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
一、单项选择题
1.明朝中后期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
A.宦官专权严重 B.政治日益腐败
C.皇帝疏于政事 D.大臣结党营私
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这主要反映了 ( )
A.官吏贪赃枉法 B.土地兼并严重
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
3.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
A.官府赋税苛重
B.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逃亡
C.连年天灾
D.阶级矛盾的激化
4.明朝末年,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的事件是 ( )
A.陕西饥民暴动
B.红巾军起义
C.黄巾起义
D.李自成起义
5. 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
A.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6. 明朝的建立者和灭亡者是( )
A. 朱元璋、皇太极 B. 朱棣、李自成
C. 朱元璋、李自成 D. 朱元璋、皇太极
7.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A.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 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 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8.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中国北方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9.为了解除“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是( )
A.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鳌拜 D. 康熙
10.从右图所示书籍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皇太极( )
A.统一女真各部
B.继续进攻明朝
C.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D.改国号为清
11. 明末民通“朝求升,符求合 ,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中的“闯王”是指( )
A. 陈胜 B. 张献忠 C. 黄巢 D. 李自成
12. 下列关于如图人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 B. 建立大西政权
C. 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 D. 是农民起义的领袖
13. 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统治的是( )
A. 吴三桂 B. 李自成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14.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驻守山海关降清的明朝将领是( )
A. 多尔衮 B. 皇太极 C. 吴三桂 D. 努尔哈赤
15. 明末以来,造成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 B. 连年混战 C. 国力强盛 D. 社会安定
16. 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
A.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 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 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17. “他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不错,或者说是优秀的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这是《帝国政界往事》中的一句话。文中的“他”是( )
A. 忽必烈 B. 努尔哈赤 C. 成吉思汗 D. 康熙
18.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 )
①政治腐败 ②土地兼并 ③农民起义 ④吴三桂降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 “杀牛羊,备酒浆,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闯王”的欢迎、支持,明朝百姓要“开了城门迎闯王”的原因是( )
①提出了“均田免粮”和“平买平卖”的口号;
②打开官府的粮仓金库,放粮发钱,救济饥民;
③与吴三桂在山海关交战;
④“闯王”参加了高迎祥的起义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0.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A.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 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 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21. 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即位后,把女真族名改为( )
A. 回族 B. 满族 C. 满洲 D. 党项
22. 清朝的开国皇 帝是谁( )
A.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康熙帝 D. 乾隆帝
23.清军入关,占领并迁都北京,开始清朝在中国的统治是在( )
A.1616年 B.1636年 C.1644年 D.1683年
24.明朝灭亡和后金改国号为清的时间分别是( )
A. 1664年、1635年
B. 1644年、1635年
C. 1664年、1636年
D. 1644年、1636年
25.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一统”局面的首次出现
B. 封建社会繁荣和开放
C.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二、非选择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材料二:明末当时除了原有的征税,还加派了对辽东作战的“辽饷”,训练军队的“练饷”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剿饷”,合称“三饷”。
材料三: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 小都欢悦。”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的原因是什么?
(2)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是谁?他提出了什么口号?该口号的提出起到了什么作用?
(3)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叫什么?何时推翻了明王朝?
(4)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农民起义推政权】
材料一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引自《明季北略》
材料二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引自《石匮书后集》
材料三 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绢。
——引自《明史》
(1)上述材料中“闯王”是谁?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
【历史人物促进步】
材料四 努尔哈赤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他是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二十五岁统一了女真各部,后脱离明朝建立了后金政权。
材料五 皇太极,努尔哈赤之子,他是清朝立国时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努尔哈赤以武力打天下,却忘记收买人心。皇太极继承了女真人的剽悍,又借用了汉人的文化和谋略。
(2)结合材料四说出努尔哈赤的功绩。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3)结合材料五说出皇太极的功绩。
28. 探究一政治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天,明朝殿阁大学士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明太祖问他:“昨晚喝酒了吗?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回答。太祖笑道:“说得对,没有骗我。”说着,他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出一身冷汗。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的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人之一。
材料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2)材料二反映了什 么社会问题?材料三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材料四:“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引自《明季北略》
材料五:“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
——引自《绥寇纪略》
(3)材料四、五反映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案
1-5DABCB 6-10CBCBA 11-15DBBCB 16-20CBAAB 21-25CBCDD
26. (1)明末政治腐败越发严重,人民税负苛重
(2)李自成 均田免赋 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使起义军得到很快发展
(3)大顺 1644年
(4)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
27. (1)李自成。他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2)功绩: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反抗明朝压迫。共同之处:努尔哈赤和阿保机、阿骨打、元昊、铁木真等少数民族首领都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3)实施改革;改国号为清;占据了关外大部分地区。
28.(1)明朝的特务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监视官民;说明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或明朝皇权强化。
(2)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由于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3)李自成的农民军受到了人民的欢迎;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