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统编本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1课《古诗三首》的内容。《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的诗歌,感受诗歌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目标
1.认识“芙、蓉、洛”3个生字,会写生字“芙、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2.体会诗意,了解作者以情取景、情景交融的方法。
3.感悟诗情,感受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和高洁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古诗,理解诗题
一、学生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二、学写“芙蓉”二字。都是形声字。
师范写“芙蓉”这两个字。
三、看地图解诗题。
这是一首(送别诗)。芙蓉楼就是送别的(地点),送别的是(辛渐)。芙蓉楼就在润州,是现在的哪里?辛渐准备由润州渡江,北上洛阳。王昌龄在江宁做官,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并作下此诗。一般人送别都是原地作别,可是王昌龄却陪了辛渐这么远还难舍难分,可见他们感情之深。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用地图解诗题,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认识生字,学写生字。既顺着学生思路,又能引起学生思考。
板块二 品读诗文,入情入境
一、学习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一)学生结合注释说说诗句意思
(二)强调“寒雨”:什么样的雨称为“寒雨”呢?秋冬季节的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强调“吴”:这场寒雨,这场连江的夜雨下到了哪里?吴:吴地。吴地是故乡么?是他乡。
强调“送客”:送客是送谁?好友辛渐。送辛渐,是主人送客人吗?是客人送客人。客人走了,只剩孤零零的楚山了。
二、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是啊,“寒”的不仅仅是雨,“孤”的不仅仅是山,也是诗人自己的孤独清冷啊,这些都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诗人把景和情融为一体。师指导朗读。
三、了解“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
明明有那么多的景物可写,这首诗以情取景,只选择了山高水长,相见无期的寒雨和楚山来表达作者的孤寂,让情景交融。
高山流水,想到了什么?李老师读出了“知音文化”。这是谁和谁的故事?武汉是知音的故乡。
四、学习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师引导:
王昌龄会和辛渐说些什么呢?
(二)师引导想象:
好友辛渐就要回去,即将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后可能会问些什么?
(三)生交流。
(四)师引导朗读:
王昌龄为什么不让辛渐转告自己身体健康,思念家乡?为什么只有一句话:一片冰心在玉壶?千里迢迢带回家的一句话,岂不是答非所问?
(五)冰心和玉壶是什么?指名说说诗句意思?
(六)诗人借冰心和玉壶表明什么?(板书:冰心 玉壶)
介绍故事背景:据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从岭南归来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他正处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是政治上的被孤立。
(七)对比读。
这首诗押的是“u”韵,拖长时好像在发出“呜呜呜”的声音,不仅仅是呜呜咽咽的雨声,更是王昌龄此时被诋毁的心情啊!
(八)诗人一直沉浸在这种孤独寂寞中不能自拔吗?
“一片”是小的意思,“冰心玉壶”是纯洁的意思,虽然诗人地位低微,处于逆境,但仍然会坚守着人格清白。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九)师生合作朗读。
王昌龄一遍又一遍地在心底呐喊,是想表明什么?
送别诗,送别的是朋友,表达的是真情,表白的是自己,这是这首送别诗的魅力。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是训练学生语言、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要始终做到:诵读是原则,理解是基础,感悟是目标。从读诗题知作者到读诗句知诗意,再到读诗境知诗情,从整体感知,创设情境,体会诗意,渲染意境,从而体会诗情画意,感受古诗魅力。从“寒雨”和“楚山孤”了解诗人的“情景交融”的写法,了解诗人的“知音文化”。
板块三 认识诗人,品读人格
一、面对诗人“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表白,他的亲友能相信他么?
出示: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dǒu牛(星辰)。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与王昌龄志趣相投的知音相信他,千年后的你们相信他么?
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再读:“一片冰心在玉壶”。
再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总结:
一首诗,一首送别诗,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它是《芙蓉楼送辛渐》;一个人,一个七绝圣手,一个“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七绝圣手,他是王昌龄。
【设计意图】读诗要读诗人。补充资料,让学生了解诗的创作背景,能更好地理解诗意。从知音孟浩然和李白的诗中,从王昌龄自己的边塞诗中,了解王昌龄的人格。更深体会“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