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课件30页+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课件30页+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4-12 14:29:57

文档简介

《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第1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以及同仁:
大家好!
接下来,我将与各位分享我对《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的教学设想。
首先我想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采用的教材是湘教版《美术鉴赏》必修第一单元第三课《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我将本课划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以围绕感悟式鉴赏和形式鉴赏,第二课时主要是围绕比较式鉴赏和社会学式鉴赏展开,本课是美术鉴赏入门单元的最后一课,探讨的主要是美术鉴赏的核心之一,美术鉴赏的方法问题。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改变以往对美术作品片面式的观看方式,而是能够掌握科学的鉴赏方法,认识美术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从而获得更深入,独特而又美好的审美体验。第一课时主要是感悟式鉴赏和形式鉴赏,一个是主观感受为主,另一个是对作品进行一个客观的观察,是能够应到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鉴赏方法。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
接下来,我再谈一谈我对学生的了解。高中生已经有基本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但是对于美术鉴赏学科比较陌生,鉴赏美术作品的方式更是单一和片面式,往往让他们欣赏作品实往往无从言说,对于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信息,文化内涵更是掌握不清悉的。但他们对于喜爱的、熟悉的美术作品却有极高的兴趣,所以本课要我将以主观感受(感悟式鉴赏)和客观观察(形式鉴赏)引导学生探究经典的名作和他们最熟悉的梵高作品为主,在掌握和了解鉴赏方式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兴趣。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对美术学科素养的要求,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图像识图: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鉴赏方法(一种或综合多种)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
2.美术表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维,能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3.审美判断:理解感悟式鉴赏和形式鉴赏方法适合何种类型的美术作品,能够选择恰当的鉴赏方法,对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美术作品展开鉴赏;能够从美术作品的鉴赏中获得审美体验,而非简单地学习知识。
4.文化理解: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等因素的探知欲望,并进行深入探究。
教学重点:掌握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的特点,并分析它们适用于何种画种。
教学难点:熟练的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赏析美术作品,并深入的分析,体会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包括 “欣赏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实践练习辅导法”。学法则用自主探究法、比较分析法,我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力争教学效果最优化。
现在到了我说课的核心环节,我将隆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导入
我将展示达芬奇《蒙娜丽莎》导入,请学生来谈一谈平常都是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鉴赏思路都是非常的单一、片面,从而引出问题: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有哪些?顺利导入课题。(板书)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预习课本。
(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问题驱动,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于主动参与思考。)
二、讲授新课(学)
第一环节:感悟式鉴赏
活动1.检查学生预习结果:什么是感悟式鉴赏,适用于哪种类型的作品?
活动2:出示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和马远《水图卷》,
提问:哪幅作品更适合运用感悟式鉴赏的方式? 为什么?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感悟式鉴赏更适用于写意的画作,并重点分析艺术家们如何创作作品的。
活动3:请同学运用感悟式鉴赏董源《潇湘图》。
提问:这幅画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意境美
提示:意境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我们要热爱和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渗透思政文化)
小结:
第二环节:形式鉴赏
活动1:检查学生预习结果。提问:形式鉴赏的含义?什么美术形式?
活动2:出示马远《水卷图》提问:这幅画作主要运用美术形式中哪一种?又是如何营造水的形态,从而分析是(长江、黄河)哪一流域的水。
活动3:引导学生学习《岩间圣母》形式鉴赏表,学习形式鉴赏的特点。
小结: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式鉴赏和形式鉴赏的特点,探究他们适用于何种画种,并引导学生能够讲大胆讲出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会细致观察美术作品,分析画家们是如何创作的,感受艺术家的独特创作思维。
合作探究(用)
鉴赏梵高《星月夜》
当学生了解和掌握感悟式鉴赏和形式鉴赏方法时,我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以上的两种鉴赏方式,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当堂检验学生对鉴赏方法掌握情况。然后让学生以两种角度,去赏析梵高《星月夜》、感受梵高独特的创作思维和表现形式,培养他们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让学生真正做到深度学习,并突破本科的重难点。
五、布置课后作业并进行小结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清晰直观,能够突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以上就是我这一堂课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评委以及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共30张PPT)
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湘美版美术鉴赏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思路,学会深入分析和鉴赏美术作品的意义。
2.能够熟练地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方法或综合应用,对作品的情感特征、形式特征等进行的具体分析与综合体验。
3.像美术家一样去思考,感受美术家们眼中的世界。
新知导入
初看:
思考:我们美术鉴赏的方法有哪些?
仅仅靠观察外表和浅层次的思考并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一幅画的美不仅是表面的,还有很多内在的东西需要你去仔细品味。只有掌握科学的鉴赏方式,才能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
请你鉴赏一下这幅作品?
蒙娜丽莎 达芬奇
新知讲解
社会学式鉴赏
形式鉴赏
感悟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
鉴赏
方法
新知讲解
一、感悟式鉴赏
感悟式鉴赏
注重个体感受,将思维与激情深切投人画面的感性鉴赏方式,我们也可以将它称作感悟式鉴赏。这种鉴赏方式,较适合于鉴赏写意性和表现性的美术作品。
水卷图 (南宋) 马远
思考:哪幅作品更适合运用感悟式鉴赏的方式? 为什么?
意 境
感悟式鉴赏
蛙声十里出山泉 (现代)齐白石
画家是如何表现“蛙声、十里出山泉”?
感悟式鉴赏
墨点
墨团
墨线
画面
悠 扬
幽 静
优 美
悠 长
蝌蚪 青蛙 蛙声
山石 峡谷
泉水 流动
狭长 水流无限
蛙声十里出山泉 (现代)齐白石
感悟式鉴赏
请同学们用感悟式鉴赏描述这幅作品。
《潇湘图》董源 五代
感悟式鉴赏
意境: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者通过对时空情境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合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从视频当中,你对于此画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作品描绘了江南一带的山水景色,传达着清幽朦胧、平淡天真的意境,表达出画家静观、深思、内省的精神境界。
意 境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魅力,坚持文化自信
感悟式鉴赏
对于那些有较多画家主观情绪,既不是完全写实又不是完全抽象,带有写意性和表现性的作品,可以采用感悟式。
中国画就是一种写意性的艺术,采用感悟式鉴赏可以很好地领会画家的创作意图。
小结:
二、形式鉴赏
形式鉴赏
在美术作品面前,最先观看到的是它的表面形式。于是,从形式的角度来鉴赏美术作品便成了最基本的鉴赏方式。这种方式偏重于对作品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对形式的分析和把握。与感悟式鉴赏相比,形式鉴赏要更加理性和客观。正是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让观赏者感受到不同的美。怎样画?
以线造形,
不同形态下线条的弯曲程度不同,营造的画面效果不同。
水卷图 (南宋) 马远
形式鉴赏
岩间圣母 达芬奇
构 图
明暗 关系
笔 法
色 彩
三角形构图,金字塔式、主体突出
渐隐法(通过让轮廓模糊,让色彩柔和,将一个形状融入另外一个形状,营造出朦胧、虚幻的绘画效果。)
细腻、柔和、不显示笔触
整体较暗,头部、手臂部分亮。对比强烈。
形式鉴赏
形式鉴赏其本质上是从美术家创作的角度来观察美术作品,就好像和美术家展开了一场交流,我们可以沿着形式的脉络,逐步探索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和目的,对作品有更深的认知。
形式鉴赏
合作探究:梵高《星月夜》应该用感悟式鉴赏还是形式鉴赏?为什么?(5分钟)
1899年 荷兰
梵高《星月夜》
1.这幅作品给你第一感受是什么?让你产生了什么样的联想?
2.请以形式鉴赏的角度分析一下这幅美术作品?
线条
笔触
色 彩
表现手法
课堂练习
请以形式鉴赏的角度分析一下这幅美术作品?
线条 弯曲的长线、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形成漩涡状
笔触 非常明显、给人急促流动的笔触、强烈运动感
色 彩 丰富、以黄色和蓝色为主的天空、红绿黑的柏树
表现手法 夸张、变形、抽象、对比
比较式鉴赏
三、比较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
的两种方式
横向
纵向
比较同一主题、同一时代的艺术家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艺术家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和表现形式。
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方法去鉴赏美术作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较式鉴赏
比较艺术家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画的怎样?
小龙湫下一角 (现代)潘天寿
万松烟霭 (近代)黄宾虹
雁荡山小景
正方形
意笔与勾勒填彩相结合
明快
融山水、花鸟画意趣为一体
黄山
长方形,空灵
写意
浓黑,朱砂、石青、石绿点染
浑厚
题材?
构图?
方法?
色彩?
画风?
社会学式鉴赏
四、社会学式鉴赏
社会学式鉴赏
画家为什么这样画 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这种提问的方式,就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学式鉴赏。“夫画者, 成教化,助人伦。”许多美术作品都有着特定内容和意义,从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抓住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就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这一类型的鉴赏方式,主要是偏重于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理解。这种方法适合于对再现性的、故事性或情节性较强的美术作品的鉴赏。
夜巡 伦勃朗
写生珍禽图 黄筌
社会学式鉴赏
荷兰独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有风俗题材性质的团体肖像画应运而生。《夜巡》是17世纪荷兰肖像画大师伦勃朗的团体肖像画巨作。
画面描绘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在白天执行-件紧急任务即将出发的情景。队伍前列的两位队长构成了画面的中心,而其他队员紧随其后,显现了出发时的紧张气氛。
作品背景
作品内容
①构图上,突破团体肖像画呆板的程式。画面采用接近舞台效果的构图手法,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了画面的中央。
②色调上,使用黄色作为主要渲染色调,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法,具有戏剧性。
③光线在这里既塑造了形体又制造出空间感,更重要的是使画面形成特殊的形式美感,给人以流动和紧张的感觉。
《夜巡》 打破了巴洛克风格的豪华与奢侈,逐渐形成了现实主义艺术的创作原则,是伦勃朗在绘画创作盛期的油画精品。
艺术特色
整体评价
拓展
课堂作业
根据所学鉴赏方式,你认为哪几种方式可以鉴赏这幅作品?
感悟式鉴赏
形式鉴赏
对比鉴赏
社会学式鉴赏
综合分析
融会贯通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美术鉴赏的四种方式和鉴赏步骤,我们应该多角度、多层次的欣赏美术作品,通过有意义的鉴赏活动,美术作品成了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载体,人们可以从中解读内涵丰富的文化、社会和个人信息,可以更多地了解祖国、民族、社会和与我们同在一个地球的其他国度的人们,使我们热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和尊重外国的优秀文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