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思、床”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思、床”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静、夜”等10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思、床”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诗人,解诗题 1. 复习导入环节: 展示明月图,激发学生对李白诗作《古朗月行(节选)》和《赠汪伦》的回忆。 指名学生背诵这两首诗,并简述其大意。 2. 认识诗人环节: 鼓励学生就已知的关于李白的信息进行交流。 教师补充相关信息,并为新课做导入。 3. 板书课题“静夜思”,了解题意: 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夜、思”,并通过组词加深记忆。 解释“思”字的意义及其与心字底关联的字群。 引导学生解释课题的含义,并齐读课题,理解“静夜思”即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1. 参与复习导入,通过明月图忆及李白的诗作,并尝试背诵及解释诗意。 2. 在认识诗人环节,与同学交流自己对李白的了解,并听取教师的补充信息。 3.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认读新字“夜、思”,并通过组词等方式加强记忆。 4. 听教师讲解心字底的字与思想、思考有关,从而更好地理解“思”字。 5. 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解释课题“静夜思”的含义,并与全班一起齐读课题,初步感受诗的主题。
二、读诗文,识生字 1. 指导学生圈出本课的生字,并自主拼读。同时播放古诗朗诵音频,让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并感受诗句的停顿。 2. 鼓励学生自由拼读诗句,多读几遍以熟悉。组织同桌互读互纠,并进行正音。之后,再次播放古诗朗读音频,指导学生尝试读出节奏感。 3. 出示生字,邀请会读的学生担任小老师,领导其他学生认读生字。 4. 引导学生与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在全班前汇报。 分享识记字形的策略,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比较、利用生活经验组词、创编字谜等。 通过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包括小老师领读、齐读、接读、师生共读等,以加深记忆。 1. 在教师的指导下,圈出生字并自主拼读,同时认真聆听古诗朗诵音频,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诗句的停顿。 2. 多次自由拼读诗句,与同桌互相读并纠正发音错误,然后听古诗朗读音频,尝试模仿并读出节奏。 3. 参与小老师领读活动,跟随会读的同学一起认读生字。 4. 与同桌讨论并分享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然后在全班前汇报交流,通过各种策略深入理解生字的字形和意义。 5. 参与多种方式的认读活动,如小老师领读、齐读、接读、师生共读等,以巩固对生字的记忆。
三、写生字,明写法 1. 出示动漫笔顺,引导学生回忆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 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 先外后内 先中间后两边 先外后内再封口 2. 讲解并范写每个汉字的书写要点,学生进行书空练习。 思:“田”字的第二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 床:“广”字的点和“木”字的竖都在竖中线上,横不宜过长。 前:下部竖向笔画平行,“月”字的撇变成竖。 光:先写短竖,再写两边的点和撇;横在横中线上起笔,略往上扬,竖弯钩紧贴竖中线起笔。低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故:注意笔画间的穿插。注意反文与折文的区别,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乡:两个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第一个撇折在竖中线上起笔,第二个撇折略微上扬,长撇舒展。 3. 指导学生描红、临摹,并提醒保持正确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提示学生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 4. 展示学生作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1. 参与回忆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动漫笔顺。 2. 观察教师的范写,跟随进行书空练习,注意各个汉字的书写要点。 3. 进行描红、临摹练习,注意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同时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4. 积极参与作品展示,接受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学习如何改进自己的书写。
四、配乐读,重拓展 1. 播放配乐朗读《静夜思》,学生边听边跟着小声地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指导学生完成本课对应的训练题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1. 在教师播放配乐朗读《静夜思》时,学生跟随音频小声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按照教师的指导,认真完成本课的训练题目,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忆旧知,识字词 1. 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进行“开火车”认读游戏,鼓励学生争取读得又快又准。 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读音准确性和反应速度,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指导同桌合作,一人读出生字,另一人用该生字组词。 监听学生组词的准确性,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组织听写词语活动。 如果学生全写对了,就鼓励他们在听写本上画上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 如有错误,及时帮助纠正,并解释正确的词语。 4. 选择几名学生接力读古诗,每人读一句。 确保其余学生认真听,并注意字的读音。 1. 参与“开火车”认读游戏,争取快速而准确地读出生字。 2. 与同桌合作,轮流读出生字和组词,共同学习和记忆新字词。 3. 参与听写词语活动,争取准确无误地写出所听的词语。 如果全部正确,自豪地在听写本上画上小红花。 如有错误,接受帮助并学习正确的词语。 4. 接力读古诗,每个人负责读一句,同时注意听其他同学的读音,学习正确的发音。
二、读古诗,感诗情 1. 指导学生自由读古诗,然后指名学生进行朗读,并给予具体的朗读指导。 确保学生读得一字不差,正确无误。 强调诗句之间的停顿,亲自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 2. 引导学生通过插图或想象来理解诗意,从而更好地读出诗歌的节奏。 例如,描述第二句诗中月光如霜的景象,以及第四句中借明月表达的思乡情感,让学生在朗读时融入感情。 3. 推动学生熟读成诵,可以由教师范读或班上的“朗读小能手”带领。 使用音乐和图画增强感染力,帮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 指出第一、二、四句末尾带有“ɑnɡ”韵的字,让学生体会并读出诗歌的韵味。 4. 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评选出“朗读之星”。 5. 在朗读过程中,帮助学生感悟诗人的情感,并联系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思念亲人和故乡,以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诗情。 1. 自由读古诗,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诗句的正确性和停顿。 2. 借助插图或自主想象,理解诗意,尝试在朗读中表达出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3. 跟随范读或“朗读小能手”,努力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 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争取成为“朗读之星”。 5. 在朗读中深入感悟诗人的情感,并结合自己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体验诗情。
三、抓字眼,明诗意 1. 指导学生学习第一、二句诗。 指名朗读第一句诗,并结合插图讨论这句诗描述的时间和地点。 解释“明月光”指的是明亮的月光。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描述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床前的感觉。 齐读第二句诗,鼓励学生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并与同桌交流。 指导理解“疑”和“霜”的意思,并通过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霜和月光的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用“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并讨论月光的特点。 指出“疑”字揭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注意节奏和停顿。 2. 指导学生学习第三、四句诗。 指名读诗句,鼓励学生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并与同桌交流。 通过动作示意帮助学生理解“举头”和“低头”这一组反义词。 结合图片和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并讨论诗人表达的感情。 拓展讨论为什么诗人望月会思念故乡,并引入我国传统文化中明月的象征意义。 3. 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并讨论整首诗的意思。 1. 参与第一、二句诗的学习,包括朗读、讨论、理解关键词汇和句子意思,以及有感情地朗读。 2. 参与第三、四句诗的学习,包括朗读、圈出不理解的词汇、理解动词和反义词、看图说话来理解诗意,以及讨论诗人的感情。 3. 整合对全诗的理解,尝试概括整首诗的意思,并参与讨论。
四、想意境,背古诗 1. 利用插图和柔和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李白的角色,想象自己远离家乡,在夜晚站在窗前望月。 鼓励学生带着相应的心情、表情和动作来吟诵古诗。 2. 指导学生练习背诵古诗。 使用音乐和动作来加强记忆,也可以采用定位填空法等记忆策略。 指名已经会背的学生进行示范,或者组织几名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对于还未掌握的学生,让他们边听边想象画面,以加深理解和记忆,然后再次练习背诵。 3. 组织学生完成本课对应的训练任务。 1.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角色想象自己就是李白,在夜晚望着圆月,并尝试用相应的心情、表情和动作来吟诵古诗。 2. 通过各种方法练习背诵古诗,包括跟随音乐和动作,或者通过定位填空法等方式来帮助记忆。 3. 参与背诵示范或比赛,对于还未完全记住古诗的学生,通过聆听他人的背诵并想象诗句中的画面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4. 完成本课的训练任务,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静夜思》这首古诗广为流传,有部分学生在之前已经会读、会背了。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领读课文。生生互动,互为师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指导朗读环节,我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渲染以及我富有感染力的引说,让一种浓浓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