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等五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等五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9 20:4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登飞来峰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学习并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如“关注意象”“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知人论世”,体会诗人的情感。 初步了解登高抒怀诗的特点,感受诗言志的共性。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2.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能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如“关注意象”“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知人论世”研读诗歌。
2.能在比较阅读中,初步了解登高诗的特点和诗言志的共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巍巍中华处处是美丽风光,这个假期,同学们寻访了祖国的山川湖海,肯定和好友们分享了不少旅途中的美好见闻吧。古人也喜欢亲近山水,倘若他们生活在现代,也会借助微信与友人分享生活。看——这就是王安石发来的朋友圈!(见PPT3) 二、学习任务群 (一)朗读诗歌——初感知 1.让我们跟着音频一起来朗读诗歌吧。(播放音频)(见PPT4) (二)为诗配图——赏其景 2.同学们,这儿有三幅风景图,你觉得哪一幅图片与王安石朋友圈发的诗歌最为匹配,结合诗句,说明理由。(见PPT5) 图 1 讨论可知,图片中是一座高塔,诗句中也提到了“千寻塔”,古代以八尺为一寻,千寻之塔,可想而知应是高耸入云的,正因为塔高,故在塔上可以看见“日升”,太阳升起来、光芒四射的画面,充满了朝气蓬勃之感。(见PPT6) B图和古诗相匹配。图片中诗人正站在山的最高处,俯瞰山下的景色,尽管浮云层层叠叠,好似遮挡了视线,可遮挡不住登高望远的诗人,更抵抗不住诗人内心的汹涌澎湃。这样宏大的氛围和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气势两相符合。(见PPT7) C图和古诗不匹配。从图片中可知,景物是花草树木、房屋流水,视野也是平视而非俯瞰,和《登飞来峰》毫无相似之处。(见PPT8) 同学们在讨论中都抓住了诗句中景物的特点,关注了“千寻塔”“日升”“浮云”等意象。那意象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敏锐地发现,意象不仅仅是景物,更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例如“浮云”,自然界中漂浮着的云总会遮挡前路,像极了那阻碍诗人奋斗前行的小人,所谓“虬龙鸾凤,依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古代诗歌中的“浮云”便带有了贬义色彩,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 那么“千寻塔”呢?塔本身就是一层一层往上,有着“节节高”的吉祥意味;再加上“千寻”的高度,更显得它高高在上,令人仰慕,有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 那么“日升”呢呢?太阳本就因其光芒万丈,被视为“光明”“希望”的象征,而升起来的动态过程更凸显着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正在到来。 小结:关注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诗歌。再来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吧!(见PPT9) (三)为图着色——品其情 3.我们已为王安石的朋友圈找到了匹配的风景照,可惜灰白的图片未免太过单调,可否试着为图片着上色彩呢。结合小贴士,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讨论。(见PPT10) 图 2 相信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能做到: 1.在限定时间(3分钟小组活动时间)内全员参与、展开讨论、动笔记录。 2.组内的记录汇报员需在《学习任务单》上进行记录,并代表小组上台汇报。每组发言时间需控制在2分钟内。(见PPT11) 通过讨论,第一小组认为A图是暖色调的,(再点击)“千寻塔”气势之高峻,一声“鸡鸣”声音之洪亮,“日升”时色彩之明艳,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朝气蓬勃的氛围,给人以积极、热烈之感,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王安石内心的远大抱负和无畏之情。(见PPT12) 同学们能不能试着用激昂的语气读出景色的朝气蓬勃和诗人潜藏其中的无畏之情呢?(教师范读) 像这样,借蓬勃之景抒发无畏之情的手法称之为“借景抒情”。(见PPT13) 第二小组认为B图也是暖色调,图片中诗人身处高处俯瞰浮云的姿态和诗眼“不畏”二字相映衬,“不畏”的意思是毫不畏惧,这样孤高傲岸、不可战胜的大无畏之情必然是与积极热烈的暖色调相匹配。(见PPT14) 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将重音落在“不畏”上再读一读诗歌呢?(教师范读) 像这样用直接点明情感的手法称之为“直抒胸臆”。 小结:相信通过各个小组精彩纷呈的发言,大家已经掌握了鉴赏诗歌情感的法宝——关注抒情手法。(见PPT15) (四)补上定位——识其人 4.咦!王安石的朋友圈还少了个定位,同学们能否帮忙补上定位呢?(见PPT16) 小结:借助注释,我们知道了原来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王安石为什么会来到宝林山呢?老师帮同学们找到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见PPT17) 了解完诗人生平后,同学们再读诗歌,读出了一位怎样的王安石呢?是啊,正是这样一位 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有着远大政治理想 的王安石才能写出这样的《登飞来峰》。 小结:了解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诗歌,这就是知人论世的好处。 (五)建群取名——探其同 5.除了王安石,老师还看到了好几条分别来自于曹操、陈子昂、杜甫的朋友圈,老师为这些诗人建了一个微信群,请同学们结合诗歌的题目和内容,取一个贴切的群名,并说明理由。(见PPT18) 在讨论中,同学们关注到了题目中的“观”“望”“登”字,再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都是关于诗人登上高处、远眺四方从而触发的某种情思,最终为这个群取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叫“登高抒怀”。 小结:“虽美而非吾土兮,何足以留。”东汉时,王粲登楼作此名篇《登楼赋》,从此登高抒怀成为中国文人的传统。登高抒怀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有很大的数量(登高抒怀诗的特点见PPT19) 小贴士 登高抒怀诗:通常地点为亭台楼阁山的高处,因在高处,少有景物遮挡,俯视多见山川草树、云日飞鸟,所营造之意境或壮丽开阔或空旷寂寥。抒发的情感往往与诗人的当时境遇、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或怀古伤今,抒发悲怆之情;或锐意进取,抒发豪迈之情;或去国怀乡,抒发思乡之情……无论是豪情还是忧思,皆是古代诗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向情操的体现,即诗言志。
小结:《登飞来峰》正是登高诗的典范之作,诗人登高抒怀,见蓬勃之情,抒不畏之情,内心激荡的是一份想要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写此诗,言心中之志向。(见PPT20) 三、拓展作业 1.假如穿越时空,“登高抒怀群”中的诗人们看到王安石的朋友圈会如何评论呢?(见PPT21) 请根据本课所学鉴赏方法,自主研读《登幽州台歌》和《望岳》,仿照曹操的评论,试着以陈子昂和杜甫的口吻给这条朋友圈留言评论。留作同学们课后作业完成。 四、结语 今天,我们结识了遥隔一千多年的诗人,领略了高远宏大的气象,更唤醒了心中的那份诗情;走进古典诗歌,让我们拂去记忆上的灰尘,用诗人的情怀和智慧,点亮我们的人生。(播放音频)(见PPT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