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怎么都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会写“玩、很”等7个字。 2.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通过偏旁与字义的关系了解“篮”的字形特点,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会写“玩、很”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并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播放学生课间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频中同学们的活动内容。 2.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课间的活动方式。 3. 出示课间活动的图,指导学生观察图中同学们的表情和动作,描述他们玩耍时的心情。 4. 揭示并板书新课题“怎么都快乐”,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5. 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快乐的来源。 1. 观看视频,识别并描述视频中的同学们正在进行的课间活动。 2. 分享自己在课间休息时喜欢进行的活动,与同学交流各自的活动经验。 3. 观察课间活动图,讨论图中同学们玩乐时可能的心情和感受。 4. 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题“怎么都快乐”。 5. 深入思考并讨论在生活中哪些情况或行为能带来快乐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 出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按照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要求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多读几遍后与同桌互查互纠。 要求学生圈出课后生字和多音字,努力读准生字,把句子读通顺,并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归类来识字。 通过字音辨别,解释多音字“得”的不同用法及发音,区分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等。 通过字形识记,使用加一加、偏旁归类、图文结合、创编字谜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新字。 利用生字卡片进行游戏,让学生开火车认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注意学生的字音掌握情况,并进行随机正音。 4. 监督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确保他们能够准确、通顺、流利地读出课文内容。 1. 根据教师的自读要求,自主朗读课文,认真执行各项阅读任务。 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利用拼音工具学习正确的发音,并与同桌进行互查互纠。 主动圈出生字和多音字,努力读准每个字,确保句子读起来通顺,并为每个小节编号。 运用个人喜好的记忆策略来记住新的生字。 2. 参与归类识字的学习活动。 通过听讲解和练习,学会区分不同的字音。 利用各种方法(如加一加、偏旁归类、看图记忆等)来记忆新学的字。 参与生字卡片游戏,增强对生字的认识和记忆。 3. 被指名的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并学习正确的字音。 4. 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努力做到准确、通顺和流畅地读出课文,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 1. 展示会写的字,指定学生认读并领读。然后出示这些字的动漫笔顺,让学生观察各个字的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教师亲自范写,同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跟着书空(即在空气中模仿写字的动作)。 对于“玩”字,强调右边“元”的第三笔撇要穿插到左边王字旁提的下方。 对于“很”字,指出需要注意“彳”的写法,特别是右部竖提的竖段要直。 对于“当”字,提示第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彐”部的横折起笔要在横中线上。 对于“音”字,说明“立”的末横要拉长,压在横中线上,以突出主笔。 对于“讲”字,指导“井”的撇要穿插到言字旁提的下方,并且竖要写直,使整个字写得紧凑。 对于“行”字,要求竖钩的竖段要直,钩尖靠近竖中线。 对于“许”字,指出“午”的竖要写直,第二横穿插到言字旁提的上方。 3. 学生进行描红、临摹练习。教师巡视课堂,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4. 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分析书写的优缺点。 5. 鼓励学生将会写的字和已经熟悉的字组合成常用词,进行读写练习。 1. 认真观察教师展示的字及其笔顺,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 2. 跟随教师的范写进行书空练习,注意书写要点。 3. 进行描红和临摹练习,通过模仿提高书写质量。 4. 在班级同学和教师的共同评议中,学习如何改进自己的书写。 5. 将新学的字与已知的字组合成词汇,进行读写练习,加深记忆并提高应用能力。
四、整体感知,作业设计 1. 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边读边画出文中关于游戏名称的词语。 鼓励学生自由朗读,同时关注文中的游戏名称。 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笔划出相关的词语。 2. 组织学生进行“开火车读”的活动,观察并讨论这些词语的特点。 通过“开火车读”的方式,让学生轮流读出划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的结构特点,即前面是动作词,后面是事物名称。 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构造类似的词语。 询问学生是否能够说出更多具有类似结构的词语,并让学生尝试举例。 4. 在学生交流后,进行适当的总结,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并指导他们完成本课对应的训练。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积极参与和正确回答的学生。 布置或指导学生完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训练题目。 1. 按照教师的指导,自由朗读课文,并在文中划出有关游戏名称的词语。 2. 参与“开火车读”的活动,轮流读出划出的词语,并观察这些词语的共同特点。 3.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构造并说出更多前面是动作词,后面是事物名称的词语。 4. 听取教师的总结和点评,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本课的训练题目。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 2.继续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展示与活动相关的图片(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玩游戏),并利用这些图片进行师生互动,进行一问一答式训练。例如: 教师问:“跳什么?”期待学生回答:“跳绳。” 教师问:“听什么?”期待学生回答:“听音乐。” 2.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安排学生同桌合作,一人用已学会的字组词,另一人听写这个词,然后互相检查和纠正错误。 3. 通过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内容,为学生介绍新的知识点或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参与教师组织的一问一答训练,根据出示的图片回答教师的问题。 2. 与同桌合作,轮流进行组词和听写的练习,一人说出一个词汇,另一人负责听写,并相互检查答案的正确性,纠正错误。 3. 聆听教师的谈话,了解即将学习的新课程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指导朗读,体味情感 1. 随机指定四名学生接读课文,让其余学生在听后进行评议,指出朗读的好的方面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进行范读,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并进行朗读指导。 强调动宾结构词语的读法,通常宾语要稍微读得重一些;游戏名称的词语要注意适当的停顿。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中的适当停顿,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自己读,然后指名读,根据出现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 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游戏中的场景,并带着玩游戏时的感觉来朗读,以增加朗读的情感和趣味性。 3. 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如轮读、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同桌互读等)来达到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并提高朗读能力的机会。 4. 组织一个拓展活动——比赛朗读,评选出“朗读之星”,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被指定的学生依次接读课文,其他学生在朗读结束后进行评议,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2. 聆听教师的范读,注意教师在朗读时的技巧和情感表达,学习如何改善自己的朗读。 3. 按照教师的指导,尝试各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包括个别读、合作读等,以提高自己的朗读技能。 4. 参加拓展活动中的比赛朗读,争取成为“朗读之星”,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 指导学生学习第1小节“独处之乐”。 指名一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让其他学生仔细聆听并思考一个人可以如何玩耍,以及为什么一个人玩耍也会感到快乐。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独自玩耍时的活动,如折纸船、踢毽子、跳绳等。 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经验分享自己是如何度过独处时光的。 讨论“独自”和“静悄悄”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探讨ABB式词语,举例说明类似结构的其他词语。 讨论独自一个人时可以做的其他游戏,并指导学生认识省略号的用法。 全班一起默读,感受一个人玩耍时的安静与自由。 2. 指导学生学习第2小节。 让学生和同桌合作阅读第2小节,并讨论两个人可以一起玩的游戏。 通过不同的句式练习说话,拓展两个人可以玩的游戏名称。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回忆和体验与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 3. 指导学生学习第3小节。 学生自由朗读第3小节,思考三个人和两个人讲故事的区别。 通过指导理解“有劲”的含义,比较不同情境下的朗读方式。 对比一个人和三个人跳绳的心情,体会多人参与活动的趣味。 师生合作朗读,增强互动和理解。 4. 指导学生学习第4小节。 教师引读,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许多人一起玩的好处。 男女生合作朗读,感受诗句的节奏和乐趣。 教师朗读游戏名称,学生想象相应的游戏场景,感受群体游戏的快乐。 讨论许多人在一起时可以玩的其他游戏。 5. 组织全班讨论,了解学生对独自玩耍或多人游戏的偏好及理由。 6.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赛朗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1. 被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其他学生倾听并思考相关问题。 2. 交流独自玩耍时可以进行的活动,分享个人经验。 3. 讨论并理解文中特定词语的含义。 4. 与同桌合作阅读第2小节,探讨两个人可以玩的游戏。 5. 自由朗读第3小节,思考多人参与活动的差异和乐趣。 6. 参与全班讨论,表达自己对不同玩耍方式的喜好和理由。 7.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参与朗读比赛,感受快乐的氛围。
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1. 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包括独处和与他人一起玩耍的快乐等主题。 2. 引导学生阅读任溶溶的其他作品《爸爸的老师》,可能涉及提前准备书籍、朗读或讨论文中的内容。 3. 组织学生玩游戏,体验独自或与朋友一起玩耍的乐趣,并指导学生将玩过的游戏名称记录在积累本上,以加深记忆和理解。 4. 布置与本课对应的训练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1. 参与课堂小结,回顾和整理本课时学到的知识点。 2. 阅读《爸爸的老师》,根据教师的引导思考和讨论文中的主题和信息。 3. 参与游戏活动,实践独自一人或与朋友一起玩耍的经历,并记录游戏名称于积累本中。 4. 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通过练习加强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朗读课文”是本课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学本课,我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层层递进。我首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游戏名称的动宾词语;然后指导读好几个难点句的停顿,读通句子;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玩游戏的快乐心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齐读、男女生合作读、轮读、同桌互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既感受到了诗歌的节奏,又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2.根据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重点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在文中的意思,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这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