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课堂总结 课堂检测)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课堂总结 课堂检测)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15 17: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1.本课以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面临严峻的局势为切入口,从而以困局为导入,引出破局,即本课主题:开创外交新局面,起到了很好的点睛作用。关于本课内容,以教材三个子目为主,并分别定义为重返这旅、跨越之旅、多边之旅,便于学生理解与认识。而对于具体史实,首先以学生自主预习为主,教师辅之于相关情境性问题及表格梳理,帮助他们明确70年代中国外交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改善,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重返联合国;而新时期中国外交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本课的重点是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通过教材阅读及材料分析,理清中美关系改善影响着中日关系,而且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升华。本课的难点是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通过材料解读与分析,明确国内外形势对其的影响,而且认识到维和行动体现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亚太经合组织体现了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上海合作组织体现了发展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引导学生一一对应基本史实,举一反三。1.识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基本史实,掌握新时期的主要外交成就。
2.分析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影响,归纳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3.探究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和世界以及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50年代末—60年代
面临严峻的局势1950年,侵朝战争1969年,入侵中国珍宝岛1961年,侵越战争困局——开创外交新局面破局(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一、重返之旅—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1月8日封面标题:
中国人来了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乔的笑1.恢复新中国为什么能够重返联合国?提示:从发展中国家、美国、中国等角度分析。(1)发展中国家角度看: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
(2)美国角度看:美国霸权地位衰弱。
(3)中国角度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毛泽东曾表示:“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2.原因3.意义(1)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它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意味着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1972年2月6日
标题是:
尼克松的中国之旅二、跨越之旅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实现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1979.1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8.12开始走向正常化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1972.2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7打开交往的大门美乒乓球队访华1971.4意 义事 件时 间中美关系正常化大事记(补充完整表格)“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 “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http://www.jtyhjy.com/edu/ppt/ppt_playVideo.action?mediaVo.resId=53e86d535aa84d08a84a88b3尼克松访华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年2月28日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影响中美关系关系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从材料中概括出双方在台湾问题上基本立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障碍:台湾问题。
相同:承认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不同:是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结合材料,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提示: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1959年 材料三 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材料二 十年后,6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日益动摇,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材料一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美国角度材料一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材料三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材料二 1969.3,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国角度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1)从美国角度分析:
①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④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2)从中国角度分析: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二)中日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回顾(1)历史上两国友好往来源远长。
(2)1894-1895年:发动甲午战争。
(3)1900-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4) 1931-1945年:发动侵华战争。
(5)二战后,追随美国、敌视遏制中国。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建交联合声明中美、中日关系改善有何影响?对中国:
对世界: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中,关键是哪一史实?而重大胜利又是哪一史实?(1)重大胜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
(2)关键: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1979)三、多边之旅—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2.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政府进行了哪些努力?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114第三子目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维和部队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互信求安全 互利求合作热情之手(建国后)跨洋之手(70年代) 多边之手(新时期)走向复兴 屈辱之手(近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好关系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突破中日关系正常化调整1.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因素包括( )
①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2.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
C.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 D.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C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A.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B.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
C.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团结
D.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D4.2014年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召开前夕,中国驻乌兹别斯坦大使孙立杰撰写道:“中国与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现在已超过1200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10多倍……成员国连续多年举行“和平使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有效震慑了‘三股势力’的器张势头。”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合作组织( )
A.以经济和安全合作为主
B.以中俄两国为主导力量
C.促进了东亚地区的发展
D. 成为军事政治同盟组织A5.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
A.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