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 《抗日战争》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课堂总结 课堂检测)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 《抗日战争》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课堂总结 课堂检测)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18 14:0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16课 抗日战争1.本课以有关日本的时事热点作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引出本课内容:抗日战争。对于本课内容,学生们都比较熟悉,从介绍日本侵华的原因开始,逐一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侵华的进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及原因、国共合作抗日的基本史实、日本侵华的罪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使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明确正视历史、吸取教训,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通过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日本侵华进程扩大的分析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特别突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影响,进而明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而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通过让学生猜谜来认识和理解有哪些原因,以及最根本的原因是各方面共同抗日的结果。1.识记内战爆发、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北平谈判和渡江战役的有关史实。
2.理解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原因和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
3.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2015年7月15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核心内容的安全保障相关法案,该法案实际上批准了日本自卫队可以在全球参与军事行动。此事件引发了日本民众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并引起了周边国家的不满。1931——————→1937————→194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一 一九二七年四月,田中义一任日本内阁首相,他在给日本天皇的秘密奏折中说:“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中国现代史稿》上册第386页
  材料二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灭亡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蓄谋已久)(历史原因)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现实原因)一、全民族的抗战 材料三 “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材料四 一九三一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调查团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有利时机:
国共内战,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国际联盟对日采取绥靖政策无心北顾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74~75相关内容,找出日本军事侵略的进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件1937年七七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战事的解决。”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
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蒋介石抗战态度的变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合作抗战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共赴国难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所谓“正面战场”:
 指日军侵华推进线上中日两国交战的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武装力量;
所谓“敌后战场”:
 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指日军正面推进线后方的战场。3.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百团大战(1940年)远征军赴缅作战请同学们结合书本P74-76相关内容,找出中共和国民党分别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及海外战场的抗日行动,了解国共合作抗日的基本史实。(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共赴国难——正面战场抗战以来首次大捷抗战以来最大胜利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洛阳市第三中学 李晓萱共赴国难——敌后战场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主要区别和相互关系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 片面抗战路线
(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全面抗战路线
(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 在国统区划分若干战区 在敌占区开辟敌后战场 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 游击战 在防御阶段是主战场 相持阶段开始后,逐渐成为主战场 两者根本区别:
是否依靠和发动民众。
形成的区别的根本原因:
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
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
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互相依存、互相配合。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
犯下的滔天罪行 整个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完全突破了人类任何道德良知的底线,彻底践踏了国际公理与正义,泯灭人性地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恶暴行,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进行了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的大破坏、大屠杀。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 1940年10月27日,日军飞机窜入宁波市区上空,空投染有鼠疫杆菌的疫蚤和麦粒、面粉。两日后,开明街以东、中山东路以南、太平巷以西、开明巷以北5000余平方米区域内爆发鼠疫,市民惨死有名可稽者111人。其中全家死绝的12户、45人,少年儿童40名。为防止鼠疫蔓延,当时忍痛焚毁了疫区内115户居民的137间房屋及财物。一夜之间,开明街口成了一片废墟。日军罪行录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和平居民—杀!拒不合作—杀!用于实验—杀!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三、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彭德怀2018/11/29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政府于1941年底成立的中英军事同盟而组织的。1940年英国希望中国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方面的军事战局,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同时,当时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2.开辟国外战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的签字仪式。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77内容,归纳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国


义①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
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全国人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国


义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 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一则“有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谜语
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灯谜:
谜面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请同学们思考谜底是什么? ?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谜语参考答案:①屈原(屈服于美国原子弹的巨大威力) ②苏武(苏联百万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 ③蒋干(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干”出来的) ④毛遂(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导致的) ⑤共工(各方面力量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结果) 这些谜底准确地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吗?你最认可的是哪一个谜底?说出理由。 所以说前面六个谜底都比较片面,谜底“共工”比较符合历史事实,客观。①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保证)
③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重要原因)
④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美国、苏联), 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日本新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送审本关于南京大屠杀只字未提,只是在一张名为“因巷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在照片用小字注解:“那是,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之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怎样对待这段惨痛的历史?应当如何处理当今中日关系?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正视历史 吸取教训 近来中日关系面临严重困难,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中方愿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继续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日方应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处理钓鱼岛、历史等敏感问题,寻求妥善管控分歧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习近平1.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道:“(日本)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此建议书导致了哪一事件的爆发?(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皖南事变A2.《大刀进行曲》如此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促使“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的事件是 (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华北事变 D. 八一三事变B3.2014年4月,吉林省档案馆公布89件日本关东军留下的侵华档案,涉及伪满洲国中央银行、731部队、残酷奴役劳工等内容。吉林省还有许多日本侵华的历史遗址,如伪满洲国宫廷旧址长春伪满皇宫、日军奴役劳工留下的辽源矿工墓地遗址等。综上所述,日军的侵略罪行无法否认。得出这一结论的最有力依据是( )
A.历史档案数量众多,内容丰富
B.历史遗址客观公正,真实可信
C.档案来自侵华日军,不容否认
D.历史遗址与历史档案互相印证D4.“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D5.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这是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这两个战场( )
A.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
B.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
C.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是相同的
D.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是相同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