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课堂总结 课堂检测)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课堂总结 课堂检测)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15 17:5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本课由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视频导入新课,主要通过表格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预习,使他们对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器物”和“制度”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几则材料,创设新情境、新问题,使他们对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升华。
2.在处理本课重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时,首先展示一个表格,让学生依据表格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由学生完成表格,再展示李鸿章的一段话,以此理解思想的背景及内容,认识到李鸿章等人的思想开启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讲解本课另一个重点内容,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时,摘自教材一段话及康有为的话,由问题“康有为跪着造反”,引导学生总结维新变法的特点, 认识到康有为等人的思想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1.识记“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和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个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3.认识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一个方向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中国向何处去? 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文化这条路 布满了荆棘
这条路 充满了艰辛
这条路 镌刻着苦难辉煌
这条路 闪耀着光荣梦想
这条路 热烈的鲜血浇灌了复兴的萌芽
这条路 滚烫的汗水浸透了希望的原野一、“开眼看世界”阅读书本P68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技术(军事) ①设立译馆,编译出《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和《各国律例》等;②仿制西方炮舰林则徐魏源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国门洞开,民族危机开始出现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局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迈出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序》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目的以及“师夷”与“制夷”的关系。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含义: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军事方面),以抵御外来侵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林则徐、魏源的思想? 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 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近代中国思想的主流 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
随着姚莹的《康輶(yóu)纪
行》、徐继畲(y ú)的《瀛
环志略》 等新著述不断出现,“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主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徐继畲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阅读教材P69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地主阶级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创办近代企业;
筹划海防,建立新式海军;
开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将魏源的“师夷长技”思想付之实践;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汉阳铁厂北洋水师战舰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双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指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哪些事情?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内忧外患(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 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体现的主张是什么,怎样理解它的含义?根本目的是什么?该主张指导下的实践是什么?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封建伦理纲常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西学为用: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中学”是根本“西学”是补充。 目的:挽救腐朽的封建统治。 实践:洋务运动 我还记得甲午战争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四川荣县)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定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回忆录》 三、维新变法思想阅读书本P69-70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资产阶级维新派)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初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郑观应《盛世危言》
在郑观应看来,该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经济上:发展近代工商业,进行商战政治上:改良政治,维新变法文化上:发展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 早期维新思想: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康梁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康有为①撰写《新学伪经考》——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②撰写《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维新变法第一人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舆论界天之骄子 严复 严复翻译《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启蒙思想第一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阅读书本P69-70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有人评价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请说明“造反”和“跪着”的含义。由此反映了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造反: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跪着: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
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
——人教版必修3教材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
——人教版必修3教材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这样宣传维新思想的原因。(1)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
(2)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导致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与康有为的家庭出身、阅历有关。①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②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③是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维新变法的性质(1)维新思想最根本主张:
(2)维新思想最根本目的:
(3)维新变法运动的两大目标: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鸦片战争后第二次
鸦片战争后甲午战争后器物制度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林则徐、魏源看世界,“师夷长技”李鸿章、张之洞学器物,“中体西用”康有为、梁启超仿制度,变法救亡从层面上看:从行动上看:从民族心态上看:由“器物”到“制度”由“看”到“用”再到“变”由“自信从容”到“实用应对”再到“痛苦焦虑” 1.《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B2.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的(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B3.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C.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C4.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清代学术思潮是“以复古为解放”。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李鸿章主张“中体西用”
B.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
C.袁世凯倡导“尊孔复古”
D.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B5.“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泰西三百年而强,日本三十年而强,若皇上翻然而全变,吾中国地大人众,三年可成。”上述材料体现了康有为( )
A.迫切的救亡心情
B.科学的强国主张
C.理性的皇权意识
D.盲目的媚外心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