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形声字规律、字形比较、组词等,自主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通过比较观察,学写走之旁,会写“迷、造、运”等字,提升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
2.通过师生合作读、表演读等方式,练习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能借助“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写一句儿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阅读和表达,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产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写一句儿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阅读和表达,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产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了解“虫”和“虫字旁”。
森林里可漂亮了,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有好多小动物藏在森林里,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走着,走着,遇到了谁?(小蛇)
小青蛇要做自我介绍了。让我们竖起耳朵仔细听。播放音频,学生了解到“虫”最早表示“蛇”,后来人们把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都称为“虫”,于是好多动物的名字里都有“虫字旁”。
2.让我们一起跟着小蛇去森林里看看哪些动物的名字里有“虫字旁”。
二、读准字音
(一)认读“动物”名称
1.出示动物图片,指生认动物。
你看到了哪些动物?认识吗?相机出示词卡“蜻蜓”(后鼻音)、“蝌蚪”、“蜘蛛”(翘舌音)、“蚂蚁”、“蝴蝶”、“蚯蚓”,学生读准字音,教师板贴。
2.仔细看看它们的名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虫字旁”)
3.齐读词语。
(二)认读表示“动作”的词语
1.这些动物在做什么呢?仔细观察,读一读教师分发的词卡,并把词卡贴在对应的动物名称旁边。
2.教师引读短语: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蜘蛛——结网,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
这些词把动物在做什么都写清楚了。
三、读课文,随文识字
有一首儿歌也是写动物在做什么,想读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检查字音。
3.课文几句话?哪一句好玩呢?读给大家听,并说一说好玩在哪儿?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文句子,学生读句子。
(1)第一句:
“藏”:
草字头
蝴蝶在哪儿捉迷藏?(花间)为什么蝴蝶藏在花草间?(蝴蝶的家就在花草间;花草很茂密,蝴蝶不容易被看到)蝴蝶藏在花草间,所以“藏”的偏旁是“草字头”。
“展翅飞”
什么叫“展翅飞”?做动作。翅膀伸平就是“展”。
(2)第二句:
“造宫殿”:
出示图片,理解“宫殿”。“宫殿”和学校有什么不一样?
宫殿有很多房子,很宽广。
蚯蚓在地下造了一个什么宫殿?出示图片。手指做小蚯蚓造宫殿:它在地下挖了很多条路,都连着一个个“宫殿”,这就是在松土。
“造”:
“走之”原先指人在路上行走,和走有关。
小蚯蚓走了那么多路,在——读“造宫殿”。
“运食粮”:
“食粮”会变魔术,读——“粮食”。意思一样。今天中午你吃了什么粮食?(面条、白米饭)“粮”左边是——米字旁,“米”是咱们最主要的粮食。
读好“食粮”。
蚂蚁怎么运食粮?和同桌看图说一说,演一演。招募小蚂蚁运食粮,指生做动作,说一说。(拉、抗、推、背)小蚂蚁把食粮运到哪儿?(家里)不管用什么方式运食粮,它们都在——走,所以“运”下面也有“走之”。
为什么把“粮食”写成“食粮”?把儿歌连起来读一读。每句话最后一个字——“藏、粮、忙”。发现了吗?(韵母都是“ang”)
读一读句子,想象画面,感受蚯蚓和蚂蚁的辛苦、勤劳。
(3)第三句
“游得欢”:
“欢”——高兴,做动作,摆摆尾巴摇摇头,读出欢乐的感觉。
“结网”:
蜘蛛结网之前找一个框作支架,它左吐一根丝,右拉一根线,再吐一根丝,再拉一根线,就结好了。
“网”和蜘蛛网多像啊!我们一起伸出手结网,指生一起书空“网”字。出示视频,了解蜘蛛如何结网。它的八条腿都在动——“结网忙”。
读出它忙碌的样子。
(4)读整首儿歌
小动物都在忙着做自己的事情,齐读儿歌。
(5)发现结构
你们都读清楚了“谁”在哪里”“干什么”。
拍手齐读。
四、迁移运用
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像《动物儿歌》那样创编句子。(小鱼水里游得欢;小熊地上吃蜂蜜;猴子树上荡秋千;松鼠地上捡松果;青蛙叶上放歌声。)
五、复习生字,学写生字
1.做手指操。
2.“走之”:像一个小朋友走路的样子,指生做动作学一学。
“走之”就像她刚才动作摆的那样,“点”对“折角”,“横折折撇”像前倾,“捺”像脚伸出去,“捺脚”像托住小球一样。书空“走之”。
3.写带有“走之”的字:造、迷、运。
先内后外。
造:“告”在右上位置,“走之”起笔比“告”低。
迷:“米”中间偏右,“捺”变“点”。
“运”学生自己思考、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