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10 00:0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李白的活动范围主要位于我国的(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东部季风区
C.西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2.“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李白在诗中多次提到秦岭。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 )
A.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B.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C.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读“黄河水系图和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 )
A.兰州一青铜峡 B.青铜峡—河口 C.河口—陕县 D.陕县—利津
4.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为防治黄河源头水量减少,应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黄河上游涵养水源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治理已退化草原 B.疏浚河道,增水减沙,保持水流畅通
C.以桥代路,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 D.扩大上游牧区面积,增加牧民的收入
5.关于图中④山脉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北胡琴悠悠,山南腰鼓欢快 B.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C.山北银装素裹,山南落叶纷飞 D.山北茶园遍野,山南麦浪滚滚
读“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6.对黄河①②③④各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和④河段有凌汛现象,③河段水能最丰富
B.①河段多峡谷,水能丰富,③河段无支流
C.③河段水土流失最严重,④河段形成地上河
D.②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西走廊
7.下列关于甲、乙两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山脉西侧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B.甲山脉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乙山脉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乙山脉以北是畜牧业区,以南是种植业区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事或气候有重要的意义,每年5月21日前后为我国小满节气。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水位上涨”。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8.“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9.“雨水开始增多”,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024年2月随冷空气南下,我国局部地区出现冻雨、雨夹雪和道路结冰等现象。读“我国冻雨日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冻雨对应的天气符号为( )
A. B. C. D.
11.我国冻雨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冻雨多发区,形成冻雨天气的主要条件是( )
①地形地势②夏季风活动③冬季风活动④人类活动⑤气候湿润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寒潮是从北方寒冷地带向南方侵袭的冷空气,寒潮过境时气温显著下降,并伴有雨、雪或大风。中央气象台2024年1月22日10时发布暴雪黄色预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此次强降雪分布的地区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4.下列属于寒潮天气防御措施的是( )
①及时发布道路结冰预警 ②制定除雪保畅通的预案
③驾驶人员应加速行驶 ④保障御寒物资的供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箭头③所示方向符合我国哪项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 )
A.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越来越少 C.地势西高东低 D.人口越来越多
16.图中能直观反映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都不是
17.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环境及其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到我国自然环境没有显著的差异
B.我国的人类活动呈现明显的差异,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D.我国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如四川、重庆等地居民喜辣,山东居民口味偏咸等
二、解答题
18.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① ,② ,③ ,④ 。
(2)区域①和②大致以 线为分界线。
(3)据图,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
19.阅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该图中数字表示地形区,字母表示山脉。
(1)地形区①是 和山脉D是 。
(2)太行山是 (填字母),该山脉西侧的地形区是 (填名称)。
(3)ABCD四座山脉中,既是我国二、三阶梯分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填名称),该山脉的走向是 。
(4)请写出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5)C山脉具有丰富的地理意义,请写出其关于气温的地理意义。
20.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③是BC两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该界线大致与我国一月份 ℃等温线一致,与 mm年等降水量线相当。
(2)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古诗“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 地理区域的景观;盛产苹果、梨、桃子等温带水果的地理区域是 (填字母)
(3)C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的油料作物为 。
21.某学校地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一张我国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和两张图片(如图a、b),让他们探究自然与农业生产、民风民俗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探究。
(1)第一大组根据图a,查找了相关资料:同样是过冬至,泉州人搓丸子、郑州百姓包饺子。这跟当地农业生产差异有关系,泉州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耕地类型是 ;郑州主要粮食作物是 ,该地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 。
小组结论:南方、北方在土地利用类型、农作物种植等方面都有差异。它们的界线大致与甲 (山脉)--淮河一线相吻合。
(2)第二大组结合图b并查阅资料进行探究:那达慕大会是 (民族)的传统节日,该民族是活跃在 牧区、生活在马背上的人们。
小组结论:我国农业东西也存在差别,大致以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以东农业部门以林业、种植业、 为主,以西以 为主。
课堂总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区域人们的饮食习惯、民俗风情也凸显当地农业特色。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李白行走的足迹多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多在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AC错误,B正确;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李白行走的足迹与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不一致,D错误。故选B。
2.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3.C 4.A 5.B
【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河口—陕县,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含沙量迅速增加,C正确;河口以上的上游河段,黄河含沙量小且变化小,兰州—青铜峡、青铜峡—河口均位于上游河段,AB错误;陕县—利津,黄河含沙量逐渐减小,D错误。故选C。
4.联系实际可知,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治理已退化草原能有效的涵养水源,A正确;在黄河上游疏浚河道,增水减沙,保持水流畅通,不利于涵养水源,B错误;以桥代路,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有利于环境保护,对涵养水源无关,C错误;扩大上游牧区面积,增加牧民的收入,会是草地沙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涵养水源,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5.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山北腰鼓欢快,山南胡琴悠悠,A错误;秦岭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所以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B正确;山北银装素裹,落叶纷飞,山南绿树红花,C错误;山南茶园遍野,山北麦浪滚滚,D错误。故选B。
【点睛】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泥沙大增,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床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6.C 7.A
【解析】6.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在初春或初冬时节,黄河容易出现凌汛,一般发生在从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的河段,读图可知,①~②河段和④河段是从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的河段,有凌汛现象,③河段位于黄土高原,河流落差不大,水能不是最丰富,A错误;①河段位于黄河的上游,多峡谷,水能丰富,③河段有汾河、泾河等河流汇入黄河,不是“无支流”,B错误;③河段河段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④河段位于黄河的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C正确;②河段附近是河套平原,不是河西走廊,D错误。故选C。
7.读图可知,甲山脉是太行山脉,它的西侧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A正确;甲山脉是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错误;乙山脉是秦岭,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C错误;乙山脉是秦岭,该山脉以北是种植业区,只不过是以旱作农业为主,不是畜牧业区;以南是种植业区,D错误。故选A。
【点睛】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河水的含沙量急剧上升;黄河下游,黄河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8.D 9.A
【解析】8.读题干我国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可知,小满时节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多。甲为北方地区,乙为西北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为南方地区,故D正确。故选D。
9.受夏季风影响,5月份雨季在我国华南地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不能带来丰沛的降水,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10.C 11.A 12.D
【解析】10.读图可知,A是大雾,B是多云,C是冻雨,D是沙尘暴,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1.入冬,雨落在树木、高楼、山岩、电杆等物体上,立即结成了冰,老百姓习惯叫“滴水成冰”。这种雨在气象学上叫“冻雨”,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其次是湖南省、江西省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故选A。冬季和早春时期我国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气温较低,冻雨较少,BCD错误。故选A。
12.冻雨在山区多发,①正确;冬季风活动强,气温骤降,利于冻雨形成,③正确;气候湿润,空气中的水汽充足,利于冻雨的形成,⑤正确;夏季风温暖湿润,夏季风活动不能形成冻雨,②错误;冻雨的形成跟人类活动无关,④错误。综上所,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冻雨(在特定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降水现象)指雨水与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13.A 14.C
【解析】13.读图例可知,此次强降雪分布的地区是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联系实际分析,及时发布道路结冰预警 ,制定除雪保畅通的预案,保障御寒物资的供应都能在寒潮天气达到很好的防御效果,①②④正确,即C正确;驾驶人员加速行驶在寒潮天气是很危险,③错误,即ABD错误。故选C。
【点睛】寒潮是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15.B 16.A 17.A
【解析】15.箭头③所示方向是东南到西北方向,表示我国的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即降水越来越少,B正确;不能反映气温逐渐升高、地势西高东低和人口越来越多,ACD排除。故选B。
16.①跨越了三级阶梯,能直观反映我国地势的变化,A正确;②反映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变化,基本跨越了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③反映了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跨越二三级阶梯,BCD排除。故选A。
17.由图可知,通过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到我国自然环境有显著的差异,气温(尤其冬季)南北差异大,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A错误符合题意;我国的人类活动呈现明显的差异,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我国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如四川、重庆等地居民喜辣,山东居民口味偏咸等,B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8.(1)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2)秦岭--淮河
(3)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4)D
【分析】本题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土地利用类型、中国耕地的分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详解】(1)从图中看出,①是南方的水田,②是北方的旱地,③是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的林地,④是我国北部、西部地区的草地。
(2)从图中看,区域①和②即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
(3)从图中看出,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是我国北部、西部地区的草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畜牧业。选D。
19.(1) 东北平原 昆仑山脉
(2) B 黄土高原
(3) 大兴安岭 东北—西南
(4)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一致。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地势对河流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①是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山脉D是昆仑山脉是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
(2)读图可知,B太行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
(3)既是我国二、三阶梯分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
(4)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三级阶梯。地形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5)C山脉是秦岭,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一致。
20.(1) 气候 0 800
(2) C B
(3) 水田 油菜
【分析】本题主要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分界线及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B是我国北方地区,C是我国南方地区,两地由于气温、降水差异显著,地理环境明显不同,影响B、C两地地理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依据位置,图中数码③是秦岭- 淮河一线,是C南方地区和B北方地区的界线,该线大致与与1月份0℃等温线一致,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2)古诗“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园林景观,是图中的C地区;苹果、梨、桃子等温带水果的主产区在我国北方地区,是图中的B地区。
(3)C是我国南方地区,该地区降水多,气温高,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21.(1) 水田 小麦 两年三熟 秦岭
(2) 蒙古族 内蒙古 400 渔业 畜牧业
【分析】本题以我国农业分布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到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及影响因素,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我国农业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详解】(1)福建省泉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耕地类型是水田;郑州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该地位于暖温带,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大致与甲秦岭--淮河一线相吻合。
(2)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该民族是活跃在内蒙古牧区、生活在马背上的人们。我国农业东西也存在差别,大致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以东农业部门以林业、种植业、渔业为主,以西以畜牧业为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