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6.3.1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共22张ppt1份视频)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6.3.1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共22张ppt1份视频)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09 20: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阐明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成基因库、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概念,明确进化的实质。
2.运用数学方法计算不同情境下的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概括、归纳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小组建模模拟活动,阐明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并据此解释新情境中的进化过程。
4.通过对进化实例等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深化进化与适应观,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视频情景导新课
回归课本探新知
在19世纪中叶之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上长满了浅色的第一,桦尺蛾几乎都是浅色的。
随着工业革命,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到1985年,曼彻斯特附近的黑色桦,尺蛾所占比例激增到接近98%;而在非工业化地区,浅色桦尺蛾仍然占绝对优势。
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任务一:1 结合视频和资料,小组合作构建“桦尺蛾黑化” 形成的模型?
回归课本探新知
桦尺蛾体色有浅色和黑色
黑色个体被天
敌捕食几率小
浅色个体被天
敌捕食几率大
存活的多,
后代也多
存活的少,
后代也少
黑色个体
越来越多
浅色个体
越来越少
2 研究 “桦尺蛾黑化” 现象,应从什么方面着手?
个体 / 群体?
表型 / 基因型?
数量 / 比例?
任务二:阅读课本110-111页,理解以下概念
回归课本探新知
生活在曼彻斯特地区一片桦树林中的全部桦尺蛾(包括卵、幼虫:蠖、蛹、成虫:蛾)。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
该基因的总数
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
×100%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
在一个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占种群内全部个体的比值。
种群
基因库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回归课本探新知
情境 在一个桦尺种群中, 基因型为SS、Ss、ss有100、200、700个,问题1、计算该种群中SS、Ss、ss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多少?
问题2、计算S和s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问题3、该种群中的个体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一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任务三: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二、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回归课本探新知
亲代基因型频率 SS(10%) Ss(20%) ss(70%)
亲代基因频率 (配子的比值) S( ) S( ) s( ) s( )
S( ) s( ) 子一代基因型频率 SS( ) Ss( ) ss( )
子一代基因频率 S( ) s( ) 10%
10%
10%
70%
20%
80%
4%
32%
64%
20%
80%
在一个桦尺种群中, 基因型为SS、Ss、ss有100、200、700个,问题1、计算该种群中SS、Ss、ss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多少?
问题2、计算S和s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问题3、该种群中的个体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一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任务三: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在一个桦尺蛾种群中, 基因型为SS.Ss.ss各有100、 200、 700个,即S和s的基因频率分别是20%和80%,若该种群发生以下4种情况,则种群中S和s基因频率分别为多少
问题1:所有SS个体失去求偶和交配能力,且随机交配一代;
问题2:有10个SS个体突变为Ss,(s代表不同的隐性突变基因);
问题3:从外地迁入了100只基因型为ss的桦尺蛾;
问题4:由于工业污染使树皮变成了黑色,致使浅色桦尺蛾中有 20%被捕食,而黑色桦尺蛾中仅有1%被捕食。
回归课本探新知
任务四:阅读材料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回答以下问题,完成表格
SS个体数 Ss个体数 ss个体数 S基因频率 s基因频率
初始值 100 200 700
问题1 0 200 700
问题2 90 210 700
问题3 100 200 800
问题4 99 198 560
任务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回答以下问题,完成表格
回归课本探新知
20% 80%
11.11% (1/9) 88.89%
(8/9)
19.5%
80.5%
18.18% (2/11) 81.82%
(9/11)
23.1% 76.9%
如果一个桦尺蛾种群中仅有50个个体, 其中基因型为Ss有1个,ss有49个,若Ss个体在交配前偶然死亡,S、s基因频率为多少?
S: 0, s: 100%
回归课本探新知
任务五:阅读材料并计算
任务六:结合任务五和任务六的结果,总结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
1、种群规模小;
2、种群个体间不能自由交配产生后代;
3、有个体的迁入和迁出;
4、发生突变;
5、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
不同表型个体生存和繁殖机会不相等
自然选择
种群遗传平衡
1.种群规模非常大;
2.种群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
3.没有迁入和迁出;
4.没有突变的发生;
5.没有发生自然选择。
遗传平衡定律
(P+q)2=p2+2pq+q2
回归课本探新知
回归课本探新知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新的等位基因
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种群中出现大量可遗传的变异
种群基因频率
染色体变异
突变
自然选择
二、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任务三:写出男女有关色觉的基因型及婚配方式
  19世纪中叶以前,桦尺蛾几乎都是浅色型的,该种群中S(黑色)基因的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的桦尺蛾却成了常见的类型,S基因的频率上升到95%以上。
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决定浅色性状)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呢
提出问题
  黑褐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蛾的生存,对黑色桦尺蛾生存有利,环境的选择作用使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即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作出假设
三、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回归课本探新知
1870年,桦尺蛾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SS10%,Ss20%,ss70%,S基因的频率为20%。
假如树干变黑使得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增加10%。
第2-10年,第2~10年间,该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每年的基因频率是多少?(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任务七:阅读资料,计算数据
回归课本探新知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
基因型频率 SS 10% 11.5%
Ss 20% 22.9%
ss 70% 65.6%
基因频率 S 20% 23%
s 80% 77%
70.7%
26%
29.2%
14.7%
56.1%
60.9%
26.1%
73.9%
29.3%
13.1%
升高
降低
1870年,桦尺蛾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SS10%,Ss20%,ss70%,S基因的频率为20%。
问题2:假如环境治理使得地衣恢复树干变白,浅色个体每年增加10%,黑色个体减少10%。
问题3:假如环境恶化,树干变黑加快,使得浅色个体每年减少20%,黑色个体增加20%。
问题4:假如环境大幅改善,地衣恢复树干变白,浅色个体每年增加20%,黑色个体减少20%。
预期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
回归课本探新知
任务七:阅读资料,分析数据,得出结果及结论
结果?
S(深色)基因频率逐渐下降,s(浅色)基因频率逐渐上升。
树干变黑,S(深色)基因频率逐渐上升,s(浅色)基因频率逐渐下降。
树干变白,S(深色)基因频率逐渐下降,s(浅色)基因频率逐渐上升。
环境变化剧烈,基因频率变化更明显。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任务七:阅读资料,分析数据,得出结果及结论
回归课本探新知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
问题1 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吗?为什么?
问题2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型?为什么?
会,因为树干变黑后,浅色个体容易被发现,被捕食的概率增加,许多个体可能没有交配、产卵前就被天敌捕食,导致其个体数减少,影响出生率。
表现型,基因型并不能在自然选择中起直接作用,因为天敌在捕食桦尺蠖时,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结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任务八:小组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回归课本探新知
生物进化的实质:
种群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
(定向)
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分析:
结论:
回归课本探新知
进化
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种群
基本 单位
原 材 料
决定 方向
实 质
课堂小结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3)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5)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
1 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种群:

巩固练习促提升
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色盲5人,女性携带15人。男性色盲11人,求XB,Xb的频率?
【解析】由于男性个体中的Y染色体上没有与色盲有关的基因,所以应该将Y染色体所占的比例去除。
Xb= ×100% =6%
200*2 + 200
15 + 5*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