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的压强教案(表格式)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9.2液体的压强教案(表格式)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10 06: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一、教材分析
液体压强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2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为今后学习浮力、大气压强做好知识铺垫。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三、教学目标
1. 物理观念:
(1)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学会使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2. 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
(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感受液体的压强。
(2)通过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熟悉使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3. 科学态度与责任:
(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四、重难点
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
难点: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和液体压强公式。
五、教具准备
PPT、瓶子、托盘、微小压强计、烧杯、水、盐水、玻璃管。
六、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引 入 帕斯卡仅仅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播放视频 水可以把玻璃压裂是因为水的压强。我们今天一起探究一下液体的压强。 观看视频 引入新课
新 课 推 进 一、认识液体的压强 液体有很强的流动性,属于流体。在液体中,液体受重力,同时分子间会有相互的碰撞,液体压强由此产生。 液体作为流体,它的压强与固体有何区别? 1.探究液体压强的存在 (1)提出问题 液体对容器底,容器壁有压强吗?液体内部有压强吗?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请展示你们的设计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①液体对容器底是否有压强 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包上橡皮膜,另一端开口向上倒入水,观察橡皮膜的形变。 得出结论 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②液体对容器壁是否有压强 I.将侧面开口的玻璃管包上橡皮膜,另一端开口向上倒入水,观察橡皮膜的形变。 得出结论 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 II.将塑料瓶上下扎两个小孔,倒入水后观察水流出的轨迹。 得出结论 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 ③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 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包上橡皮膜伸入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形变。 得出结论 液体内部有压强。 2. 液体压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1)提出问题: 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可能与深度,液体的密度,液体的质量有关 (3)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微小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使用前U型管两侧液面相平,伸入液体后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 请展示你们的设计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①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的特点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液面下同一深度,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并记录液面高度差。 得出结论 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②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液面下不同深度,观察并记录液面高度差。 得出结论 同一液体中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数据分析 得出结论 同一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③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伸入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观察并记录液面高度差。 得出结论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④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的关系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伸入不同质量的水中,保持深度相同,观察并记录液面高度差。 得出结论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误差分析 1.改变探头的方向时,手拿探头不稳定,导致高度差读数略有不同。 2.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液体时,液面会略微上升,导致深度测量出现误差。 二、液体压强公式 将包有橡皮膜的玻璃管竖直伸入水中,向玻璃管中倒水。 橡皮膜没有凹凸时,橡皮膜上方的水柱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力和烧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力相等。 学生认真听讲,了解液体压强的产生。 猜想:液体对容器底,容器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 展示设计方案 现象:倒入水后,橡皮膜向下鼓起。倒入的水越多,橡皮膜的形变越明显。 现象:倒入水后,橡皮膜向侧面鼓起。倒入的水越多,橡皮膜的形变越明显。 现象:倒入水后,水喷出,下面的小孔喷出的距离更远。 现象:伸入水后,橡皮膜向上鼓起。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进一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分析数据,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分析误差的产生原因。 推导液体压强公式 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实验感受压强的大小。 通过公式计算培养科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 特点: 影响因素: 2. 液体压强公式: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集新课讲解和实验探究教学的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从“学习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多种学习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多点开花,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的教学理念。
物理是实验学科,很多物理现象都要通过实验去呈现、去验证。本节课,物理实验贯穿教学全过程,从液体中是否存在压强到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及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都给每位学生提供探讨用的实验。
我利用每次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步骤分明,并结合实验,让学生对控制变量法有所体会。坚持下去,必能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动手操作能力、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不足之处:
1、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应给学生再多一点时间,充分让学生进行展示。
2、讲述过程中语速过快,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造成了他们跟不上节奏而放弃听讲的念头。
3、在有些环节中我的语言不够简练,浪费了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时间超过规定要求。
4、课前学情估计不足,没有积极调动所有学生,这也是我教学经验不成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