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本课通过视频《苏联思考》引发学生对俄国历史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课主题。本课内容主要按照教材顺序,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黑暗笼罩、旭日初升、光芒万丈)把十月革命分为三部曲来介绍其背景、过程及意义。而十月革命的背景主要通过相应材料铺垫,引领学生理解;十月革命的进程主要以学生紧扣书本知识,设计启发性问题,引领学生了解;十月革命的意义以填空形式展开,引领学生共鸣。
2.本课的重点是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通过材料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十月革命的背景;本课的另一重点和难点是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通过学生自学,填空的形式完成,并从多元化角度认识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1.识记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十月革命等基本史实。
2.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意义。
3.探究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特点及取得胜利的原因。23年后46年后184818711917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理想到现实一、黑暗笼罩(背景)二、旭日初升
(过程)三、光芒万丈
(意义)俄国十月革命——“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伟大的开端”黑暗笼罩(背景)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 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二十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大战前夕,俄国甚至还基本上不能制造机床,更没有化学工业和汽车制造业。……到20世纪初,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总产值只占41%。……大战前,俄国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只相当于德国的1/3,法国的1/2。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沙皇军警驱赶示威群众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俄国士兵 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他们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革命政党领导
无产阶级壮大(1)客观条件:
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沙皇专制制度阻碍其发展。
②政治: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主观条件: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布尔什维克党逐步成熟;
(3)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旭日初升(过程)二月革命倒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革命结果?革命对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性质?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历二月)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专制统治) 革命性质由革命任务决定。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
回到彼得格勒任务?
口号?
方式?2.四月提纲(1917年4月)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平方式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1)结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2)教训: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只有走暴力革命的道路。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历十月)“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倒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临时政府坚持继续进行战争,不能为俄国人提供足够的食物,拒绝进行土地改革。最后,这些政策使得工人和农民中产生这样一种共识,即他们的问题只能由苏维埃来解决。
——《新全球史》 “十月革命是少数人搞的‘阴谋’吗?”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90的内容,分析新政权为什么能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政治上: 外交上: 经济上: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满足了人民当
家作主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的和平要求满足了人民的土地要求新生苏维埃政权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性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政权。光芒万丈(意义)三、伟大的开端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91最后一段,完成下面填空部分,全面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革命;
(2)对俄国:
使俄国建立起新型的_______________;
开辟出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3)对世界:
沉重打击 的统治;
鼓舞国际 _ 和________________的解放斗争;
(4)对人类历史:
成功地将_______ 变为现实;
开创国际 ______ 的新局面。社会主义帝国主义无产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无产阶级专政 发展社会主义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利用多元史观认识十月革命的意义。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及表格信息,分析俄国十月革命有何特点?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由设想和平夺取到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观察下列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俄民主革命道路的差异及根源。(1)俄国攻打冬宫:俄国革命道路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2)井冈山会师:中国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即“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3)根源: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是由两国的国情决定的。争论还将继续…… 十月革命已经过去了九十八年,其主要成果之一的苏联已经在二十五年前完全解体。 厌恶社会主义和苏维埃政权的叶利钦总统,把十月革命节改成“和睦和解日”,普京上任后曾把它移到11月4日,改称“民族团结日”。他还签署联邦法,把“1917年十月革命日”定为5大全国性纪念日之一。 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近期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对十月革命持积极评价的民众(48%)还是比持负面看法的民众(35%)多。前者认为它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发展,开创了俄历史新时代;后者则将这次革命视为灾难和社会经济阻碍因素。 谁要是不为苏联的解体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良心,而谁要是希望恢复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
——普京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黑暗笼罩背景过程意义旭日初升光芒万丈二月革命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十月革命客观
主观
导火线对俄国
对世界1.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C2.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通过了《和平法令》B3.《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B4.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 )
A.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
B.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B5.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开创了一种现代化的新模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