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9 16: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广东英德市牛栏洞、江西万年县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出土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稻谷遗存。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
A.已开始饲养猪和狗 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开始出现
2.有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这一课时,查找了以下三则文献史料。这可用来研究( )
记载 出处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周易》
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周书·无逸》
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礼记·哀公问》
A.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社会生活 B.农耕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C.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生活 D.封建政府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3.印加人在海岸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作物有玉米、菜豆;盖丘亚低海拔山地的灌溉农业,主要作物为玉米、菜豆、奎奴亚藜、羽扇豆;亚马逊流域的刀耕火种农业,主要作物有玉米、木薯。由此可见,古代南美洲( )
A.食物生产因地制宜 B.食物的供应依赖采集
C.精耕细作农业发达 D.饮食生活区域差异大
4.关于水稻种植,我国古代文献中留下了大量记载。
“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四民月令》 崔寔(东汉)
“下泉宜稻,得其宜,则利百倍” 《博物志》 张华(西晋)
“曝(稻)根令坚”;“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 《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朝)
据此可以看出( )
A.农业劳动模式发生变化 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C.土地利用效率尚需提升 D.水稻种植区域得到推广
5.古代埃及赫拉康波利斯100号墓建造于涅伽达二期晚期(距今五六千年),动物陪葬逐渐终止,但狩猎、驯服动物等活动作为贵族生活的标志逐渐成为墓葬习俗和仪式的一部分,其象征内涵也作为文化记忆渗透在各种与王权相关的仪式中。这一变化( )
A.丰富了国家的治理手段 B.促进了王权和神权结合
C.反映了农耕生活的发展 D.深化了文化图腾的内涵
6.新石器时代,我国中原及北方地区形成以粟为主,黍、大豆、水稻为补充的混合型农业生产体系;以黄河上游为主的西北地区,畜牧业占有一定的比重;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则形成稻作农业体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饮食结构的不同 B.地区交流的缺乏 C.自然环境的影响 D.生产技术的发展
7.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和古代植物遗存分析鉴定表明,在原始农业兴起阶段,稻作农业与粟作农业在发展水平上明显存在着差距,如农作物的种植范围,粟作农业比稻作农业更为广泛,粟作农业的文化发展水平比稻作农业的文化发展水平更快。究其原因主要是( )
A.人口数量的多少 B.生存环境的差异 C.统治政策的不同 D.生产工具的区别
8.有学者认为,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人类。原本靠着狩猎和采集过着舒适生活的人类,在农业产生后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据此可知,农业的产生( )
A.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 B.降低了劳动生产效率
C.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D.促进了社会阶级分化
9.农耕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变革,是一次伟大的经济革命,欧美学者称其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这次变革( )
A.出现于公元前1万年前 B.促使了原始宗教的产生
C.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D.使人类成为食物生产者
10.秦代饲养的家畜家禽主要有马、牛、羊、猪、狗、鸡等, “六畜”已经齐备。在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发现用于殉葬的家畜遗骸有马、牛、猪、狗的头骨,甚至还有一只整羊。云梦秦简《仓律》规定: “猪鸡之息子不用者,买(卖)之,别计其钱。”这些状况( )
A.说明政府鼓励农产品贸易 B.表明了当时畜牧业的发展
C.是封建统治残酷性的见证 D.制约了秦代农牧业的发展
11.如图是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于是农耕和畜牧业产生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是大麦、小麦、葡萄、橄榄的原产地
B.②地区居民最早驯化了山羊、绵羊、猪等家畜
C.③处的命运由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
D.④地区形成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12.2021年位于内蒙古东南部的兴隆洼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这里曾发掘出170余座半穴居房址、磨光玉器、碳化谷物、骨笛以及宗教相关的合葬墓,被誉为“华夏第一村”。这些考古发现不能佐证该遗址居民( )
A.阶级分化出现 B.处于定居生活 C.精神生活发展 D.从事农耕生产
13.下列对表格中的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
竹枝词 出处 作者
南瓜莱菔杂芸薹,种遍山隈与水隈。 一带平畴将绿绕,好风吹送稻香来。 《利川竹枝词》 吴子丹
包谷根从石司,石田戴土土如金。 秋风莫扫野鸡啄,传说天荒救老林。 《业州竹枝词》 周鲲化
漳浊漳清年复年,鸬鹚陂外水如烟。 桑麻匝地禾苗绿,犹是西门旧溉田。 《业城杂咏》 洪良品
表:湖北恩施竹枝词
A.此处的百姓生活富足安逸 B.此地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C.古代生产以小农经济形态为主 D.史料可用于研究当地饮食结构
14.彭头山文化遗址,位于现湖南省北部,距今约9000—8300年,遗址中发现了成排的房屋,出土的大部分陶器胎泥中夹有炭屑,炭屑中明显有稻谷与稻壳的痕迹。这些考古发现表明该时期( )
A.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B.北粟南稻种植体系的形成
C.原始农业文明已经出现 D.统治者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15.唐宋时期,古籍中关于黄土高原地区全部动物资料(280条)中,鹿类资料(100条)占比35.7%。其史料来源,一部分是方志文献中的土产贡赋记录,一部分是正史、政书中祥瑞动物的记载。唐宋以后,古籍中关于黄土高原地区鹿类活动的记载急剧减少。上述史料有助于研究( )
A.气候变化与社会生产的联系 B.儒家学说对地方治理的影响
C.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D.民间信仰向文学创作的渗透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期大多数罗马人一日三餐相当简单。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早餐,不吃早餐的罗马人屡见不鲜。肉在罗马人的餐桌上是比较奢侈的东西。这时民众的主要饮料同样是水,有时人们也会喝葡萄酒,但是通常会掺上几倍的水。烹调器具大部分是用粗陶所制。罗马家庭没有专门的厨房、餐厅,就餐时坐在桌子旁,伴有祭祀神的仪式。
共和国末期,罗马在地中海地区扩张,被征服的行省向罗马缴纳赋税,罗马也深受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影响。水果的种类增多,东方来的柑橘也成为了他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随着农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肉成为了罗马人的普遍食物;面包的种类增加了,还特别讲究烘焙技巧;他们根据参加宴会宾客数量的不等设置规格大小不一的餐厅,餐厅中不仅那些摆设器具及其讲究,就连墙壁都绘有各种壁画或是镶嵌各种好看的图案;私人宴会、宗教宴会、节日宴会等各种宴会频繁举行,而且宴会中主人都及其讲究排场,就连吃饭的姿势也由原来的坐着变成斜躺着,享受完美食后有酒宴,整个宴会还有娱乐活动助兴。
—摘编自田丽霞《试论共和国末年罗马人饮食文化与社会现状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饮食文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共和国末期饮食文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王朝的存在与繁荣或者建立在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或者能够从外部获得稳定可靠的粮食供应,否则便会危机四伏。因此历代帝王都把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供给作为立国之本,从政策和法令上予以保证,制定基本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遇到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力就会受到极大破坏,因此,历代王朝都建立基本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措施,使广大农民得到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接济,度过危机,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这就是义仓和常平仓的设置。
——摘编自杨海民《中国古代粮食生产管理研究》
材料二 隋代的粮食仓储有了很大发展,据《隋书·食货志》记述:“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邰、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炀帝时又在河南巩县东南原上置洛口仓,在洛阳北置加洛仓,这两个仓城共可储谷2600万石,足见隋代储积粮谷之多。从仓储形式上看,义仓的普遍兴建成为隋代仓储的一大特点。义仓的设置,对百姓确有好处,特别是设在乡间的义仓,不受州官控制,有灾时开仓较为方便,避免了官府赈给不及时的弊病。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府保障农业生产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隋朝粮食仓储的特点。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封建社会的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足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畜牧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牧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乳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
——摘编自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探究】
根据史料,指出古代中西方在农业和畜牧业比重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饮食文化的不同。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大津巴布韦附近的山上有许多花岗岩岩石,这些岩石由于日夜光照的温差而自然分裂成平整的石片。如果人们在岩石上烧火,然后突然往上面浇水,岩石也会整整齐齐的裂开。大津巴布韦的人就用这个办法取得平整的石片。然后用硬槌修饰成石砖,而不必施用水泥黏合。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围墙平整且稳固,高高耸立而坚固不倒。路口处再用木头和硬梁修建,起初房子是建在山上,久而久之也在谷地里建房子。当时的人依靠简单的刀耕火种为生,既没有灌溉也不用人工施肥,一旦耗尽了原先耕地的地力就迁到别的森林地带去。然而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耕种的土地必然越来越多,休耕土地的数量越来越少,原来的农业周期被打乱了。这样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过度放牧和人口大量涌入新地区,这种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注定了大津巴布韦必然要被废弃。
材料二:中国古代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形成了独特的粮食安全观念。历代统治者都认为仓储是“天下之大命”,在安定人心、抵御灾荒、平抑粮价、调节丰歉和恢复生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不遗余力地加以建设。封建社会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国古代粮食流通思想围绕“政府还是市场”这一主题展开,从西周的官定粮价,到春秋战国的“平粜”,再到西汉、北宋政府的全面干预,复到较为平稳的政府市场互补,以至于乾隆时期明确的市场主导,经历了一个在曲折反复中逐渐彰显自由市场意识的过程。粮食安全的最基本含义就是降低农业灾害风险,保障粮食供应,在《周礼·地官·司徒》中的“荒政十二书”一节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荒政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仓储救荒理论和灾荒预防理论。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大津巴布韦的建筑特色,结合所学知识阐明这一特色的原因,并分析大津巴布韦最终被度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安全观的基本内容。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广东英德市牛栏洞、江西万年县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出土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稻谷遗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距今1万年前,中国的早期人类已经会人工栽培粮食,原始农业得到发展,先民已成为食物生产者,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B项正确;本题主旨为“原始农业”,而“已开始饲养猪和狗”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在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排除C项;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三则材料大意分别为农业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统治者要体会农耕者的辛劳、安土重迁,这些思想都是早期农业出现后的认识,即农耕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中的记载是农业出现的认识,而非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记载,排除A项;材料中记载都是关于中国方面的,并没有涉及到世界不同地区,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南美洲)。根据材料“印加人在海岸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作物有玉米、菜豆;盖丘亚低海拔山地的灌溉农业,主要作物为玉米、菜豆、奎奴亚藜、羽扇豆;亚马逊流域的刀耕火种农业,主要作物有玉米、木薯。”可知,南美洲地区农业生产不同地区根据各自自然环境等特点不同而不同,这说明南美洲地区食物生产因地制宜,A项正确;材料中的美洲区域农业已经产生,不再依赖采集食物,排除B项;精耕细作强调的是在单位面积内提高产量,而材料中强调的不同地区食物生产不同,排除C项;材料中的农作物中都存在玉米,表明饮食生活存在相似性,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美田欲稀”“下泉宜稻”“曝(稻)根令坚”可知古代文献对水稻种植的疏密、地点和稻根培植都进行了详细记载,反映了古代稻作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B项正确;汉代到魏晋农业劳动模式均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营,材料无法体现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精耕细作反映了劳动效率的提升,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种植区域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驯服动物等活动作为贵族生活的标志,体现了发展畜牧业,畜牧业属于农业,说明人们逐渐从游牧生活过渡到农耕生活,且这些活动作为文化记忆的象征内涵渗透在与王权相关的仪式中,说明农耕生活在古埃及社会的影响力,反映了农耕生活的发展,C项正确;狩猎、驯服动物等活动渗透在各种与王权相关的仪式中,只是作为文化记忆的象征内涵,而不是国家的治理手段,排除A项;虽然狩猎、驯服动物等活动渗透在与王权相关的仪式中,但并未明确与神权的结合,排除B项;文化图腾通常是原始宗教的象征,尽管墓葬习俗和仪式中应用了狩猎、驯服动物等活动元素,其象征内涵是作为文化记忆,而不是文化图腾,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中原及北方地区、黄河上游为主的西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种植差异主要原因是受北方多干旱,南方多雨水等自然环境的影响,C项正确;饮食结构不同是因为种植结构的不同,排除A项;地区交流和农业种植关系不大,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当时生产力水平差距都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根据材料“在原始农业兴起阶段,稻作农业与粟作农业在发展水平上明显存在着差距,如农作物的种植范围,粟作农业比稻作农业更为广泛,粟作农业的文化发展水平比稻作农业的文化发展水平更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和古代植物遗存分析鉴定,原始农业兴起阶段,稻作农业与粟作农业在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粟作农业比稻作农业更适应干旱、半干旱的环境,而稻作农业则更适合湿润、半湿润的环境。在原始农业兴起阶段,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粟作农业在黄河流域等较为干燥的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而稻作农业则在长江流域等较为湿润的地区得以发展。这种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导致了粟作农业和稻作农业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B项正确;人口数量的多少能影响农业的产量,与农业的文化发展水平联系不大,排除A项;当时的社会处于原始社会下,阶级发展不明显,统治机构粗糙,统治政策对农业的作用有限,排除C项;材料主旨“生存环境的差异对于农业的影响”,而“生产工具的区别”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根据“原本靠着狩猎和采集过着舒适生活的人类,在农业产生后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可知,农业生产使人类放弃了渔猎生活,转而进行定居和农业生产,这说明农业的产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C项正确;农业生产不一定能够增加人类的食物供应,排除A项;农业生产实际上是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并不能体现社会阶级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原因题,时空是新石器时期。根据所学可知,农业革命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D项正确;农业革命发生于距今大约1万年前,而不是公元前1万年前,排除A项;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原始宗教,排除B项;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天文历法、数学等,因果倒置,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中国)。由材料可知,秦代“六畜”齐备,还使用大量家畜殉葬,多余的猪、鸡可以在市场上买卖,这说明秦代的牲畜数量较多,畜牧业得到发展,B项正确;材料只是展示了秦代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并未表明政府对农产品贸易的鼓励态度,排除A项;相比于人殉,用动物殉葬是比较人性化的, “残酷性”与史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并未制约秦代农牧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可知,④地区是古代中国,形成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D项正确;①地区是古希腊,而大麦、小麦的原产地在西亚,排除A项;②地区是古埃及,而最早被驯化的绵羊和山羊的是伊朗,排除B项;③处为西亚,而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的是古埃及,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中遗址发掘出半居穴房址,可知当时已经定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遗址中有玉器、骨笛及宗教相关的合葬墓,可知当时已有精神生活,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遗址中的碳化谷物可知已经出现原始农业,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据材料遗址发掘的情况,不能说明当时出现了阶级分化,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南瓜莱菔杂芸薹……好风吹送稻香来”、“包谷根从石司……秋风莫扫野鸡啄”、“桑麻匝地禾苗绿”等信息可知,题干作品当中描述了饮食问题,D项正确;题干当中只是描述了饮食现象,并没有提供民众生活的整体状态,排除A项;题干但种并没有种植经济作物与其它作物进行对比,排除B项;题干当中并没有强调家庭规模的小,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9000——8300年(中国)。根据材料“遗址中发现了成排的房屋,出土的大部分陶器胎泥中夹有炭屑,炭屑中明显有稻谷与稻壳的痕迹”可知,成排的房屋和陶器的发现,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定居,稻谷和稻壳的痕迹说明当时已经出现原始农耕文明,C项正确;南宋时期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彭头山文化遗址中的炭屑具有明显的稻谷与稻壳痕迹,未体现粟的种植情况,不能得出B项结论,排除B项;这些考古发现表明该时期原始农业文明已经出现,未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古籍中鹿类资料记载占据动物资料的重要部分,说明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鹿的分布较为广泛。而唐宋以后,鹿类活动的记载急剧减少,可推断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因此这些记录有助于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C项正确;材料所述鹿类活动的记载急剧减少,属于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方面,反映生态环境变化,“气候变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礼”等,材料未提及,排除B项;材料所述鹿类活动的记载急剧减少,与“文学创作”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变化:食物种类日益丰富,烹调工艺技术提高;饮食环境的改善;饮食文化世俗化和娱乐化。
(2)原因:罗马疆域扩大,物产的丰富;融合了被征服地区的饮食文化;农业经济的发展;社会、政治和宗教活动的需要。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变化:据材料“一日三餐相当简单。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早餐,不吃早餐的罗马人屡见不鲜。肉在罗马人的餐桌上是比较奢侈的东西。这时民众的主要饮料同样是水,有时人们也会喝葡萄酒,但是通常会掺上几倍的水”、“水果的种类增多,东方来的柑橘也成为了他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随着农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肉成为了罗马人的普遍食物;面包的种类增加了”和所学可知,食物种类日益丰富,据材料“烹调器具大部分是用粗陶所制”、“还特别讲究烘焙技巧”可知,烹调工艺技术提高;据材料“罗马家庭没有专门的厨房、餐厅,就餐时坐在桌子旁”、“他们根据参加宴会宾客数量的不等设置规格大小不一的餐厅,餐厅中不仅那些摆设器具及其讲究,就连墙壁都绘有各种壁画或是镶嵌各种好看的图案;私人宴会、宗教宴会、节日宴会等各种宴会频繁举行,而且宴会中主人都及其讲究排场,就连吃饭的姿势也由原来的坐着变成斜躺着”可知,饮食环境的改善;据材料“伴有祭祀神的仪式”、“享受完美食后有酒宴,整个宴会还有娱乐活动助兴”和所学可知,饮食文化世俗化和娱乐化。
(2)本题是背景类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原因:据材料“共和国末期,罗马在地中海地区扩张,被征服的行省向罗马缴纳赋税,罗马也深受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影响”和所学可得出,罗马疆域扩大,物产的丰富;融合了被征服地区的饮食文化;据材料“随着农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所学可得出,农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他们根据参加宴会宾客数量的不等设置规格大小不一的餐厅......私人宴会、宗教宴会、节日宴会等各种宴会频繁举行,而且宴会中主人都及其讲究排场”和所学可得出,社会、政治和宗教活动的需要。
17.(1)措施:制定农业政策法令;建设农田水利工程;设置义仓。(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特点:分布范围广;储存量大;义仓设置普遍。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因此历代帝王都把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供给作为立国之本,从政策和法令上予以保证,制定基本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可得出,中国古代政府保障农业生产的措施制定农业政策法令;根据材料“历代王朝都建立基本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措施,使广大农民得到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接济,度过危机,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这就是义仓和常平仓的设置。”可得出,中国古代政府保障农业生产的措施有设置义仓;结合所学可得出建设农田水利工程。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朝时期。根据材料“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邰、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可得出,隋朝粮食仓储的特点是分布范围广;根据材料“炀帝时又在河南巩县东南原上置洛口仓,在洛阳北置加洛仓,这两个仓城共可储谷2600万石,足见隋代储积粮谷之多。”可得出隋朝粮食仓储的特点是储存量大;根据材料“从仓储形式上看,义仓的普遍兴建成为隋代仓储的一大特点。义仓的设置,对百姓确有好处,特别是设在乡间的义仓,不受州官控制,有灾时开仓较为方便,避免了官府赈给不及时的弊病。”可得出,隋朝粮食仓储的特点义仓设置普遍。
18.差异:古代西方农牧并重;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不同:古代西方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中国则以植物性饭菜为主。
【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第一小问差异,阅读材料进行梳理即可,据材料“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据材料“南欧、中亚……很早就使用重犁……养牛较多”、“养羊业比较普遍”、“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可知,古代西方农牧并重。
第二小问不同,根据材料西方“很早就有食肉、饮乳酪的习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方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相比较而言,我国饮食则以植物性饭菜为主。
19.(1)特色:石头建筑,硬槌修饰。
原因:自然环境影响;保护财产和家脊。
原因:人口大量增加;耕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垦殖;人口大量迁移。
(2)内容: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重视粮食仓储;关注粮食流通;完善荒政思想。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津巴布韦。特色:根据材料“大津巴布韦的人就用这个办法取得平整的石片。然后用硬槌修饰成石砖,而不必施用水泥黏合”可分析出石头建筑,硬槌修饰。
原因:根据材料“在大津巴布韦附近的山上有许多花岗岩岩石”可分析出自然环境影响;根据材料“围墙平整且稳固,高高耸立而坚固不倒”可分析出保护财产和家眷。
原因:根据材料“人口的急剧增加”可分析出人口大量增加;根据材料“耕种的土地必然越来越多”可分析出耕地减少;根据材料“生态环境的恶化、过度放牧”可分析出生态环境恶化;根据材料“休耕土地的数量越来越少,原来的农业周期被打乱了”可分析出过度垦殖;根据材料“人口大量涌入新地区”可分析出人口大量迁移。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内容: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根据材料“认为仓储是‘天下之大命’,在安定人心、抵御灾荒、平抑粮价、调节丰歉和恢复生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不遗余力地加以建设”可分析出重视粮食仓储;根据材料“从西周的官定粮价,到春秋战国的‘平粜’,再到西汉、北宋政府的全面干预,复到较为平稳的政府市场互补,以至于乾隆时期明确的市场主导,经历了一个在曲折反复中逐渐彰显自由市场意识的过程”可分析出关注粮食流通;根据材料“《周礼·地官·司徒》中的‘荒政十二书’一节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荒政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仓储救荒理论和灾荒预防理论”可分析出完善荒政思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