶梯
C.贵州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D.贵州气候干燥少雨,便于观测
2.(2019八下·武鸣期末)下列红色旅游胜地位于贵州的是(  )
A.遵义 B.韶山 C.百色 D.井冈山
3.(2019八下·武鸣期末)以下描述符合贵州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2018八下·肥东月考)贵州独特的地貌造就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瀑布,这个瀑布是(  )
A.黄果树瀑布 B.壶口瀑布
C.庐山瀑布 D.尼亚加拉瀑布
5.(2016八下·山西期末)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
A.长江 B.嘉陵江 C.岷江 D.北盘江
6.下列河流中流经贵州省的是(  )
A.长江 B.嘉陵江 C.岷江 D.乌江
7.(2023八上·宣化期中)我国涉及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下列描述的内容分别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是(  )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③“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海南、新疆、内蒙古、四川 B.甘肃、河北、新疆、贵州
C.甘肃、云南、贵州、内蒙古 D.新疆、广东、河南、四川
8.(2024八上·禄劝期中)图示为位于贵州平塘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云贵高原 B.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内
C.周边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D.周边地形崎岖
9.(2023八上·涡阳期末)中国天眼(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dang),该地的地形方便建造天眼。FAST所在的地形区是(  )
开工前的大窝凼 建成后的FAST
A.东南丘陵 B.横断山脉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10.(2024七上·景县期末)“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这一现象描述的是(  )
A.体育的地理差异 B.文化的地理差异
C.服饰的地理差异 D.饮食的地理差异
(2024八上·播州期末)2023年8月31日,连接贵州贵阳与广西南宁的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贵南高铁连接的两个省份的简称分别是(  )
A.贵、粤 B.黔、粤 C.贵、黔 D.黔、桂
12.在修建贵南铁路时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有(  )
A.冰川冻土 B.大风沙暴 C.山高谷深 D.高寒缺氧
13.贵南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加快沿线经济发展 B.交通运输压力增大
C.城市地价房价下降 D.经济文化交流减少
14.(2023八上·互助月考)下列省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①四川省 ②贵州省 ③台湾省 ④福建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八上·威县)“独竹漂”是贵州省赤水河流域苗族同胞独具特色的、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贵州省的行政中心是(  )
A.贵阳 B.长沙 C.太原 D.合肥
16.苗苗家住的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最早的自治县之一。我国设置民族自治县,说明我国的民族政策是(  )
A.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各民族统一使用汉字,促进民族交流融合
C.尊重并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3·邵阳模拟)“中国天眼”(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该地的地形方便建造天眼。迁出该地原有的12户人家后,满足附近5~10千米范围内不能有电磁波信号发射的条件,避免对信号接收造成干扰。读贵州地形图、平塘县位置图和FAST俯视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中国天眼(FAST)所在省区(  )
A.东高西低,地无三尺平
B.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广布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降水较多,甘蔗、油菜种植广泛
18.FAST选址该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光照较好,空气稀薄清新 ②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小
③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 ④环境优美,吸引天文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3八上·龙马潭月考)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己形成了“稻一鱼一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贵州肇兴侗寨“稻一鱼一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  )
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④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肇兴侗寨“稻一鱼—游“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国家政策扶持②平原广阔 ③兩热充足 ④侗乡民俗风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八上·陆河期末)2023年贵州“村超”火爆出图。7月29日晚,在超过5万名现场观众和千万全网球迷的见证下,“村超”在榕江县城落下帷幕。在村超举办的一个月内,榕江县吸引游客42万人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贵州省的简称是
A.皖 B.渝 C.黔 D.滇
22.贵州“村超”火爆出圈,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①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④大量游客涌入,对交通造成压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23.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1)贵州省位于   东部,地势   ,地形以   为主。贵州省属于   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冬暖是因为   较低,夏季凉爽是因为   较高。
(2)贵州省   地貌广泛发育。贵州省   分布广泛,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   活动,破坏了原有的   ,造成严重的   ,导致基岩裸露出现   现象。引发的地质灾害有   ,气象灾害有   。
(3)导致贵州石漠化加剧的人为因素有   。贵州治理石漠化的措施有   。
(4)贵州省水资源丰富,但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缺水的问题,原因是   。
(5)为保护生态环境,贵州省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有:   。
24.(2023八下·赵县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11月3日,由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的“贵州省2020年央企助推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推荐对接会”在北京举行。
材料二:数据中心的最大特点是高耗能,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到70%,贵州是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理想之地”。
材料三:“贵州区域略图”。
(1)贵州省简称   (写两个),行政中心是   。
(2)贵州省广泛分布着   (岩石),许多地区土层薄;加上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   现象。
(3)贵州省属于   气候。
(4)从材料三中,读出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可以发挥“水火互济”的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贵州主要的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它决定了当地   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电,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   生产基地,可以发展火电。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分析】解:贵州属于喀斯特地貌,利用天然洼坑建天眼,可以节省建设投资,故A正确。贵州属于云贵高原,是最崎岖的高原,故B错误。贵州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经济落后,科技水平较低,故C错误。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云贵高原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全省,广西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一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海拔在400~3500米之间。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峡谷、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2.【答案】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红色旅游胜地中,遵义位于贵州省,韶山位于湖南省,百色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井冈山位于江西省,故答案为:A。
【点评】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3.【答案】B
【知识点】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分析】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以上四句描述中,“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描述的是青藏地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南方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西北地区,故答案为:B。
【点评】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哀牢山,东到武陵山、雪峰山,北至大娄山,南到桂、滇边境的山岭。高原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4.【答案】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独特的地貌造就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大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河水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直泻犀牛潭中,响声震天,十里之外,即闻其声.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地方著名景点,贵州黄果树瀑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
5.【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解:北盘江是珠江流域西江上源红水河的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马雄山西北麓,流经云南、贵州两省,多处为滇黔界河,至双江口注入红水河左岸.故选:D.
【点评】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长江干流不流经贵州省,嘉陵江和岷江也不流经贵州省,北盘江流经贵州省.
6.【答案】D
【知识点】贵州;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贵州的河流主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
【点评】本题考查贵州的河流。
7.【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我国夏季风无法到达的内陆地区,A选项中海南不符合,可知A选项错误;②“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描述的省份四季如春,鲜花盛放,B选项河北和D选项广东均不符合该特征,可知BD选项错误;③“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贵州地形地势的真实写照,故C选项正确;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风光的描写。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作为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此线以东以南为典型的季风气候,以西以北为非季风气候。非季风区是指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我国西部内陆距海遥远,有重重山岭,来自太平洋的湿润区流难以到达内陆,造成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形成大陆性气候。
8.【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贵州
【解析】【分析】云贵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地形崎岖,以山区为主;地势高峻,雪山连绵是青藏高原的特征。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9.【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所在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地区,该地区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陲,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呕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
10.【答案】D
【知识点】我们身边的地理
【解析】【分析】我国川、贵、湘地区,地形崎岖,气候湿热,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躯体内湿气。所以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
故答案为:D。
【点评】湖南、贵州、四川等地空气潮湿,用辣椒可以驱寒祛湿,这是地理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答案】11.D
12.C
13.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陲,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呕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
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南高铁连接贵州和广西。贵州省的简称是贵或黔,行政中心是贵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是桂,行政中心是南宁。故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冰川冻土、高寒缺氧主要是青藏高原面临的困难,AD错误;
B、大风沙主要是西北地区面临的困难,B错误;
C、贵南高铁位于云贵高原,山高谷深,地势崎岖,地形复杂,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C正确。
故答案为:C。
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南高铁开通可以加快沿线经济发展,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两地之间的交流协作,与城市地价、房价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4.【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四川省的简称为川或蜀;贵州省的简称为贵或黔;台湾省的简称为台;福建省的简称为闽。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答案】15.A
16.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点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5.贵州省的行政中心是贵阳市。
故答案为:A。
16.苗苗家住的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最早的自治县之一。我国设置民族自治县,说明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故答案为:D。
【答案】17.B
18.B
【知识点】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点评】 贵州高原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山岭纵横,地表崎岖,俗有“地无三里平”之说。 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特别是稻谷的生长。
17.由材料可知,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地势西高东低,选项A错误;贵州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广布,选项B正确;贵州位于贵州高原,属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势崎岖不平,不适宜进行农业种植,选项C、D错误,故答案为:B。
18.由图可知,该地位于盆地,适用于架设天眼, ②正确;同时这里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较小,③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19.A
20.C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
【解析】【点评】贵州省运维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林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种类较多,有特色的民俗风情,因此旅游业发达。
19.由材料可知,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已形成了“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体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故答案为:A。
20.“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该地充足的水热条件,侗寨特色民俗发展的旅游产业。该地区位于贵州省,地势崎岖。
故答案为:C。
【答案】21.C
22.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点评】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如下所示:
2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皖是安徽省的简称,A错误;
B、渝是重庆市的简称,B错误;
C、黔是贵州省的简称,C正确;
D、滇是云南省的简称,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2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州"村超"火爆出圈,给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①②正确;旅游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③错误;大量游客涌入,会给当地的交通造成压力,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23.【答案】(1)云贵高原;西高东低;山地;亚热带季风;纬度;海拔
(2)喀斯特;石灰岩;垦殖;植被;水土流失;石漠化;滑坡、泥石流;干旱、洪涝等
(3)喀斯特山区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趋不足,当地人们不惜毁林开垦、过度樵采,加上一些不当的工程建设,都致使有限的山区森林植被遭受破坏,许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剩下光石一片,出现了严重的石漠化;植树造林等
(4)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降水多渗透到地下,且河深坡陡,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加之经济和水利工程薄弱
(5)栽树种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
【知识点】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分析】解:(1)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山地为主,该省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冬暖是因为纬度较低,夏季凉爽是因为海拔较高。
(2)贵州省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省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等;
(3)贵州省长期以来,由于喀斯特山区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趋不足,当地人们不惜毁林开垦、过度樵采,加上一些不当的工程建设,都致使有限的山区森林植被遭受破坏,许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剩下光石一片,出现了严重的石漠化。其治理措施是植树种草等;
(4)贵州省水资源丰富,但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缺水的问题,原因是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降水多渗透到地下,且河深坡陡,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加之经济和水利工程薄弱。
(5)为保护生态环境,贵州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栽树种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
【点评】贵州省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8%.地貌雄峻,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00米。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其中喀斯特地貌面积达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治理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24.【答案】(1)贵、黔;贵阳
(2)石灰岩;石漠化
(3)亚热带季风
(4)水能;煤炭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1)贵州省简称贵或黔,行政中心是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上。
(2)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缺少地表植被的保护,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但由于地貌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多渗透到地下,暗河众多,地表水不足,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4)贵州主要的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它决定了当地水能资源丰富,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点评】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
1 / 1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沭阳月考)2016年9月,在贵州省喀斯特洼坑中,中国最大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被誉为“中国天眼”。“中国天眼”选址在贵州的原因包括(  )
A. 可利用喀斯特天然洼坑作为基础修建
B.贵州地形平坦,位于第三级阶梯
C.贵州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D.贵州气候干燥少雨,便于观测
【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分析】解:贵州属于喀斯特地貌,利用天然洼坑建天眼,可以节省建设投资,故A正确。贵州属于云贵高原,是最崎岖的高原,故B错误。贵州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经济落后,科技水平较低,故C错误。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云贵高原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全省,广西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一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海拔在400~3500米之间。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峡谷、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2.(2019八下·武鸣期末)下列红色旅游胜地位于贵州的是(  )
A.遵义 B.韶山 C.百色 D.井冈山
【答案】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红色旅游胜地中,遵义位于贵州省,韶山位于湖南省,百色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井冈山位于江西省,故答案为:A。
【点评】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3.(2019八下·武鸣期末)以下描述符合贵州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B
【知识点】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分析】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以上四句描述中,“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描述的是青藏地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南方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西北地区,故答案为:B。
【点评】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哀牢山,东到武陵山、雪峰山,北至大娄山,南到桂、滇边境的山岭。高原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4.(2018八下·肥东月考)贵州独特的地貌造就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瀑布,这个瀑布是(  )
A.黄果树瀑布 B.壶口瀑布
C.庐山瀑布 D.尼亚加拉瀑布
【答案】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独特的地貌造就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大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河水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直泻犀牛潭中,响声震天,十里之外,即闻其声.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地方著名景点,贵州黄果树瀑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
5.(2016八下·山西期末)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
A.长江 B.嘉陵江 C.岷江 D.北盘江
【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解:北盘江是珠江流域西江上源红水河的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马雄山西北麓,流经云南、贵州两省,多处为滇黔界河,至双江口注入红水河左岸.故选:D.
【点评】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长江干流不流经贵州省,嘉陵江和岷江也不流经贵州省,北盘江流经贵州省.
6.下列河流中流经贵州省的是(  )
A.长江 B.嘉陵江 C.岷江 D.乌江
【答案】D
【知识点】贵州;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贵州的河流主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
【点评】本题考查贵州的河流。
7.(2023八上·宣化期中)我国涉及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下列描述的内容分别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是(  )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③“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海南、新疆、内蒙古、四川 B.甘肃、河北、新疆、贵州
C.甘肃、云南、贵州、内蒙古 D.新疆、广东、河南、四川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我国夏季风无法到达的内陆地区,A选项中海南不符合,可知A选项错误;②“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描述的省份四季如春,鲜花盛放,B选项河北和D选项广东均不符合该特征,可知BD选项错误;③“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贵州地形地势的真实写照,故C选项正确;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风光的描写。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作为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此线以东以南为典型的季风气候,以西以北为非季风气候。非季风区是指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我国西部内陆距海遥远,有重重山岭,来自太平洋的湿润区流难以到达内陆,造成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形成大陆性气候。
8.(2024八上·禄劝期中)图示为位于贵州平塘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云贵高原 B.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内
C.周边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D.周边地形崎岖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贵州
【解析】【分析】云贵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地形崎岖,以山区为主;地势高峻,雪山连绵是青藏高原的特征。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9.(2023八上·涡阳期末)中国天眼(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dang),该地的地形方便建造天眼。FAST所在的地形区是(  )
开工前的大窝凼 建成后的FAST
A.东南丘陵 B.横断山脉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所在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地区,该地区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陲,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呕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
10.(2024七上·景县期末)“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这一现象描述的是(  )
A.体育的地理差异 B.文化的地理差异
C.服饰的地理差异 D.饮食的地理差异
【答案】D
【知识点】我们身边的地理
【解析】【分析】我国川、贵、湘地区,地形崎岖,气候湿热,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躯体内湿气。所以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
故答案为:D。
【点评】湖南、贵州、四川等地空气潮湿,用辣椒可以驱寒祛湿,这是地理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2024八上·播州期末)2023年8月31日,连接贵州贵阳与广西南宁的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贵南高铁连接的两个省份的简称分别是(  )
A.贵、粤 B.黔、粤 C.贵、黔 D.黔、桂
12.在修建贵南铁路时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有(  )
A.冰川冻土 B.大风沙暴 C.山高谷深 D.高寒缺氧
13.贵南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加快沿线经济发展 B.交通运输压力增大
C.城市地价房价下降 D.经济文化交流减少
【答案】11.D
12.C
13.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陲,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呕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
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南高铁连接贵州和广西。贵州省的简称是贵或黔,行政中心是贵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是桂,行政中心是南宁。故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冰川冻土、高寒缺氧主要是青藏高原面临的困难,AD错误;
B、大风沙主要是西北地区面临的困难,B错误;
C、贵南高铁位于云贵高原,山高谷深,地势崎岖,地形复杂,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C正确。
故答案为:C。
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南高铁开通可以加快沿线经济发展,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两地之间的交流协作,与城市地价、房价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4.(2023八上·互助月考)下列省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①四川省 ②贵州省 ③台湾省 ④福建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四川省的简称为川或蜀;贵州省的简称为贵或黔;台湾省的简称为台;福建省的简称为闽。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023八上·威县)“独竹漂”是贵州省赤水河流域苗族同胞独具特色的、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贵州省的行政中心是(  )
A.贵阳 B.长沙 C.太原 D.合肥
16.苗苗家住的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最早的自治县之一。我国设置民族自治县,说明我国的民族政策是(  )
A.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各民族统一使用汉字,促进民族交流融合
C.尊重并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15.A
16.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点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5.贵州省的行政中心是贵阳市。
故答案为:A。
16.苗苗家住的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最早的自治县之一。我国设置民族自治县,说明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故答案为:D。
(2023·邵阳模拟)“中国天眼”(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该地的地形方便建造天眼。迁出该地原有的12户人家后,满足附近5~10千米范围内不能有电磁波信号发射的条件,避免对信号接收造成干扰。读贵州地形图、平塘县位置图和FAST俯视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中国天眼(FAST)所在省区(  )
A.东高西低,地无三尺平
B.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广布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降水较多,甘蔗、油菜种植广泛
18.FAST选址该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光照较好,空气稀薄清新 ②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小
③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 ④环境优美,吸引天文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7.B
18.B
【知识点】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点评】 贵州高原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山岭纵横,地表崎岖,俗有“地无三里平”之说。 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特别是稻谷的生长。
17.由材料可知,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地势西高东低,选项A错误;贵州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广布,选项B正确;贵州位于贵州高原,属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势崎岖不平,不适宜进行农业种植,选项C、D错误,故答案为:B。
18.由图可知,该地位于盆地,适用于架设天眼, ②正确;同时这里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较小,③正确,故答案为:B。
(2023八上·龙马潭月考)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己形成了“稻一鱼一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贵州肇兴侗寨“稻一鱼一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  )
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④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肇兴侗寨“稻一鱼—游“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国家政策扶持②平原广阔 ③兩热充足 ④侗乡民俗风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9.A
20.C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
【解析】【点评】贵州省运维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林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种类较多,有特色的民俗风情,因此旅游业发达。
19.由材料可知,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已形成了“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体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故答案为:A。
20.“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该地充足的水热条件,侗寨特色民俗发展的旅游产业。该地区位于贵州省,地势崎岖。
故答案为:C。
(2024八上·陆河期末)2023年贵州“村超”火爆出图。7月29日晚,在超过5万名现场观众和千万全网球迷的见证下,“村超”在榕江县城落下帷幕。在村超举办的一个月内,榕江县吸引游客42万人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贵州省的简称是
A.皖 B.渝 C.黔 D.滇
22.贵州“村超”火爆出圈,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①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④大量游客涌入,对交通造成压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1.C
22.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点评】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如下所示:
2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皖是安徽省的简称,A错误;
B、渝是重庆市的简称,B错误;
C、黔是贵州省的简称,C正确;
D、滇是云南省的简称,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2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州"村超"火爆出圈,给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①②正确;旅游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③错误;大量游客涌入,会给当地的交通造成压力,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23.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1)贵州省位于   东部,地势   ,地形以   为主。贵州省属于   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冬暖是因为   较低,夏季凉爽是因为   较高。
(2)贵州省   地貌广泛发育。贵州省   分布广泛,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   活动,破坏了原有的   ,造成严重的   ,导致基岩裸露出现   现象。引发的地质灾害有   ,气象灾害有   。
(3)导致贵州石漠化加剧的人为因素有   。贵州治理石漠化的措施有   。
(4)贵州省水资源丰富,但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缺水的问题,原因是   。
(5)为保护生态环境,贵州省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有:   。
【答案】(1)云贵高原;西高东低;山地;亚热带季风;纬度;海拔
(2)喀斯特;石灰岩;垦殖;植被;水土流失;石漠化;滑坡、泥石流;干旱、洪涝等
(3)喀斯特山区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趋不足,当地人们不惜毁林开垦、过度樵采,加上一些不当的工程建设,都致使有限的山区森林植被遭受破坏,许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剩下光石一片,出现了严重的石漠化;植树造林等
(4)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降水多渗透到地下,且河深坡陡,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加之经济和水利工程薄弱
(5)栽树种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
【知识点】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解析】【分析】解:(1)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山地为主,该省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冬暖是因为纬度较低,夏季凉爽是因为海拔较高。
(2)贵州省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省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等;
(3)贵州省长期以来,由于喀斯特山区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趋不足,当地人们不惜毁林开垦、过度樵采,加上一些不当的工程建设,都致使有限的山区森林植被遭受破坏,许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剩下光石一片,出现了严重的石漠化。其治理措施是植树种草等;
(4)贵州省水资源丰富,但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缺水的问题,原因是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降水多渗透到地下,且河深坡陡,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加之经济和水利工程薄弱。
(5)为保护生态环境,贵州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栽树种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
【点评】贵州省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8%.地貌雄峻,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00米。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其中喀斯特地貌面积达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治理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24.(2023八下·赵县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11月3日,由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的“贵州省2020年央企助推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推荐对接会”在北京举行。
材料二:数据中心的最大特点是高耗能,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到70%,贵州是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理想之地”。
材料三:“贵州区域略图”。
(1)贵州省简称   (写两个),行政中心是   。
(2)贵州省广泛分布着   (岩石),许多地区土层薄;加上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   现象。
(3)贵州省属于   气候。
(4)从材料三中,读出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可以发挥“水火互济”的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贵州主要的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它决定了当地   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电,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   生产基地,可以发展火电。
【答案】(1)贵、黔;贵阳
(2)石灰岩;石漠化
(3)亚热带季风
(4)水能;煤炭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1)贵州省简称贵或黔,行政中心是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上。
(2)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缺少地表植被的保护,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但由于地貌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多渗透到地下,暗河众多,地表水不足,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4)贵州主要的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它决定了当地水能资源丰富,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点评】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