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测六(3.4-3.5)
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1.在某一时刻风筝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 它将( )
A.上升 B.下落
C.保持静止 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2.下列四种情形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B.C. D.
3.我国的“嫦娥工程 ”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 ”三步进行,2019 年实施了落月计划,已知月 球上无大气、弱重力…在学校举行的“我想象中的月球车 ”科技活动中, 爱动脑筋的小晨提出了
以下有关设想,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球车须配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落月
B.可在月球车上安装重垂线,以便观察倾斜程度
C.小晨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地球上的小, 惯性也同样比在地球上要小
D.小晨在月球上不可以用天平准确测出一个鸡蛋的质量, 但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准确测出一个鸡
蛋在月球上的重量
4.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件中, 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车胎 ∧ B.车把 C.车轴 D.脚踏板面
5.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分别以 v1、v2、v3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 且 v1<v2<v3 .其牵引力分别
为 F1 、F2 、F3 ,不考虑空气阻力, 则(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无法确定
6.如图,在小明的推动下,小车与放置的木块一起以相同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前作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 1 页(共 16 页)
A.此时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小明对小车的推力大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C.小明后面的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 F 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 F 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
(用虚线表示)不可能是图中的(
(
C.
)A. B.
)
D.
8.宣城距南宁 220km,一轿车从宣城出发行驶 2h 后, 进服务区休息 30min 继续出发, 又过 3h 到
达南宁,则轿车从宣城到南宁的平均速度是( )
A.110km/h B.48.89km/h C.40km/h D.44km/h
9.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 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锥的质量为 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 3m 的小金属球,在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 8m 的小金属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 并以竖 直砖墙为背景, 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 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
锥的运动过程, 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 1∶2∶3
第 2 页(共 16 页)
C.甲、乙、丙三个纸锥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 1∶2∶3
D.由该实验可知: 形状相同的纸锥, 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10.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书受到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书受到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平衡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紧固锤头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进
C.利用安全气囊
D.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
12.小阳在超市购物,用 8N 的力水平推着一个购物车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小阳发现前面有台阶, 他马上用 17N 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运动,在此过程中有关小车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 17N B.小车受到的合力是 8N
C.小车受到的平衡力是 0 D.小车受到的合力是 25N
13.如图所示, 弹簧 B 固定在天花板 A 上,下端悬挂物体 C,处于静止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平
衡力的是( )
第 3 页(共 16 页)
A.B 对 C 的拉力和 C 受到的重力 B.B 对 A 的拉力和 B 对 C 的拉力
C.A 对 B 的拉力和 B 对 A 的拉力. D.A 对 B 的拉力和 B 受到的重力
14.如图, 一苹果放在水平桌面上, 下列一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桌面的压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桌子的压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
二 、填空题(3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不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正将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重 500 N 的一袋大米静止放到传送带上, 米袋先在传送带上滑动, 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
0.5 倍。米袋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为 N。
17.一木块在 1.5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 擦力为 N.若把拉力增大到 2.8N,仍使木块在该平面上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将 (选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
18.小金在做题时, 看到了如下三幅图像。他整理相应信息设计如下表格, 并按①②③的顺序做
了部分推理。
第 4 页(共 16 页)
阶段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时间 0﹣3s 3﹣6s 6﹣9s
状态 静止 向右加速 向右匀速
f 和 F 大小关系 f=F f<F ①
F 大小 2N 6N 4N
f 大小 ② ③4N 4N
(1)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
(2)小金在③处填 4N 的依据是:在阶段二和阶段三,物体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
力, ,因此,两个阶段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19.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提起重物, 记下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h 和对应的读数 F ,并 描出 F-h 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该重物质量为 kg,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的 拉力为 4.5N 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 N,当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为 4 cm 时,重物竖
直方向所受的力 (填“平衡 ”或“不平衡”)。 (g 取 10N/kg)
三 、实验探究题(16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0.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第 5 页(共 16 页)
(1)小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的两根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 在线的两端
挂上钩码, 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 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瞬间小卡片开始旋转, 一段时间后恢
复静止。此步骤是为了探究 。
(3)保持右侧滑轮的位置不变, 降低左侧滑轮的高度,如图乙所示,在两细线上各挂一只钩码
时,小卡片 (能/不能)平衡。
(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的操
作是 .
2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 (填“相同 ”或“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先后让小车在棉 布、木板、玻璃上运动, 记录小车运动的 ,对比三次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 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进一步推理,如果没有阻力,运动的小车将保持
(填“匀速直线运动 ”或“静止”)状态。
四 、解答题(1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如图所示, 是码头上经常见到的叉车搬运货物的情景,货物 M 放在叉车上, M 受到重力 G 和
支持力 N 的作用.
第 6 页(共 16 页)
请思考下列问题.
(1)当货物 M 静止时, N 和 G 关系怎样?
(2)当叉车使货物匀速上升时, N 和 G 关系怎样?
(3)当叉车使货物加速上升时, N 和 G 关系怎样? 如果加速下降呢?
23.小明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相关问题,请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科学比较粗糙程度:按图先后拉动体积和形状相同的木块、铁块, 测出并比较两个滑动摩
擦力大小, 即能比较出木块和铁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以上实验设计是否科学?请说明原
因: 。
(2)科学描述运动状态:小林用测力计把木块向前推动, 此过程中,拉力 F 和木块前进的速度 v 的大小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请描述一下木块在各时间段的运动状态。-
(3)科学处理数据:请在图丁中,画出 0﹣6s 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
第 7 页(共 16 页)
周周测六(3.4-3.5)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1.C
【解析】解:在某一时刻风筝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根据牛顿
第一定律可知, 风筝的运动状态将不做任何改变, 即仍保持静止状态.
故选 C.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
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下去.
2.D
【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四个条件缺一
不可。
A.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 A 错误;
B 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 B 错误;
C.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故 C 错误;
D.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故 D 正确。
故选 D。
3.B
【解析】(1)降落伞是利用空气阻力减低物体运动速度的,根据月球上有无空气判断;
(2)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工作的,根据月球上是否具有重力判断;
(3)惯性与质量大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4)天平测质量, 测力计测重力都是利用物体的重力实现的。
A.月球上没有空气,配备降落伞也不能降低月球车的着陆速度,故 A 错误;
B.月球上也有重力,只是比地球上小一些,因此可在月球车上安装重垂线,以便观察倾斜程度,
故 B 正确;
C.小晨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地球上的小, 但是惯性与重力无关,故 C 错误;
第 8 页(共 16 页)
D.小晨在月球上可以用天平准确测出一个鸡蛋的质量,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准确测出一个鸡蛋在
月球上的重量, 故 D 错误。
故选 B。
4.C
【解析】减小摩擦的方法:① 减小压力;②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注入
润滑油;⑤改变接触面, 据此分析判断。
A.车胎上的花纹, 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 A 不合题意;
B.车把上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 B 不合题意;
C.车轴里面有很多滚珠,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力,故 C 符合题意;
D.脚踏上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故 D 不合题意。
5.A
【解析】解:
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和牵引力的作用; 因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所以在水平方向 受力平衡, 即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汽车的牵引力, 因在不同的速度下汽车均处于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每次的牵引力均等于其受到的摩擦力, 摩擦力不变,则牵引力相等, 即 F1=F2=F3 .
故选 A.
(1)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
(2)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
6.A
【解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3)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分析;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
A.木块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者之间虽然相互接触但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肯定不受
摩擦力,故 A 正确;
B.因为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它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 即二者相等, 故 B 错误;
第 9 页(共 16 页)
C.小明后面的脚向后蹬地,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地面对它施加向前的摩擦力,故 C 错误;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等于小车和木块的重力之和,肯定大于小车的重力,因此小车的重力和地
面的支持力肯定不是平衡力, 故 D 错误。
故选 A.
7.D
【解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判断。
A.当小球被水平抛出时,由于惯性, 它会沿水平方向运动;由于受到向下的力 F,因此会同时
向下运动, 因此小球一边向右一边向下做曲线运动,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将小球向右下方抛出,只受向上的力 F 时,由于惯性,在竖直方向上会先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再
向上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惯性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将小球竖直向下抛出时,且受到的了 F 竖直向下,那么小球竖直向下运动,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当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F 时,它肯定会向上运动,不可能水平方向运动,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8.C
【解析】轿车从宣城到南宁的总时间:t=2h+0.5h+3h=5.5h,
轿车从宣城到南宁的平均速度: ;
故选 C。
理解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9.C
【解析】(1)根据公式v =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相同的距离,
通过砖的层数比较经过的路程即可;
(2)根据v = 可知,当时间相同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比较三个纸锥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
之比即可;
(3)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它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 据此计算三个纸锥受到的阻力之比;
(4)将三个纸锥下落时的阻力之比与速度之比进行比较即可。
A.根据图片可知,甲、乙、丙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经过的砖的层数相同,根据v = 可知,它们都
第 10 页(共 16 页)
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在一个时间间隔 t 内,甲、乙、丙经过砖的层数之比为:1:2:3,因此路程之比为:1:2:3,
根据公式v = 可知, 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为: 1:2:3,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那么三个纸锥受到阻力之比为:mg:(3+1)
mg:(8+1)mg=1:4:9,故 C 错误;
D.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为:1:2:3,阻力之比为 1:4:9,因此得到: 形状相同的纸锥,下
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10.C
【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
解: A.书受到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 虽方向相同,但分别作用在书和书桌上, 不符合二力
平衡的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A 错误;
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同的,不是一对相互
作用力,故 B 错误;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故 C 正确;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分别作用在书桌和书上, 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 D 错误;
故选 C.
11.D
【解析】惯性是一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分析物体受到外力前后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即
可。
A.锤头和锤柄原来都是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地面后受到阻力变为静止状态,而锤头则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因此就套得更紧了,那么紧固锤头利用的惯性现象,故 A 不合题意;
B.滑板车原来就是运动状态, 当不再蹬地时虽然动力消失了,但由于惯性还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
第 11 页(共 16 页)
态继续前进,故 B 不合题意;
C.当汽车高速行驶突遇意外状况紧急踩刹车时, 人的上半身会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有可能撞 到汽车的仪表盘或前风挡玻璃发生危险,而安全气囊能够在撞击的瞬间阻挡在人前面,减小碰撞
的危害,故 C 不合题意;
D.撑杆跳运动员利用撑杆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自己的重力势能,从而上升更大的高度,因此不属于
惯性现象, 故 D 符合题意。
12.D
【解析】 开始,小车在水平方向:受水平向前的推力 F1=8N,水平向后的摩擦力 f,小车做匀速
直线运动, 则 f=F1=8N;
向后拉小车时, 拉力 F2=17N,但是压力和粗擦程度都没变, 故摩擦力 f=8N,大小不变,小车相 对地面向前运动,只是速度在减小,故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后。则小车受的合力 F=F2+F=17N+8N=25N。
故选 D
先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 小车在水平方向受人的水平作用力 F,滑动摩擦力 f,然后求合力; 另
外对物体受力分析时,要考虑物体的运动状态。
13.A
【解析】平衡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据此分析判断。 A.B 对 C 的拉力和 C 受到的重力,二者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和同一直线上,
为平衡力, 故 A 正确;
B.B 对 A 的拉力和 B 对 C 的拉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 B 错误;
C.A 对 B 的拉力和 B 对 A 的拉力.它们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而不是一个物体,不是平衡力, 故 C
错误;
D.A 对 B 的拉力等于 B 和 C 的总重力,大于 B 受到的重力,二者大小不等, 肯定不是平衡力,故
D 错误。
故选 A.
14.B
【解析】平衡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据此分析判断。
第 12 页(共 16 页)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桌面的压力, 二者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且前者作用在苹果上,
而后者作用在桌面上,肯定不是平衡力, 故 A 错误;
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 ,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苹果)
和同一直线上, 是平衡力,故 B 正确;
C.桌子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桌子的压力,二者都是竖直向下的,前者作用在苹果上,后者作用在
桌子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 C 错误;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二者都是竖直向下的,前者作用在苹果上,后者作用在
地面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 D 错误。
二 、填空题(30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改变; 维持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解答。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16.右; 0
【解析】 米袋静止放上传送带, 米袋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故米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当 米袋随传送带仪器匀速运动时,假设米袋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因米袋匀速运动,找不到另一
力与这个摩擦力平衡,故米袋在水平方向不会受到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如相互接触的两物体无相对滑动或者相对滑动趋势, 将
没有摩擦力。
17.1.5;不变
【解析】解:由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
擦力 f=F=1.5N;
当拉力增大后,因为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仍等于重力,没有变化;而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
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
故答案是: 1.5;不变.
(1)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
(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第 13 页(共 16 页)
18.(1)f=F;2N
(2)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
【解析】物体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 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
(1)①中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F 和 f 是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故 f=F,②中 f=F,因此 f
的大小为 2N.
(2)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与拉力大小无关, 因此在阶段二和阶 段三,物体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力,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因此,两个阶段受到
的摩擦力相等。
故答案为:(1)f=F 2N (2)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
19.0.45;0;平衡
【解析】(1)(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结合图乙确定物体的重力和桌面
的支持力;
(3)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 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
(1)当物体静止在桌面上时,它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支持力和重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 到: G=F 拉+F 支持。随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增大, 则桌面的支持力逐渐减小;当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与物体重力相等时, 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根据图乙可知, 测力计保持不变的示数为 4.5N,
所以物体的重力诶 4.5N,质量为:m = = = 0.45kg;
(2)根据 G=F 拉+F 支持可知,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的拉力为 4.5N 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 0N; (3)根据图乙可知, 当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为 4cm 时, 它的拉力小于 4.5N,此时物体仍然在桌
面上保持静止, 因此处于平衡状态, 受到平衡力。
三 、实验探究题(16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0.(1)钩码的数量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能
(4)用剪刀将小纸片剪开
第 14 页(共 16 页)
【解析】(1)纸片上受到的拉力由砝码的重力产生,砝码的数量越多,重力越大,纸皮受到的拉
力越大;
(2)分析二力平衡中哪个条件发生改变即可;
(3)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分析绳子上的拉力大小是否相等即可;
(4)将纸片剪开, 就变成两个物体, 此时每个纸片上都只受一个拉力, 观察纸片是否能够保持
平衡状态即可。
(1)小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的两根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 在线的两端
挂上钩码, 实验中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 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此时纸片上的两个拉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
线上, 则此步骤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保持右侧滑轮的位置不变,降低左侧滑轮的高度,如图乙所示,在两细线上各挂一只钩码。 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可知,它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则此时纸片上的两个拉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即小卡片能平衡。
(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的操
作是: 用剪刀将小纸片剪开。
21.相同; 距离;远;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根据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 现象和结论分析解答。
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先后让小车在棉布、木板、玻璃上运动,记录小 车运动的距离,对比三次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远。进一步推理,
如果没有阻力, 运动的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 、解答题(1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答:由图知,货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 G,另一个是支持力 N.
(1)货物静止时, 受到的支持力 N 和重力 G 是平衡力, 即 N=G;
(2)无论是货物匀速上升还是匀速下降,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即 N=G;
(3)货物加速上升时, 受到合力的方向向上, 因此支持力 N 大于重力, 即 N>G;
第 15 页(共 16 页)
货物加速下降时,受到合力的方向向下, 因此支持力小于重力,即 N<G.
【解析】①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物体在受平衡力时,一定
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3.(1)不科学,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2)0~1 秒静止状态,1~3 秒 向前做加速直线运动,3~5 秒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 5~6 秒向前做
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为 0
(3)
【解析】(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如果要用滑动摩擦摩擦力的大 小反映接触面粗糙程度大小, 就必须控制压力相同。而体积相同时, 铁的密度大于木块密度,根
据 F=G=mg=ρVg 可知,二者的压力并不相同, 据此分析解答;
(2)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如果速度为零,那么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速度不断增大, 那么物体处于加速装;如果速度保持不变,那么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速度减小,那么做减速运
动。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结合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分析各个时间段内摩擦力的变化
即可。
(3)根据丙图可知, 0~1s 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
f=F=100N;
在 3~5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 f=F'=200N。无
论是 1~2s 内加速状态,还是 5~6s 内的减速状态,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
到的滑动摩擦力始终为 200N,如下图所示:
第 16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