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枫树上的喜鹊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枫树上的喜鹊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9 21:3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枫树上的喜鹊》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提示: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核心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可用结构图示呈现
《枫树上的喜鹊》是统编教材二下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想象丰富、充满童趣的散文。这篇课文讲述“我”喜欢看村子渡口旁枫树上的喜鹊窝,并把喜鹊称呼为喜鹊阿姨,把小喜鹊称呼为喜鹊弟弟,把它们互相的叫唤想象成唱歌、做游戏、学习和语言交流,表达了“我”喜爱喜鹊一家的情感。课文语言简朴,充满童真童趣,特别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一到第四自然段主要讲“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这部分4次直接写到“我喜欢”,强调了“我”对喜鹊的喜爱之情。此部分想象丰富,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对枫树、喜鹊一家的喜欢。第五到第十三自然段讲“我”看到喜鹊爱意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唱歌游戏、学拼音、认识太阳,拟人化的叙述,表达了“我”的快乐和喜爱之情。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情景展开想象,借助课文的句式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因此本课时主要学习第一到第四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读懂“我”看到了什么和想到了什么,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对枫树和喜鹊深深的喜爱之情,并紧扣句式引导学生展开对“鸟窝”的联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喜鹊阿姨和我说话”的想象,发展语言能力。
学习者分析 提示: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本班共有学生39人,男生20人,女生19人,两极分化比较明显,总体来说学生此时的识字能力已经进入一个飞跃的期间。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看到一篇课文,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结合课文的一定语境认读生字,但优等生与潜能生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优秀的孩子很突出,都比较全面,学习习惯比较好,学习比较主动自觉。学困生占了相当的比例,个别学生有上课开小差的习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一直拖拖拉拉,效率低,上课时无法做到专心致志,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与订正。新课程识字量很大,对个别接受慢的孩子造成阅读困难,从而削弱了学习兴趣。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有待加强,整体阅读与书写水平有待提高。 本课是我制作了精美的板贴,设计了较多新颖的教学环节,比如猜字谜、视频介绍生字、字源识字等展开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加学生思考能力与时间,课上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就意味着他们开小差、出神的时间就少了。
学习目标确定 提示: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
教学目标: 用字理、生活识字等方式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弟”“姨”2个生字。 学习第一到第四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读懂“我”看到了什么和想到了什么,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对枫树和喜鹊深深的喜爱之情。 启发想象、紧扣句式引导学生展开对“鸟窝”的联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喜鹊阿姨和我说话”,发展语言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字理、生活识字等方式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弟”“姨”2个生字。 2.学习第一到第四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读懂“我”看到了什么和想到了什么,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对枫树和喜鹊深深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1.启发想象、紧扣句式引导学生展开对“鸟窝”的联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喜鹊阿姨和我说话”,发展语言能力。
学习评价设计 提示: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师:我们一起来叫叫他的名字吧! 师:是啊,喜鹊就是报喜鸟,人们很愿意听到它的叫声。 师:瞧!人们还为喜鹊造了很多成语呢!(喜鹊登枝、开心得眉毛都笑弯了——喜上眉梢、七夕牛郎织女相会就是在喜鹊搭起的桥上——鹊桥相会) 师:出示字源识演变,左边是三点水,说明和水有关;右边是“度”,一年一度泼水节,是个形声字。 师:渡和水有关(出示渡口图)过河的地方就是渡口,过河的船就是——渡船。撑着渡船从河的一边到另一边就是——渡河或摆渡。 师:枫树像什么? 师:一把什么颜色的伞? 师:为什么是绿色的? 师:《课堂作业本》枫树好像一把( )的绿色太阳伞。 师:还是一把? 师:请你用手撑一下桌子,需要用到手掌。难怪左边提手旁,说明与手和手部动作有关。右边是掌。 运动员在——撑杆跳,船夫在——撑船,下雨了要——撑伞,思考时要——撑头,还有我们之前学过的一首古诗——小娃撑小艇。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教师活动1 猜一猜谜语。 背黑肚白尾巴长,银白项圈围脖上,谁家有了大喜事,它就飞来报吉祥。 师:我们一起来叫叫他的名字吧! 出示喜鹊的图片,介绍喜鹊的特性和寓意,了解人们对喜鹊的喜爱。 听喜鹊叫声,询问学生内心想法。 师:是啊,喜鹊就是报喜鸟,人们很愿意听到它的叫声。 师:瞧!人们还为喜鹊造了很多成语呢!(喜鹊登枝、开心得眉毛都笑弯了——喜上眉梢、七夕牛郎织女相会就是在喜鹊搭起的桥上——鹊桥相会) 引读课题:枫树上的什么?哪里的喜鹊? 学生活动1 生预设:喜鹊 生预设:喜庆、开心、愉悦 活动意图说明: 激趣导入,梳理思路,了解喜鹊的外形特点,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环节二:初读课文,了解“四个喜欢”教师活动2 出示学习任务一: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2)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学习任务二: (1)默读课文1-4自然段,文中有几个“喜欢”?请用“-——”画出。 (2)思考:课文反复说“我喜欢”,“我”喜欢的是什么?请用“圆圈”圈出,同桌说一说。 校对图画处,联系《课堂作业本》题目。 “喜欢”这个词语在课文中出现了______次。上面这段话中写了“我”喜欢______。 指名交流“我”喜欢什么。(板贴:枫树、喜鹊的窝、喜鹊阿姨、喜鹊弟弟),连起来说一说。出示句子: “我”喜欢( )、( )、( )和( )。 学习“姨”字。 猜字源识字,了解女字旁。 妈妈的朋友——阿姨,妈妈的妹妹——小姨,爸爸的姐姐——姨妈。 学生活动2 生预设:渡口旁有一棵枫树;作者很喜欢喜鹊阿姨...... 生预设:“喜欢”这个词语在课文中出现了___4___次。上面这段话中写了“我”喜欢 喜鹊窝、喜鹊阿姨____。 “我”喜欢( 枫树 )、( 喜鹊窝 )、( 喜鹊阿姨 )和( 喜鹊弟弟 )。 活动意图说明 先请学生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是围绕哪几个方面做展开的,做到一个粗略梳理的目的,并且用一句话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梳理了全文主旨。以自由朗读等交流形式展开,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学生如何读懂句子、怎样理解课文的目的。 环节三:品读课文,学习“四个喜欢”教的活动3 交流一:喜欢枫树。 (课件出示第一段):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 看枫树。 ①教师引导:“我”看到了什么?(板书:看) ③教学“渡”。(出示生字:渡)学生多种形式记“渡”。 师:出示字源识演变,左边是三点水,说明和水有关;右边是“度”,一年一度泼水节,是个形声字。 师:渡和水有关(出示渡口图)过河的地方就是渡口,过河的船就是——渡船。撑着渡船从河的一边到另一边就是——渡河或摆渡。 想枫树。 ①教师引导:看着枫树,“我”想到了什么?(板书:想、太阳伞) 师:枫树像什么? 师:一把什么颜色的伞? 师:为什么是绿色的? 师:《课堂作业本》枫树好像一把( )的绿色太阳伞。 师:还是一把? ③教学“伞”。 出示字源识字,哪篇课文学过?(《比尾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 ④教学“荫蔽”。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荫”和“蔽”都有草字头,草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 ⑤出示枫树图,想想说话,读好第二、三句。 教师引导:枫树长得很高很大,它的绿荫挡住了什么? (出示枫树图)启发想象,指导朗读。你站在树下觉得——很舒服,请读出舒服的感觉。你躺在树下感觉到很——凉快,请读出凉快的感觉。 ⑤师生合作朗读。 教师读“我”看到的句子,学生读“我”想到的句子。 交流二:喜欢喜鹊的窝 看喜鹊的窝 师:“我”看到枫树,“我”还看到了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课件出示,放大喜鹊的窝)说说看着喜鹊的窝,“我”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它好像______________。) 3.交流三:喜欢“喜鹊阿姨、喜鹊弟弟”。 学习任务三:朗读课文2-4自然段,用“____”画出“我”看到的,用“~~~”画出“我”想到的,同桌交流。 (1)看、想“喜鹊阿姨”。 ①引导:“我”还看到了喜鹊窝里的谁?(喜鹊阿姨) ②思考:喜鹊为什么能称呼为“喜鹊阿姨”? 质疑:把喜鹊称呼为喜鹊阿姨合适吗? (指导朗读,读出“我”的喜欢) ③小结:把喜鹊想象成喜鹊阿姨,亲切的称呼写出了“我”喜欢。(板书:称呼) (2)想“喜鹊阿姨”和“我”说话。 ①启发想象:看着喜鹊,听着鸟语,“我”仿佛觉得她在和“我”说话。 ②指导朗读。 (3)看“喜鹊弟弟”。 ①提向:“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②学生汇报,说说哪个词也表示看。(发现) ③指导读好长句子。(生字卡片正音:撑) 学习“撑”:后鼻音 师:请你用手撑一下桌子,需要用到手掌。难怪左边提手旁,说明与手和手部动作有关。右边是掌。 运动员在——撑杆跳,船夫在——撑船,下雨了要——撑伞,思考时要——撑头,还有我们之前学过的一首古诗——小娃撑小艇。 ⑤紧扣词语“六只小喜鹊”朗读。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以及他对“几只小喜鹊”的喜欢。 (5)结课。“我”就这样看者,想着,这一幅幅精美、生动的画面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真是让“我”——喜欢。在喜鹤阿姨和喜鹊弟弟身上“我”还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我们下节课再学。 学的活动3 ②指名学生说说。(枫树)追问:我看到的枫树就在——渡口旁。 ④指导学生带着喜欢读好第一句。(加重字音“很”) 生预设:一把绿色的太阳伞。把_____比作_____。 生:一把太阳伞。 生:一把绿色的太阳伞。 生预设:树叶是绿色的,是春天的颜色,说明树叶生命力很旺盛、高大挺拔。 生:一直打开着的,说明很茂盛。 ②学生交流枫树的特点。 绿色太阳伞。(颜色美,有旺盛的生命力) 很大又很高。(体会枫树的高大挺拔) 一直打开着。(问:打开是怎么样的?指名表演、体会枝繁叶茂) 想喜鹊的窝 ①学生观察鸟窝的样子,展开想象,学着作者写枫树的样子,用上“好像”,抓住喜鹊窝的颜色、样子,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生预设:因为“我”想像童话故事一样称呼她,童话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动物当人来写,童话里的喜鹊可以是——喜鹊阿姨。 每当早晨,我撑着渡船去砍柴,喜鹊阿姨会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中午,我砍柴回来,坐在树下休息,喜鹊阿姨会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 每当傍晚,夕阳西下,喜鹊阿姨又会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_______________,喜鹊阿姨会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常常跟我说话。(课件点红“常常”) ④紧扣词语“发现”朗读。体会“发现”让读者感受到了“我”的高兴、惊喜、兴奋。 ⑥师生合作读。 活动意图说明 学习第一到第四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读懂“我”看到了什么和想到了什么,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对枫树和喜鹊深深的喜爱之情。启发想象、紧扣句式引导学生展开对“鸟窝”的联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喜鹊阿姨和我说话”,发展语言能力。
板书设计 提示: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使用PPT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板贴画: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提示:设计时关注作业的意图、功能、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好作业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面向全体,进行分层设计;检测类作业与探究类、实践类作业有机衔接;分析作业完成情况,作为教学改进和个性化指导与补偿的依据
1.《课堂作业本》枫树好像一把( )的绿色太阳伞。 2.想喜鹊的窝 学生观察鸟窝的样子,展开想象,学着作者写枫树的样子,用上“好像”,抓住喜鹊窝的颜色、样子,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课件出示: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它好像______________。) 3.想“喜鹊阿姨”和“我”说话。 启发想象:看着喜鹊,听着鸟语,“我”仿佛觉得她在和“我”说话。 (1)每当早晨,我撑着渡船去砍柴,喜鹊阿姨会对我说:“_____________”。 (2)每当中午,我砍柴回来,坐在树下休息,喜鹊阿姨会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 (3)每当傍晚,夕阳西下,喜鹊阿姨又会对我说:“___________”。 (4)每当____________,喜鹊阿姨会对我说:“_____________”。 这就是常常跟我说话。(课件点红“常常”)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提示: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本课时运用了视频、教学课件、生字字卡等教具
教学反思与改进 提示: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可以多设计学生一起朗读的环节,朗读教学不能少,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 字源识字有“姨、伞、渡”等,利用这一识字方法次数较多,课堂时间有些紧凑,可以去掉“伞、姨”两个字的字源识字。 在识字“撑”这个字的时候,在涉及到“小娃撑小艇”时,可以不用全部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